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900000002

第2章

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物理学的一般情况。那时,在一些细节方面,物理学成绩斐然,可是在物理学的原则问题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仍然是教条式的冥顽不化。此教条便是:上帝在将牛顿运动定律创造出来的同时,还将必需的质量和力也创造了出来。一切都被这个思想笼罩着,用数学的演绎法可以推导出其他所有的东西。在此基础之上,尤其是19世纪的科学家们借助偏微分方程所获得的诸多成绩,让很多人为之赞叹不已。牛顿或许是首位将偏微分方程的功效揭示出来的人,并且微分方程是通过他的传播方为众人所熟悉的。那时,欧勒已经创立了流体动力学的基础。但人们依旧认为,只有作为整个物理学基础的质点力学是19世纪最主要的成就。作为当时的一个大学生,我并不在意力学的专门结构或它所解决的复杂问题,却很关注力学在那些看似与力学无关的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每个19世纪的物理学家都认为,全部物理学乃至全部自然科学最坚实的基础,就是经典力学。对此我们也无需惊奇。那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已逐渐获得了主流的认可,许多物理学家为了将之和力学统一起来而努力工作着。乃至连麦克斯韦和H.扬兹本人在内,都在有意无意地对他们所认为的物理学基础——经典力学进行维护。如今,我们可以公证地说,事实上“力学乃一切物理学的基础”这一理念就是被他们所撼动的。恩斯特·马赫有一本名为《力学史》的书,他在书中反对这种教条式的信念,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我觉得,马赫之所以伟大,就源自于他铁一般的独立性和锐利的怀疑精神。可是,马赫对一些思想,尤其是对于科学思想中那些本质上是构造和思辨的问题,阐释得并不正确。他反倒对理论横加指责,例如对原子运动论的指责就是这样一个错误。

接下来,我想先说说一般的物理理论观点,因为这些观点可以帮助人们对各种物理理论加以批判。首先,理论应该要符合经验事实。实际上,这一点虽然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却很难做到。为了对某种普遍接受的理论基础进行维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加进一些假设或补充,从而弥合事实与理论的缝隙。可无论如何,首要的观点就是,理论基础要接受现有实际经验的检验和证实。其次,对于理论本身的前提条件要特别注意。这个观点涉及到“逻辑简单性”或“自然性”,通常人们会含糊而简单地承认某个前提(基本概念和它的基础之间的关系)。这个观点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评价和挑选各种理论,可具体如何表达,却很难说清。与其说是在要求前提条件必须具有逻辑上的独立性,不如说是对两种无法比较的条件进行权衡。

另外,越是优秀的理论,对于理论体系的限制也越是严格。此处,我只说这些理论,所有物理现象的综合都是它们的对象,因此我也就不再多说理论的“范围”问题了……

或许有人不太理解我上面讲的这些,可是请求原谅之类的话我也不想说。我还要在这里承认,我并未找到更合适的定义来更好地表述上述内容,或许我永远也无法找到。我也清楚,确实存在着更明晰的表达方式,虽然很难找到。无论如何,就判断理论的“内在完备性”这一问题,“预言家”们之间大都有着统一的意见。

(对于作为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的批判等内容,此处略去。——译者注)

好了,好了。牛顿,请不要责怪我。您所发现的道路,我们将铭记于心;您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您所属的时代确实无与伦比。对于我们的物理学研究来说,您创造的那些概念,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始终会起着无比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是现在,您的这个概念必须要让位于其他一些和直接经验隔膜甚大的概念,因为若不如此,物理学的继续发展就没有可能。

“难道这就是讣告了吗?”读者看到这样令人惊奇的文章,自然就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的回答是:就本质而言,它确是讣告。

因为像我这样的人,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自己思考的内容和方式,而不会去关心那些自己所经历和做的事情。所以,这个讣告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我认为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一种理论前提越简单,其所能囊括的应用范围就越大,所能包容的东西就越多,也就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对古典热力学印象深刻。我可以打包票地说,世界上如果有具有普遍内容的物理理论,那就是此理论,在其基本概念的范围之内,它没有被推翻的可能,那些喜欢怀疑的人请特别注意这一点。

