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1200000028

第28章 下宿处(1)

伐扬·古久列

他应得在勃鲁塞尔下车。

他的行李吗?一种在德国和瑞士人们在星期日负在背上的绿色的囊。

他的护照呢?他已没有护照了。他的到比利时来已受了注意,甚至一份报纸上也根据人体测定表把他的照片刊登了出来。

他三夜以来没有睡过。

从波孔到杜易斯堡,从杜易斯堡到爱斯拉沙伯,从爱斯拉沙伯到爱尔伯斯达尔,他从三个国境政治巡警的手下溜了出来。他的脸色很憔悴,而他的神经,因为太紧张了,是很兴奋。

他已不更思索了。他哼着有一夜在北海上从一个鲍尔多的工人那儿学来的小曲:

在蒙多朋,有三个姑娘:

一个缝衣,一个把纱纺,还有一个慢慢地,慢慢地赚雪白的大银洋……

于是这便对付了一切,侵略了一切,又在到处铭刻着……

在客车通路的底里,在那发着强烈的尿骚臭和硫磺气的狭窄的小房间里,他曾经稍稍地把脸洗了一洗过,但是他的胡子是长了,而他的衬衫又脏了。

男子们的目光使他不安,妇女们的目光使他烦闷。

他翻起了他的衣服的领口,又把他的袖口塞到他的衣袖的一直里面去。

没有替换衣衫。没有护照。他直站着旅行。他觉得还是站在通路上好一点,因为在那里那些走过的人们只看见他的背后,又因为那些树木,母牛,草原和房屋都没有隔着玻璃窗把你来仔细端详一番的工夫。而且,玻璃窗贴着前额是清凉的。

他躲避那些闲坐着把什么东西都仔仔细细地看个不了的人们。

车厢载去了一城的刚在德国把肚子塞饱了的快乐的旅行家。火车说:“Valutaschweine.Valutaschweine。”于是它便把他们摇动着,这样可以加快他们的假期的消化力。

那些人都是可敬的。检查过,证明过,打戳子过,像邮包一样。“Dokumenta?”“Passe?”你的护照呢?

他们都可以从欧洲的这一端回答到那一端……他却没有这个份儿。

他呢,他应该猜测那些眼睛,察看那些脚,手,包裹……在一个人知道有巡警在找他的时候,他到后来总到处都看见巡警了。

在停车的时候,他便窥伺着,准备跳下车去,躲在厕所里,沿着月台逃,把带在身边的文件吃到肚子里去……然而巡警并不高明,谢天谢地!

为了要不随着那从德国列车上流下来的人潮一起出去起见,那青年便在勃鲁塞尔车站中徘徊着。从这一堆人漂流到那一堆人。他努力避过那些石碑似的比利时的宪兵,去把他的行囊交给行李房。

接着他小心地打道出去。一列郊外火车到站了。他混进人群去,果敢地在两个守候着的巡长的呆木的眼下,把手插在衣袋里,离开了车站。

到了外面,他看见广场,林荫路,街道,天空都舒展了开来。

他呼吸着,感到自己被那一种还按着他的奔跳的心的加急的节奏而发的内部的笑所摇动着。他点旺了一根纸烟。他摇摇摆摆地走着。

在勃鲁塞尔他有一个地址:一个会在紧要关头把他藏起来的靠得住的同志的地址。

现在他觉得自己被一种耻辱而温柔的舒适所战胜了……在许多无名者中的一个无名者……勃鲁塞尔的公民。为什么不是呢?

