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2500000007

第7章 忠宦和奸宦(2)

李辅国与张皇后狼狈为奸,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唐肃宗病危时,两人为了独揽大权,再也不能和平相处了。李辅国支持太子李豫登基,而张皇后素与太子有隙,暗中策划要让听话的越王李系继位,以便将来插手政局。张皇后密谋杀死太子时,其阴谋被李辅国的同党探知。李辅国首先将太子保护起来,然后冲进皇宫,捕获越王及其支持者百余人。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唐肃宗的寝宫,也被李辅国捕获。唐肃宗因受惊吓,于当天死去。李辅国趁宫中混乱之际,将张皇后、越王等人一并斩首。太子李豫在李辅国的拥戴下即位,是为唐代宗。

唐代宗登基后,念李辅国拥立之功,册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做了宰相。

李辅国气焰更加嚣张,竟对唐代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唐朝宫中称皇帝为“大家”。李辅国这样说,实际上是让唐代宗把军国大政全托付给他。唐代宗不愿意做傀儡,但由于李辅国掌握军权,唐代宗只得忍气吞声,暗中寻找机会收回政权。

程元振是个极有心计的宦官,对唐代宗也有拥立之功,但处处受到李辅国的压制,因而有铲除李辅国之心。他见唐代宗要除掉李辅国,便不断向唐代宗揭发其罪状。

唐代宗在程元振的帮助下,陆续解除了李辅国的一些职务,最终把他逐出朝廷。

不久,有个身份不明的刺客在夜间闯进李宅,杀了李辅国,并将他的头颅扔到粪坑里。

李辅国落得这样的下场,臣民无不拍手称快。

张承业

张承业,字继元,本姓康,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生于同州(今陕西大荔)。唐朝末年入宫当了宦官,因忠厚多才,被中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因此更名张承业。

唐末,天下大乱,张承业受命往返于朝廷和李克用军中。时间一长,李克用发现张承业和一般宦官不同,识大体,还懂谋略,因而对他非常赏识,将他留在了军中。

黄巢起义军叛徒朱温投降唐朝后,为了孤立唐昭宗,在宰相崔胤的配合下,在长安大杀宦官。为了斩草除根,朱温又逼唐昭宗的降诏让各地节度使杀尽所在地的宦官。李克用接到诏书后,马上将张承业藏进庙里,然后杀了一个死囚犯冒充张承业。

朱温灭唐后,李克用让张承业出来担任军职。张承业为了恢复唐朝,对支持唐昭宗的李克用忠心不二,把复兴唐朝的希望寄托在李克用及其儿子李存勖的身上,为李克用和李存勖讨伐朱温的战争做了大量工作。他在后方主持军政,管理庶务,给前线输送粮草,鼓励百姓农耕,立下了大功。

李克用临死前,拉着张承业的手托付后事说:“我儿李存勖还小,没有什么经验,而群臣又骄横难制,我死之后,一切就全靠你了。”张承业奉李克用遗命立李存勖为晋王,在平定内乱过程中为他出谋划策,保住了李存勖的统治地位。

李存勖继任晋王时年仅二十四岁,李克用刚去世,政事无人管理,张承业对李存勖说:“尽孝不应该放弃家业,大王要节哀主政。大王之孝不同于百姓之孝,现在新旧王位交接之时,狡猾凶顽之徒在窥视你的王位,梁军想趁我服丧期间疯狂入侵。大王现在如果不节哀治国,领兵退敌,那不但长了敌人的威风,恐怕内部也会出大乱子,到时就难以收拾了。大王不要辜负先王的期望,带孝掌兵,保家卫国,这才是真正的大孝!”张承业的话说中了要害,鼓舞了李存勖。

张承业一直感激李克用对他的救命之恩,竭尽全力辅佐李存勖。李存勖得到魏博后,将大本营移到了河北,和梁军在黄河两岸展开了长达十年的鏖战。在这期间,李存勖将太原的一切军政事务全交给了张承业。张承业勤勤恳恳,鞠躬尽瘁,招兵买马,支援前线,招抚流民,发展生产,征集粮草,充实军用。张承业将河东后方治理得井井有条,让李存勖没有后顾之忧,终于灭了朱温建立的后梁。为此,史书赞扬说:“成是霸业者,承业之忠力也。”

灭梁后,李存勖在众将劝进下想要称帝。张承业辅佐李存勖是为了灭掉后梁,复兴唐朝。见李存勖要称帝,他顾不得身体有病,让人抬着去劝李存勖说:“大王父子血战三十余年,本是为国复仇,再兴唐室。凡事要量力而行,不可听信他人的游说。”

张承业苦劝半天,李存勖也听不进去,因为帝位的诱惑力太大了。张承业恸哭不止,对李存勖说:“诸侯血战是为了李唐王朝,而现在我王自取之,误老奴矣!”

