登陆注册
2869800000005

第5章 师法自然

张大千才高志大,他认为临摹古画临摹得再好,也是别人的,不是自己创作的,至多是个高级描图匠而已。于是,他开始用自己吃透的石涛笔法画自己的画。如赠给张学良的《黄山九龙瀑》便是这样的画。接着,他决定走出画室,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师法自然,在大自然中孕育出自己的画。

1924年,张大千26岁。这年春天,二哥张善孖奉调入京,出任总统府咨议。

张大千随二哥初次进京,北平城古色古香,令他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这年秋年,父亲病逝,张大千南下送葬。

此后,他经常往来于南京、上海、苏州、北平之间,或参加笔会,或举办画展,名震大江南北。

杨宛君是张大千的三夫人,1917年生,北平人,小张大千18岁。

原来,杨宛君自幼聪明秀丽,尤其双手长得纤柔细嫩,犹如凝脂,惹人爱怜。

杨宛君从13岁开始登台演唱京韵大鼓,名声越来越响。

有一天,张大千到北平城南观音寺清音阁听杨宛君唱《黛玉葬花》,见她嗓音悠扬,体态婀娜,貌若天仙,不由心里一动:“若能得此佳人,可谓平生快事!”

1935年夏天,中山公园举办“张大千画展”。杨宛君酷爱艺术,也随众人前往观看。张大千一见杨宛君来了,顿时精神起来。他指着一幅幅画神采奕奕地为杨宛君讲解,杨宛君一下子入了迷。

看过画展,张大千又邀杨宛君到公园茶肆饮茶,并动情地说:“小姐的京韵大鼓唱得太好了,听到耳里,记在心中,真是感人肺腑,对我的绘画很有启发。”

杨宛君听了这话,娇羞地望着张大千,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张大千虽比杨宛君长18岁,但他双目炯炯有神,油黑的美髯飘于胸前,显得英俊潇洒。望着张大千,杨宛君的爱慕之心突突地跳了起来。

两天后,北平《晨报》记者于非暗受张大千之托,拿了一幅“仙女图”到杨家。杨宛君展开一看,画上那神采飞扬的美人正是她自己,不禁满面绯红。于非暗趁机说:“大千先生请小姐明天到颐和园赏景,他住在园内听鹂阁。”

从此,杨宛君与张大千常相往来,感情与日俱增,渐至形影不离了。

一天,两人在昆明湖畔观鱼,只见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水中自由嬉戏。这时,张大千向杨宛君求婚,说他家在江南,孤身一人在北平,无人照顾,愿与她组成一个家庭。杨宛君早已心属张大千,但担心张大千家中的妻小不能容她,因此低头不语。张大千知道她有顾虑,便把事情说开了。

原来,张大千与曾正蓉结婚后,曾氏多年不育,张大千又娶了二房,名叫黄凝素。如今,曾氏已于婚后十年生下一女,此后再未生育,在家中服侍公婆。而黄凝素一连生了十个孩子,无暇照顾张大千。张大千见杨宛君迟疑,便将实情讲给她听,请她放心。

过了几天,于非暗与二夫人黄凝素一同前来作媒。黄夫人情真意切地说,宛君嫁过去是帮她的忙,使她能专心照看孩子,而大千外出时也能有个伴儿。杨宛君见黄夫人上门为丈夫求婚,加上自己的父母早已同意,便欣然答应这门婚事了。

1935年10月的一天,杨宛君与张大千举行了婚礼。杨宛君身着粉红色大绒旗袍,头披白色轻纱,在妹妹与黄夫人的陪同下,乘小轿车驶向礼堂。张大千身着长袍马褂,恭候在礼堂门口。杨宛君在乐队奏乐声中缓步下车,张大千立刻迎上前去,行礼如仪。

婚后不久,两人到日本东京欢度蜜月。

娶了杨宛君后,年近四十的张大千高兴得像个小伙子,浑身充满了活力。从日本回来后,他经常带着杨宛君出游。

想当年,到上海学画后,张大千就曾多次游览名山大川,一边写生,一边回归自然,启发创作灵感。张大千牢记石涛说过的话——“搜尽奇峰打草稿”,并将其付诸行动。

婚后,张大千画了不少以杨宛君为模特的仕女图,无论去哪儿都带着她。1936年11月,杨宛君随张大千游黄山。每见胜景,张大千就说:“这里很好。”杨宛君一听这话,立即帮他打开画本,便于张大千从速写生。

有时,回到住处,张大千连夜作画,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这时,杨宛君殷勤侍画,还准备夜宵给张大千吃。张大千常对人说:“我的成功离不开宛君。”

杨宛君一直为张大千侍画,对张大千的绘画起了催生作用,使他名画迭出,硕果累累。

人们见了张大千在黄山画的写生图,都说画得太美了。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张大千去黄山时,黄山尚未开发。张大千为了画黄山美景,花巨资雇人披荆斩棘,开出山路,才登上了黄山,终于画出了这么美的黄山,表现了他高深的绘画艺术。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了北平。不久,日本兵封锁了颐和园,把园中居民都赶到排云殿前。日军一名大佐误把留着大胡子的张大千当成誓死抗日的国民党监察院长于右任了,要将他押到宪兵队去。

张大千申辩说:“于右任是书法家,不会画画;我是张大千,是画画的,不信我画给你看。”

日军大佐点了点头,于是,张大千便打开画夹,提起画笔,蘸了蘸墨汁,几笔就画出了一只大螃蟹,张牙舞爪,口吐白沫。这时,日军大佐才知道他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就更不想放他了,便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不要走了,留下来画画。”