一种动物的友爱把他和在他周围活动着的一切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头脑的里面,好像有一种恢复在披露出来。他在皮包里还有一点钱。一切都很顺当。他纵纵跳跳地穿过了广场。

一个穿着晚服不尴不尬地戴着一顶刺目的帽子的女人向他走了过来:

“心肝……”

在她的眼睛里,是有着一些他所没有注意到的衰颓和失望的神色。

只顾着的自私的满足,他摆动着手臂,推着她的肩,凛凛然地说:

“别跟我来胡闹,大姐……”

定了货价的恋爱吗?嘿,算了吧!实际上……我们等着瞧吧。

一种不逊的男性的反抗适当地顶撞了他,他跳上了一辆很小的街头汽车,舒舒服服地躺着,而那在男子们的伪善之潮中过惯了的做生意的女人呢,他向最紧急的需要那面漂流过去了。

后面有一方小玻璃窗。没有人跟他。汽车顺当地驰过去。在那软绵绵的弹簧坐垫之上,他感到舒适侵袭着他。别问事!他是置身事外了。可是在他的深深的内脏的快乐和这种全身筋肉的疲惫之间,是有着那样的迫人的疲倦和那样的精神的恍惚啊。

而那个女人!啊!可怜的女人!她的运气多么坏!像她那样的女人,他有时曾经转过念头的,在星期日的舞会里……但是那些娘儿们却是好得多……他笑了!他的脑袋可是有点儿傻气了吗?汽车上的那面小小的长镜子好像把他的肮脏的脸儿拉得格外长了……还有一个慢慢地,慢慢地赚着雪白的大银洋……他还是笑着。

实际上,他是差不多十分软弱无力的了。

那同志呢?他很认识他。两个青年人,男人,女人和一个很小的孩子。他们会给他一身新洗好的衬衫衬裤,给他做饭吃,给他铺一张床……一张床!自从那充满了蚤虱和那荷兰私贩子的醉鬼的梦的可怕的一夜以来,他还没有在一张床上睡过。

一张床!

“明天早上呢,同志?咖啡呢还是朱古力?”那真出色!汽车驰着。他的行旅,他的脱逃,他的苦痛,一切都在一股降落到他的眼上的温暖的水气中融化了,抹去了,消灭了。压在一头年轻的牲口上的睡意。

城中的东西他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汽车的里程计数表的号码,显着大写的数字在他的脑筋中扩大了起来:5.483。

欧洲的汇兑的噩梦把他占据住了:5.483。什么?几百万,几十万万?卢布?克郎?法郎,“Wiesteht der dollar heate?”

他们经过了车子只好慢慢地开的人口稠密的区域,他们靠傍着电车走,他们和别的车辆并排走。汽车开进一条沉静的小路。那条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只青色的猫,用着它的尾巴在一片白色的墙上画着辨不清楚的数字。

汽车停了。他下了车。在夏天的路上,他的脚清晰地跫然应响着。那条路有一个女人或是一种花的漂亮的名字:格莱曼丁吗?牡丹蔓吗?(Clematite)那所屋子在这儿。三十二号。两个门铃。他拉那第一个门铃,没有人回答。他拉那第二个,也没有人回答。

他或许把路弄错了,把门牌弄错了。

问谁呢?谨慎为是。

在隔壁的一扇门的门槛上,像一个装在镜框子里的肖像似的,一个戴着小帽子的矮小的老婆子在注视着。

奇怪的是她并不是聋子。

“房·贝易先生!”他高声地说。

那矮小的老婆子打了一个寒噤儿。

“哎,先生,他正是住在此地,不过他不在家,他的太太也出去了。”她用一种轻快的声音说。

“好,我回头再来。”

他感到有什么东西在他心头挫落了下去。

那牵引着一个船上遭难的人的麻绳断了。他看见自己在勃鲁塞尔的空间中挣扎着……离那儿不远,有一条电车路线。

他把他的愤恨交付给电车的那两条平行的铁轨,于是,垂倒了头,他沿着那条路线走过去,一边小心地三块铺石三块铺石地跨着他的步子。

那正是吃晚饭的时候。他在某一个菜馆里,在那些正派的人们之间吃了一顿饭——点菜的。他肚子饿得实在太厉害了,没有空去观察那些周围的一切人物。只向右面望了一眼,向左面望了一眼。看去不像有巡警。他所喝的酒是从口里一跳跳到胃里,又从胃里一跳跳到脑袋里。那些好酒,在从北方的酒窖里拿出来的时候,从来也不是那么厉害的。一个疲惫了的身体之对于酒,正好像一大堆松针之对于一颗火星一样。他燃烧起来了。他感到有一种要对侍者说话的不可思议的需要。他忘记了他的胡须,他的肮脏的衬衫,他所冒着的危险,又忍受着那侍者的职业的不忠实。

