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3300000005

第5章 德冠后宫明大义(2)

只可惜他始终心怀鬼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敢完全相信妹妹的善意,还怕长孙皇后有一天会报复他,最后竟然参与到刘德裕谋逆案之中。事发之后,唐太宗决定将长孙安业斩首示众。

长孙皇后得知这件事后,心神不定,虽然她记恨过长孙安业,可他毕竟是自己同父的哥哥。最后长孙皇后还是决定要救他。

于是长孙皇后找到太宗皇帝大声痛哭起来:“我们长孙家真是太不幸,怎么会出现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陛下对安业素有重恩,他没有立什么功劳,却当上了监门将军。他不图报答,反而谋逆,真是死有余辜啊!”

“你是什么意思啊?”太宗皇帝一听这话头,就知道皇后想为他求情,可是太宗知道,长孙安业素来和皇后有隙,皇后怎么反过来替他求情呢?

长孙皇后继续道:“安业谋逆,万死无赦。然而他当年对我不好的事情早已天下皆知,如今处他死刑,外人一定会认为是我趁机报复哥哥,这对皇上您的名声也是莫大的拖累。”

长孙皇后如此的求情之法,让太宗皇帝忍俊不禁。明明是想要替兄求情,偏偏把大道理说到自己头上,还叫太宗反对不得。所以太宗皇帝虽然记恨长孙安业早年对待皇后之恶行,怒其谋逆之死罪,但还是看在长孙皇后的面子上,饶了他的性命。

这是长孙皇后唯一一次求自己丈夫做的人情,而她所求情的人,竟然是早年赶她出家门的哥哥。长孙皇后之所以想保护长孙安业的性命,应该也是血浓于水吧。长孙皇后的善良又一次感动了太宗。

长孙皇后从小就好读书,能恪守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史书记载说她“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谨守儒家礼仪的长孙氏认为国家大事,应由皇帝和身边的大臣们商量决定,所以对于朝廷上的事情,她从不过问,更不用说干预了。但是唐太宗作为长孙氏的丈夫知道自己的妻子好读书,才学渊博,每次太宗与她对谈古今时,都让太宗获益良多,所以有时候就难免想与她谈论政事,而长孙皇后却从不在这种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太宗问得多了,长孙皇后就推辞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

然而,有些时候,她则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明确表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促使太宗接受其意见。她真正对太宗的“进谏”,几乎都只在他做错事要惹祸的时候才进行的,都是为了李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帮助朝中直臣,她才会挺身而出,说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如果说唐太宗以善于纳谏、魏征以敢于直谏而著称于世的话,那么,长孙皇后可以说是一个以柔克刚进谏的典型。正因为她有较好的文化修养、独特的人格魅力,所以她能够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唐太宗的一些错误的想法和行为。在这方面,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也自叹不如。

贞观六年(632年),文武百官一再请求唐太宗到泰山祭祀天地,古代封禅泰山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天下太平,国家兴盛;二是天降“祥瑞”。国家兴盛说明帝王功高德显,天降“祥瑞”说明上天对帝王的表彰,这时帝王要用一种方式回告上天,就是封禅大典。然而只有魏征坚决反对这件事,他认为去泰山祭祀天地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对国家百姓没有太大的帮助。恰巧这一年黄河中下游两岸发生水灾,此事只得作罢。可是要面子的唐太宗心里十分不痛快。有一天,魏征又一次顶撞太宗,唐太宗退朝回宫,脸色铁青,一见长孙皇后就愤愤地说:“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把这个种田佬杀掉!”

长孙皇后十分惊愕地问:“种田佬是谁呀?”

李世民怒道:“就是那个魏征!每次上朝,他总是在金銮大殿上当着众臣的面顶撞我,让我下不了台。他既不是元老旧臣,也没有赫赫战功,只是我从罪人中提拔出来的家伙,居然敢这样对待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长孙皇后听了,心里十分担心,怕是魏征已种下祸根。但是皇后知道当面替魏征求情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于是长孙皇后思考了一番后,默默退回内室,换上一身参加隆重庆典或祭祀时才穿的皇后宫服,出来径直跪在地上,向唐太宗稽首道贺。

唐太宗自然大吃一惊,忙问:“皇后这是为何?”

长孙皇后郑重答道:“古人说,只有君主圣明,大臣才能直言。现在魏征说话如此率直,不正是由于陛下圣明吗?君明臣直,这是国家和百姓的大喜,我怎能不向陛下道喜呢!”

唐太宗本就是英武之辈,听了皇后这番话后,立刻醒悟,感慨地说:“多亏皇后及时指点,给我敲响了警钟,否则险些误了大事。”事后太宗皇帝不仅不记恨敢于当众顶撞他的魏征,而且深深地敬佩自己深明大义的妻子。

第二件关于长孙皇后劝谏太宗的事情也与魏征有关。皇帝嫁女儿本来就是喜事,任谁也不会去碰霉头,偏偏又是魏征惹太宗不高兴。

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所生,聪明伶俐,才貌出众,备受皇后和太宗宠爱。贞观六年,长乐公主到了出嫁的年龄,太宗决定把长乐公主下嫁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由于这双层关系,在准备嫁妆的时候,太宗命令长乐公主的嫁妆要超过永嘉公主的一倍。永嘉公主是高祖李渊的女儿,也就是李世民的妹妹。其出嫁时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因而嫁妆比较简朴;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唐太宗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分。但魏征听说此事后,仍认为不妥,立刻进宫劝谏太宗说:“从前汉明帝要分封他的儿子,明帝说:‘我的儿子决不能高于先帝的儿子,所以分封的领地只能是先帝的一半。’现在陛下您的女儿要出嫁,论感情,您和公主是父女关系,更亲密。可是论道理,论地位,永嘉公主是高祖之女,长乐公主是不能与永嘉公主相比的。而现在您要使长乐公主的嫁妆超过永嘉公主一倍,恐怕不合伦理啊!”

