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200000031

第31章 度人:帮助每一颗佛心生长 (2)

大迦叶尊者喜欢向贫穷的人乞食,而不向有钱人乞食。一天,尊者准备去乞食前,先入定观察应该给哪里的穷人种福田,观察后即来到王舍城中,看到一位老母最为贫困。她住在茅厕中,身体羸弱又有疾病,孤苦伶仃、无衣无食,只能用小篱笆遮挡身体。尊者入定知道她由于往昔没有种福所以今生贫穷,又知道老母近日即将寿终,于是心想我若不度她,她就再也没有种福田的机会了。这天,老母饥渴困乏,见到一位长者要丢弃一些已经酸臭的米汁,随即拿着破瓦盛了回来。大迦叶尊者来到老母的住处,说:你若布施给我,可以得到大福报。老母回答:我又病又穷,无衣无食,并非我不愿布施,实在是没什么可以布施的呀!

尊者即答偈言:

佛为三界尊吾备在其中

欲除汝饥贫是故从贫乞

若能减身口分铢以为施

长夜得解脱后生得豪富

尔时老母重说偈言:

实如仁所言生世无功德

今在粪窟中不净涂其身

饮食无分米羸形而不覆

如今之极贫施意与愿违

尊者重说偈言:

母说处不悦饥穷无以施

若其有施意此则不为贫

若复知惭羞此则着法衣

如母此二事衣食为备足

世有颛愚人俗衣宝谷多

无惭不念施计后此大贫

惶荒设福德可谓为希有

信哉罪福众至诚不虚说

尊者说:佛是三界至尊,我是他的弟子,想要解除你的饥饿贫困,所以向你乞食。如果能把衣食分少许布施给我,即可从饥贫中解脱,来世得到豪富。老母说:诚如您所说,我前世没有修福,所以今生住在粪窟中,无衣无食,虽想要布施却无能为力啊!尊者说:你说饥饿贫穷无以布施,如果你有布施的意愿,则不能说是贫穷了,如果再有羞惭之心,就是穿着法衣了。世上有的愚人,虽然锦衣财宝谷物众多,却无惭无愧不知布施,福报尽后就要受贫穷的果报了。如果你这么贫穷还能布施修福,那就是稀有难得啊,要相信布施必能获福啊!

老母听尊者说完后,心里很欢喜,想起前日得到的臭米汁,想要布施又担心没法喝,于是请问尊者:可以慈悲接受我的布施吗?尊者回答:很好很好!老母即取来米汁,由于没有蔽体的衣服,只能侧着身子隔着篱笆把米汁递给尊者。尊者接受了米汁后,即咒愿老母获得福报安康。尊者心想,我如果把米汁带到别处喝,老母会不相信,以为我把米汁丢弃了,随即当着老母的面把米汁喝干净。老母于是生起了真实的信心。尊者又想,我当显现神足通令老母增加信心,随即隐没地中又飞上虚空,身出水火,种种变化。老母看到如此神变后欢喜踊跃,诚心地跪在地上遥视尊者。

尊者问老母:你有什么心愿?这时老母厌离世间之苦,向往天上的快乐,就向尊者禀白:我愿以此微福得生天上。于是迦叶尊者忽然隐没不现。数日后,老母寿终,即转生到忉利天上,威德巍巍,震动天地,光明殊特,譬如七个太阳同时出现照耀天宫。帝释天主释提桓因很惊讶,不知是什么人有此福德,该不是这里还有人在我之上吧?于是以天眼观察,得知是因为这个天女的福德。释提桓因问天女:你从何处来?是修了什么大福德,有如此大光明大威德?天女回答:我原本在阎浮提的粪窟中住,又老又病,无衣无食,因为供养了释迦佛的大弟子迦叶一点臭米汁,然后发愿生天,所以现在生到此处。

弦外有音

人心中往往有无数的想法和念头,想要帮助别人,就必须有足够的诚意,因为真正的诚意会让人顾及到他人的想法,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实现他人的愿望,还能够让人在受到帮助的过程中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在你身边的人群中,无论是何种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的人,他们尽管希望得到帮助,但绝不希望被人施舍,“助人为乐”不仅要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别人快乐,这才算是真正的帮助。

