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800000001

第1章 序

每年的秋季学期,当怀揣美好梦想的大学生们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过后,他们会发现,大学期间的很多新问题和新困惑不断向他们袭来,既有生活方面的问题,也有学业方面的问题,还有人生理想目标方面的问题。尤其对后者,他们在内心深处会不断地问:曾经的目标业已实现,未来的路将如何走?应该带着什么继续上路生活才会更充实?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坚实、更有意义、更幸福?随着追问的深入,信仰问题也渐趋浮出水面。于是,关于信仰及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问题,便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师生之间对话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回答学生们关心的问题,201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主持下,我们将全国部分高校教师平时回答学生信仰困惑的信件收集起来,经过筛选编辑成册,即《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该书已于2012年年底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

这本对话册一经出版,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博览群书》等十多家报刊相继做了报道,并获得了2013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五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活动”入选图书。一些读者来信,特别是一些高校的老师,提出能否将学生们平时关于信仰问题的困惑或思考更详细地呈现出来的要求。

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把学生们平时写的关于信仰的作业或课后发给教师们的感悟,进行筛选整理,作为《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的续篇,以公开出版的方式与读者见面。这里所选取的群体,是刚刚进入大学不久的新生。其考虑主要有三点:一是让大家了解大学生思考信仰与人生问题的真实情况;二是让大家了解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从哪些角度关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三是让大家了解还未经过大学深入影响的学生,他们思考信仰与人生问题的程度及水平究竟如何。

什么是信仰?怎样认识信仰?是否人人都需要信仰并且人人都有信仰?个人应该如何选择信仰?当代中国人应该有怎样的信仰?

大学生对信仰问题的这些思考与追问,不只是这一特定群体的特殊问题,而是时代共性问题的折射。因为这些问题既没有离开社会对信仰问题的关注范围,也没有离开学者研究的视野,所以,他们的思考与追求具有时代共性。

另一方面,他们对信仰的思考又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而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不仅从一般意义上关注信仰与自然、社会、国家和个体人生之间的关系,而且从其特定的人生阶段出发,关注信仰与学业、恋爱、婚姻、苦乐、审美等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们在理论方面尚不能清晰地划分理想、信念、信仰之间的界限,把理想、信念等同于信仰,甚至将信仰问题或世俗化、简单化、神圣化,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积极思考与追问。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思考的结果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更何况,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至于思考的正确性,一方面有待教育的进一步引导,另一方面,也有待他们亲身实践的检验。

在一封没有被收录的感悟信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信仰人人需要,对人人都有作用。只是不同的人,由于知识、阅历和文化层次不同,人的信仰内容和信仰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为了救自己的孙子,虔诚地磕着长头,爬上了海拔三千多米的“神山”,祈求神的保佑,免除孙子的病痛。她还颤颤悠悠地从衣服的里层拿出了平时省吃俭用的钱,献给神山。是什么原因支撑她有这一系列的举动?是信仰。因为在她心中,无形的“神”

主宰着她一家的命运。但***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表现出来的信仰,与老奶奶相比,就有着明显的区别。***烈士写道: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他不稀罕美丽的大厦,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厩似的住所里……***烈士之所以有这样的精神,是因为他相信,到“那个时候,到处都是活活泼泼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语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虽然他没能够进一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阐述,但我们是否可以从这样的文字中做如下推理,如果这个学生继续往下表达,是否在他的内心里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寻求民族解放、建设一个美丽的新中国是***烈士的信仰,这个信仰成为支撑他行动的全部精神力量;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无法理性地认知到她的行为源于她的信仰,但***烈士的行为,却是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集中反映,是理性而自觉的。退一步看,即便这个学生最终不是这样推理的,但就从他选取的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案例来说明他对信仰的看法,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基本价值取向。

从我们所选的文章内容看,大学生们涉及的主要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对信仰功能的认同。大学生们都基本认同信仰是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是人的社会规定性的具体表现。它既为个体发展确定方向,也是个体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动力,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正能量。所以,在他们看来,有信仰的人,既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也不自不量力、违背天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总能够保持淡定的心态,做事执着、刚毅。虽然他们中的不少人承认自己没有笃定的信仰,但他们不否认信仰的上述作用和功能。