我在学生时代最为痴迷的课题,就是麦克斯韦理论。此理论因为从超距作用力过渡到了以场作为基本变量,因此具有极大的革命性。用电磁理论来容纳光学,带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诸如光速和绝对电磁单位制之间的关系,折射率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反射系数和金属体的传导率之间的定性关系等等。在此处,麦克斯韦在转变为场论(他表示基本定律的工具是微分方程)之外,其假设性的步骤仅仅只有一个:将位移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引入真空和电介质中,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其内容由微分方程的形式和性质加以规定。与伽利略、牛顿这两位科学家一样,法拉第与麦克斯韦二人,同样是前者凭借直觉将事物的联系抓住,后者将这些联系准确、严格地用公式表述出来,并将之定量地应用。最后我想说的就是,这两对科学家之间的内在相似性,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自述二

我在1895年随父母来到苏黎世,当时十六岁。此前一年我住在意大利的米兰,那时并未上学,也没老师。我想到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可是对于怎么才能到这所学校读书,我一无所知。我当时只有自学来的一些零散知识,对于自己的不足我也很清楚。我很执拗,既然下了上这所学校的决心,就要坚持到底。我觉得考大学肯定是件很难的事。我读书的时候,对所有问题都只喜欢深入理解,我记忆力不好,背诵的也很少。虽然一点把握都没有,可这所大学的工程系入学考试我还是报名参加了。这次考试彻底暴露了我以前所受教育残缺不全的这一不足。很自然的,我并未考上。可是,却有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就是在这次考试当中,我跟物理学家H.F.韦伯结识了,他说我要是不离开这里,可以到他的课上去听听。

然而,校长阿耳宾·赫尔措格教授却建议我到阿劳州立中学去读书,我可以花一年时间在那里将以前漏学的课程补习回来。阿劳州立中学是所崇尚自由精神的学校,有着热情淳朴而又敢于坚持主见的教师,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而德国的中学就不一样了,那里始终被权威所笼罩,缺乏个性。比之于在德国中学的六年学习生涯,我更喜欢这里自由和自我约束的教育氛围。我从此处优越的学习环境想到,虚妄的空想和真正的民主绝对不是一回事儿。

有这么一个我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在我就读于阿劳中学时又时常想起:一个人若是以光的速度奔跑,那么时间就无法影响改变他所处的场了。显然没有人能以光速奔跑。可是,这是我第一个有关狭义相对论的朴素的理想实验。虽然狭义相对论的这个发现最终的结果和逻辑形式关系甚深,可这个思想的萌芽无关逻辑思维。

从1896年到1900年,我一直就读于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师范系。这时我已经是个正规学生了,成绩中等,我对这一切非常满意。那时的我并不是个好学生,好学生的标准我无法达到:要遵守纪律,认真记录、整理老师的讲课内容,自觉地完成作业;不惜一切代价学好老师教的那些东西;对于所学的东西要能够轻松地理解。很不幸,这些条件我一个也没法做到,所以我总有一种内疚感。这个学习环境很自由,我听某些课的兴趣也很大,可我还是不能说是个好学生,只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更加努力,而同时却漏掉了很多我兴趣不大的课程。在家中,我对于理论物理学的学习热情始终都很高涨,这样做也让我的内心平衡了一些,内疚感也减轻了不少。我原有的学习习惯还是没有变:广泛、自由而热情地自学。

那时,跟我一起学习的有一位女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妻子,她就是米列娃·马里奇。

我热情而努力地工作于H.F.韦伯教授的物理实验室。高塞教授有着高超的教学艺术,他教授的微分几何我非常喜欢听,后来我建立广义相对论,就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可是,当时我却没兴趣学高等数学。我有个错误的观念,觉得高等数学的分支学科那么多,一个人要想在其中一个分支取得成就,就要消耗一生的精力。当时我还无知地觉得,对于一个物理学家来说,能将数学基本概念掌握清楚就足够了;而作为一个物理学家,是否精通高等数学和其他一些学科无关紧要。在我后来的研究中,才渐渐暴露出数学才能不足的缺陷,这个不该犯的错误才被我意识到。

我在工业大学还跟马尔塞尔·格罗斯曼同学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一家名叫“都会”的咖啡馆位于马特河口,每周我们都要光顾那里,在那里学习、讨论,对当时年轻人的喜好进行探讨。我有点像流浪汉,洒脱不羁,他则是另一种人,内心自主性很强,瑞士人的气质浸透于他的身心内外。巧妙之处在于,我所欠缺的很多能力都是他擅长的,比如他能很快地理解问题,有条不紊地处理任何事情。他的学习成绩非常棒,做笔记的功夫尤其让同学们叹为观止。每当考试前夕,他的这些笔记本就是我考试的最大法宝。我的考试成绩之所以还能维持在不上不下的水平,多亏了他这些笔记本。