李存勖不听张承业之劝,登基称帝,建立了后唐,史称后唐庄宗。

张承业痛苦万分,回到晋阳后,不久便郁郁而终,享年七十七岁。

张承业被明朝历史学家李贽赞为“忠节中官”。

张居翰

张居翰生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入宫当宦官后,做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唐僖宗时,张居翰出任范阳监军,辅佐范阳节度使刘仁恭,在军中秉公执法,深孚众望。

朱温逼唐昭宗屠杀宦官时,范阳节度使刘仁恭将张居翰藏在幽州西北的大安山中,另外杀了一名罪犯上报,张居翰这才躲过了厄运。

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七月,朱温率兵进攻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沧州属刘仁恭辖区,刘仁恭亲自率军救援,但屡战屡败。刘仁恭万般无奈,只得派人向太原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采取围魏救赵之策,向刘仁恭征兵,进攻潞州,以解沧州之围。刘仁恭遣部将李溥、夏侯景、监军张居翰、书记马郁等率军三万与李克大军联合进军,潞州守将丁会开门投降。围攻沧州的后梁军队听说潞州失守,仓皇烧营而遁。在这次战役中,张居翰居中运筹,立下了大功。李克用见他精明强干,便留而不遣。从此,张居翰成了李克用的爱将。

不久,李克用的大将李嗣昭受命镇守潞州,以张居翰为监军。张居翰在潞州时,除了训练士兵外,每年春天还鼓励军民种树种菜,发展农业生产,颇受百姓欢迎。

天祐四年(907年)六月,朱温派大将李思安率军十万围攻潞州,想从李克用手中夺回这座失陷一年的重镇。李思安修筑夹城,把潞州围得水泄不通。

张居翰与李嗣昭率领士卒守城。朱温多次给张居翰、李嗣昭写信,劝他二人投降,并许以重爵厚禄。张居翰、李嗣昭不为所动,焚书斩使,固守城池。一年后,城中军民衣服不继,全赖张居翰惨淡经营,多方运筹,民心始定。由于晋军防守严密,梁军虽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在张居翰的面前却一筹莫展。

张居翰与李嗣昭配合默契,取得了守城的胜利。从此,李嗣昭每次出征,便让张居翰留守。张居翰关心士卒,爱护百姓,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了李存勖的赞扬。

李存勖灭梁称帝后,大封群臣。张居翰却远离名利,从不争功。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九月,庄宗命太子李继岌、枢密使郭崇韬率大军攻打远在四川的后蜀,后蜀主王衍自知抵挡不住,上表乞降。李继岌率大军进入成都时,王衍身穿白衣,衔壁牵羊,用草绳系颈,迎降于道左。后唐庄宗召王衍赴洛阳,要封他为王。不料,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当王衍行至秦川驿(陕西、甘肃交界一带)时,李克用的义子李嗣源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反叛,后唐庄宗李存勖慌忙东征平乱。大军从洛阳出发时,伶人景进献计说:“李嗣源来势凶猛,陛下应如狮子搏兔,全力以赴。如今太子继岌远在成都未归,陛下跨河东征,国内必然空虚。王衍族党不少,一旦为乱,局势将不可收拾,不如将其杀掉,以除后患。”于是,庄宗下诏说:“王衍一行,并宜杀戮。”张居翰在复查诏书时,认为王衍既已投降,现在又出尔反尔将其斩首,实在不合天理,但诏书已下,不能更改了。于是,张居翰便将诏书铺在柱子上,将“行”字改为“家”字,于是“王衍一行”变成“王衍一家”了。这样,后蜀百官及王衍的仆役等一千余人才没有被杀。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编写《新五代史》时,激赞张居翰不顾杀头之罪,勇救无辜,“一字活千人”,是不可多得的好太监。

童贯

童贯于宋仁宗皇祐六年(1054年)生于开封,字道夫,一作道辅,少年时即入宫做了宦官。

童贯的父亲是一位书画收藏家,家中有许多古玩字画,这对于喜爱书画的宋徽宗来说堪称无价之宝。

宋徽宗于杭州专设访求古玩与书画的明金局,童贯投其所好,多次进献书画,赢得了宋徽宗的赏识,便委童贯到杭州明金局去担任供奉官,为他搜刮书画。

到杭州后,童贯与擅长书画的蔡京结为至交。蔡京号称天下第一书法高手,童贯将他的书画作品进呈给宋徽宗,博得了宋徽宗的赏识。在童贯的推荐下,蔡京轻易地被宋徽宗任命为宰相。蔡京为了报恩,推荐童贯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因此,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自此,童、蔡二人互为表里,为害国家,惑乱朝廷。