借幻境度化人心

智慧点金石

对于凡人来说,尘世中有太多的诱惑和享受,很多人为了这些幻象而执迷,因此难以走上证悟之道。他们一错再错,甘于在错误中消耗掉自己有限的生命。

佛悲悯人的不幸和执迷,企图通过各种方式拯救他们,让他们见到真正的大自在。为了启发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处境,佛可能幻化出种种假象,让他们亲身体会到执迷不悟的可怕后果,从而放弃自身盲目的坚持。

此种佛的度人之道,启发着现实中的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不认清现实的虚幻,又怎知佛道的美好?”在下面的故事中,佛陀向一位青年男子演示了这个道理。

从前,在摩竭国有个观园,里面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这一天,有一男一女在园内烧香拜佛。那个男子是城中一个大臣的儿子,名叫畏民间;那女子是个漂亮的女人,名叫上金光首。这两个人被彼此吸引,在拜佛时一直忍不住偷偷看着对方。

突然间,上金光首仰翻在地上,四肢僵硬。畏间非常惊讶,过去推了她一下,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畏间不知所措地看着躺在地上的上金光首,只见她的脸色发黑,眼睛、嘴角、鼻孔、耳朵都开始流出脓血来,一股恶臭直扑他的鼻孔。畏间这才明白,上金光首的确死了,而且在炎热的阳光下已经开始腐烂。

转眼间,美丽的上金光首变成一具腐烂的女尸,一群群绿头苍蝇循着恶臭飞来,全都在尸首上吃喝那死肉败血。

畏间怎么也想不出上金光首的死因,不禁惊恐万分,准备拔腿跑掉。刚站起来要跑的时候,却听到身边的树木说起话来:

“这女子死得真可怜!那么漂亮的脸蛋,那么苗条的身材,却不明不白地被抛在这里。”

又有一棵树说:“这位先生,难道你只贪图她生前的美丽,不管她死后的凄惨吗?”

畏间本能地停住双脚,他奇怪树怎么会说话。听到树的话,他一时间感到惭愧,便从身上脱下外套,将那已经腐烂发臭的尸体盖住,搬到树林中藏起来。

畏间向园外走去,刚走了几步,忽然看见半空中亮起万丈佛光,照亮了整个天空。佛光中佛陀威仪万方,神采奕奕。

畏间顿时忘记了刚才的事情,心中异常兴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再定睛一看,令他更惊奇的事发生了:帝释天放着五彩祥瑞的光芒,站在他面前。

“小伙子,恭喜!恭喜!你年纪轻轻就有福报看到佛陀的法相,肯定做了什么善事吧?”帝释天走过来赞扬畏间。

畏间听了这话,忙对帝释天说:“帝释天神,您真是救苦救难,我正愁得不得了呢!请您给我指条光明大道吧!”

“小伙子,不必发愁,有什么事与我到佛所去说。”

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佛陀居住的精舍,帝释天变出一朵花来,交给畏间说:

“把这花放在佛陀的身上,有什么话尽管对佛陀说。”

畏间照上帝释天的指点将花放在佛陀足上,退后叩首说:

“佛陀啊!我要告诉您一件事。今天有个女孩邀我到观园去游玩,后来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她七窍流血、皮腐肉烂,我看到简直吓坏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佛陀正准备开口说话时,从外面走进来了两个年轻女子。畏间看见她们大吃一惊,原来那个年长一点的正是上金光首。

两个女子拜完佛后走了出去,畏间转头一看,佛陀和帝释天神都不见了,面前却站着文殊师利菩萨。

“小伙子,你认识刚才拜佛的那对姐妹吗?”文殊师利菩萨问。

“我只认识那个姐姐,她是上金光首。”畏间回答。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你从今天的事情中知道了些什么?”

