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800000017

第17章 生活与信仰同在(4)

我有一个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童年,因为没有痛苦,所以不需要支持自己走下去的信念。直到初中,我从一个郊区的小学来到全市最好的中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像一只丑小鸭一般,落在别人后面。在屡屡受到挫折之后,对未来的迷茫恐惧让我开始思考一些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我下定决心要开始奋斗,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纵然这个过程一定会非常艰难,但有一种信念和危机感在时刻鞭策着我。于是,我开始了迄今为止最勤奋也最漫长的两三年时间。我感到自己每天都在朝向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我的成绩不断上升,一次也没有退步过,我试图不断超越自己。那时,虽然辛苦,但每天都很充实,特别是每次在奋斗了一学期之后有了进步,那种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到现在都还能清晰地记得那种感受。

那段时光虽然听起来很单调,但却对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深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奋斗能给人带来幸福。

在平常的日子里,也有短暂的快乐,可却很少感到这样难以忘怀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奋斗是幸福的源泉,也成了我的信仰。

可幸福不仅仅如此。爱,是幸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爱,才有幸福。幸福存在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有时,在一瞬间的思索与灵感之间,就能察觉到它,捕捉到它。我们只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热爱世间万物的心灵。

幸福可以很简单——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是我对幸福的定义,也是我所坚守的信仰。我相信,有了它们,流年便能静好,岁月便能长安。

愿自己能一直这么简单下去,愿自己能拥有一颗澄澈、透明而坚韧的心。

13.以众生为己任

2013级公共管理学院/王一森

信仰,一个让人感到神秘而又崇高的词语,它是信念的深化与升华,更具规范性与组织性。如今,身边总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什么都敢做。那么,我的信仰又在哪里?

纵观我十数年的人生,五岁时我开始识字读书,直到现在读得最多的是历史书,尤其是中国历史。上学期间,我又钟情于语文课堂,尤以古文为最。可以说,我现在读得最多的就是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其次才是国内外的文学着作。深受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但同时,我又生长在这个社会中。我的信仰是什么?我的信仰便是天下众生。

阳明先生是我极其推崇的一个人。从古代标准来看,他品德高尚,心系苍生;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功勋卓着,历任平叛将军及南方各省总督;着书立说,心学宗师,开一派之先河,是一位集“太上立德,其次立身,其次立言”的贤人。即使在今天,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王守仁(阳明)对我的影响很大。

但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不论是平叛还是任官,他都避免祸及百姓,一心为百姓谋福利,创立心学,也是希望将自己的思想精华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学习,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即使在人生的低谷,当他被贬在贵州龙场做驿丞时,家徒四壁,没有驿卒,遍布高山和瘴气,但他不顾条件艰苦和民族冲突,毅然为当地山民建房,开设学堂,教人读书识字,可见他的一生都在为天下众生。

从古至今,如同阳明先生的人又何其多哉!从开私学的孔子,到岳阳楼上感慨不已的范仲淹,再到一心为民、刚正不阿的海瑞,“古仁人之心”从未中断,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他们正是中国的脊梁。

或许,他们并不出名,或许只有极少数人能留名于正史中,但是中华民族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而顽强生存下来,他们在大多数人沉默时能大声疾呼,奋勇向前,而他们为的却是未曾谋面的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纵然思维不灵光,总被人说思想僵化,但他们却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有着一身浩然之气有着打不断的硬骨头!

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以拯救万民为己任。“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们真正以万民的幸福为己任,当千万生灵在肩又岂会不重,又怎能不努力,怎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的信仰就是这样。我希望普通人也能生活得更好,不再为温饱发愁,也不再因各种社会问题而担忧。我相信,当我为更多的人考虑时,就会有更为谨慎的行为,当我以天下众生为信仰时,我也会努力在社会中为更多劳苦大众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朝霸业,千秋后不过是一抔黄土,英雄也有末路,美人亦会迟暮。

宗教不过是万民的枷锁,真正能以天下众生为信仰,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而努力。

有些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可他依然活着。以天下众生为信仰,我不悔。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亦不负天下人!