他在桌上丢下了一笔太大的赏钱,一笔杀人犯的赏钱。

他从菜馆到三十二号作了一次轻松而乐观的散步。

他差不多要唱起歌来了……他要这样地鬼鬼祟祟可真有点儿傻……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在监视着他。在那种违法的旅行中,一个人总老是疑心着许多许多的事情的。

九点钟了。

在他的同志家里是一个人也没有,而黑夜又把那矮小的老婆子关进去了。他并不十分困难地打定了他的主意,因为在勃鲁塞尔他只认识一条路,他便又沿着电车的那两条发亮的铁轨,回到了他的出发点。

因为他必须消磨时间,他走进了一家电影院。他无差别地认为那些女招待都是肥胖的,金发的,而且是高傲的……他起初对于一部海军的建筑的故事影片发生兴趣,因为他是老于此道的……其次便开映一部美国的影片。

和那乐队的巨大的噪声比起来,他还是欢喜那映片机的电的音乐。

试想避开了那噪音,他瞌睡起来了。

那布满了小小的脚步声,香糖和橙子的气味的休息时间把他惊醒了。十一点钟。

他想,现在正是回到他的同志的家里去的时候了。

他的消化力使他出了一身大汗。那使他的疲倦加重的朦胧的睡意把他的手,他的脚和他的眼睛都肿胀了。他的思想停止了,可是电影在他的心头勾起了诗意。他机械地念着:

“两条崭新的好棉被,牛奶串咖啡,同志聚首一堂,果子酱……”这几个顺口的韵在他的步伐中亲密地爱抚着他,于是他对自己说:

“我的老朋友,你变作诗人了……”

他断然感到有一种亲密,安稳和友谊的极大的需要。一家旅馆的金钱买来的款待使他生厌。

这一次,在拉门铃之前,他望了望闭着的遮窗板,关着的窗,于是他又提心吊胆起来。

他踌躇着,他本来是很想看见上面的灯光的。别管他,或许他们上床得早,已经睡着了吧?

他堂堂皇皇地拉了两下门铃,拉得很干脆。接着他接连地拉着。他们一定睡得很熟了。

在里面,门铃大声地回答着。

他敲着门,声音闹得很大,简直像是敲着一个极大的木鼓一样。

整所屋子从走廊间发出应声来。他退了一步,仰起头来看看是否一点火光也没有。

他喊着:

“房·贝易!”

他已那么长久没有听到过自己的声音了,空洞的路上的他的回声使他害怕起来。

他似乎觉得他的声音用了那夜间的喧骚告发了他。

他努力镇静下来,站在门边,身子靠着木门,把铃拉了很长久,一直数到第五十次,然后像一头悲鸣着的狗似的,还失望地拉着。

突然,跟着一种铁器、磁盘和碎玻璃的声音一起,一扇窗和遮窗板打开来了,一个穿着衬衫的男子在三层楼上显身出来,在反光之中好像是裸体的一样。

他喊着,简直是一个哨兵:

“是谁?”

“对不起,我找房·贝易先生!”

