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00000012

第12章 死亡才是终身大事 (1)

本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智慧点金石:

生死乃人生第一大事,“书圣”王羲之在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借庄子言哀呼:“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一步步靠近死亡的终点。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谜题,生死却是谜中之谜。

禅宗有关超越生死的看法,很值得今天还看不透人生、想不通生活或贪生怕死(对死亡心存畏惧)的人参考借鉴。

禅宗重来去自在,生死也有如来去。参透这一玄机,我们就不必天天再为生老病死而恐惧不安,或对于家庭亲朋甚至世间的荣华富贵有所舍不得(不舍),至少可以活得开心一点,快乐一些。

开心是最宝贵的,开心的那一刻才算活着,才是真正的生命。世界上不开心的事已经够多了,何必再增添呢?

生死都摆在那儿,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微渺的人类能改变分毫吗?

故事苑:曲径通幽

生死之事不可道,又该从何道来?有趣的是,在讲求实证的禅看来,非得亲身死过才有资格谈死。

弟子问神山僧密禅师:“请师父谈一谈生死之事。”僧密禅师说:“你什么时候死过?”弟子说:“我不曾死过,也不会,请师父明示。”

僧密禅师说:“你既不曾死过,又不会,那么,只有亲自死一回方能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死生大事,完全没必要担心,该来的终究会来,躲也躲不开,不会来的追也追不到。

禅是勘破生死、看透生死的,只有死过才可谈死,未知生,焉知死?生死的界限又在哪里?

学僧道岫眼看同参中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既不幽默,又不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实在没有资格学禅,便决定做个行脚的苦行僧。临走时道岫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禅师说:“老师!学僧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领悟都没有,实在辜负您的慈悲。看来我不是学禅的材料,今天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乡。”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去别的地方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说:“同参的道友一个个都已回归根源,而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但就是因缘不合。现在,在我的内心深处已生出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说:“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类似小麻雀看见大鹏鸟时那样的羞愧之情。”

广圄禅师饶有兴趣地问道:“怎么样的算大?怎么样的算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能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那它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大鹏鸟虽然一展翅就能飞越几百里,但它却无法飞越生死;而一个人却可以借助思考和反省,参透生死之道,并获得解脱。

弦外有音

对我们而言,肉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总是惧怕死亡,对死亡过度恐慌。活着为什么紧张?因为生命如流水一样逝去,无可挽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尘世生命是短暂的,但在禅的视野里,生命是永恒的,生和死是定义肉体生命的。

演员变换了,戏照常进行,浪潮翻腾着,但海洋依旧。

既然肉体的死亡和朽灭是我们谁也避免不了的事,既正常又绝对,那么我们自欺欺人又有什么用?难道哄哄自己就能阻止死亡的到来吗?

认识到这永恒的生命,如天地自然中万有造化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命规律,就能从绝望虚无的深黑泥淖中脱离出来,就是飞越了生死的悬隔。

这始终存在的生命,继续繁衍生发,它是一个延续,如波浪的涌进。生死之间没有一丝空隙,它是连贯畅通的。

如此达观,一己生命算得了什么呢?生又何欢,死又何惧?

生死本无鸿沟,全在于人的设定。需要飞越的不是生死,而是人心中划分的不可逾越的生死鸿沟。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智慧点金石

面对生命,圣贤之辈没有认为活得活得很痛快,也没有认为死很痛苦,生死已不存在于心中。“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明白了生死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生命如同夜荷花,开放收拢,不过如此。

相传六祖慧能禅师弥留之际,众弟子痛哭,依依不舍,大家都将他视为再生父母。六祖气若游丝地说:“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

“另有去处”这四个字,发人深省。慧能把死当做换了一段新的旅程,这种想法不但豁达、开朗,而且把生命在时间、空间的价值继续延伸,远远胜过有些人虽然活着,却只有华美装饰的躯壳,而无真我的风采!

故事苑:曲径通幽

庄子以与骷髅的对话启示我们:死亡才可以解脱尘劳,做人自身生命真正的王者。死亡之后甚至比活着更自由,更能主宰自己。

庄子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枯骨突露呈现出原形。庄子用马鞭从侧旁敲了敲。于是问道:“先生是贪求生命、失却真理,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遇上了亡国的大事,遭受到刀斧的砍杀,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有了不好的行为,担心给父母、妻儿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遭受寒冷与饥饿的灾祸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享尽天年而死去成了这样呢?”

