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00000016

第16章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1)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智慧点金石

《孝经·天子章》中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说明了孝道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论语》同样有语:“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回报的爱,古人常以乌鸦反哺来教育子女莫忘亲恩,小鸟尚且如此,何况人?不要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生育之恩,即便是多年来的养育之情,也还之不完。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疼我者父母,念我者父母!试想父母生我们时,那婴儿就如草木的萌蘖一样易于摧折,难于培养。父母时时刻刻将之记挂心上,只怕那萌芽遇有狂风、遭到骤雨。他们用尽所有心神以保护那懵懂的性灵。悲啼、疾病,让父母无尽忧思。父母的养育,恩实难报。

故事苑:曲径通幽

“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小羊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它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乌鸦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嘴对嘴地喂养年老的父母。这则《增广贤文》里的故事,让人听后肃然起敬,感动不已。动物尚能如此,我们人类又做得如何呢?

林本在一家外企供职,然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林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却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养家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妻子的肩上。天长日久,妻子开始鄙视林的“无能”,并像功臣一样对他颐指气使、居高临下。

同时,林的老父亲也成了妻子的眼中钉,她不止一次跟林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林总是不同意。有一天,他们为这件事在卧室吵了起来,妻子嚷道:“那你就跟你爹过,咱们离婚!”林一把捂住妻子的嘴说:“你小声点儿,当心让爸听见!”

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林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星期天,林带着孩子去看父亲,进门便看见父亲正和他的室友聊天。父亲一见孙子,又抱又亲,还抬头问儿子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林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玩的……”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林的眼睛却渐渐涌起一层雾来。

接下来的几天,林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他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在摇头,说他们这辈子最苦,要是死都不能保个全尸,太对不起自己了。这时,父亲站了起来,他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眼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因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求职的机会啊!”听完这席话,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风生,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这时林已说不出话来,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父母对子女的爱,像流水,永不止息;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像风吹树叶,风起则叶动。这种爱的失衡,让人叹息!

弦外有音

我国古代有一首《劝孝歌》,里面有两句话:“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直白而深刻。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学问之道在于做人的根本,需要建立自己的人生,完善内心的修养。孝是做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因此,学问的根本就在于培养孝道,让人生拥有爱的人性光辉。孝是爱的根本,也是爱的最初形式,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又会对谁付出真心呢?

精神养老:只愿儿女“常回家看看”

智慧点金石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人只把能养父母便算作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心,又与犬马有什么分别呢?

孔子所处的时代有许多道德约束,尚有许多人无法真正理解孝的真谛,而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孝不仅仅是形式,还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曾有一则公益广告便将此意抒发得淋漓尽致。一位年迈的母亲,在中秋佳节之时满心欢喜,精心准备了饭菜,最终却只等来了儿女们的电话,母亲顿时神情落寞。充裕的物质生活只是表面的形式,一位老人恐怕甘愿每天粗茶淡饭,只要儿女能够常回家陪伴,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一首歌——《常回家看看》,这恐怕是所有父母的心声吧。

故事苑:曲径通幽

孝不仅仅是养活父母,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当落叶在风中盘旋的时候,又一个萧索的冬天降临到人间,这个冬天异常的冷。可是市里的图书馆里,却迎来了一个常客。这是一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读者,背驼得很厉害,他几乎天天泡阅览室里,风雨无阻。不仅如此,在所有读者中,他总是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走。有时读者都走尽了,他也不走,天天如此。

那个老读者每次来到阅览室,只是翻翻这看看那,纯粹是来消磨时光的,管理员们都对他没有好感。有一天偶然发生的一件事,让一位管理员从此改变了对老人的看法。

那天在下班的路上,同事突然问这个管理员:“你母亲是不是被聘为我老婆的那个商场的监督员了?”

管理员愕然:“没听母亲说过呀。”

同事说:“我老婆在某商场当营业员,她们商场每天开门,迎来的第一个顾客常常是你母亲。而且老人什么也不买,只是挨个柜台看,还要问这问那。时间一长,营业员们就以为老人是商场领导雇的监督员,是来监督他们工作的——因为商场领导有话在先。营业员们就对老人很戒备,同样也很反感。”听同事说完,这位管理员就径直回到母亲家。父亲两年前病故,母亲一个人生活。管理员把同事所说的事情一说,问母亲是否真的在给人家做监督员。母亲矢口否认:“没有这回事呀?他们大概是误会了,我就是闲逛而已。”

管理员开始数落母亲。

母亲长叹了一声,伤感地说:“我们这些老人一天到晚太寂寞了,逛商店,只是消磨一下时光,可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了,一天不去就觉得不得劲儿。要不,你要我干什么呢?”母亲说到这里,垂下头,悄悄地流下了眼泪。

就在一刹那,管理员突然感到心里酸酸的。母亲有一儿两女,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很少来看母亲,逢年过节也不能回来,不是寄点东西,就是寄钱。直到此时他才明白母亲最需要的是排解寂寞和孤独啊!那天管理员没有回家住,而是陪母亲住了一晚,聊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管理员上班很早,驼背老人仍然等候在阅览室门前。也不知为什么,她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柔情,她第一次没有用以前的那种眼光来看这个老人。

管理员热情地说道:“大爷,这么早就来啦,快进来吧。”