无论是真、善、美,还是拼搏、奋斗、进取的内容,都被大学生们纳入信仰的范畴。这是时代价值多元性在大学生信仰问题上的具体反映。大学生们对真、善、美的理解,对社会现实中假、丑、恶的诟病,对自我人生困顿的质疑,对拼搏奋进意义及价值的诠释,虽然有的深刻、有的浅显,但都是他们在这个特殊年龄段对社会、人生思考的真实反映。

谈及信仰,都免不了要谈及宗教信仰。世界上的几大宗教,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信徒众多。但大学生们对宗教信仰的理解、认同和信奉千差万别。他们中既有将宗教看得至高无上,对宗教信仰持积极肯定态度甚至信仰宗教之人,也有对宗教信仰感兴趣但仍存质疑的人。笃定者认为,无论是至高无上的神或主,都能够对人的行为具有无形的、内在的道德约束力;质疑者认为,从古至今,因信仰派别的差异性而发动的战争依然在延续,为此,他们在对宗教感兴趣的同时,质疑宗教的合理性和伦理价值。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大学生的宗教观,我们能够发现他们思考深刻的一面。他们认为,今天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虽然表现形式是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摩擦,这除了与美欧的霸权主义行为有关外,也与宗教派别冲突有关。每一次冲突都或多或少地造成经济的衰退,严重时,甚至能够波及全世界,造成世界性经济危机。因为这些怪象背后,除了经济利益、政治权谋和军事冲突等因素外,还与西方的文化有关,尤其是与宗教文化的深层价值有直接的联系。学生们的这些思考,不是毫无根由的。对此,早在18世纪后期,尼采就指出:怨恨、复仇是基督教道德观形成的根由,他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罗素也曾经对西方的宗教原罪观念和狂热性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认为,这种文化上的特质,必然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内心的冲突,进而也必然导致人的焦虑感。这些思考,既是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对宗教及宗教信仰进行全面解读的一个视角,同时也表明大学生信仰教育尚有广阔的空间,值得教育者去做深度探寻。

近些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中的内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尤其是国学中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热衷。

出自庄子、被儒家发扬光大的“内圣外王”的思想,不仅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认同的理想人格,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在行为追求上的重要坐标,它既有内容上的丰富性,也有境界上的空灵性和唯美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都是中国知识分子个人抱负和群体共同理想与人生追求的折射。这些内容,也被今天的大学生们纳入自身信仰追求的范畴。

生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青年,长期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自然而然被一些大学生们视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抱负,并成为他们终生为之奋斗的政治信仰。这一信仰,不仅包括对现行政治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认知,也包括对现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同,还包括对现行社会建设的参与。其中涉及和反映出来的政治理性和政治心态问题,也是一定程度上社会政治心理的反映;这种心理既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可以作为预估未来社会政治信仰的晴雨表,以预测未来社会政治信仰的走向。

总之,这本集子,是当代大学生对信仰问题追问与思考的一个集结,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生活信仰、科学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方面的基本状况。如果您能够耐心将这些文字读完,也许您对中国的未来会充满希望,至少也不会太失望!

邱吉

2013年9月5日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

同类推荐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针对当代社会孩子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颇具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原因,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同时,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独有的特点及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在国内外典型案例及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
  • 城市的胜利

    城市的胜利

    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是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裕、最宜居的地方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令人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热门推荐
  • 幸福人生好心态

    幸福人生好心态

    心态是寻找幸福的指南针,不同的心态通往不同的幸福终点站,总有一种心态可以让你得到幸福。用寻找幸福的心情去改变自己的心态,用适合自己的心态去赢得幸福,就从现在开始。
  • 英雄联盟之睥睨天下