庄子说罢,拿过骷髅,用作枕头而睡去。

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看你所说的那些话,全属于活人的多思多虑,人死了就没有上述的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的有关情况和道理吗?”

庄子说:“好。”

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做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

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来恢复你的形体,为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儿、左右邻里和朋友故交中去,你希望这样做吗?”

骷髅皱眉蹙额,深感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

大家可能觉得骷髅很恐怖、很悲惨、很可怜,其实骷髅才是真的自由自在,反观自身,是否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我们的人生呢?

弦外有音

有生必有死,有得必有失,生死是人生必经的旅程,不要把死看做是个终结,你也可以同慧能一样,走向“另一个去处”。

禅的哲学注重真我,所谓真我就是人的精神,也是天地之正气。真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之所本。人类的文化宝藏,哲学科学、宗教、教育和任何思想情感,等等,其实都是由无数真我延续、累积而成的。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一样的。面对生死,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正如丘吉尔谈及死亡时说的那样,酒吧关门的时候我就离开。

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把死亡当做一次快乐的旅行,就能减轻生的压力,活得逍遥自在。

活出真我的风采,死亦何苦,生死是场最大的赌局,我们都是未知输赢的赌徒。只有勇敢、果断地去赌,别无退路。

分秒必争,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智慧点金石

人都是轻死贵生的,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很怕提到“死”字。佛门讲究生死轮回,把一次生命的结束当成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开始。

其实,我们的生命终究是要走向终结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一劫,何不把生死看得淡然、坦然一点呢?死其实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死才有生,宇宙万物就是在这样的生生死死中循环不息的。

天地造化赋予人一个生命的形体,让我们劳碌度过一生,到了生命的最后才让人休息,而死亡就是最后的安顿,这就是人一生的描述。善待自己生的人,也一定会善待自己的死。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它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

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方向,好好地活着,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灿烂、无比美丽,才是真正懂得善待死亡的人。

故事苑:曲径通幽

生命究竟是什么?释迦牟尼佛或许能给你启示:

有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

“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佛祖接着问。

“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大约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你并没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佛祖听后摇了摇头。

另外一个弟子想了想又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

佛祖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只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我想起来了,人的生命在于饮食间,所以才要托钵乞食呀!”又一个弟子一脸欣喜地答道。

“不对,不对。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乞食呀!”佛祖又加以否定。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又都在思索另外的答案。这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佛祖听后连连点头微笑。

故事中各位弟子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性侧面。人是惜命的,希望生命能够长久,才会有那么多的帝王将相苦练长生之道,却无法改变生命是短暂的这一事实;人是有贪欲的,又是有惰性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鸟为食亡”的悲剧发生;而人又是向上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只争朝夕”,从不松懈,却身心俱疲的生活。

这些弟子看到的都只是生命的表象,而烧火的小弟子的彻悟,却在常人之上。人之一生,犹如一呼一吸,生和死,只是瞬间的转化。了悟这点。方能做到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

弦外有音

生命之旅,即使短如小花,也应当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存的权利。要让生命更精彩,我们理应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生命的花朵。生死是人生的一个大学问。一个真正善其身的人,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所以才能够善其死。好好活着是最紧要的事情。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你忙,我忙,他忙。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身心疲惫,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为克利亚瑜伽大师尤迦南达修习克利亚瑜伽的经过及其对瑜伽思想的感悟,首次于1946年出版。在本书当中,作者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一连串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故事,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前往西方国家传播克利亚瑜伽的经历,写出了文学史上罕见的一位开悟圣人生平的体验及内在的感情世界。
热门推荐
  • 星辰如月

    星辰如月

    “放手吧”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好听。“为什么?”似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的脸色煞白,“我……
  • 从奴隶到皇帝

