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100000002

第2章 兴起关外,大明叛臣

“三藩”是清初耿仲明(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三位异姓藩王的总称。他们原都是明朝将领,清兵入关前先后投降清朝(清朝的前身是1616年由女真人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后金政权,1636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清太宗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清,将族名改为满洲。本文将国号统称为“清”)。

其中,耿仲明祖籍山东,明朝末年任登州参将,隶属于明朝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皮岛也称东江,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与鸭绿江口的獐子岛、鹿岛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地理位置居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之间。皮岛与朝鲜本土只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鲜的宣川、铁山。明朝末年辽东战乱,朝鲜的义州、安州、铁山一带,因为邻近中国,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难民和败兵纷纷涌到此地,汉人占了居民的十分之七,朝鲜人只十分之三。明朝将领毛文龙将其作为反攻清朝的根据地,逐步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明廷也认为皮岛是关联明、清、朝三方的战略枢纽,因此特别为毛文龙设立一个军区,叫作东江镇,升毛文龙为总兵。

毛文龙(1579—629年),字镇南,明末将领。浙江仁和人(今浙江杭州)。毛文龙年轻时穷困潦倒,学麻衣相术,替人测字看相谋生,后浪迹江湖,来到山海关外边塞。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他武科及第后,便在辽东边陲度过二十多年的行伍生涯。后金崛起后,毛文龙以朝鲜为根据地率明军与后金军对抗,保障了辽东明军与明朝内地的水路交通,同时在后金后方出击,牵制其西进犯明,最终导致了清朝对朝鲜用兵。朝鲜战败后,毛文龙率部撤往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今朝鲜椵岛),先后取得亮马佃大捷与横江大捷,随后升为总兵。明熹宗天启年间以来,明廷对毛文龙日益倚重,“累加至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设军镇皮岛如内地”“毛文龙灭奴虽不足,牵奴则有余”。但是毛文龙部有贪功、冒饷、不肯受节制、难以调遣等问题。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袁崇焕上疏,献“五年平定辽东方略”,受到崇祯帝的赏识,受命为钦差大臣、赐尚方宝剑,督师蓟辽,便宜行事。离京前,袁崇焕与内阁辅臣钱龙锡谈到平辽事宜,认为毛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主张“先从东江做起”,集中精力对付毛文龙。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以阅兵为名,乘舟至双岛,祭出尚方宝剑,宣布毛文龙十二条当斩之罪:

1.九年以来兵马钱粮不受经略巡抚管核;

2.全无战功,却报首功;

3.刚愎撒泼,无人臣礼;

4.侵盗边海钱粮;

5.自开马市,私通外夷;

6.亵朝廷名器,树自己爪牙;

7.劫赃无算,躬为盗贼;

8.好色诲淫;

9.拘锢难民,草菅民命;

10.交结近侍;

11.掩败为功;

12.开镇八年,不能复辽东寸土。袁崇焕公布十二条罪状后,面向京城方向请命:“缚文龙,去冠裳。”斩毛文龙于帐前。由于事发突然,史书记载“(崇祯)帝骤闻,意殊骇”。崇祯帝对于袁崇焕擅杀毛文龙非常不满,但“念(毛文龙)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俄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

虽然如此,但毛文龙之死实际上为清廷长驱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毛文龙被杀三个月后,后金约十万精兵绕道内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史称“己巳之变”。当时的明朝官员已经看到了袁崇焕杀毛文龙与“己巳之变”之间的关联。毛文龙死后,辽东战场从鸭绿江到旅顺的主要城镇、海港、海岛以及朝鲜,先后被后金占领。这可说是袁崇焕杀毛文龙始料未及的后果。毛文龙被杀,既是毛文龙悲剧的结束,也为日后袁崇焕惨死埋下了伏笔,成为袁崇焕人生悲剧的开端。

