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2100000004

第4章 聪慧少年鸿鹄之志(2)

留洋幼童来到美国,并非是完全扎根于异国土壤中吸收养分,清政府企图将这些幼童教育成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捍卫中国封建圣道的新式卫士,因而对幼童的封建思想教育始终紧抓。在管理留洋幼童事宜的“驻洋肄业局”大堂,高挂着孔子画像与“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让学生参拜;学生们要定期学习汉语与中国传统礼仪,学习四书五经、国朝律例、圣谕广训;还向幼童学生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思想道德观念。

而这些,始终敌不过代表当时世界进步潮流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更约束不住天性向往与追求新奇、自由与进步的青年学生的思想感情。他们在系统地学习英语和各种科学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西方以自由和平等为中心的价值观,逐渐背离了封建统治者“外西内中”的最初设想。

詹天佑来到美国后,迅速完成了英语的学习,通过考测,于1873年(同治十二年)春,进入康涅狄格州西海汶(WestHaven)的“海滨男生学校”(SeasideInstituteforBoys)学习,他在这里学习了两年,到1875年(光绪元年)4月结束。

海滨男生学校是一所私人办的预备性质的住宿学校,主要任务是训练从中国、日本和南美洲等国家来美国留学的幼童,为将来报考美国各大学作准备。校长名叫诺索布(L.H.Northrop),毕业于耶鲁大学,会讲七种语言,爱好音乐。他的夫人玛莎·诺索布(Martha.D.Northrop)知识丰富,擅长数学,对外国来美求学的学生极为关心,她给了詹天佑很大的影响。后来詹天佑回到中国,和诺索布一家还保持着长久的书信往来。在海滨男生学校的两年时光里,詹天佑经常和同学们来到校长家中玩耍,学习。在此期间,诺索布夫人发现詹天佑的数学成绩很好,有优异的数学天赋,就热情地鼓励他今后投身科学技术。

从海滨男生学校毕业之后,詹天佑进入了新海汶(NewHaven)的“山房高级中学”(HillhouseHighSchool),他注册进入特别班(SpecialClass)。在学校,他系统地学习了美国高中阶段的各科基础知识,各科成绩优异,打下了坚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与西方文化知识的基础。尤其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表现出过人的学习力。1878年,詹天佑以全班第一,全校第二,仅比第一名总成绩相差6分的成绩从山房高级中学毕业。为中国留学生,也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

在此期间,詹天佑的几个同来美国的同学不幸早夭,他深深意识到身体健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在学习之余,他常参加游泳、滑冰、钓鱼、打球等体育活动。他特别喜欢打棒球,并坚持不懈,练得一手好球艺。他还与中国留美学生中的棒球爱好者一同组成了“东方人”少年棒球队,常与美国各地的棒球队进行比赛。中国留美学生的棒球技艺精湛,逐渐打出了名声。在詹天佑与同学们离开美国,回国途经旧金山时,还被旧金山当地著名的棒球队——奥克兰(OakLandBaseballleam)挑战,要求举行一场中美公开赛。血气方刚的中国留学生们立即应战,引得不少当地百姓特别是华侨们,赶来观战。奥克兰球队并不以为中国留学生的球技会很高,又是即将回国、临时组合的球队,一心觉得能轻易取胜。然而,东方人玩的棒球让老美溃不成军,其出球之猛,技艺之高,都让奥克兰队队员大感意外。学习和体育活动,让詹天佑的心智和身体以最健康的方式成长着。

在山房高级中学的学习期间,驻洋肄业局带领留学生的一次参观经历,对詹天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他更坚定了自己今后的学习方向。

那是1876年(光绪二年),正是美国建国100周年,各地举行了隆重的各式各样的纪念与庆祝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在费城举办的一个规模巨大的百年博览会,展出美国建国100年以来的各项生产成就和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还邀请了37个国家,包括中国,去该博览会辟馆陈列自己国家独特的展品。驻洋肄业局为扩充年轻留学生们的见识,特地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

博览会上突出地展出了美国及先进国家在电力、通讯、机械与交通工业方面的革新成就。《美国历史地理》一书中记载有当时的盛况:美国百年纪念展览会1876年在费城举行,展览大厅占地21英亩,陈列采矿部门和制造部门的产品;另一座建筑物占地17英亩,陈列各种机器。参观者可以从这里看到:康涅狄格出产的工具和刀剑;新泽西出产的缝纫机;普林斯的改良自来水笔,“保证书写十小时”;打字机,“可以代替钢笔书写除簿记以外的各种文件的机器”;纽约出产的“华尔山姆”表和芝加哥的“爱琴牌”表;还有费城为儿童制造的幻灯和放映机……更有号称当时“全世界最伟大的机器”的700吨重的柯林斯(Corliss)式蒸汽机,也出现在会场。各种先进精妙的机器与科技最新成果,让少年们看得如痴如醉,惊叹万分。

而在布置得古色古香的中国馆里,詹天佑只看到了“与官衙一式,极为严肃”的格调。展品也都是中国传统的农副产品,如丝、茶、六谷、药材等与手工制品如绸缎、牙雕、玩物、银器、玉器、字画等。“物体悉遵华式,专一手工制造,无一借力机器。”勾画出当时中国社会仍是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图景,比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詹天佑深深地感到了差距,暗下决心,要学好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回国报效祖国。

1878年(光绪四年)7月,17岁的詹天佑从山房高级中学毕业,面临着报考大学的选择。志向远大的他选择了美国第一流的名牌大学——耶鲁大学的雪菲尔德理工学院(SheffieldScientificSchoolYaleUniversity),他报考的是该学院土木工程系的铁路工程一科。詹天佑之所以选择铁路,一方面是由于他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另一方面,西方当时正兴盛着以铁路起飞带动经济起飞的理论,美国铁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高潮期,詹天佑亲身经历着这一切,意识到铁路对于振兴祖国的深切重要性,更坚定了学习铁路建设的决心。

