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7000000001

第1章 双重叛徒李士群(1)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正式开始后,中国的爱国人士不分党派,不分年龄,纷纷加入了抗日的革命洪流当中,他们或者投笔从戎、或者毁家纾难,以各自的方式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斗争。此时,军统真正的老板蒋介石也暂时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做法,命令他的“锦衣卫”——军统局,展开了与以汪伪76号为代表的各种日伪特务组织的殊死斗争。在蒋介石的命令之下,一直忠于蒋介石的军统“掌柜”戴笠也发出了“这时我们一定要打,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等不来我们期盼的自由、平等、和平的,哀兵必胜”的抗日号召。就这样,军统人员走上了抗日锄奸的秘密战场。

根据史料记载,在与汪伪76号为代表的日伪特务机构斗争的过程当中,军统正式在册的人员牺牲者达到18 000多人。

说到汪伪76号,就必须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军统局和中统局的眼中钉、肉中刺,汪伪76号的头号筹建人——李士群。在整个暗战的过程中,李士群是贯穿汪伪76号成长始终的一个人,他不仅仅是一名汉奸,更是一名双重叛徒,他叛变了中国共产党,又叛变了国民党,最终,成为日本政府的爪牙,成为臭名昭著的汉奸,组建了汪伪76号。

心机重重的李士群

1940年,正当国共两党的爱国人士同心协力抗日的时候,在中国的古都南京出现了一个臭名昭著的汉奸政府——汪伪政府。之所以称这个政府为“汪”伪政府,是因为这个所谓政府的傀儡领导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高调、最“铁杆儿”的汉奸——汪精卫。

如果说汪伪政府是日本人的一条恶狗的话,那么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可以说是恶狗的利爪与毒牙。因为这个“特工总部”位于上海极斯菲尔路76号,因此在民国时期,汪伪76号就成了这个组织的简称。

汪伪76号是在1939年9月5日,也就是先于汪伪政府而成立的。

汪伪76号成立后,不仅为汪伪政府的建立保驾护航,在抗战期间,对国民党军统、中统的上海站、天津站和南京站等诸地,也进行了大规模毁灭性的打击。从某种程度上说,汪伪76号比汪伪政府更令人毛骨悚然。

那么汪伪76号的“老板”是谁呢?如果我们认真地追根溯源,汪伪76号的真正的后台老板自然应该是侵略者日本军方,而本节的主人公李士群虽然一直被外界视为汪伪76号的“老板”,实际上,李士群只是日本侵略者的走狗。从李士群后来的种种行径来看,李士群真的是日本军方的忠诚走狗。

1907年,李士群出生在浙江丽水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幼年时期的李士群也算“苦出身”,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全家人的生活都靠母亲种地维持。

李士群的母亲倒是一位善良、坚韧的农妇,虽然家贫无隔夜之粮,但她为了让李士群有一个好前程,毅然将李士群送到私塾念书。李士群也不负母亲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后来还进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26年,李士群进入上海大学读书。

在当时,哪个农家子弟可以成为大学生,那就不亚于在科举时期成为举人,一步登天。

大学的环境,自然要比乡下复杂得多,李士群一个乡下孩子,看到大上海的灯红酒绿以及家境优越的同学那“奢华”的生活,心里渐渐不平衡起来,于是他暗下绝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上海大学是国共两党一起建立的大学,有“革命摇篮”一称,瞿秋白、陈望道、邓中夏等多位优秀共产党员都曾经在此任教。上海大学中浓重的共产主义氛围,深深地影响了李士群,于是他在同学的介绍之下,加入了共产党。但是与其他虔诚信仰共产主义的热血青年不同的是,李士群是因为他看到了共产党的发展前景才加入共产党的。因为对他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穷学生而言,加入当时刚刚发展起来的共产党远比加入当时已经发展成熟的国民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抱着这样的投机心理,李士群开始了他在上海大学的“表演”之路,此时的李士群为了个人的前途,积极参加校内共产党组织的革命活动,高调地支持各种革命活动,最终慢慢地在学校中积累了一定的名气和声望。