皮岛诸将得知毛文龙被杀后群起哗变,形势十分危急,幸而明廷措施得当,及时平息兵变,并将毛文龙所属的部分军队调往其他地区驻防,才稳定局势。皮岛旧部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人被明廷登莱巡抚孙元化接收。孔有德被任命为参将统领骑兵部队;耿仲明则被派往登州要塞担任游击将军;孙元化的军队拥有大量的西式火炮,被认为是当时最为精锐的一支火器部队。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率清兵攻打大凌河(今辽宁锦县),明朝将领祖大寿(吴三桂的舅舅)被清军围困在城内,粮尽援绝。孙元化接到明廷的调兵旨意,急令孔有德率领八百骑兵赶赴前线增援,但孔有德抵达吴桥(今河北省德州市吴桥县,当时属于山东)时,因遇大雨春雪,部队给养不足,士兵发生抢劫哗变,史称“吴桥兵变”。孔有德对明廷早已心灰意冷,趁着这个绝好的机会率兵叛变,调转军队,杀向登莱。在耿仲明等人的内应下,孔有德轻易攻陷登州(今山东蓬莱)。登莱巡抚孙元化被俘,孔有德念及旧情将其释放,但随即孙元化被明廷以丧师失地的罪名处死。

孙元化(1581—1632年),字初阳,号火东,嘉定(今属上海)高桥镇人,明末将领。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从业师徐光启学习西洋火器和数学,后经侯震旸保荐从军辽东,协同驻守宁远,对袁崇焕等帮助极大,被袁崇焕誉为“识慧两精”。天启六年(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军十余万进攻宁远,明军在宁远城头共布置有十一门红衣大炮,威力惊人,努尔哈赤身受重伤,不久身亡,史称“宁远大捷”。崇祯三年(1630年)一月,孙元化随军镇守山海关,三月加山东按察副使,五月兵部尚书梁廷栋破格荐用孙元化升任登、莱二州巡抚。崇祯五年(1632年)一月登州失陷。总兵张可大自杀,孙元化自杀未成,不向叛军妥协,孔有德念旧让他逃走。兵变发生后,朝中多言孙元化已反。三月孙元化、余大成等人被逮至京师镇抚司,又被政敌余应桂、李梦辰、路振飞等人陷害,在狱中遭到严刑拷打,难以脱罪。崇祯五年 (1632年)七月二十三日,孙元化被处死。孙元化是天主教徒,圣名依纳爵,一生重视西方科学,为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之死,代表西方军事专家派淡出明朝军队,他著有《太西算要》《几何体论》《几何用法》《西法神机》等。

孔、耿二人率兵在登州附近与明朝军队周旋近一年,虽然取得过几次胜利,但仍难以扭转战局。为了保存身家性命,孔有德等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五月率所部三千六百余人以及大量西洋火器由登州渡海归降清朝。次年正月,也是毛文龙旧部,祖籍山西洪洞,时任广鹿岛副将的尚可喜也率官兵五千五百余人渡海降清。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的归降,为当时的清朝增添了大量红衣大炮和其他各型火器,而且将当时最为先进的火器瞄准技术带到了清朝,使清军在随后的作战中拥有了火炮、水师和精锐步兵,对作战勇猛的八旗铁骑可谓如虎添翼。更重要的是明廷经此叛乱,原本作为反攻基地的登莱地区优势彻底丧失,山东腹地也遭到蹂躏。明廷丧失兵力数万人,良将十多员,战舰、火炮、粮钱无法计算。从此登莱作为战略基地已不再被提起,战略进攻更是无人问津。

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将国号由“后金”改为“清”,年号由“天聪”改为“崇德”,同时册封归降的孔有德为 “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入关后,清廷又在顺治六年(1649年)五月,将三人的封号分别改为 “定南王”“靖南王”和 “平南王”。