“滚你的蛋。他不在家。”

于是那男子又把窗关上,使他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同时,那遮窗板吞进了一大串的弗朗特尔人的咒骂……三

那时勃鲁塞尔有一辆电车。

他可应该去找一家旅馆吗?怎样的旅馆呢?对于那违法的生存,人们总是推荐那些最大的旅馆的。好吧。但是那一件衬衫,那一嘴胡须,那一只行囊,特别是那一嘴不尴不尬的胡须。

不,一个大旅馆不行。

那么一个小旅馆吗?一个很小的旅馆?也不行。靠不住的旅馆,那是常受巡警的检查的。检查,那是避之不暇的。

那么,一个中等旅馆吧。一个既不因富丽又不因寒伧而惹人注意的中等的旅馆,一种交车之处的旅馆,一种准会收容你,而你在那里又可以“随时饮食”的车站上的旅馆。

可是他应该到行李房去取他的行囊。电车开到了北站。要不要住在北站旁边?到南站去岂不是更好一点,那里是一个人也没有窥伺过他。

他的行囊从一个睡意朦胧的职员手里取出来之后,他打定主意到南站去。

电车重新又把他载了去,一路上停车,摇动着开车,卖票人喊着“票子”,在夜里十分精神抖擞。

在电车中,一个无邪地斜视着的男子使他不安。他以为自己被人侦察到了。使人不宁的是疲倦。

他努力和睡意斗争着。睡意是一个小小的黑斑痕,它从他的头脑的一角上出发,伸长起来,扩大起来,笼罩着他,横暴地掩蔽着他。

他应该下车了,没有人跟在他后面下车来。

那是八月十五日。在林荫路上,夜市正在闹得很上劲。

那里有旋回的灯火,牛的脂肪和尘雾迷漫的连珠炮的气味。

游动木马在转着它们的最后的几个圈子,爆竹在发着它们的最后几响,而煎炒品也在冷下去了。

在小店里,许多人发着麦酒的气息。

一些高声说话的人,互相援着手臂,在路上显了出来,走到光的浴场里去,然后不见了。一个大风琴,放着气,在空中钻着空,还在那最后的电灯泡之下为一个绿色的虐杀之戏的葬式的婚礼奏着曲子。哦!这种溺死的人们的婚礼!

行囊是重的,但是车站却快到了。他走出了节庆的光轮。

他察看了一家旅馆,接着又察看了一家。他在找着一家中等的旅馆。门面是最欺人的了。旅馆的等级是只有用鼻子从房间的气味中嗅得出的。

他选定了那家七省旅馆。

一走进门,那同样干瘪的一株绿色的小树和一位黄色的妇人,在一张破旧的地毯,一个假云石的账台和一架霉坏的楼梯之前招待着他。

他的进来抵得一句问话。

“没有房间了。”那不自然的女人一刀两断地说。

他一句话也不说,行了一个礼就走出去。

在外面,他觉到夜是格外厚密了。一个着眼的电灯招牌吸引了他:旅馆……旅馆……旅馆……在那灯塔之下,在一扇灯光明亮的小厅堂里,他看见窗幔后面寥寥有几个人在木制的桌子上吃夜点心。

那老板娘是一个红脸的肥胖的弗朗特尔人。在那面,人们在厚厚的盆子,牛乳罐和烟斗之间粗野地笑着,一个女侍者很欢迎地随便让一个高大的棕发男子和两个肥胖的金发男子拍着她的屁股。风俗画。

他叫了一瓶啤酒来开始。他们很殷勤地招待他。

于是他便照着比利时人的样子,努力使音调有点抑扬地问,他可不可以住在这里。

已经没有先生住的地方了,但是总还可以想想法子。如果先生愿意,那女侍者可以睡到阁楼上去,而把她的房间让给先生。

立刻换被褥。

那女侍者等待着一句风流的邀请或是一句谐谑话,可是先生并不说。哄笑的是在旁边的一堆人中。

先生有情地望着那从一个漆成朱古列色的柜里取出来的被褥。他玩味着它们的白色的香味,又高兴地听着那使木楼梯轧轧作响的那女侍者的腿的快乐的声音。

当那女侍者走下楼梯来的时候,他站起来预备上楼去。

“等一会儿,先生,”那老板娘说,“我们老板是在对面,在和别人谈话。他要回来把你的大号写在巡警的登记簿上去。”