唐太宗虽然觉得魏征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心里也不舒坦,而且此事因牵涉到长孙皇后,所以没有当魏征的面表明态度。回宫后,唐太宗把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本以为会招致皇后的埋怨,可是长孙皇后听了不但不怨恨,反而非常钦佩魏征的正直无私和为大唐社稷着想的可贵品质,感慨地说:“妾虽和陛下为结发夫妻,蒙受很多恩惠宠爱,可每次跟陛下谈话,总要先察言观色,不敢轻率冒犯陛下的威严。可是魏征能够引用古今道理来说服皇上控制私人感情,把事情办理得公正、令人信服,这说明他真是一心为国的大臣啊!何况魏征与陛下只是君臣关系,却敢于犯颜直谏,据理力争,以抑制君主的私情,真是十分难得啊!忠言逆耳利于行,陛下如能多听魏征的意见,国家就会安宁了。”太宗听完长孙皇后的一番话,深感皇后说得有道理!也更加深信魏征是为国为民的肱骨良臣。

随后,长孙皇后又派人带着四百串铜钱和四百匹绢去魏征府上表示感谢,并传话说:“很早就听说魏公为人刚正不阿,今天从您劝说皇帝减少公主嫁妆这件事上,更加清楚了您的品德,希望魏公您永远保持这种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直言进谏的品德不要改变。”魏征听后,深感长孙皇后贤明,也坚定了他做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的决心。

在这两件事情后,太宗皇帝对魏征更加信任和器重。贞观初期,魏征曾数犯龙颜,前后所谏二百余事,皆为太宗采纳。正如太宗所讲:“贞观以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唯魏征而已。”可以说如果没有长孙皇后保护谏臣、倡导直谏,这种局面怕是不会出现的。

贞观之治,长孙皇后“润物细无声”之功,和朝堂上的房谋杜断、魏征直谏、李靖的战无不克,具有等量齐观的历史意义。李世民以他的天纵之资,凝聚着一班文臣武将为大唐帝国的盛世天下而奋斗不已。长孙皇后把国家置于自己温暖的包容之下,成为整个贞观之治背后最闪光的女人。

同类推荐
  • 遇见一些人,流泪(第3辑)

    遇见一些人,流泪(第3辑)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萨冈,还是王小波,还是苏曼殊,伊丽莎白·泰勒……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
  • 凄苦的少年时代

    凄苦的少年时代

    一向墨守成规的表伯父闻讯更是暴跳如雷。他一方面慨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又大加指责政府提倡婚姻自由“成何体统”、“是何世道”?而且他还专门去我家大兴问罪之师,他当面斥责我母亲教子不严,治家不力,致使“竖子”居然有此无礼之举;同时又骂我“忘恩负义”、竟然做此荒唐之事。他声色俱厉地说:“这孩子的书算白念了,竟会做出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真是有辱程家门声!今后我和你们家一刀两断,再不来往!”话虽如此,此后表伯父一家仍和我们有亲密的联系;而我对他老人家给我的厚爱,也一直感念不忘。
  • 赵无极传

    赵无极传

    本书以生动的文笔,酣畅淋漓地描绘了赵无极的无极世界,从他的名门望族的出身,到他气象万千的作品,再到他的标新立异的理论,全书都有出色的表现,当然,传主的人格、爱国情操与独特的追求,也在字里行间得到充分的展现。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管宝超编写的这本《一代谋圣:张良》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位汉朝文臣谋士的传奇人。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恶魔高校之魔神

    恶魔高校之魔神

    主角因为一场意外事件,穿越到了highschool中,夹带的还有暗黑血统的系统,顺带的暗黑血统的人物也随之到达这里。看冥时如何称神成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身外道

    身外道

    元界之上有外域元历四十六万七千八百年,外域异族大举入侵元界几经崩溃边缘,元界万族拼死抵抗元历四十六万八千年,一少年举剑迎上九天,斩断元界与外域连接的虹桥与异族大战了无音讯
  • 理论河的跋涉

    理论河的跋涉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社会篇、经济篇、道德篇、思想篇、党建篇、文化篇。六个部分分别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社会、经济、道德、思想、党建、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收入文章多发表在国家核心以及重要期刊上。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图书。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万宇战尊

    万宇战尊

    大夏神洲,万国林立,武道繁盛,强者为尊。天生断脉,无能废体,唯有恒心,可证万古。少年齐岳,偶得一块神秘魔石,从此逆天改命!挑战无上神威,横扫无数神魔,登临万界踏破诸天!待到有朝一日君临天地,万宇称尊!QQ交流群:455513988
  • 曾国藩家书(下)

    曾国藩家书(下)

    《曾国藩家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3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共八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