“三王”中兵力最强、资格最老、对清廷忠心耿耿的是定南王孔有德。

孔有德,明末清初将领,辽东(今辽宁辽阳)人。孔有德出身矿徒,曾是辽东海盗,后投效皮岛总兵毛文龙,与耿仲明、尚可喜合称为“山东三矿徒”。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后,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天聪七年(1633年),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黄龙统辖,率部投靠了登莱巡抚孙元化。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孔有德发动吴桥兵变后投降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孔有德受封恭顺王,随清军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入关后,随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三年 (1646年)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永历政权。五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顺治九年(1652年),孔有德在广西桂林被南明永历政权的李定国部包围,他先出城以骑兵列阵冲锋,但战马见到李定国的战象后受惊,全军不战自溃;随后他又登城指挥防守,却额头中箭,负了重伤。孔有德见败局已定,桂林城无法坚守,便在府中自杀身亡,尸体也被李定国焚骨扬灰。清廷对此大为震惊,为其建衣冠冢并破格予以厚葬。孔有德的独子被李定国俘虏,囚禁六年后才将其处死。孔有德唯一幸存的女儿孔四贞,则被孝庄太后收为养女,封和硕公主,日后遵守其父孔有德与部将孙龙所定的婚约,下嫁其子孙延龄。“三王”中余下的靖南、平南二王则继续为清廷征战,由北京南下直至两广,且多有功劳,颇受清廷赏识。康熙初年,他们二王与顺治元年(1644年)才归降清朝的原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被当时的人们合称“三藩”(要与“三王”相区别)。

“三藩”中占地最广、实力最强的是被清朝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少年英挺,善骑射,《圆圆曲》的作者明末文人吴伟业说他“白晰通侯最少年”。吴三桂成名于18岁,其父吴襄带领五百名士兵出锦州城巡逻,被皇太极的数万大军重重包围。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与吴三桂登上城楼观战,祖大寿以城内兵少不肯出兵相救,吴三桂竟仅率二十多名家丁将其父吴襄救出重围。皇太极见到吴三桂如此勇猛无畏,大为感叹道:“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时任总兵的吴襄在赴援时临阵退缩,导致全军覆灭,被朝廷下狱问罪。但吴三桂却不仅未受其父获罪的牵连,反而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总兵,驻守宁远。史载吴三桂所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顺治元年(1644年)三月初,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山西大同、真定,直逼北京城下。明崇祯帝慌忙册封在宁远驻守的吴三桂为平西伯,并命令他率领所部精锐的关宁铁骑入卫京师,随后又起用他的父亲吴襄提督京营。但形势的发展远超崇祯帝的预料。当吴三桂匆忙率军在三月十六日抵达山海关,二十日刚到河北丰润时,就接到北京已被农民军攻陷,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身亡的确切消息。无奈之下,吴三桂只有返回山海关静观局势发展。鉴于山海关的险要位置和关宁铁骑的强悍战力,李自成在攻下北京后很快就意识到了占有山海关的重要性,且志在必得。他曾派明朝的降将唐通、白广恩率部东进试图攻占滦州(河北滦县),以此作为夺取山海关的初步试探。但唐通和白广恩二人的进攻并没有得逞,反被吴三桂打得大败,损兵折将,狼狈退回北京,吴三桂也没有乘胜追击,仍驻扎在山海关上。此时,李自成最关心的是驻兵山海关的吴三桂何去何从,因为这对大顺政权至关重要。他深知吴三桂和他的辽东铁骑都是勇兵悍将,如果真的血战到底,将会是农民军的一支劲敌。另外,山海关距北京仅七百里路程,又跟清兵一关之隔,近在咫尺。因此,吴三桂可以左右逢源:进,可威胁北京;退,可凭山海之险固守;逃,可举足即至清兵营中。如若两者联合起来,更是实力大增,对农民军最终一统天下会产生致命威胁。因此,每当李自成想到吴三桂及山海关的存在,便愁眉不展,寝食难安。

李自成在对待吴三桂的问题上,并不想动用军事力量,而是希望争取政治协商的方式解决。此举堪称明智。这一解决办法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此刻象征明政权的北京已被占领,明朝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实际上也已垮台,人心向着大顺政权,已是大势所趋,原明将吏非降即死。身为明臣,兵单势孤的吴三桂不能自存,也势必会走投降这条路,因而,李自成对招降吴三桂是很有把握的。

顺治元年(1644年)三月底,李自成再次派降将唐通率军,携犒师银四万两,前去山海关赏赐吴三桂所部,并许下高官厚禄,加以劝降。吴三桂起初对农民军的招降条件颇为满意,并于四月初率军离开山海关前往北京投降。四月四日,吴三桂率军抵达北京永平以西的沙河驿,并在这里遇到了从北京逃出的