李士群之所以能够迅速扬名全校,也与上海大学本身的规模有关,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之下创办的,由于它在建校初期校址身在上海弄堂,因此一度也被学生们自嘲为“弄堂大学”,但是对那些追求革命、民主、自由、平等的上海大学的师生们来说,不管这所大学怎样简陋,都丝毫不会削弱他们对理想的追求。

上海大学成立之初,在该校任教的共产党员不到10人,直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之后,很多共产党人才逐渐进入上海大学为学生讲课,传播革命思想。1925年,上海大学和其他进步学校一起,走在了“五四运动”的最前列。1927年,国共合作遭遇了危机,就在同一年的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向他们曾经的盟友共产党举起了血腥屠刀。4月19日,国民党发布红色通缉令,通缉共产党190余人,其中就有在上海大学任教和学习的瞿秋白、蔡和森、邓中夏、侯绍裘等人。1927年5月3日,蒋介石以“赤色大学”的名义查封上海大学,第二天,上海大学被国民党军官白崇禧接管,很快,上海大学更名为“国动大学”,成为国民党组织旗下的又一学府。虽然上海大学存在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它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许多革命的中流砥柱,为日后抗战成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正是有了许多忠诚于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的师生,所以在当时,上海大学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学府”,被人称为“红色学府”、“革命熔炉”,上海大学走出了一批批的志士仁人。与“黄埔军校”相较而言,如果说黄埔军校培养的是武官,那么上海大学培养的就是文官。

同样出自这所学校的李士群,心机就比其他同学更多一些,和周围的同学单纯是为了中华崛起而革命、而奋斗的学习热情不同,李士群所图谋的,不过是个人利益和私人前途。李士群为了出人头地,大肆在师生面前表现自己,逐渐成为当时校园里的“风流人物”。而李士群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真的为了共产主义革命而努力奋斗,而是为了获得中国共产党有关领导人的赏识,进而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自己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私人企图。所以,李士群非常高调地支持革命,支持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同学举行各项党内活动,于是,他逐渐成为了上海大学的名人,甚至连中国共产党上海分部、总部的中国共产党的相关领导人,也都对李士群有所耳闻。

李士群的“表演”没有白费,他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在入党后不久,他就被派到前苏联的莫斯科大学去学习,随后,因为表现出色,又被选拔到前苏联特种警察学校接受特工训练。前苏联特种警察学校是特工的摇篮,在这所学校里,李士群学到了特务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些本该用于获取日本情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他在成为汉奸后,对日本主子奴颜媚骨,出卖祖国的主要手段。

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27年10月的6个月里,中国共产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损失了许多优秀的党员,痛定思痛,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决定成立隶属于中央的特工机构:中国共产党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共特科。中共特科主要有三大任务:搜集情报、惩处叛徒、执行各种特殊任务。

李士群从前苏联学习结束,回国后便被中共特科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安排到了中共特科第一科实习。中共特科第一科是中共特科的总部,也是中国共产党最至关重要的部门之一。李士群在中共特科第一科,跟随周恩来、李克农这些身经百战的前辈们学习了各种特工工作的实战知识和谍战经验,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

1928年,中共特科派李士群到上海做地下情报工作,为了便于收集日本军队和国民政府的情报,李士群的社会身份是一名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各种事件的新闻记者,他在当时由中统特派员丁默邨主持的《社会新闻》手下做编辑,在对外活动时,李士群则以“蜀闻通讯社记者”的身份出现。

正当李士群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1928年下半年,李士群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李士群第一次被捕

