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500000020

第20章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贞节守美的倾国佳人(1)

媚香楼里的“香扇坠儿”

媚香楼,绝不是秦淮河边一家普普通通的青楼-它精巧别致,临水而立。里面的姑娘们为了沐浴一下春风的滋润,常常站在楼上凭栏而望。这些绝代佳人的命运本不该如此,她们不仅长得是面若桃花,肤如凝脂,体态婀娜似飞燕,而且大都身怀绝技。轻歌曼舞,鼓瑟吹笙、琵琶古筝,无所不能。不管是夫子庙里的文人学士,还是乌衣巷中的达官贵人,都争着抢着挤进纸醉金迷的媚香楼。

媚香楼中上百个红粉佳丽,最受宠爱的莫过于一位姓李名香君的女子。此时的李香君正值豆蔻年华。她本是姑苏人氏,7岁那年因家道中落流落至金陵。幸而巧遇媚香楼里的李大娘,将她抚养成人。

李大娘,本来也是秦淮河畔有名的青楼女子,原名李贞丽。后来积攒到足够多的钱财,将自己从青楼赎出,又斥资千百两命人在脂粉遍地的秦淮河边筑起了媚香楼,收了几个无爹无娘的孤女作义女,做起了老鸨的营生。

然而,在李大娘的心目中,女人的青春就如夏花一般,璀璨夺目却又短暂易逝。在众多的义女中,李大娘对李香君最为怜爱。不仅仅是因为姓氏上的巧合,更是因为李香君从小就乖巧懂事,再加上一副可人的模样,李大娘便将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教养。她时常在李香君耳边谆谆教导,千万不要以为自己长得漂亮,就可以一辈子高枕无忧。

在李香君还很小的时候,李大娘就请了专门的师傅来传授李香君技艺。乖巧的香君从不偷懒,师傅每教一个指法,她都要认真地弹上好一阵子,即使手指偶尔被琴弦划破流出鲜血,她也没有放弃练习。除了音律和舞蹈上的技艺,李大娘还花重金聘请教书的老先生来给李香君传授诗词歌赋,让李香君从小就远离了沦为庸脂俗粉的噩运。

从琴瑟琵琶到诗词歌赋,李香君可谓是样样精通。她尤善工琵琶,每每她手中撩拨起琵琶弦,嘴里哼唱起《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或者《琵琶记》,帘外的堂客都会听得如痴如醉。

初长成的李香君很快就名噪金陵城,蜂拥而来的文人雅士给媚香楼带来了超凡脱俗的气质,达官贵人给媚香楼带来了盆满钵满的财富。但是,李大娘却并不想让李香君重走自己的老路,将一辈子耗尽在这花柳巷中的风月场。

其实,在李香君出闺房唱第一支曲之前的那个下午,李大娘就特意走进李香君的闺阁,娘俩亲密无间地聊了许久。

那日下午,春日的阳光洒遍了整个秦淮河,原本像碧玉一样的秦淮河泛起了粼粼的金色光芒。一抹阳光透过小窗户照射进李香君的闺阁,一瞬间,被映射到的角落就好似镀了一层金粉一样。李香君从卧榻前轻轻移步到窗台,她想接受久违的阳光的洗礼。看到窗外的车水马龙,李香君不禁感叹这几年李大娘对自己的悉心调教,道:“现在是我回报李妈妈的时候了。”想到这个,李香君的眼角不禁泛起一滴泪珠。

正当李香君对着窗外无声流淌的河水发呆的时候,一阵轻轻地敲门声传了过来,“香儿,开开门。”李香君知道是妈妈过来了,迅速地拿起绢布将眼角的泪水拭去,娇滴滴地答应道:“妈妈,我就来。”

李香君轻轻地合上门,挽着李大娘的手轻轻地将她扶到向阳的一面准备坐下。但李大娘没有坐下,而是将手里的一卷画摊开在了桌上,对李香君说:“香儿,你看这幅画画得怎么样?”李香君探出头来,只见那画中一条白雪弥漫、雾气升腾的清江之上,一叶扁舟摇曳于江心,天也苍苍,水也茫茫,人也寥寥,香君感受到了与媚香楼里浓烈的脂粉气截然不同的一种宁静淡泊、悠远苍凉的意境。

“妈妈,我喜欢这幅画,您是要送给我的吗?”