顿时,畏间心中觉悟了,他马上回答道:

“美丽不过就像泡沫一样,会年老、会消失,上金光首也是如此。我不用着迷于她美丽的容貌,就连与她之间的快乐都是瞬息的幻想,只有佛道才是我永生的依靠。”

文殊师利菩萨满意地笑了,随后便消失不见。这时畏间才明白,这些都是文殊师利菩萨为了教化他而示现的,从此精进求道,后来成了德光耀菩萨,最后成佛。

不认清错误的危害,又怎能正心诚意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弦外有音

生活中的教育者们,常常为了被教育对象所犯的错误以及对于错误的执迷不悟感到无比头痛。他们甚至因此想出了种种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个别的时候迫不得已采用体罚的方式,可结果越管越糟,一塌糊涂。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被教育者没有从内心里明白自己的错误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而坚信自己没有错,所以,教育者进行的所有劝说和行动都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如此下去,越教育越逆反,错误也迟迟得不到改正。

如果教育者能够效法佛陀的做法,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创造一个情境,让被教育者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这种错误会给他自己的未来带来哪些痛苦,他就会自动地改正错误。这样做,既达到了目的,又不会让彼此的关系僵化,可谓一举两得。

投其所好,劝人成佛

智慧点金石

度人要讲究方法,众生的心念、根基、智慧有所不同,那么度人的方法也就千差万别。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彻底了解要度脱的人,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如果“药”不对症,那么即使它有再大的效力也无济于事。

这个道理在现实中的应用也是十分普遍的,把它理解为“投其所好”并不为过。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一位海涛法师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佛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妙庄严王,他的王后叫净德,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净藏,小的叫净眼。这两个儿子从小就修行菩萨道,已经具有神通。

有一天,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对净藏和净眼说:“要是妙庄严王也能修行佛法就好了。”

“恐怕不行,我父亲从来不信佛的。”净藏回答。

“师父,我看要他信佛是难上加难啊!”净眼也附和着。

“你们想办法让他来见我一次吧!”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慈悲地说着。

净藏、净眼回到宫中,就一直想怎样能让父王去见师父,他们决定先对王后说这件事。

“母后,我们希望您和父王一起拜访一次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好吗?”净藏问。

王后为难地说:“你们父王只信婆罗门法,恐怕……”

“但是供养佛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啊!”净眼说。

王后说:“这样好了!儿子,你们修佛苦行,应当会神通吧?只要你们在国王面前露露功力,我再劝劝他,应该就好办多了。”

于是母子三人来到妙庄严王的宫中,妙庄严王正埋头忙于国事,皱着浓眉思索着。

“大王,我和儿子来看您啦!”王后说。

“只有你一个人吗?儿子们呢?”妙庄严王转头看看四周,不见儿子的身影。

忽然从窗外传来二人的声音:“父王、母后,儿臣在这里。”

妙庄严王和王后抬头一望,只见两个儿子凌空站着,惊讶得张大了嘴,说道:

“怎么回事?”

“父王、母后,请看儿臣十八变化。”

话才刚说完,净藏、净眼马上变成两尊金光闪闪的佛像,还不断朝他们招手。一会儿,佛像不见了,空中又现出两棵开满花的菩提树。忽然树不见了,天上飘下朵朵鲜花。鲜花过后,又见两匹骏马在空中奔腾,真是天马行空,自由往来。

净藏、净眼的十八般神功真让妙庄严王开了眼,不由得啧啧称奇。

同类推荐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作者用简洁思辨的文字,给我们以启示,协助我们转化心性。指出生活中人们的痛苦烦恼的根源。通过开启心智,让困惑的自己获得自由,找回内心本来清净的自己。快乐不是一蹴而就,获得快乐自由需要降伏内心。通过重拾人伦道德,先做个善良的人,之后成办利他。放空自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重新发现自己的生命之光。慈善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意行为,慈善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是温暖快乐的源泉。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影后的通关攻略

    影后的通关攻略

    【甜宠文】【不虐】一次意外的坠机,来自X星球的Aida从本体脱离,精神源正好和即将死亡的高中生赵清雅契合。从此,她便成了她,代替她活下去,替她报仇。可谁又知道她是怎么在半路惹到一只“小奶狗”的?黏人就算了,谁让他长得帅!生气的时候看看这张脸,什么气都消了。“顾北陌,你要是再气我,我就和你分手!”“你确定?过了我这个村,后面可都是我的连锁店,你还想到哪儿去?”“哦~你这是打算赖上我了?”“可不是?我这一辈子,就赖着你不走了。哼!就算是你赶我走,我也不走,就要赖着你。”
  • 老婆PK 初恋