李士群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正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濒临崩溃之际,内战开战在即。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苏维埃共和国,誓要掀起土地革命;国民党为了独掌大权,抵制甚至消灭共产党,宁可错杀万人。眼看内战即将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实力却尚未充分发展,和国民党的实力相比差距悬殊。面对国共两党巨大的实力差距,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们开始筹划,如何在白色恐怖区生存下去,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继续发展,不断壮大。然而,由于国民党中统局、军统局等特务组织的疯狂破坏和打击,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虽然存在,却很难抱团,也很难开展活动。眼看一些地下党员被国民党的军统局和中统局抓捕,中共特科的地下工作者焦灼起来,在军统局和中统局的强势打击下,他们很难营救被捕入狱的同志,也很难对敌人展开积极有力的反击。当时的中共特科,只能够尽量防止更多的同志暴露,尽量防止党内信仰不够坚定的党员苟且偷生叛变,形势极为严峻。

而李士群之所以被公共租界巡捕房抓捕,就是因为被国民党怀疑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所以,国名党借公共租界巡捕房之手,抓捕了李士群。

1928年,李士群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后,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想了许多办法,联络到当时上海青帮“通”字辈头目季云卿,才将李士群从巡捕房里救了出来。

因为在下文中,要涉及的不少人物都出自青帮,或者和青帮关系密切,所以,这里笔者简要介绍一下当时的青帮。

青帮建立于清朝中期,原本是为了“反清复明”而建立的,因此青帮在建立初期其实是叫作“反清帮”的。

后来,列强进入中国,在自家矛盾和民族大义面前,“反清帮”的首领选择了后者,于是就把“反清帮”改名为“青帮”。更名之后,青帮的“革命目标”由“反清复明”变为“扶清灭洋”。后来,为了避免被清朝统治者迫害,青帮又改名为“安清帮”,因为“安清帮”的人大多信奉道教,因此,“安清帮”也被人们称为“安清道友会”。

青帮改名为“安清帮”之后,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支持,顺利地统一了当时的漕运、粮帮和脚行的所有成员,并且顺利地大开香堂,广收门徒。由于“安清帮”的成员不少是漕运、粮帮和脚行的成员,他们大多常年在南北两地穿梭,因此该帮的门徒迅速遍布了全国。

后来,为了便于称呼和书写,“安清帮”又逐渐被称为“青帮”。

全盛时期的青帮,势力强大,拥有128帮半人马,后来,由于清政府对帮派的大肆打压以及清末时期的战乱,到了民国时期,青帮的势力就只剩下“江淮泗”、“兴武泗”、“兴武六”、“嘉白”、“嘉海卫”和“三杭”六大联帮。但即使青帮势力大不如往昔,它依然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不管是哪个政府,都不能忽视青帮的庞大势力。

季云卿是青帮的通字辈,在青帮中辈分排在前24代,也就是说,季云卿在青帮中属于长老级别。这个24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拿青帮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做对比,这三人,同属青帮的“大”字辈,而季云卿仅比他们小了一代,由此可见,季云卿当时在青帮中地位显赫。因此,季云卿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在当时的黑帮、政界、军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里顺便说一句,青帮的前24代排序依次为: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理、大、通、悟、学,这24代对青帮的影响力最为巨大。

1928年前后,季云卿与青帮的大字辈长老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交往甚密,与大字辈黄金荣还是结拜兄弟。季云卿在上海、江苏广开香堂,大肆招收徒子徒孙,许多国民党政客、乡绅、兵痞等三教九流的人物,皆拜在季云卿门下,这些徒子徒孙们为季云卿绑架勒索、赌博贩毒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并且还为作恶多端的季云卿撑起了一把又一把保护伞。

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请到了季云卿,季云卿出面,公共租界巡捕房就不得不卖他一个面子,将尚未定罪的李士群给放了出来。

这次被捕经历,让李士群明白了一个道理,个人的能力再强,没有一个有势力、有背景的人为自己撑腰,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个人也不过是蝼蚁一样存在。因此,李士群一出巡捕房,就跑到季云卿面前道谢,然后鞍前马后颇为殷勤地伺候了季云卿一阵子,最终,李士群被季云卿收为了门徒。

此时的李士群,虽然投靠了季云卿,却并没有脱离中国共产党,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叛党的,还是他的妻子叶吉卿。