李大娘看到李香君如此神色,心中自是一喜:“那是当然的啦,我就知道我没有看错人,你与别的女孩儿不同,这幅画是我精心挑选给你的。”李香君谢过李大娘后,又仔细端详了一下这幅画,她觉得这幅画画得很好,意境表达得十分明晰,但是始终觉得差了些什么。

李香君左看看、右瞧瞧,好一会儿之后,她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幅画上面没有题字。她问李大娘可不可以在这上面题几个字,李大娘说:“傻丫头,这幅画我已经送给你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李香君欣喜地说:“妈妈,那我就在这上面题上一首诗吧。”李香君见到这幅画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这么快就有了一首诗,让李大娘又惊又喜,赶忙答道:“那妈妈就看着你题诗。”

李大娘看到李香君身材娇小,但写字的姿势却是有模有样,毛笔在她的手中挥舞,就像手的延展部分一样浑然天成,写出来的字娟秀工整之中还带有几分豪气。不一会儿,一首气质非凡的诗就跃然纸上了。

李大娘念道:“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涸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李大娘来回打量着这诗,不禁感慨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调教出如此一个外有倾城姿色、内有倾国才情的好女儿。

李大娘对李香君赞不绝口,李香君也是连声道谢养母对她的养育之恩。一时间,娘儿俩都好像回到了6年前的那个夏夜。

“妈妈,您还记得我第一次遇见您的时候吗?”李香君深情地对李大娘问道。

“当然记得了。那天下午,我和你红姨一起去紫金山上的灵谷寺拜佛。傍晚回来的时候,谁曾想突然天降瓢泼大雨,等了一个时辰,雨势小了才有轿夫送我们回来。还没到媚香楼,轿夫就远远地看见一个单薄的身影躺在房檐下。起初我们都以为是一个小叫花子饿死在了我们媚香楼。”李大娘慢慢地回忆着。

“是啊,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从姑苏一路到了金陵的。我猜,我肯定连小叫花子都不如。”李香君顽皮地说道。

“我们下了轿之后,凑近一看,发现你身上虽然穿得破破烂烂,但却眉清目秀,不同凡人,衣服上也有几处看得出来原是上等的手工和面料。想到那天在庙里有僧人跟我说,我的命里会遇到转世的贵人,我就立即决定收你做义女了。”李大娘说。

“妈妈,这些年来,我在您这儿吃的好、穿的好,就连您请来教我琴棋书画和乐器舞艺的师傅也是绝等的好。我亏欠妈妈太多太多了。今天晚上我终于可以踏出这间房门,展现自己的琴技了,我一定要好好地报答您的养育之恩。”香君望着李大娘脸上那些再厚的胭脂也藏不住的皱纹深情地说。

“香儿,我知道你一直是最孝顺的。但妈妈不希望你也像妈妈一样,一辈子就只能呆在这烟花之地。妈妈之前花那么多气力请师傅来教你,不是想要你为妈妈带来满屋的黄金,而是想让你能够走出这里,追求你自己的幸福,也算是替妈妈还了愿。”说到这里,李大娘不禁落下了几滴温润的泪水。

李香君看到妈妈此种神态,听到她说的“替自己还愿”,她似懂非懂地答应了一句:“是的,妈妈。”

其实,这时候的李香君并不明白李大娘说的是什么意思。她虽然身在青楼六七年,但李大娘从没让她走进过前面迎客的厅堂,她也不知道今天走出房门进入前厅意味着什么。

华灯初上,是秦淮河畔最热闹的时候。媚香楼中,李香君坐在一袭薄薄的轻纱后面,手抚着琵琶,口里哼唱着早已在乐曲师傅那儿练就的曲子,金陵城里的公子哥儿都被眼前这位琴技曲艺俱佳的奇女子迷得如痴如醉。

一曲作罢,文人士绅并不满足。他们要求李大娘将薄纱揭去,看一看眼前这个绝代佳人的真面目。李大娘并不答应,她料想金陵城的公子哥儿也都是些堂堂君子,没有人会当着大伙儿的面去撩开李香君面前的那道纱。

果然,那群公子哥儿中确实没有人贸然去扯轻纱。可是出乎李大娘意料之外的是,他们竟然在竞价,说出得最高价者就可以进李香君的闺房一探究竟。

李大娘深知这群公子哥儿虽然个个都是熟读诗书的人,但俗话说得好,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万一让他们中的一个进了女儿的闺房,李香君的一辈子也就要毁在这媚香楼了。她不愿意李香君面对这样一个结局,她更不想让自己这么多年对李香君倾注的心血白费。

于是,李大娘叫住正在竞相出价的公子哥儿们,商量着说:“要想见到我们这位姑娘的真面目,其实并不难,也确实不用各位额外的花高价,但只需要大家答应我一个条件。如果大伙儿能同意,我马上命她将纱巾移开。”