童贯、蔡京拉帮结派,排除异己,把司马光、文彦博等一大批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正直大臣列为奸党,并御书刻石,立于端礼门外,称为“党人碑”。凡名列碑上的大臣,生者贬斥;已死者剥夺谥号和官位,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童蔡此举对宋朝统治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童贯与蔡京任人唯亲,凡是他们的同党都出来做官了。

童贯与蔡京还公开卖官鬻爵,以至民间出现了“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的童谣。

权倾朝野的童贯把北宋统治搞得乌烟瘴气,内外交困。

不久,宋徽宗的黑暗统治终于酿成了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浙江六州五十二县。消息传到汴京,宋徽宗大惊失色,急派童贯为宣抚使,率十五万大军前去镇压。童贯软硬兼施,一面代皇帝下令,停止花石纲等民愤极大的工程,发布文书招抚起义军,一面派重兵奇袭起义军。由于力量过于悬殊,加之童贯运用了收买、偷袭等手段,起义军很快被童贯所率大军击溃,方腊和其他农民军将领英勇就义。童贯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纵兵杀害近百万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宋徽宗因童贯镇压起义军有功,加封其为太师。

童贯好大喜功,掌兵二十年间,多次对西夏用兵,劳民伤财,动摇了国本。

在对西夏的战争中,每次打了败仗,童贯不仅隐瞒事实真相,还向朝廷报捷。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童贯联合金兵攻打辽国,畏缩不前,乞求金兵代取辽国占领下的燕京。金兵攻下燕京后,将城中劫掠一空。童贯竟以百万贯赎回燕京等空城,回京后却大肆吹嘘恢复之功。宋徽宗不明真相,大喜过望,以为童贯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将童贯封为广阳郡王。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镇守西北的童贯不思抵抗,慌忙从太原逃回开封。金人不战而攻下燕山,得以长驱南下。

宋徽宗接到警报,忙将帝位传给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做了太上皇的宋徽宗南下逃命,被宋徽宗任命为东京留守的童贯惜命第一,又率领临时招募的几万人组成的“胜捷军”再次逃跑,南下追赶太上皇。

童贯的亡国行径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义愤,以太学生陈东为首的谏官、御史和国人纷纷上书弹劾童贯。于是,宋钦宗下诏公布童贯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将其处死。

童贯虽死,但他种下的恶果已经无法挽救。不久,金兵攻下开封,北宋灭亡了。

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本姓马,乳名三保,生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

郑和的先世是西域布哈拉人,即元朝的色目人,也就是回族人。

南宋末年,忽必烈攻占了位于云南地区的大理国,征服了当地各民族。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云南行省,派郑和的先世——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统治云南。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死后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咸阳王。后来,郑和的祖父从了母姓,改姓马。

由于出生于回族家庭,幼年时的郑和即了解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的父亲与祖父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郑和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深深地影响了郑和。

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占领云南后,郑和被带到南京,受到阉割,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朱棣手下服役。

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经受了战火的考验。后来,跟随朱棣参加了“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为此,朱棣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两万多名官兵交给他指挥。

同类推荐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百家与典籍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百家与典籍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朕乃隋帝杨广

    朕乃隋帝杨广

    杨黎重生开皇二年的杨广,正当晋王年少时!他要建立一个“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的王朝!他要成为子孙万代莫能窥的千古一帝!
  • 觅宝寻藏之秘境

    觅宝寻藏之秘境

    民国,觅宝寻藏家族后代,自小练就了一身荒野求生本领的张墨与发小二宝,这两个一见面就相互死掐抬杠的生死兄弟,为了营救华西协和大学美国考古学教授的女儿,和一个身世诡秘的女子一起,阴差阳错地冒险踏入了成都以西,一片古老而荒蛮的土地。?一行数人在这片被视为禁地,路途充满各种未知危险,但景色却壮美得令人窒息的高原深谷中探险寻秘。但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他们不幸卷入了一场为了寻找并夺取明朝末年迷失宝藏而引发的明争暗斗之中。?这个磕磕拌拌、霉运不断的男女跨国组合,在令人感到无助的绝境中相互扶持,凭着主人公家族世代相习的野外生存经验,一路历尽艰险,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中挣扎求存。?在经历了许多匪夷所思的诡异事件之后,张墨逐渐了解到,自己失踪多年的父亲,原来是为了让自己脱离仇家追杀、一雪家族耻辱,因而扮作马帮商人,深入这片外人不敢踏入半步的人间禁地,试图找回被误认为张家祖辈私吞了的,拥有一个古文明终极秘密的末代明蜀王秘藏。?不料,为找寻父亲的下落,却无意中发现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蜀神秘部族背后隐藏的真相,原来他们家族世代寻找的,并不仅仅只是让人垂涎的绝世宝藏……?觅宝,寻藏。现在,开始!
  • 明末美僮传奇