府中家人。吴三桂询问父亲吴襄的情况,家人禀告说:吴襄已被农民军逮捕。他对此并没有在意,认为这是农民军的迫降伎俩,只要他应命投降,吴襄自然会化险为夷。吴三桂又问到他的爱妾陈圆圆的情况,家人回答说:陈圆圆已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掠去。与此同时,吴三桂派往北京密探其父消息的人也回报说,其父吴襄正在被严刑拷打、抄没家产,甚至传言已被拷打将死。吴三桂原以为其父只是遭到软禁,自己回京后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此时听闻其父惨遭拷打的惨状已是怒火中烧,尤其是爱妾陈圆圆的被掠,对他刺激更大,深感屈辱。此时的吴三桂再也按捺不住胸中的怒气,咬牙切齿地说:“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他不假思索,当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挥师返回山海关击败唐通,夺回关城。这就是明末以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至此和平劝降吴三桂的尝试彻底失败,双方图穷匕见,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李自成在得知吴三桂已招降无望后,率十万大军从北京出发试图一举攻占山海关,彻底消灭吴三桂,解除北京的北部威胁。迫于李自成的强大军事压力,吴三桂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遂与闻讯前来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歃血为盟,决意降清。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与清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合兵大败李自成于山海关外的“一片石”。清廷有感吴三桂较强的军事实力和绝佳投降时机,在获胜当日即将其册封为“平西王”,并命令他率军作为前锋继续追击李自成。至此,“三藩”的主要成员已全部归降清王朝,并在入关后的征战中,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类推荐
  • 穿行宋末

    穿行宋末

    杜昱穿越到了疑似水浒世界的宋末,并得到了能穿越两界的时空门。一开始他只想做个倒爷发财,随着金钱和地位的变化杜昱的心也逐渐膨胀起来……
  •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作者肖雄依据翔实的史料,重建了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史实,在国民政府主办“战时驿运”对传统运输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地位及其对抗战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独到见解。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川省办战时驿运,虽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在战时交通运输困难之际,承担大批军需民用运输任务,毫无疑义地成为打破日军战略封锁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 汉末英杰逸闻录

    汉末英杰逸闻录

    退伍文青因抓猫从千年汉柏上摔下,因缘际会穿回到了东汉末年,原以为就要开始他战张角、挑吕布、斗曹操、召孔明的装逼之旅,却没曾想只是变为一个十二岁的废柴纨绔官二代。世道还没大乱,主角还是正太,从起点上看来的招人招兵种田征服天下的常规套路无从施展,这可怎么办?陶应只能逆来顺受,当好孝子、结交轻侠、忽悠士族、勤习武艺、搞搞小发明、拜个好师傅、撬撬三国大佬们的墙角,开始他的养望发育之路。让我们来一起喊口号:“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呃,错了,应该是:“天下可以乱,发育的节奏不可断。”
  • 大家小书:史学遗产六讲

    大家小书:史学遗产六讲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著述。作品论述了历史观点、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历史文学等几个方面的优秀遗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这些遗产,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史学在社会中的作用,总结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清末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清末

    该书为《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外番同人小说,书中沿用姓名和事件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接下来就由鱼汤来写楠姐在清末的故事……传说从……………………………………………………………………………嘿嘿啥都没有(づ ̄?? ̄)づ
热门推荐
  • 蟠龙战记

    蟠龙战记

    少年姬尧,意外被一条龙带到了其他星域,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并无出色的修炼天赋,却依靠扎实的数理化知识在修真文明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壮大的道路,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 神探王妃