    从奴隶到皇帝

    西晋时期,羯族人石勒传奇奋斗,最终成就大业
  • ON INJURIES OF THE HEAD

    ON INJURIES OF THE HE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若安缘浅

    若安缘浅

    缘深缘浅,终不过是幻影。汐璃:“你所求的,未必是这样。”“那又如何?”“你……”一个人,一段情的开始,便注定了没有归路。“你有没有喜欢一个人,喜欢到骨子里。无论过了多久,我一直喜欢他。纵使万劫不复,也一样。”之夜:“桃花又开了,你为何还没有醍?”“三百年了,你的执念还没有放下?”“执念又如何,我会等到她的。”“三百年又三百年,值得吗?”“值得。”花开了,我在等你花枯了,我在等你愿十里花海,与你相遇。
  • 她垂爱

    她垂爱

    地球上无为青年,误踏异世,修者飞天遁地,只是无仙。如何活下去,如何回家,康无为看向身后那双玉足……最终,形单影只人世间,只手挥拳破万法,单手执剑断万古,唯我一拳,一剑,万丈红尘万世存。
  • 伴鬼复仇

    伴鬼复仇

    爱了,恨了,伤了,痛了。回头一望,原来他才是那个更痛的人。为了彼此舔伤。我愿回到他的身旁。从此天涯海角,相知相守,相依相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奈何桥旁彼岸花开

    奈何桥旁彼岸花开

    一个是生活在离耳国的人鱼姑娘蓝溪,一个是昆仑掌门的得意门生东朔,一个是身世成谜被老和尚独自抚养长大的青年长青,三个年轻人怀着各自的目的来到人间墨城,又在机缘巧合之下相识,他们之间会出现怎样的爱恨纠葛?天地玄黄,斗转星移,几万年前神魔大战后被封印的魔君又开始蠢蠢欲动,由于肉体被封印,所以魔君只能将自己的灵魂托身于一个凡人身上,只要托身灵魂的凡人魔化,魔君就能借此凡人的身体复活,东朔正是因此而来。魔族为了增强魔君的法力在人间为非作歹,蓝溪等三人在人间追查魔族势力时无意卷入离耳国的政变。蓝溪被困离耳国,东朔和长青闯入离耳国解救,也是因此次政变,蓝溪发现自己的身份,原来她并不是单纯的人鱼族。在离耳国,蓝溪等人经历了各种事件后发现长青的血很是神秘,在长青鲜血的助攻下,被冤枉囚禁的大皇子得以平反重新掌握了政权。政变结束后,与大皇子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的灵珊却为救大皇子而死。因担心蓝溪得知悲惨的身世坠入魔道,离耳国大祭司封印了蓝溪的法术和记忆,长青喝下忘情水,蓝溪和长青两两相忘。东朔将蓝溪带回人间,却无意让蓝溪卷入另一场纷争,最终被推进江河,生死未卜。魔君复活,三界大乱,东朔蓝溪长青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妖成夫

    养妖成夫

    当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一个陌生男人压在身下,你会怎么办?是一脚踹出去还是一脚踹出去还是一脚踹出去呢?片段一:宿遇五岁的孟府大小姐打猎归来带回了一头受伤的狼,整个孟府顿时炸开了锅。丫鬟阿甲:大小姐带回了一头狼!丫鬟阿乙:大小姐真的带回了一头狼!家丁阿丙:天哪,那是一头狼啊…某狼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待到成年之后以身相许。片段二:退亲“你们听说了么?陆公子今日特地召开诗会是专门宣布退亲的!”“孟其姝那个粗鲁的女人哪儿能配的上陆公子啊。”“这下看孟其姝这小丫头还如何炫耀!”“陆公子总算是摆脱那个魔女了,真不知是倒了哪辈子的霉跟那个魔女定下了亲事…”小姐阿甲:陆公子真可怜。小姐阿乙:陆公子真可怜啊。小姐阿丙:陆公子真是太可怜了。孟其姝:我去,被抛弃的是我,最可怜的是我好么。片段三:提亲聘礼百担,礼金万两,贵公子凤越登堂入府,受到孟老爹盛情款待,交易…不,提亲成功。家丁阿甲:还以为小姐没人要了呢,没想到新姑爷如此的仪表堂堂风流倜傥!丫鬟阿乙:真是帅的惨绝人寰!丫鬟阿丙:简直帅的合不拢腿!孟其姝:卧槽!这头色狼!不是说好一夜之后一拍两散的么?这几个意思!【文风轻松,宠文,爽文,欢迎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