14.多元而别样的人生

2011级法学院/周骊宸

时间磨碾过了历史的车辙,21世纪的帷幕慢慢拉开,迎来了我们这群特别而又普通一代的成长。我们识知宗教,却并不完全认同;我们推崇偶像,却并不完全追捧;我们紧跟时尚,却并不完全沉沦……我们接受一切,却并不愿陷入其中。因为我们的信仰是多元化的交融,也是新时代无信仰的反衬。我们相信自己,相信汗水与勤奋能创造奇迹,相信创意与能力能改变世界,而我却在这股人流中渐行渐远,步入了我的玩偶世界。

我不喜欢言语,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喜欢静静地观察,静观这世界之变幻,总是好奇地自问,或追寻答案,或自我畅想。就在这一步步的探索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强大和与众不同,我的视角总有那么一些不同,我的思维总有那么几步跳跃,似乎没有逻辑,却又不无联系。

我不得不承认,信仰的本质是相信其正确,甚至宁愿相信其正确,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所以,信仰无所谓真假,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坚持这种信仰才使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寄托。信仰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假定。黑格尔说“存在必然合理”,于是,我便渐渐明白自己信仰的合理性,不是偶然,注定是历史的必然。

世界的多元化发展也决定着信仰以枝丫的方式发散开来,我们不需要朝同一个方向盲目奔袭,然后燃烧青春,熬过晚年,最后悲哀地死去。

当大家还沉醉在新世纪带来的福音中时,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存在的意义。也许都曾思考过,最终无解,不了了之。但我们不能由此麻木地活着,因为我们特别,我们是这宇宙中为数不多的智慧生物。

从古至今,古圣先贤有过无数的探索。《圣经》中的性恶论认为,人来尘世受磨难,人是群犯罪的、带有肮脏的、劣根的灵魂,这似乎没有根据,但我们也无法否认人的正确性。因为,人带有无法摈弃的自身欲望和本能,人是哭着降临这个世界的,并且大多数是微笑着离开人世的。因为那一刻是幸福的,终于得到解脱与释放了。老人之所以慈祥,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你是否留意过,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还是东方的佛教,这些圣人先知们所创之信仰,它们的发源与壮大都是在一个相对闭塞的时空中进行的,而其根本却惊人相似。基督教七宗罪,佛教普度众生,它们共同的追求都在于涤荡人的心灵,却很难改变人所经受的人间烟火的侵蚀,但不能否认可以在精神上实现自我超越。

没有站在高山之巅,你就不会明白在云端的感觉;没有经历过别样的人生,你永远无法理会圣贤与先哲的与众不同。我愿以此生去追寻更高的境遇,哪怕遥远,也愿为之奋斗!

15.母亲

2013级外国语学院/王若曦

我的信仰大多是“偷”来的。因为我不曾深入了解任何一种宗教,全然谈不上信奉与景仰了,所知所得,无非是从他人那儿听来的只言片语,只能比作信仰这棵葱茏古树上的几片单薄叶子。只是这些叶子脉络纹路都不尽相同,轮廓剪裁、气味浓淡都各有特色,唯一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是美丽而别致的,收集起来,也大有一番兴味。我只选取其中的一片来叙述,也是仅有的属于自己而不是从他人那摘来的叶子。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童年时期的派,信奉了很多个宗教。而在他遭受海难时,派的信仰发生了动摇,成年后的派,又形成了坚定虔诚的信仰。我想信仰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形成中不断改变,甚至迷失,直至重构成最终的模样。如果给我的信仰定位,我认为它就处在形成之中不断改变的那个阶段里。所以我的信仰听起来还稚嫩得很。