    明末美僮传奇

    安国者,献贼美僮也,姿容秀美,名二孩儿,时年十八,武艺绝伦,尝与黄靖南对阵,甫出战,僮飞矢中其手,黄几败阵,怒甚,伏兵擒之。爱其勇,欲令降,僮坚不允,绝其食死,后竟复活,演出一场明末传奇
热门推荐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 率土之滨之征途

    率土之滨之征途

    一个在社会中挣扎的小角色,一次偶然,一段不一样的人生开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游戏世界。东吴大都督,蜀之智,魏之智,属于你的武将组合。一骑当千,神兵天降,折戟强攻,单骑救主,千变万化的战法搭配。背叛,信任,内奸,卧底,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征途,才刚刚开始。
  • 约翰·克里斯朵夫:Jean-Christophe Vol. II by  Romain Rollan

    约翰·克里斯朵夫:Jean-Christophe Vol. II by Romain Rollan

    我们已经在“最经典英语文库”的上一辑(第四辑)里,出版了《约翰克里斯朵夫》第一卷。现在,在第五辑里,出版罗曼罗兰(1866-1944)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第二卷,并将在下一辑里(“最经典英语文库”的第六辑)出版《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最后一卷,第三卷。按傅雷先生的分卷形式,我们将《约翰克里斯朵夫》分成了三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阳阳狂想曲

    阳阳狂想曲

    无始无终的宇宙中,在远古人类进入太空之前,太阳系动荡不安……
  • 幸福魔法一号街

    幸福魔法一号街

    失去记忆之后性格变得单纯可爱的魔法公主,本应是冤家宿敌却对公主死缠烂打的腹黑王子,还有一直仰慕公主却只能在她身边默默守候的温柔王子;高强的魔法灵力、神秘的水晶球占卜、美丽的薰衣草田、不被世俗所容的暗黑将军,魔法帝国发生了一件又一件奇妙的事情,而当一切都真相大白之后,公主面对两位同样优秀而且执着的王子,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 昤昽传

    昤昽传

    她是西沧的落魄公主,而他是东鄅高高在上的皇帝。初见之时,他只是为了挑逗她,拥她入怀,从来没有失态的她,第一次失了态。最后一次相见,他们都倒在血泊之中,他听见,她用尽全身力气说出的话,那句他奢求了一辈子的话,却让他以性命为代价。可他无悔,心满意足跃于脸上。这辈子,与你博弈一生。可到头来,还是尤幸能遇见你……
  • 跨越千年禁忌曲

    跨越千年禁忌曲

    他等她千年,入轮回,历炼狱,只为她!一朝洛璃的金手指小蚕蛹破茧成蝶,离“他”而去。洛璃的人生从高峰期跌落谷底,重重危险迎接着“他”。各种鬼,一听说洛璃灵魂师消失了蛊惑眼,便报仇雪恨!谁也不知道“他”是女生,而男女于“他”无谓。“他”从小是个家人放弃的那一个,有了蚕蛹才踏上了与鬼为敌的道路,不曾想:“为何杀鬼?”“鬼本为敌!”“若你为鬼,何为敌?”小剧场:只因洛璃偷他的玉佩又被她偷走了……洛璃:“还我玉佩!!!”夜曲:“本该是我的,谈何汝而言。”洛璃:“你的便是我的!!!”——洛璃:“救命多次,当以……”夜曲想到后面一句,脚步往后退了一步:“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洛璃:“什么⊙?⊙?足如何挂上齿?”夜曲:“……为何不能栓绳子挂上齿?”洛璃:“对哦对哦!”夜曲:“……”——洛璃站在弥霓山上,听他一曲。洛璃道:“这曲子甚是好听,悠扬悦耳,使人留恋往返……”曲,听了,勿忘!——吾等在此,恭迎鬼王!洛璃恢复记忆,历劫成功,走上那个让人端倪众生的位置,那他呢?“这一世的你竟鬼王?”
  • 丑女当家之带着包子做地主

    丑女当家之带着包子做地主

    命运不知会将你推入怎样的洪流,你是选择就此沉沦,还是激流勇进?踏破命运的残酷!迎接你曾想要的未来!
  • 全能王妃要爬墙

    全能王妃要爬墙

    【身心干净的1V1爆笑宠文】不举的七皇叔大婚了,新娘子却是个产妇!新王妃喜堂产子,七皇叔双喜临门,却从此戴上钻石级绿帽。当冰山王爷杠上第一纨绔——“都用不着你奋斗本妃就给你生个便宜儿子传承衣钵哪里不好了?”“传承之事大过天,这种事本王还是必须亲力亲为的。”看着萌萌哒儿子竟然越来越像眼前这个不举,陆潇潇灵机一动。“陆潇潇,你整天往外跑成何体统?”“本妃要拯救苍生!”“哦?如何拯救?”“当当药铺,不孕不育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