众人当然是满心欢喜,既不用出钱还可以一睹美人的芳容,连连答应李大娘,让她赶紧将条件说出来。

这天晚上,媚香楼几乎聚集了金陵所有有名望的人士,李大娘料定只要能够让他们答应自己的条件,就肯定可以保住香君,让她清清白白地走出这里。李大娘说道:“我的条件其实很简单,我们这位姑娘只卖艺并不卖身,你们只要答应在她为各位献艺的时候,不对她毛手毛脚,更不会提出进闺阁这样的要求,纱巾马上就可以拉下来。”

这个要求本不是什么苛刻的条件,只是李大娘需要各位有名望的人士共同见证,以此防止有小人恬不知耻地骚扰李香君。很快,这个要求得到了各个王孙公子的肯定。

得到众人的应允之后李大娘立马命人将薄纱拉开。随着朱帘的缓缓拉开,众人的眼睛也是越睁越大,甚而将嘴巴也是越张越大。只见眼前的这位佳人身材娇俏玲珑,眉眼儿顾盼神飞,红似樱桃般的小嘴,妙的是两瓣嘴唇还微微向上翘,更添几分俏皮,资质一流,有倾城之貌。一问名字,才得知她名字里带着个香字,文人雅士们人纷纷戏称她是“香扇坠儿”。

一时间,“香扇坠儿”传遍了整个金陵城,文人骚客听到关于李香君的消息后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媚香楼,致使李香君很快就成了媚香楼里的名角。

结缘侯郎,情投意合

每当夜幕降临,媚香楼都要比白天更热闹几分,李香君也看惯了这浮华奢靡的青楼生活。

此时的李香君,已经在人前弹了两年多的琵琶,唱了无数遍的小曲儿了。李大娘看到女儿已是碧玉之年,一向怜爱李香君的她,开始在来媚香楼里的公子哥儿中暗中忖度可能给女儿带来幸福的男人。

但是,来媚香楼中寻一夜快活的人,很多有钱的客人早已娶了妻妾,没娶老婆的却又大多不学无术,而有学识、有文采、无家室的大多是些穷酸书生,这些人都不能入李大娘的法眼。她为香君找的男人必须要有真才实学、有资财、有相貌、无家室。但这样的男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连观察了几个月,李大娘仍然是一无所获。

一天夜晚,满月倒映在宁谧的秦淮河上,微风轻轻地吹过媚香楼的门廊,两位书生模样的公子踏进了媚香楼。

此时,大厅中的李香君正在轻抚琵琶,低唱着那曲《琵琶记》。两位公子对“香扇坠儿”的名声早已有所耳闻,今日一见李香君,也忍不住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李香君弹毕这曲《琵琶行》,两位公子立刻站起身来,连声叫好。李香君觉察到是有新客人来捧自己的场,稍稍将头抬起来循声望去。只见最积极的那位是个身高七尺的公子,面容白净,眉目间流露出一股英气,典型的文人穿戴。看到他,李香君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微微点头,向这位公子道谢。

李大娘看到此情此景,哪有轻易放过这个男人的道理。她仔细地打量着那位公子,他长得英武挺拔,虽是书生打扮,但衣物用料却极为考究,手中的那把檀木折扇更让他显得器宇轩昂。李大娘将与他同来的那位公子叫到一边,一问才得知那人就是当时在金陵城颇有名气的才子侯方域。而同他一道儿来的是他的好友杨龙友。杨龙友告诉李大娘说,侯方域老家在河南商丘,本是来金陵参加科举的,只因今日月圆,思念家乡才特意来到媚香楼。

李大娘当即就明白了,她心里也暗暗将李香君许给了侯方域。只是,她不知道李香君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了一探究竟,她让李香君先离席回房。

李大娘跟着李香君来到她的闺房中,试探着问香君:“香儿,你对今晚那个侯公子满意吗?”

李香君虽早已明白,但还是故意问道:“不知道妈妈指的是哪一个?妈妈可是想尽快赶香儿走?”