我是个无神论者,我并非信仰宗教。因为我学识尚浅,未能深入了解一些思想家,所以我的信仰并非伟人。我的信仰,你一定知道,一定了解,那就是母亲。

人需要信仰,也许是为了寻求心灵的依靠和庇护。新近上映的一部日本动漫,叫《进击的巨人》。它讲述了巨人吞食人类,人类为了保护自己建立起巨大坚厚的墙壁,与外界相隔的故事。在这种情形下,人类之中形成了一个宗教,而教徒的信仰就是墙壁。因此我认为,信仰是起着引导和保护作用的。对此,我认为母亲是最合适不过的。

老实说,我也许会悄悄怀疑上帝的指示(尽管我全然不知这种指示要如何去获得,而且这种指示多半源自于自我暗示),但我从不会怀疑母亲的决定是出于某种偶然(但它可能是错的)。我这样想,确实是因为比起抽象的造物主,母亲是触手可及的。母亲引导我成为一个人,一个能够自己生活,有着基本是非观念、处事方略的人。尽管以母亲为范本,耳濡目染,我的许多方面都与之相似相近,毫无独特自主可言,这却是目前我坚定而认真的信仰所能达到的境界。

如果我在经受着一场磨难,最紧急的问题莫过于:我该怎么办?问上帝,得到的隐僻暗示一定令我不知所措;问母亲,当然不是去问母亲本人:要怎么做才好?而是问自己,母亲是怎么做的呢?

故此,我的信仰,便是母亲了。

16.不忘家乡

2011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米庆松

小时候,是那么的天真烂漫,生活在无忧无虑、满眼新奇的环境里,一切都那么的朦胧。太阳、星星,小狗、小草,一切都那么的可亲。现在终于成为一名大学生,成年了,虽还未成熟,但心里至少有了一点追求,我把我这一小点追求提炼为我的信仰。

成年了,上了大学,怀着父母的希冀来到北京;怀着心中的梦想来到人大;揣着家乡的美好回忆来到首都。在我们的升学过程中,父母无疑是付出最多、坚守最长、照顾最全的后盾了。我们披星戴月地奋斗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含辛茹苦在另一条战线上守望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我们胜利了,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我们失败了,他们也会笑着和我们一起面对失败。我的父亲,一个勤劳朴实的工人,为了我,他艰辛劳作,日日夜夜,毫无怨言;我的母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起早摸黑,料理着我的饮食起居。为了我,她操持起烦琐的家务。双亲的辛劳,我必须报答。于此,我的信仰,即尽快自立,更早地担当作为孩子的责任,尽我最大的努力让父母的心暖暖的。

苦读十年,怀着激情,怀着梦想,来到大学。一年前,迎着朝阳宣誓的时候,怀着满满的期待,天真地以为上了大学,自己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一年后,怀着美好的憧憬踏进大学校园。结果发现,这里并不是天堂,只是换了一个模式的“地狱”。自己的梦想远在天边,遥不可及。为了实现梦想,发现自己渐渐变了。在没有老师的严格督查时,自己就逼着自己奔波于图书馆、自习室,累了,想想梦想,继续奋斗;困了,揉揉双眼,重返书本。在如此宽松的校园里,五彩缤纷的环境中,真的很难想象自己竟然能如此淡然,但自己真的做到了。因为我的信仰是努力奋斗,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准备条件。或许我的梦想能在下一刻前进一大步。因为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高考时,发现自己不仅在拼搏,更像在与命运抗争;现在,感觉形势一点儿也没变,自己仿佛仍旧命悬一线。

唯有继续奋斗。奋斗了,或许我不一定能成功,但若不奋斗,将永远不可能成功。

我的家乡是一个西南边远的民族小城,远离东部,深处内陆,远离平原,位于群山之中。18岁以前,我从未离开过,家乡的一山一水养育了我,家乡的民俗风情滋养了我,是家乡的培养,我才走了出来。当自己乘车离开时,一座座工厂正拔地而起,群山之中立起了种种钢铁巨兽。高三时,我已不认得老家的路了;再回去时,我还能找到路吗?从那里走出来,并不轻松,肩上担着家乡的期待。