    英雄联盟之睥睨天下

    S3时期,他作为中国黄金一代翘楚,征战四方。为了家人,他被迫离开了自己梦想的战场。一年之后,原本已经消失在所有人视野中的他,悄悄的在小型联赛上展露头角。真正的金子,就算是一整片沙漠,都掩盖不了它的锋芒。当猛虎下山,王者归来,必定又是一个时代的降临。终究有一天,他会听到所有人为他呐喊!那时候他将——睥睨天下!
  • 道可道

    道可道

    全本50万字(已完稿),网络版最新章节小说阅读网独家授权发表。包括《伏魔录》、《辟邪录》、《斩鬼录》、《搜神录》四卷全本,最新章节《蹈海录》小说阅读网独家倾情奉献。乱世多魍魉,人鬼不殊途。黑暗的元朝末年之时,世道离乱,人鬼邪魔混杂而处。原为色目人祭拜的五显灵官庙传出以活人献祭之事,一名不忌荤酒嫁娶、属道教符?派的正一教小道士,与一名密宗小僧结识,不期然卷入了这事件中,与此同时,密教高僧也来到了附近……道术、密法、禅机、妖氛,交织成了一幅荼靡诡丽的乱世鬼魅图。
  • 伪快穿之祈愿长情楼

    伪快穿之祈愿长情楼

    只要你要,万里江山,双手奉上。只要你想,一步登仙,羽化成神!只要,你付得起代价……一花开败,一界轮回。长情楼主月华灼,恭迎各位苦主。“大人,有客到……”
  • 小妖本非妖

    小妖本非妖

    天空,海阔?不存在的!天下乾坤尽为我小鱼腾越之池水。上天宫,下鬼域,黑白颠倒;游四极,览八荒,是是非非。人间多少痴情种,且作秋风,摇落几缕情思。
  • 神秘:总裁一撞钟情(大结局)

    神秘:总裁一撞钟情(大结局)

    她,一名普通的海上救生员。他,跨国公司年轻总裁,未及三十岁,已经身价数百亿。两个貌似不搭界、人生轨迹绝无交集的人,却因为一次人为意外相遇。她一个没站稳,跌落在他怀里。她只当他是被众多女人宠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大男子主义型男;他却因为她颈上滑落的那条项链,想起一个温婉、清秀的女子,那枚独特的贝壳型吊坠,虽然不及钻石珠宝名贵,他却珍藏了二十几年。而怀中的这个女人,脖子上却吊着个一模一样的吊坠,难道她……
  • 李玉兰还乡

    李玉兰还乡

    李玉兰回来了,这在烟灯村是件大事。她回来那天,下了一些雨。她在烟灯村满是泥浆的村道上一跳一跳地走着。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个场景。他们看到李玉兰拎着一只红色皮箱,包得紧紧的屁股蛋子一扭一扭的。当时,李玉兰的家人都在田里栽秧。正是六月天。烟灯村人几乎都在栽秧。其实很多人都看到了李玉兰,但他们都故意装作没看见一样。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和李玉兰打招呼。李玉兰的父亲李老汉和哥哥李明义更是把腰深深地弓着,他们在栽秧的同时恨不得把脑袋也当成秧棵栽进泥里。只有李玉兰的嫂子林小芹直起了腰,林小芹甩了甩手上的泥水说,玉兰妹子,回了。李玉兰扬声答道,回了嫂子,栽秧呢。
  • 捉妖大宗师

    捉妖大宗师

    世界动荡,妖兽层出不穷生命不止,魔怪横行这个老虎好像中暑了,今天炖虎骨吧大师饶命,这是我家大王陈峰:我抓的就是大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雪球专刊第041期:滚雪球的人Ⅱ

    雪球专刊第041期:滚雪球的人Ⅱ

    英国留学5年,东方港湾磨炼4年,本期《红周刊》、雪球网与手机腾讯网合作的《投资人物专访》栏目嘉宾80后余晓光2014年5月创立泽诚资本。“我深刻感受到属于我们80后的时代来了,我肯定要义无反顾地去编织属于我的事业,不求最后结果,但求不愧对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