突然间,这个冰冷的冬天有一丝暖流悄悄流淌。

孝绝不仅仅是能够保证父母衣食无忧,因为父母更希望得到的是儿女的关心,他们希望的是儿女能常回家看看。

弦外有音

现在社会上正在提倡精神养老,即“新孝道”。它不要求儿女固守在父母身边,更不要求绝对听从父母的指挥与安排,只要求在父母丧失劳动能力而社会保障又不健全的情况下对父母实行物质救济,保证老人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进行自我生活娱乐;尊重父母,真心爱护父母,不对父母施以任何暴力,常常给父母通通电话,闲暇时,常回家看看,在节假日陪父母玩玩,在精神上与父母达到一定程度的沟通,使老人得到精神慰藉与精神自由,从而身心健康。

老人最缺少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只要你懂得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孝的内涵。

游必有方:离家创业者尽孝之道

智慧点金石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典籍的注释是:“父母在时,不做远行。若不得已要远行,也该有个方位。”因此,这句话被后世的儒生们理解为“父母在,不远游”,并绝对地尊崇这一观念,这多少有些迂腐。

“游必有方”的“方”并非其他典籍中注释的“方向”,而是指方法。并非只要父母还健在,儿女就不能离家创业,只是说,父母年迈没人照顾,子女远游他方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让父母衣食有着,这便是孝之道。

故事苑:曲径通幽

离家创业,一定不要忘了家中父母。

有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繁华的北京城,有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他常常给父母打电话聊聊自己的近况,以免父母担心。每年他都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寄几次钱物,尽管父母还能自己劳动。每逢过节,他都要回家看望父母,因为这个原因,他错过了很多外出旅游的机会。况且,北京的火车票通常都是供不应求的,即使没有座位,他也要站几千里地回家。同事们都笑他“傻”,对此,他只是一笑了之。因为,在他心中,能够回家见见父母,同父母说上几句话,再幸福不过了。其实,别人又怎会知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他的电脑里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图片……

同类推荐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本书努力诠释“泰勒原理”的思想精髓,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和剖析,并且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如何去将“泰勒原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在遇到有关的课程问题时,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帮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育事业的追求无止境。相信学习了“泰勒原理”,中小学教师会有所收获,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快地达到专业圆润的境界。
  • 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

    本书论述了教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发展与教育,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及其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与评价,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内容。
  •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独二代”、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群对“规范”二字熟视无睹的“熊孩子”。该如何管理这种“熊娃”横行的班级呢?本书就是一位班主任亲身实践的案例,既有面对面的直接“斗法”,让这些“熊孩子”的行为慢慢走上正轨;又有班级管理中的巧妙出招,让闹腾的教室里日渐有序;还有和家长们的联手“使计”,从家庭教育寻找根源,让孩子真正逐步转变。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本书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担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期间,利用一个寒假给75位大学生的回信。书信的内容涉及大学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就业前的准备等。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对当代大学生真正上好大学这堂人生课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祭天圣姬:妖帝哪里跑

    祭天圣姬:妖帝哪里跑

    百里容栖在千古丈做了那里的神明,一场劫难让她带着她的三个小妖精登上渡生之道,与她的霸道男友发生的揪心之恋,她一步步走向祭天之路的艰辛历程,成妖帝,升天姬,搞怪的灵蛇和凤凰,旅途真是充满了无限乐趣。
  • 毒液的无限吞噬之旅

    毒液的无限吞噬之旅

    【毒液的无限吞噬之旅】我居然成为了毒液新一代的共生体,而且这个毒液还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的!轮回公司12138号员工,我被不断传送到各个世界,不过好在这个毒液不太一样,他可以吞噬对方获得其所有的能力!【零度冰点】【龟派气功】【三千世界】【………………】我是毒液,毒液是我,我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怪物!狐妖—一人之下—夏洛特—(待定………)
  • 冬雪暖春

    冬雪暖春

    一个真实的故事,虽有一些描写不到,但就是心中的,故事,一拖再拖,拖了五年,再朋友的鼓励下,还是选择面对,开始动笔……骂我也好为我的不幸感到同情也好我请你们别把我的故事,重复到下一代谢谢——爱我的人
  • 重新认识你自己

    重新认识你自己

    人的高明往往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懂得自我省察: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及时的自我把握。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悲: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可悲的。我们要理性地正确认识自己,然后轻松地继续上路。
  • 小相公追妻记

    小相公追妻记

    他和她,青梅竹马。小时候的他,总是受她保护。情窦初开,他去追大家闺秀,她搞破坏,顺便史无前例的纠缠他。后来,迫于压力,她远嫁南方,他才发现,没有她的生活,陷入了混乱。于是,他认真学习做生意,考虑举家迁往南方。再相遇,他已进化成狼,势必要扑到她这个小白兔!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再兴炎汉

    再兴炎汉

    刘勇,一个21世纪的屌丝,穿越到了三国,成为了刘备的第二个儿子,看他如何成功崛起,创建属于自己的霸业!!!
  • 杨设计的世界

    杨设计的世界

    杨设计总是想,为什么太阳能板不是两层,还有好多为什么?这是科学问题?还是政治问题?还是人性问题?
  • 海贼世界里的骑士

    海贼世界里的骑士

    我明明看的是假面骑士系列、、、为什么穿越的是海贼王的世界啊!不过,好在也有金手指---人人果实·幻想种·传说骑士形态,可以通过拟态存在于记忆中的骑士,而达到实体化!从那时开始,一个让海贼世界无数雄性兴奋、渴望和崇拜的骑士出现了!!!“假面骑士,好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