巡警!可憎的字眼,实际上,“一个名字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他又坐了下去,而在他坐下去的时候,老板开门进来了。

他是肥胖,秃顶而充血的,穿着薄呢统的靴子,颇有兰勃朗特画里的射手们的那种好家伙的神气。

他一边进来一边用那出着汗的脑盖稍稍地招呼了一下……“阿尔贝,登记簿。”老板娘说。

“在这里,在这里。”那个把登记簿从一个抽屉里拿出来又把它翻开了的阿尔贝说。先生站了起来,走到账台边去写一个名字。

“护照呢?”阿尔贝说,没有把“照”字说清楚。

“怎样?”

“护照。”他干脆地又说了一遍,勒住了那支笔。

“我……我把它忘记在拿穆尔了。”

“那么你没有护照?”

“没有,我原来是想住在朋友家里的。”

“那么,先生,我们不能让你住。这个真的,我们没有办法……”

于是那老板便合上了登记簿,像放了一响手枪一样,是空枪。因为,当先生付了啤酒账出去的时候,老板和老板娘带着一片同情而可怜的和善的微笑送他出去。

同类推荐
  • 火凤凰史沫特莱

    火凤凰史沫特莱

    生命之火在中华大地燃烧。在延安,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近虎离接触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在抗日前线向世界发出中国的正义呼声……史沫特莱搂住朱德,在他脸颊上亲了两下……1937年1月下旬,红都延安。自从1936年中共中央进驻之后,延安这座历史古城便改变了往日那种沉寂无闻的景象。这一天,四十多岁、高挑身材的史沫特莱出现在延安街头。在美国医生马海德和女作家丁玲的陪同下,她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显得十分兴奋。
  •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为中短篇和小小说合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篇小说集《心上的海潮》,由七篇小说组成。多为不同时代背景下婚姻与爱情主题的故事,讲述主人公或因价值观,或因误会,或因懦弱,或因金钱,或因性格等的悲剧。第二部分为中篇小说《隐私权》,探讨爱人之间隐私权的尺度。第三部分为短篇和小小说集《众生百态》,由四十余篇小说组成,作品涉及领域广泛。有人生哲理,有对世事的慨叹与礼赞,刻画了种种人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
  • 仗舰走天涯

    仗舰走天涯

    2015年4月3日,作者随中国海军152舰艇编队从舟山出发,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152舰艇编队圆满完成海军第二十批护航任务,共为39批90艘中外船舶护航,有效维护了战略通道安全。护航任务结束后,编队未经休整直接转入环球访问任务,横跨5大洲16个国家访问。152舰艇编队的护航和环球访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充分展示了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官兵过硬的军政素质,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一书讲述的是劈山开路先锋连的纪实故事。
  •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20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纪伯伦的诗集,由知名文学家冰心翻译,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和人生的智慧书。《沙与沫》由一篇篇韵味悠长的短章组成,好比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折射着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瑰奇想象,与泰戈尔的《飞鸟集》堪称双璧,二者都以简短而寓意隽永的诗句,点滴深入读者的心灵,而纪伯伦的《沙与沫》比起《飞鸟集》的灵动洒脱,则更显端庄大气,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先知》被誉为“东方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是一部指引人生路途的经书,字字珠玑,诗意盎然,宛如一道甘泉,潺潺滋润读者的心田。
热门推荐
  • 翼之影Ⅰ:前奏