重走回去,也很困难,我要做的,是不要忘了家乡的培养,努力奋斗,为自己,也为家乡。不让自己变得麻木,不让自己忘记家乡,这便是我的信仰。

只有奋斗才能一如既往,唯有坚守自己的信仰,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忘父母,不忘梦想,不忘家乡,我永远的信仰。

17.我爱你,世界

2011级统计学院/柳在唯

同类推荐
  • 制度与人的发展研究

    制度与人的发展研究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梳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国家理论和人的解放学说,立足中国发展变革的现实,对制度、制度与人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 道大无外:校园与社会

    道大无外:校园与社会

    《道大无外》一书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志田先生的一部杂文集,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书中绝大多数的文字出于《南方周末》,也有数篇曾刊发于《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将百余篇短文按其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学问与学校”,以教育和学术为中心,多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尤其大学教育以及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下篇讲“历史与人生”,则从历史的角度剖析现实,既有对时弊的针砭,亦有对人生之感悟。
热门推荐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鸟兽灵异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鸟兽灵异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文明寄居

    文明寄居

    当神明开始怜悯万物,有的人选择继续仰望,有的人选择将神明拽下神坛成为新的造物主。寄人篱下的拘束,无限膨胀的欲望,自以为是的辉煌……所有的选择,都将成为灾难的预警。地球重建后寄居在神明脚下的人类重新觉醒,是选择尊卑有序,还是用战争获取地位,一切皆未知……
  • 风月年又年

    风月年又年

    好将军又如何?好人难为,还不是被逼跳崖、不过好人有好报,他没有死,却回到了四十年前、奈何掩藏在史书之下的,却是一群名不副实的家伙、传说中嗜战的十三王是个和他一副模样的小白脸?自己的老爹四十年前只是个五岁琴童就要被连累处死?!且看常胜将军忽悠王爷去救人,拐着天师去打仗。迟钝攻VS美人受,腼腆攻VS直白受,强攻VS强受……
  • 来自阿尔特里亚的英雄们

    来自阿尔特里亚的英雄们

    这是一本综漫小说emmm……首卷《超神学院》,以上!PS:目前更新随缘……
  • 愤怒的普罗米修斯

    愤怒的普罗米修斯

    警察丁松接到了一个奇怪的委托,委托人是身患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少女。少女请求丁松帮忙追寻失踪十余年父亲的下落,但她父亲却和一桩连续杀人案有关系。案发现场除了《愤怒的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的片段文句,没有任何其他的线索。更糟糕的是,丁松在凶手的误导下,一步步步入绝望的深渊……
  • 心事咖啡馆

    心事咖啡馆

    小城上,巷子里,有一家神秘的咖啡馆,你会光顾吗……
  • 宠上小小妻

    宠上小小妻

    三岁一代沟,十二岁一轮,他们之间,整整相隔了四个代沟。***“穆曦,你可以不爱我,可以不信我,但是,你不能随意挥霍我的爱,不能残忍践踏我的真心。”“曦曦,我一直在等你长大。我给你足够的自由,给你最广袤的天地任你翱翔,给你所有少女该走的成长轨迹,但是曦曦,我不可能一直在原地等你。我老了,可你依然年轻,如果我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追逐的游戏,我认了,我从来不后悔跟随你的每一步,而现在我累了,再也追不动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我爱你时你少不更事,我恋你时你心有所属。你可知我最大的梦想,不过是牵你的手,看你粲然一笑,这般当世,岁月静好。***燕回展小怜篇:《臣服》:
  • 星芒演义

    星芒演义

    一个两百斤且略显猥琐的美术生,在一次“自我救赎”中发生了某种灵异事件,竟然重生到了另一个陌生的星球大陆。在这里,所有人都靠着天空中七颗星球形成的阵法所散发的星辰之力进行修炼,而我们的主人公竟然连最初级的测试都没有过关,反而是靠烧烤和画画赢得了家族里的尊重,他这一生的传奇,该怎么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