我们所面对的这些课程,原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可是我总要费尽心力,并且借助那些笔记本,才能基本上弄个通透。大学教育并非在各个方面都是好的,尤其对于如我这般喜欢沉思的人而言,我感觉自己就是在逼着自己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所幸,这种情况只维持了一年。

我大学毕业后大概一年,马尔塞尔·格罗斯曼完美地尽到了朋友的本分,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他通过其父的关系,将我引荐给了瑞士专利局局长弗里德里希·哈勒。经过一次详细的面试之后,我成功地进入了瑞士专利局工作。

我最富于创造性的时期,就是从1902到1909这几年。因为这几年中我有班可上了,生活方面也无需操心。上班不仅仅意味着能拿到糊口的工资,对我而言,真正的享受是鉴定技术专利权这项工作本身。做鉴定时,你必须运用各种知识,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我此后在物理所的研究也从中获益不少。对我来说,有工作就是一种幸福,而若是能做实际工作就更完美了。可有些年轻人在学院中必须要写很多科学论文,在此类毫无意义的论文写作中,一点点变得浅薄。当然,也有些人意志坚强,能扛得住学院的压力。就一个平民来说,他的日常生活无需特殊的智慧,只需完成自己的工作即可。若是有人在工作余暇很喜欢科学研究,那么在其工作之余,完全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这种研究的另一项优点就在于,对于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成果不用太操心。我不得不再次感谢马尔塞尔·格罗斯曼,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找到了这么合适的职位。

我很愉快地在伯尔尼度过了几年。我一生中最富有成果的思想体现在一件事上,在这儿我就只说这一件事。此前数年,我已经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是否只有在惯性系中才适用相对性原理呢?如果仅从直观上而言,我们会说:“似乎并非如此!”可直到那时,作为全部力学基础的惯性原理,却限制了相对性原理在其他领域中的推广。相对于惯性系,一个人要是处在加速运动的坐标系里面,那么在这个人看来,一个“孤立”质点的运动就不会呈现“沿直线做匀速运动”的形态。有些人打破了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惯性系和非惯性系能否从这种行为中得到辨别呢?最起码,如果针对直线等加速运动这一情况,他会认定结果并非如此。因为,在这样一个加速运动的坐标系中,人们会认为是引力场导致了物体出现那种力学行为。有这么一个事实可以证明这件事的可能性:物体的加速度在引力场中总是一样的,而无关于物体本身的性质。此即为等效原理。就一个普遍的变换群来说,此原理不但使得自然规律恒定有了可能(相对性原理之推广),并且,因为这种推广,还可能发现一个深入的引力理论。从原则上讲,对于这种思想的正确性,我毫不怀疑。可在具体运用时就要面对很多问题了。首先就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时空坐标系论断为狭义相对论开辟了道路,对于时空坐标系存在着一个直接的物理解释,然而它和向一个更广义的变换群过渡是无法兼容的(向一个更广义的变换群过渡是很难的,因为对于开创狭义相对论的时空坐标系进行的直接物理解释,是和它相矛盾的)。然后,是关于变换群的选择和推广,暂时还无法预见到这个问题。就等效原理这个问题,就先到这里,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走过不少弯路。

在1909年到1912年间,我在布拉格大学和苏黎世讲授理论物理学,那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苏黎世工业大学在1912年聘请我任教,我觉得这个问题不久就可以解决了。在这里,海尔曼·明可夫斯基有个关于狭义相对论形式基础的分析,显得非常重要。概括而言,这种分析便是:伪欧几里得度规(不变的常量),决定着实验上能够证实的空间度规特性和惯性原理,此度规存在于伪四维欧式空间内,此度规同时也决定着洛伦兹不变的方程组形式。在这个空间里,还有一种特定的坐标系,即笛卡儿坐标系,这个空间中唯一自然的坐标系(惯性系)也就是它。在此空间内,等效原理使我们可以引入非线性坐标变换,亦即非笛卡儿(“曲线”)坐标。