    翼之影Ⅰ:前奏

    拥有惊人天赋的波尔德在进入弗戈森诺空军学院的第二年,于一次考试中意外入选了S-AF空军基地的僚机飞行队。在这里他结识了传说中的飞行员与一群战友,从此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快速地蜕变……阴谋,战争,死亡。梦想,希望,重生。属于成年人的残忍哲学与少年胸中的飞翔热望,在这片本不该驱走和平的辽阔世界中融汇激荡!如果在你心底存在一份对草莽精神的渴盼,一份对自由无畏的狂热,一份对爱与时光的执念,那么欢迎进入White Phantom的世界,成为我们的同伴!
  • 秦战之血色夕阳

    秦战之血色夕阳

    诸葛家人的后代在现代社会郁郁不得志,即使当了兵,他的那点才能在军队中也不够看,机缘巧合之下,他穿越到,战国末期的一个战场,结果成了俘虏,被送往漠北草原,在途中他说动那些俘虏和他一起暴动,钻进了阴山山脉,从此阴山成了他们的一个根据地,他带领了这群战士在,阴山四处出击,最终把匈奴赶出了漠北草原,时候,他和他的战士们又尾随着匈奴的脚步,征战四方,最终功成身退以后,带着兄弟们回到了中原,深藏功与名。
  •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
  • 做最好的自己:认识你的性格

    做最好的自己:认识你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古老话题。性格是命运好歹的先决条件,命运是性格导演的人生结果。相对而言,人们似乎更在意自己的命运,而非自己的性格。只有在晓得二者存在着如此密切而且非常内在的关系时,才开始对自己的性格格外关注和重视起来,这可能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势力心理使然。
  • 名为混乱的秩序

    名为混乱的秩序

    一个由神打造的真实世界,因为一批外来者的进入而打破的秩序,从而化为混乱。有些外来者将原住民视为NPC肆意屠杀有些则主张和平,不消停的混乱……莫名其妙穿越到这个神奇世界的凌风又当如何?
  • 陌念桃花灼灼

    陌念桃花灼灼

    八月的星城天气很是炎热,在片场休息的群演们,都忍不住用羡慕的目光,望着能够在太阳伞下遮阳的主……
  • 犀利皇妃

    犀利皇妃

    前朝风云莫测,后宫你死我活。人之初,性本?初入宫廷,帝王之心难揣测,既有挚爱,又惹群花,奈何只卿一人守孤单。豆蔻年华,已入宫门,半生皆为一人活。时局险恶,人心难测,待到秋风漫天过,谁是独笑者?她是宰相之女,他是一国之君。初见时两小无猜,再见时他已心有所属。初入宫时,她以他为天,小心翼翼,举步维艰;初见她时,他以她为恶,多加刁难,多加利用。宫廷险恶,敌人难测,她为他家庭破散,自身沉浮;挚爱永在,群花乱簇,他为己处处筹谋,无视她怒。帝王无情,皇家无意,她终是看破,步步为营,筹谋算计,只为一日凤舞九天;挚爱远逝,蓦然回首,他才看见她,知她所愿,暗中相助,只为一日和她一起君临天下。
  •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是一部以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描写英格兰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散文作品,文笔细腻典雅,对大自然的描写丰富流畅,而且故事曲折有趣,富含哲理,被誉为英国散文作品的典范。小说塑造了一群生动的动物形象:行事鲁莽但天性善良的蟾蜍、踏实而又不乏诗趣的河鼠、忠诚而又天真的鼹鼠、性情执拗而又富有慈父般爱心的老獾,等等。这些鲜活的形象各自保留着动物特有的习性,但动物的性格、思想、行为已经人格化、社会化了,作者关注的重心已经超越了动物生活和动物心灵而投向了人类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因而,读者从中可以获得关于人类生活经验和价值的体认。
  •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堕落的瞬间

    堕落的瞬间

    嗜血女杀手偶然被接受变异基因疫苗注射,成为了最后一个基因异变携带者。变异基因使她的形象彻底改变,她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在博士的基因实验室里偶然见到另一个异变的自己取名幻影,于是她脱离组织一边应付仇人的追杀一边,接受组织的围剿,一边寻找另一个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