再次被捕,走上叛党之路

上一节说到,促使李士群最终下定决心叛党的,还是他的妻子叶吉卿。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是位从小受尽万千宠爱的千金小姐,她也跟随李士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她并不热爱革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自由”的思想,她不过是夫唱妇随而已。叶吉卿对丈夫的期望,也和革命没什么关系,她不过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出人头地,让自己扬眉吐气,高人一等而已。因此,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叶吉卿很担心李士群会被国民党的军统局或者中统局抓捕,因而,她一次又一次劝说李士群脱离中国共产党,做一名商人算了。叶吉卿对李士群也算是忠心耿耿,为了李士群,她做了很多那个年代,一般妻子都做不到的事情,李士群前后被捕三次,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安全出狱,叶吉卿功不可没,当然,这都是后话。当下,因为李士群的第一次被捕,叶吉卿强烈要求李士群脱离中国共产党。

李士群理解妻子的担心,但李士群不甘心脱离中国共产党,他不甘心,不是因为爱党,爱革命,而是认定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只有权力才是唯一可靠的东西,只有权力才能让自己过人上人的日子,一个没有权势的商人,只能沦落为别人的“钱袋子”,因此他一边安抚妻子,一边继续在中共特科工作。

同类推荐
  • 五星连云诀

    五星连云诀

    天地如逆旅,光阴如过客,世事本无常,错过的,就当是路过。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3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3

    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本书分两篇,地方武装篇收录30余篇“三亲”文章,记录了抗战期间,身处各地的地方武装组织基层战士们所见证的地方武装建立、发展并积极投身抗战的历程。人民战争篇收录的文章,从基层战士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坚决依靠人民,充分动员人民。文章内容不仅有共产党基层部队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人民揭竿而起参加战斗的过程,也有人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敌强己弱的条件下,不怕牺牲,坚强团结,从而取得胜利的一次次战斗历程。
  • 重生之荒唐王爷

    重生之荒唐王爷

    一瓶假酒吹到清庭,从此开始许荣跃的不归路。一个荒诞王爷,宗室之宴,不苟之行。他成了荒唐之人,诚然一笑了之。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 始皇嬴政

    始皇嬴政

    都说朕生的好,却不知我在邯郸受苦十余年。都说朕没本事,却不知我忍辱负重又是十年。都说朕继承父辈基业,却不知赵迁负刍远胜于朕。都说朕捡的统一六国,却不知其中汗水几何。都说朕性格残暴不仁,却不知朕不杀功臣,不杀降兵,杀的是妖言惑众的术士,杀的是破坏华夏统一的敌人。都说朕的不好,为什么朕的帝制你们沿用两千余年,为什么长城帮你们世代守护北方侵略。现在让作家窗格为朕正名!书友群:547828481
  • 辰幕

    辰幕

    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地过了而立之年的窦毅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穿越了!内心有点小激动的同时又很悲伤:不公平!为什么别人穿越自带主角光环,自己却似乎带的是主角紧箍咒呢?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一贫如洗?还是个废柴?难道不能给点好的剧本让他穿吗?又不是竞选中国比惨王,至于让他惨得这么天怒人怨吗!不过没关系,他就不信以他的智商还玩不过一群古人,且看他逆天改命步入青云……
热门推荐
  • 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风也无雨

    无风也无雨

    阿黎:我从没想过有什么以后阿笙:我一直想着以后怎么过阿黎:我现在想跟你有以后阿笙:我以后想一直和你过花楼的日子,荒唐又迷茫。这是一个嬉笑怒骂皆虚伪的青楼女子,和一个一本正经的夫子的故事
  • 何以此生得

    何以此生得

    陈一凡说,你喜欢看大鱼海棠吗?大鱼海棠里面湫真的可以说,做到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湫善良正直勇敢他陪着椿度过许多的岁月,化作了风雨去守护椿,我欣赏湫,但我绝对不会像他一样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我喜欢的人,一定要和我在一起,仅此而已。他的声音很平淡,却透露着不可拒绝的味道。
  • 蜜爱腐妻