在上面说的特殊形式中,一个孤立物体的惯性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条类似直线。相对应于这种行为,在普遍形式中就是“短程线”。虽然这种陈述方式仅仅涉及到伪欧几里得空间的情况,然而,它也说明了怎样达到一般引力场。在这里,引力场依旧是用一个对称张量场gik这种度规来描述的。所以,进一步推广的目标就是怎样满足这样的要求:这个场通过一种单纯的坐标变换就形成了伪欧几里得。是否存在着这样一个微分方程,它可以对非线性坐标变换保持不变?若其存在,引力场的唯一方程就是这样的微分方程了。如此,引力问题就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后来,就是由短线程的方程规定了质点的运动定律。

同类推荐
  • 人类的智慧:信息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智慧:信息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山与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山与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将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完美结合,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向读者讲述了人们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如沙漠改造、农作物改造、河流治理、天气控制、矿产勘探等,遇到的困难、经历的种种艰辛和用汗水与智慧取得的巨大成就。
  • 探索世界:揭秘古人类

    探索世界:揭秘古人类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体生命,奥妙无穷。《揭秘古人类(彩图版)》由江文编著,以新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最多的是西部,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
  •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奥秘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奥秘

    春夏秋冬是大自然四种不同的面貌,春有春的颜色,秋有秋的风采,夏有夏的热度,冬有冬的精神。春天的来临是悄无声息的,孟浩然的《春晓》如是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春的面貌是“掩盖”不住的,冰雪融化,草木萌发,飞鸟归来,处处呈现生机和绿意。夏季,万物繁荣,草长莺飞,鲜花怒放,处处“热情如火”。秋季,一片秋高气爽,处处欢歌笑语,虽然临近寒冬,但收获的喜悦仍然溢于言表。冬季,银装素裹,冰雪连天,万物蛰伏,一片沉寂和冷清。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在时间中穿行。
热门推荐
  • 革除遺事

    革除遺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明威在古巴

    海明威在古巴

    本书系最新引进的海明威传记。作者是海明威侄女和著名女摄影家卡伦娜,书中介绍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和创作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介绍了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创作过程。书中还首次披露了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友谊。
  • FRANKENSTEIN

    FRANKENSTE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大军师

    三国大军师

    三国的魅力经久不衰,其核心正在于谋略,而谋略则出于军师。三国的精彩,七成在于军师;军师的精彩,九成在于谋略。谋略有大有小,有成有败,有远有近,有得有失。大谋者左右时局发展,影响历史走势,小谋者则寻求进阶之道,以期安身立命,两者均不可或缺。三国谋略穿越千年,之所以至今仍被津津乐道,原因是它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本书讲述三国军师、谋士代表性事迹,分析其谋略之道,以现代人的视角,萃取其智慧,让读者读三国、懂三国、用三国。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大佬的小白花之路

    大佬的小白花之路

    有一天突然出现一个自称为剧情补给器的小东西,告诉简殷她其实是一本校园狗血小说的小白花女主角,只不过出现一些意外,需要简殷配合再走一遍剧情,简殷觉得很有意思。于是简殷表示当小白花(小黑花)可比当大佬有意思多了!
  • 生物核芯

    生物核芯

    平凡青年获得一个可以合成生物的神奇核芯,各种神话中的物种将在他手中具现。
  • 快穿之小炮灰翻身把歌唱

    快穿之小炮灰翻身把歌唱

    紫菱没想到她这么普通的人有一天也能被绑定系统进入万千世界浪。什么?要让手无缚鸡之力的我对上辣么粗金手指的男女主大大,还得花样作死把主角踩在脚底各种虐,来个农民翻身把歌唱!“能不能不去”某人弱弱的问系统:拒绝任务,启动抹杀程序。“我去我去我去”真是苦逼的炮灰逆袭者随着对系统后面的组织越发的深入了解,某人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天坑~是什么使我越做任务越是贫穷?是爱与责任吗?不!只是因为人弱易被欺。且看紫菱如何脚踩渣男女,手劈嘤嘤怪,一步一个脚印逆风而行。 终有一日她也能站到与那人比肩位置,甚至更高。 告诉他: “你丫以后再敢欺负劳资,实力打得你叫爸爸!”
  • 黎明前的青铜纪元

    黎明前的青铜纪元

    死亡后穿越平行世界,未知的神秘生物降临。(练笔之作,请不要过分期待。)
  • 跟丢月亮

    跟丢月亮

    少女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烟尘人间。既然来到这世界,就不要辜负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