“香儿,你真是误会妈妈了啊,我是想让你早一天离开这青楼,早一天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啊。”李大娘说道。

“妈妈,我当然知道您的苦心,我是跟你说笑的呢。但是妈妈,我还是不想这么早就离开您。”李香君对李大娘有些不舍。

“傻丫头,你已经快十六岁了,也不小了,妈妈看今天这个公子真是不错,他对你也应该有好感,好男人可经不起你随便错过的啊。”李大娘劝道。

“只是我早已立下了只卖艺不卖身的规矩,今天要将自己委身于这位公子,为了避免在其他王孙公子间留下什么说头,我们应该找个万全的对策才是。”李香君提醒李大娘。

“香儿,你说的对。我之前听说这位公子就是鼎鼎大名的侯方域侯公子,猜想他应该文采斐然,不如今天设局让众人文斗,想来侯公子应当能够轻松取胜吧。”

“妈妈说的是,只是我得想一想,简单的题目怕是难不住下面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李香君说。

李大娘走后,留下李香君一人静静地坐在床边。她想着刚刚与侯公子对视的一瞬间,脸颊不禁又红了一片。她知道侯公子对自己也是有好感的,只是她并不能肯定这种好感是不是男女之爱。李香君心里像小鹿乱撞一般跳动不停,她一会儿认为侯公子对自己仰慕倾心,一会儿又觉得他不过只是欣赏自己的琴技和唱曲儿罢了。

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想起刚刚提到与李大娘设局的事。从小就在教书先生教导下乖乖念书的李香君一直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想出几个稍微讲究一点的对联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一会儿,李香君就换好衣服化好妆从楼上缓缓地走下来,侯方域看到微笑着的李香君体态轻盈,心中不免也泛起了波澜。

待李香君走到台中央,李大娘郑重其事地向大家说道:“我家香君二八年华,才貌一流。各位也都知道,从香君出门献艺的第一天起,就有个只卖艺不卖身的规矩。即使身在青楼,如今也依然是个守身如玉的好女子。今天,我和香君已经商量过了,来一场招亲比试。不知道大伙儿意下如何?”

听到佳人要在今日招亲,众人无不摩拳擦掌,满口应允。

李大娘当然很满意大家的反应,她看到侯方域也是跃跃欲试的样子,心里更是高兴。李香君也将目光投向了侯方域,她没想到他此时也正盯着自己。李香君赶紧一低头,将目光移向别处,这个动作让侯方域对她更加爱慕了。

李大娘似乎感觉到了李香君和侯方域之间情投意合,她招呼大家安静下来听李香君出的考题。一时间媚香楼内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紧紧地盯着李香君,期待自己能以最快的速度答出她出的考题,然后将她迎娶回家。

同类推荐
  • 寻找香妮儿

    寻找香妮儿

    就这样离开了?就这样全部离开了。我躺在病床上,心情惆怅。那些前来探视我的亲友们带着悲戚而又激动的语气叮嘱我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康复。然后,他们轻手轻脚地逐个退出这豪华的单身病房。我连点头示意的动作也做不了,浑身上下没有半分力道。我只能目送他们离开,像一个失去了所有玩具从此一切无望的孩子。脚步杂沓。所有的人都走了。连急于对所发生的一切有所解释的李孟阳也不见了踪影。静穆的病房里留下的只有千篇一律的花束。它们摆满了茶几、沙发、床头和所有的旮旮旯旯。虽然鲜艳无比但能保持永久吗?就像昨天的我还仪态万方地指挥着整个集团的千军万马,到今天却折戟沉沙残兵败将一样躺在病床上。
  • 调子戏

    调子戏

    老历十月,刚过小雪节气,童光俭的老婆杨氏又生个妹仔。杨氏躺在被窝里偎贴着孩子,让她吃完左奶,再吃右奶,床前小火盆正在燃着炭火,上边扣个空空大大的竹篾衣罩,烘烤着女儿的小衣和抱裙。光俭四十四五岁上下,老婆小他十岁,前面生了四个娃崽,大崽已经七岁,最小的快满一岁。有先生给光俭看过相,说他命中有五崽两女。
  • 天鹅

    天鹅

    纪念那些死在海上和将要死在海上的人。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最后一天,上海是个阴雨天。这要记性特别好或者那天刚好写了日记的人才知道。梅子和于葵葵则出于某种例外而一生都不能忘记那个上海淮海路的阴雨天。她俩共打着一把伞,站在老大昌蛋糕房的屋檐下面,激情磅礴地讨论着关乎一个女孩子人生中最大最关键的问题——当然就是爱情这件事了。梅子和于葵葵都是1976年兵,一起考取了新疆驻南疆一个野战部队的文工团,现在又一起来上海进修,所以两人无话不谈。她俩是从南京路一路谈过来的,到了淮海路还没谈尽兴。
  • B.A.D.

    B.A.D.