    神探王妃

    七姑娘。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代号。听上去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一旦说出来,却会让无数人眉头紧皱。上至恐怖分子,中到黑道大佬,小到街头混混闻此名号无一不是闻风丧胆,退避三舍,抱头鼠窜。当然,也有不少人会一脸仰慕,满脸向往。据说,那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面容恍若天使同时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的女子。据说,就是这个神奇的女子在侦探界掀起了另一个狂潮,破解了国际众多重大案件,是FBI新生的传奇人物!据说,她也是一个近身博击术强悍,无论是用刀还是用枪都是行家里手的棘手人物,让无数的恐怖分子,黑道大佬扼腕不休,咬牙切齿。据说,她曾经从戒备森严的恐怖组织基地窃取核心机密,靠的不过就是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据说而已!没有人见过真正的七姑娘,甚至都没有人知道她究竟长成什么样子。因为,她是国际密探,是顶级特工,国家的机器,是一把藏在暗处的利刃,刃尖锋利,只要一出鞘,必有血光。不过现在那些恐怖分子,黑道大佬,街道混混他们乐呵了,兴奋了,狂喜了…因为传奇人物七姑娘在一次秘密行动中被自己的同伴用枪抵着脑袋,不是死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是死在了自己的队友抢下。任谁都不会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这或许是命中注定,又或许是一个生动的反讽。当然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因为当这个传奇人物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一段新的人生,一个新的传奇,也就在这一刻,重新拉开了帷幕。男尊女卑的世界她也要披荆斩棘锋芒再现,破译无数重大悬案,误入官场,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巧妙推理,准确分析,令人闻风丧胆!一手银针,翻手救人于危难,覆手杀人与无形。步步深入,破解身世奥秘。那将是怎样的旷世奇谋…且看我们的七姑娘又将掀起怎样的狂潮呢?简介很无力,内容很精彩,欢迎亲们前来跳坑,咳咳!废话不多说…
  • 重生之怨妇涅槃

    重生之怨妇涅槃

    人人都道,宋家大小姐虽幼年丧母,却也有福气傍身:后母崔氏待她比亲生女儿还要亲上一层,更以丰厚嫁妆,将她嫁于青梅竹马的太保之子薛良书。可又有谁知,宋知忆从天真少女变成闺中怨妇,到含恨逝去,全都拜她的“仁爱”后母所赐。重生一世,宋知忆只想以己之力,层层剥开恶毒后母的“慈爱”面具,避开前世让她怨恨终身的“大好姻缘”,改变前世的凄凉命运,却不知道,她这一次,改变的事情,远远比这些更要多。。。
  • 秋在枝头

    秋在枝头

    韩丽莎第一次看清秋部长的嘴脸,是全市统战工作现场会结束后的那天下午。散会以后,秋部长悄悄将市委统战部的李部长一行留了下来,在招待所的雅间里开了一桌很上档次的晚宴。秋部长满面红光,酒未沾唇便三分醉意,端着酒杯环顾了大家说,这次摆酒有两个意思,一是特别宴请李部长,二是为韩丽莎接风,谢她一调来就出了大力,使会议开得空前成功。韩丽莎一听,脸马上红了,激动之余有些紧张。她没想到秋部长居然将新来乍到的她看成一个人物。
  • 温柔的红色

    温柔的红色

    天使与恶魔,不过一念之差。唐家小姐阴差阳错被红衣美男误伤,结下孽缘。恶魔少爷终寻能制约自己能力的解药,成功诱拐她当助理,圈养在自己身边。二人合作驱魔,开启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恶魔的火焰褪去余华,此后便是你温柔的红色。搞笑甜宠,HE。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极为珍贵的先秦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资料,战国时总称为《书》,直到西汉时期才改称为《尚书》。《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传火侠的次元之旅

    传火侠的次元之旅

    “我今天就是要灭火,谁都拦不住!”“灰烬大人,火灭了,王魂都不见了呢。”“丢就丢了呗,反正也用不上了。”“灰烬大人,会死的……”“行吧……我去找”就这样,灰烬再一次踏上了前行之路,即便他就想当咸鱼也不行。君羊:九七七二四一三一零PS:内容没有那么严肃,比较逗比,不喜勿入
  • Hidden Power

    Hidden Power

    American democracy, argues Charles Derber, is being subverted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itself. Derber shows how the current regime has maintained power by intensifying the red/blue culture wars—supporting religious extremists, exploiting terrorism fears, and manipulating the electoral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