事实上,詹天佑对于铁路的认识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只有少数人认同。火车,是封建顽固派极力排斥的新型事物。就在詹天佑报考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的前半年,清政府花费28.5万两,购买拆毁了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的办理过营运的铁路——吴淞铁路。可见当时中国封建统治者对于铁路的痛恨与排斥。可以说,詹天佑对铁路的认识,已大大超过了清朝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詹天佑,中国人自己的铁路将是个遥遥无期的梦,他当之无愧是中国铁路建设的先驱,技术的领头人。

耶鲁大学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入学资格考试非常严格。考试科目包括英文、美国史、地理、拉丁文、算术、代数、集合、三角等等。詹天佑顺利地通过了这些考试,取得了入学资格。在耶鲁大学,詹天佑常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做实验、实地勘测等。这些都培养了他求实、细致的作风与学风。学习方面,他更是表现优异。特别是他的数学成绩更为突出,在一、二年级时他两次获得数学课的奖学金与奖章,在毕业考试中则获得了全校第一名。1881年(光绪七年),詹天佑从耶鲁大学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获得耶鲁大学土木工程哲学学士学位与毕业证书。就在这时,一个让留学生们震惊又无奈的消息传来了:清政府下令裁撤全部留美学生与驻洋肄业局,要他们立即回国。

詹天佑与他的留美同学们得到回国的通知时,正值暑假。他们“正在班丹湖畔举行野外宿营,以图欢聚,不料容闳博士带来了出洋局停办之恶消息,学生们听了都垂头丧气,只得怏怏地各自回到寄宿的地方,去收拾行李准备回国”。他们不知道,他们在言行举止、行为着装上的西化,导致了出洋局第四任委员吴嘉善的强烈反感,他认为留学生们“抛弃中学,背弃孔孟之道;驰骋跳跃,有损儒者之风;运动换装,弃我大清国服”等等,极不注重行为举止,大失体统。加之清政府中顽固派的大力反对,清政府“浅尝辄止”,一次进步的留洋运动就此夭折。

1881年9月6日(光绪七年七月十三日)下午,詹天佑与第三批学生一道,登上“北京城”号轮船,离开美国。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后,詹天佑回到了阔别九年之久的祖国大地。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课

    诺贝尔文学课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莫言、川端康成、福克纳、萨特、贝克特、罗曼·罗兰、泰戈尔等23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每位作家的介绍包括作家小传和作品赏析两个部分。让广大读者能够通过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作品,领悟他们文学创作的动机与创作的灵感。
  •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本书介绍了北宋有名的政治家范仲淹的生平,内容包括:立志求学应天书院、热心兴教化育民风、将军白发征夫泪、军中有“范”贼破胆等。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两岸三地最知名女主播吴小莉首部高端商业访谈录,与中国企业界领袖级人物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刘永好、常小兵等畅谈“管理经”“生意经”,关注热心话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大势,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为创业者和经营者指点迷津。
热门推荐
  • 萌妃嫁到:王爷,榻上欢

    萌妃嫁到:王爷,榻上欢

    自打和王爷成亲以来,慕水清就独得王爷恩宠,一直告诉他要雨露钧沾,可是王爷就宠她就宠她……一干下人:王妃,整个王府除了你还是别人吗?让王爷沾哪去呀?……“王爷,你不是说会好好疼我的吗?为什么我只感受到了你的欺压?”慕水清一边揉着酸痛的纤纤细腰,一边泪汪汪的控诉着。祁冰微抚摸女人的脸,沙哑着嗓音说道,“乖,不欺不压着你怎么好好疼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文约选序例

    古文约选序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他从暗夜里来

    他从暗夜里来

    她是温玉,游离在城市边缘的入殓师,一双干净细白的手,抚慰着亡者最后的尊严,也从蛛丝马迹中看破遗言。他是秦晋旬,闻名遐迩的犯罪顾问,众人眼中不近人情的完美变态,只与最穷凶极恶的罪犯为邻。无边的黑暗中,他孑孓一身,遇到她,他妄动了七情六欲。自此,清冷克制的男人执着于探究她内心的每一寸领地,以及她背后不为人知的隐秘。他从不知爱为何物,却想,为她明白。【道貌岸然名侦探男主*冷静自制法医女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诱饵

    诱饵

    一个不眠的秋夜,阴沉沉的乌云笼罩着依山傍水的赌镇。这座江南赌镇是由数不清的小巷构成的一座庞大的迷宫。镇上主要经营两种生意:赌博和做皮肉买卖。唯有林如梦老板,同时兼营这两种生意。因为她是一个既年轻又美丽得令人销魂的女人。但是,赌徒嫖客也只是闻其名,而极难见到这销魂娘子一面。不过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越传越神,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变成神的。她是一尊美丽女神,不仅如此,林老板出手大方,乐善好施,广结人缘,虽然镇上没有建立行业帮会之类的组织,但这位销魂娘子却是娱乐业公认的领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茨里要找一个女朋友

    茨里要找一个女朋友

    茨里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为了找到女朋友,他决心去拜师,结果却陷入了一场骗局,误打误撞的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而这个女生和他不在一个学校,为了追到自己喜欢的女生,他转校了。在学校认识了新的同学朋友,志同道合的他们组成一个队伍,集体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这样一个人的战斗变成了集体的战斗,谱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青春故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异武江湖纪

    异武江湖纪

    安稳了许久的天下,渐渐变得躁动不安。各方势力都摩拳擦掌,蠢蠢欲动。一位从偏远苦寒之地走出来的少年,有幸受到高人指点,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动天下。
  •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 针灸神书

    针灸神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