    明弓,一个听着崔健长大的人,一个词语敏感症患者,一个美国生物分子实验室的“海龟”,一个专栏写作者,一个读书爱好者,一条上班虫,当时的职场新人、未来的企业高管,因这一场危机公关,开始了她的职场浮沉。明弓负责疼痛药的市场营销,绰号“大疼”。她和同事Victoria(管男人那活儿的硬度,绰号“大软”)以及虞盾(管精神分裂,绰号“大疯”)待在一个部门。白天,彼此之间,是格子间里共同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同事,熟谙商业文明的生存原则,也是明争暗斗的办公室政治剧的演员;而各自奔向的夜晚,却展开了无限维度和深度的可能,呈现出更为繁复与不可测的人生。
  • 父母爱情(我父母的土味爱情故事,无关风月,只问真心)(南瓜屋故事)

    父母爱情(我父母的土味爱情故事,无关风月,只问真心)(南瓜屋故事)

    本书是以作者(女儿)的视角,讲述作者父母那段无关风月的爱情故事。母亲和父亲的相识原本是一场传统婚姻操纵下的悲剧,却在误打误撞之下互生情愫。爽直的母亲,狡猾的父亲,这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人却在一起生活了整整二十五载。尽管父亲屡屡犯错,母亲却从未放弃对他的爱和包容。二十五年的酷暑严寒,父母用他们的行动在教诲我,爱情可以战胜一切苦难……
热门推荐
  • 甜心逮捕令

    甜心逮捕令

    十年前,俞璐独自踏上寻找母亲的旅程,却遭人黑手十年后,俞璐占着别人的身体以上帝视角看自己的人生却无法干涉俞璐绞尽脑汁也不想不出是谁幕后策划了这一切,谁知策划者却日日夜夜睡在她身旁
  • 流泪的百合花

    流泪的百合花

    《流泪的百合花》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 亲爱的鲸

    亲爱的鲸

    -此文为悬爱文-初遇时,他轻而易举的洞晓了她所有深藏的秘密,本以为她会敬佩他的厉害。谁知,她只是冷冷一笑,“心理学家,请不要带着你的自以为是,擅自推理别人的故事。”……感谢你,用像鲸鱼沉溺海底的温柔呼吸,将遍体鳞伤的我从无尽深渊中带离。我爱你,像星海砸向大地,遥遥无期,至死而已。
  • 千古绝唱

    千古绝唱

    一部一段历史,一本一个故事。《千古绝唱》展示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讴歌了中华儿女的杰出伟大。杨力历史小说《千古绝唱》文笔优美、情节震撼、历史内涵厚重,既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又得到文学美的享受,展示了她非凡的文学天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功的态度与方法

    成功的态度与方法

    成功和失败取决于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的向上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不思进取的态度。积极和消极只是有一些微小的变化,造成的结果却是成功和失败的巨大差距。如果你能在一生当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以积极的态度行事,那么你一定能成功。纵观胡雪岩一生中的各种经历,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因为结交了许多可以真心帮助他的朋友。胡雪岩出入商海官场,一生中结交了商人、官员、江湖人士等许多朋友,胡雪岩可谓颇具人缘,并且这些人都在他的许多生意中鞍前马后的为之奔波,出人出钱出力。
  • 荒野

    荒野

    我们的生命,那些荒野,有时候,连野草,都不肯生长的。通过大学同学小朱,我们搬到了这个划入拆迁范围内的平房区。半个月过去,我获得了开阔的视野,心里面也多了许多的空间,冷清得很。这一天晚饭后,我和丈夫正坐在院子里乘凉。突然院门打开,一个高大的陌生男子一只手提着手提箱另一只手拉着大的行李箱走进来,见了我们略微停顿,点点头便又前进。我和丈夫不由得愣了,我正要起身问话,那人已经在暗处说话:你们好,初次见面,我是房东。
  • 女性主义者的饭票

    女性主义者的饭票

    这是一系列治愈风格的关于爱情的小故事与小领悟。每个时代男女的爱情心态,都是这个时代的图腾。全书由慧黠的短章组成,上谈文人掌故,下涉尘世生活,笔调自由出入想象与现实,轻松剖析中国当代都市生活中男与女、爱情与饭票、精神与物质等话题。文字幽默犀利,立意不落窠臼,是一个都市女子对爱情独立且不失温柔的解读。在这些属于中产阶级的小品文中,因着作者悲悯的情怀,使整本书仿佛冬日午后的阳光,在俏皮幽默中也充满了爱意。
  • 无量妖尊

    无量妖尊

    以我无量妖尊之名起誓,欺我妖族者,虽远必诛!
  • 笑话故事

    笑话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