    蜜爱腐妻

    一对一,宠文+温馨,男主身心干净。他和她,他,穆雨辰,是官二代+富二代的极品男,两人见面的一开始,他一见钟情而不自觉地宠她,当发现她是腐女一枚的时候,才发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只得吾将上下而求索,强之——而她,陈小墨,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普通一只,遇到如此攻守具备的美男,不来一个搞基怎么对得起她腐女的称呼?于是帮他各种撮合帅哥——第一次见面,他开车差点撞死她,也注定了两人的相遇的羁绊。第二次见面,她成了调酒师,竟然在包厢中众目睽睽之下拖走了他。第三次见面,她千辛万苦面试成功,却发现他竟然是她的老板,百般压迫都不能吭声!。。。。。。片段:某日,穆雨辰拿着合同丢在她的桌子上,扬起无比纯真善良的笑容,说:“上头让我把这个送来,这是公司上班的合同,你签了吧。”陈小墨盯着某男“纯真”的表情半天,最终扫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合同一眼,大笔一挥,OK。☆★☆★☆★☆★很久很久以后——“穆雨辰!”某女炸毛:“我要辞职!当初你为什么没有告诉我,你是公司的董事长?!”穆雨辰淡定拿出合同,继续淡定念着合同上的一段文字:“凡工作薪水待遇上无任何问题,甲方一年内不得因任何原因辞职,若是提出,乙方可驳回,并且再加工作一年,工资照发。”“你这是坑人!”“怎样?”他挑眉。“。。。。。。”陈小墨垮下脸,说:“那你要怎样啊。”“当我三个月的保姆,这合同就报废。三个月内,我不会逼你做你不高兴的事。”某男又扬起“纯真”的笑容。“好。”☆★☆★☆★☆★很久很久以后——当保姆的三个月内,某月某日某时,某只不老实的爪子袭来......陈小墨努力反抗,最终被吃干抹净,第二天努力从床上爬起来,找出XXX保姆协议,怒瞪悠闲看报纸的穆雨辰。“忘了告诉你,这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他淡淡道。“。。。。。。”☆★☆★☆★☆★再很久很久以后,在穆雨辰“纯真”的笑容下,拖着陈小墨进了民政局,出来的时候,一张红艳艳的结婚证出现在手上。。。。。。
  •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讲述了历代以孝选官的制度。先秦时期“孝治天下”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孝选官”也尚处于萌芽状态。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
  • 村民组长的五月

    村民组长的五月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偏执总裁的欢脱小娇妻

    偏执总裁的欢脱小娇妻

    【重生1V1,高糖互宠:女主重生找老公,萌宝穿越找父母】猫糖糖找到被“欺负”的帝冥时,直接证明了什么叫在外泼妇、冰美人…在内化身粘人糖。重生女主讨宠篇:“冥冥,我想养猫(撒娇音)”“不行”“为什么?冥冥你不爱我了?”某傲娇帝听后,淡定宠溺道:“家里只养一只猫,我也只宠一只,嗯?”某猫害羞捂脸…穿越萌宝争宠篇:餐桌上,帝小乖很忧桑很吃醋。“爹地,我也要吃虾,给我夹…”萌宝话一出,换来帝冥一记冷眼。猫糖糖吃着虾,得意的笑。哼…跟她争宠,儿子也靠边。在外冷血阴暗,在内傲娇纯情帝VS在外高冷淡然猫,在内欢脱粘人糖,外加争宠吃醋小萌宝!——无虐,无误会,无小三,独宠…
  • 羞羞涩涩故人心

    羞羞涩涩故人心

    这就好像是一本自传又或者为他人传,这里有羞涩的小心里,也有很多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体会,趣事。大家可以当作是在看日记
  •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娘亲之男人靠不住论

    娘亲之男人靠不住论

    我叫陈诺,我和我娘亲相依为命十二载。谁知道,那一夜,四个美得各有特色的男子来到了我和娘亲居住的小山头,将娘亲掳了去……我的四个“爹爹”哟,你们的女儿……女儿掉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