    老婆PK 初恋

    你去再找一个女人试试看啊?我敢保证,你永远不会找到我这样好的女人了。”“切,我也敢保证,如果你敢离开我再嫁一个男人,绝对不会找到像我这样完美的男人了!”之后,他们便相拥在一起,互相亲吻着对方。本来幸福而平淡的日子过得好好的,但刘义军的初恋回来了,他们相遇了……
  • 卜奎大侠

    卜奎大侠

    浩浩嫩水从大兴安岭的小溪小河汇聚而成滔天之势,奔腾之间已经来到平原,忽然一个大拐弯,宽阔和宁静了许多。在那大拐弯处,打鱼人狩猎人挖参人淘金人买卖人樵夫耕者渐渐会聚,马架子变成土坯房。一些个自然屯应运而生。公元十九〇〇年前后,中东铁路的路基已经蟒蛇般爬过来,把五福玛、榆树屯、昂昂溪、顾店、水师营、炮台屯这些村落穿成一线,但是铁路还未开通,它们之间的交通还是要靠传统的驿路水路。这些众多村屯从外围向一个地方靠拢,那地方的土坯房变成青砖房,四周修葺青砖城墙。
  • 洁癖女的爱情罗曼史

    洁癖女的爱情罗曼史

    芮洁有重度洁癖,在她看来,整个世界到处都充斥着肮脏,细菌,病毒。从外面回到家,不论多晚都要洗澡,直到浑身搓的通红,乃至泛疼才罢休。长期如此,浑身伤痕累累。
  • 错上美王爷

    错上美王爷

    她的人生其实就是个悲剧,坐飞机执行任务结果飞机爆炸了。才重生就被人下药了,饥不择食拉傲娇王爷上床,被天南地北的追杀了。打算负起责任与傲娇王爷同结连理结果大婚之日,抢亲的来了可惜抢得不是她这个新娘。与傲娇王爷相亲相爱,夫唱妇随了,半路却杀出小三了,打算休夫跑路,结果悲剧的怀孕了。打算摒弃前尘带着儿子改嫁了,结果傲娇王爷杀到了。只是可惜,傲娇王爷手下一激动,再次抢错了人,新郎被抢走了,留下她这个新娘原地踏步。片段一:傲娇受啊傲娇受,虽然长得挺像个攻,但是其本质就是一小受,可惜啊她怎么就不是男人。叶晓火辣辣的目光投射在麟陌袇身上,满眼都在控诉着这三个字。麟陌袇被那种怪异的眼神看得浑身一阵恶寒,“秦宛月,你再拿这种眼神看我,我就剜了他。”“啧,不仅傲娇还是个阴狠毒辣受。”傲娇王爷:“?!”片段二:“儿子,男男才是王道,长大后一定要找个美男做媳妇记得没?”“为什么不是美女?”“都说了男男王道。”“哦,明白。怪不然父王大婚之日抢得是易叔叔而不是娘。”傲娇王爷,额头青筋乱跳,那是失误失误啊好不好。
  • 诸天之孤儿院

    诸天之孤儿院

    在诸天的世界,孤儿太多了。某一个人以收集这些孤儿为自己的主线,可谁又知道他最开始的时候只是被一个孤儿院缠上罢了。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将军在上(全集)

    将军在上(全集)

    金马影后马思纯、人气鲜肉盛一伦主演新传奇历史剧《将军在上》,2017年10月25日优酷首播。2017超级影视IP原著小说,晋江年度点击榜首作品。一个女扮男装的战神将军,朝廷栋梁;一个病弱娇美的纨绔郡王,著名废物;一道赐婚懿旨将两人绑在一起,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你来我往,斗智斗勇,女强男弱的调教大戏即将开场!花容月貌的大秦国郡王夏玉瑾奉圣旨娶了大胜归来的“活阎王”女将军叶昭,他被逼无奈又不敢违抗圣旨,唯有四处找茬,用尽百般手段妄图重振夫纲,叶夏两人欢喜斗法,日子却过得日渐融洽起来。两人一同经历了被栽赃、南下赈灾等事件,感情飞速升温,叶昭却突然被迫解甲归田,上交兵权。而正在此时大秦遭到游牧民族进犯,在战场上节节退败,将军叶昭只好重披战甲,一步步走向敌人精心布置的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