正在这紧急关头,杨宛君乘红十字会的救护车闯入园中,身后紧跟着穿白大褂的大夫,对日军大佐说:“张大千患了传染性肝炎,会传染的。请你们离开,医院派车来接他了。”日军大佐一听说传染病,立即慌了手脚,谅张大千也跑不了,一挥手,杨宛君和大夫便挽着张大千登上了救护车。

事后,张大千十分佩服杨宛君,认为她处变不惊,有勇有谋,是女中丈夫。

日本人认为张大千名声太大,必须利用,便多方劝他出任伪职。张大千爱国心切,誓死不从。张大千被日军软禁一年多,后来,在国民党元老张群的策划下,利用上海谣传张大千已经遇害,生前好友举行“大千遗作展览”的机会,张大千化装逃出北平。

逃出北平后,张大千带着杨宛君向大后方四川进发。一路上,他们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用心体会大自然,仔细领略山川灵气,摄取其中的精神。当胸中有了丘壑后,自然就画出传神的好画来了。

《黄山云海》是张大千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最为动人心魄的名画。画面上群峰并立,拔地而起,大有与天地争雄之势。笔墨酣畅淋漓,内涵深厚雄奇,瑰丽磅礴,堪称师法自然的精品佳作。

同类推荐
  • 画道精义

    画道精义

    《画道精义》是一部着力于中国画体系构建的理论作品。作者毕建勋从中国古典哲学中提炼精华,构建出中国画背后的哲学思想体系,统合“知行合一”“体用合一”“道艺合一”等概念,将“画道”视为一种修心养命的“践形”方式,体现中国画优秀的、特有的内在价值。本书是作者基于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出,即首次将“画道”进行系统地梳理。“画道”是一种画学理论的创新,但画道的说法并非凭空而来,其基于中国画古代画论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画论传统中,一直都有“画道”这样的说法,但未见有对于画道内涵的深入论及及系统性的理论表述。本书极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学画者既可以把本书当作画道的理论简明,也可以把本书当作工具书使用。
  •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这个词总是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东方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最为生动、可感的呈现。本书作者从“东方美学”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日本、印度的传统舞蹈艺术进行了形态描述与学理分析相融合的研究,从身体观念、审美特征、美学气质与艺术精神四个层面论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

    全书介绍了多国的电影,这些电影都是轰动过全球。有美国的电影,《党同伐异》、《美国往事》等,有前苏联的电影,《列宁在十月》、《白比姆黑耳朵》等,有浪漫的法国的电影《天堂的儿女们》、《最后一班地铁》等,还有日本等国家的电影。
  •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本书主要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热门推荐
  • 怡亲王允祥与《红楼梦》和白家疃

    怡亲王允祥与《红楼梦》和白家疃

    本书主要围绕允祥、曹雪芹和白家疃之间的故事展开描述。怡亲王允祥因治水来到白家疃;传说曹雪芹晚年曾徒居白家疃。作者以一个白家疃人的身份将其中的故事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对读者全面客观了解此段历史提供帮助。
  • 重生校园:学弟你过来

    重生校园:学弟你过来

    前世凡是她所过之处皆是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佛说她生来便与杀戮为伍,这是宿命。天地动荡,天道更替。魂魄穿梭异界,她或许明白了天道为何。如果这就是代价,那么她无悔!
  • 杨文公谈苑

    杨文公谈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当死神世界多出两人之后

    当死神世界多出两人之后

    当死神世界多出两个人,会怎么样?……………………
  • 林纾:译界之王

    林纾:译界之王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吃货萌妻超甜哒

    吃货萌妻超甜哒

    上一世,方轩为扳弯南汝用尽手段!当方轩后悔,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南汝竟是女的!!!还跑去修了道!方轩哭兮兮:我摔倒了,要心肝收留才能起来!嘿嘿!这次我只想宠你,不要脸也要追到你!南汝无语:这货什么时候改行碰瓷了?这是个苦逼男主强行扳直的欢脱故事,还有各路妖怪助攻(猪队友)。
  • 我成长,我快乐

    我成长,我快乐

    本书前半部分从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容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从家庭到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全过程,故事生动可读、方法实用好用,本书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作者作为教育实践者,连续三年网络答疑的宝贵经验,并分享了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帮助高中生们走出迷茫、迎战高考、快乐成长。作者的双重身份、两种视角,使这本书极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成长白皮书,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反思录。
  • 我能吞噬草

    我能吞噬草

    江楠在一次意外中,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吞噬草,获得灵气。他发现灵气不仅可以改造草,进化草,缩短它生长所需时间,还有更多用处…… 你可以变成草,随风飘荡绿油油。你可以变成花,招蜂引蝶泪直流。你可以变成藤,死缠烂打硬不起。你可以变成树,狂风暴雨顺腿流。我可以吞噬草,人生得意上巅峰。 群聊号码:438873207
  • 曾记芳草

    曾记芳草

    凡尘冷暖朝夕,人世悲喜消磨。湖海烟波,山石微尘,世间万物,一灵皆有一劫。古竹之仙骨,凡人之身躯,执一柄象骨伞,浮游天地间,百花天劫,她风雨中相渡。吹一曲九天唤魂,溯一场梦寐魔魇,挽一世离愁别恨苦。竹者,空心也,她以为她不会疼痛,当山河在风雨里飘摇,红尘往事皆已跌宕,世间沧海漫过桑田,掌中花朵化作泥土,她问:“我渡她们,又有何人来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