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00000019

第19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 (2)

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

退了朝,李林甫连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

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连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即可。”

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真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有不少,尽管李林甫伪装扮得很好,但是他的阴谋诡计最终还是被人们识破了。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成语“口蜜腹剑”就是这样来的)。

李林甫当了十九年宰相,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就在这个时期,唐朝从兴盛转向衰败,“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消失,接着出现的就是“天宝之乱”(天宝是唐玄宗后期的年号),也就是“安史之乱”。

孔子说爱耍嘴皮子的人绝对不会仁厚,果然如此。但是,每个人都喜欢被人戴高帽。如果不是唐玄宗喜欢听好话,哪里还会有罢免张九龄的事情呢?当然也就不会有李林甫一手遮天的日子了。

弦外有音

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逢迎奉承,面对奉承或批评仍能泰然处之,则十分不易。因此,当别人将你捧到高处时,即使心中觉得很舒服时,也一定要敲响警钟为自己。

那些在我们面前老说好话的人,一般都会另有所谋。“巧言”之人很少有仁厚的,因为他们的巧言不过是为了要掩人耳目,降低他人的警惕心而已。他们在你面前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地恭维奉承你,但是在背后则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

一寸秋波,泄露千般心事

智慧点金石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读一个人,首先就要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最不会说谎的器官。

孟子在《离娄上篇》中有一段用眼睛判断人心善恶的论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说,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眼睛掩藏不了他内心的邪恶。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浊暗。只要善于倾听他所说的话,并观察他眼睛反映出的信息,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就无处可藏了。

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丰富的眼睛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对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一个人的内心活动,经常会反映到他的眼睛里,心之所想,通过眼睛就能看出其中的大概。

隋朝末年,战事频繁,魏征隐居于梁、宋之间。李密早年投身行伍,后因战败,只身逃到了雁门,换名换姓,扮成一教书先生,与魏征认识且常来往。一次,魏征半开玩笑地同他说:“我观察先生面色沮丧,目光涣散,心神不定,言语支吾,现在朝廷正在抓捕山东的叛乱分子,难道先生就是其中的要人吗?”李密惊慌起身,抓住魏征的手说:“您既已知道我的底细,还望先生救我。”魏征说:“我看先生没有帝王气象,也不具将帅的谋略,仅一乱世英雄而已。”接着魏征详细地向他分析了历代帝王、将帅及乱世英雄成败得失的原因,最后魏征说:“我夜观天象,汾河晋地一带有帝王将出,如您能前去辅佐,则前途不可限量。”话音未落,李密拂袖而起,傲慢地说:“腐儒之辈,不屑与图大事。”不久,李密又借故西逃,沿途招兵买马,驻营作战,最后还是一败涂地,投降了唐王朝。后又闹叛乱,终被全部消灭。

李密涣散的目光已经泄露他的底气不足,败局已定,所以魏征通过观察他的眼神看出他气数已尽。

通过眼睛,可以看出对方的内心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学会看懂对方眼神中传递出的信息,可以让你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的心理及他的为人。

弦外有音

在与人谈话过程中,眼睛这方寸之地,总能泄露千般心事。因为,人可以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却不能通过控制眼神来掩饰真心。

有识之士能够知人有所思、知人有所为。他们知道处世的最难之处莫过于知人,而善识人者总能找到识人的技巧,通过一个人的眼睛观其内心,不失为一个识人的明智之举。

从众:识人须摒弃的不良心理

智慧点金石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章太炎先生认为孔子主张在察人、识人时,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以众人的是非判断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行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此外,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说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

故事苑:曲径通幽

人们经常会犯“人云亦云”、“随大流”的毛病,结果只能导致错误的认识和判断。所以亲自去细致地观察某种人或事,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在为人处世中是非常重要的。

中山国叛乱时,魏文侯派乐羊为帅,领兵伐中山国,而乐羊的儿子乐舒恰恰在中山国做官。乐羊因故连续三次延缓攻城日期,此时魏国一些本来就对乐羊得宠而嫉恨在心的大小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上书告乐羊的状,说乐羊不但念及私情,不进攻中山国贻误了战机,而且有与中山国合谋反叛魏国的意图,大肆攻击乐羊。魏文侯凭着对乐羊的了解和信任,终不为之所动,把这些告状信统统锁进一个箧子里,并不时派人到前线慰劳乐羊和他的部队。

其实,乐羊之所以没有起兵攻城是因为他顾及城中百姓的安危,因此给中山国三个月时间,想让他们自动投降。但是三月期限已到,中山国仍不肯投降,乐羊马上亲自督战攻城。中山国王无计可施,只好把乐舒给杀了,用他的肉煮了一罐汤,让人送给乐羊,企图使乐羊为之心惊胆战,动摇攻城的信心。乐羊接过汤来,毅然食之,并对来者说:“回去转告你的国王,我军中炊具很多,马上就要轮到他了!”随即发起全线攻击,一下子就占领全城,中山国王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乐羊回朝后,魏文侯出城远迎,并在宫内设宴为其庆功洗尘。宴毕,魏文侯命人取来两个密封的箧子送给乐羊。乐羊以为是因立功所赏的金银财宝,回家一看,全是一些告他围城不攻企图谋反的书信状纸。乐羊大为吃惊和感慨,心想:朝中有如此多的人造谣诽谤我,要不是君主信任我,不为谗言所动,我恐怕早变成刀下鬼了。从此,乐羊对魏文侯更加感激,忠心效劳。

假如当初魏文侯自己没有主见,相信群臣的传言,临阵撤换乐羊,甚至问罪,那么魏国能够这么快取得战争的胜利吗?答案不言而喻。

弦外有音

人都有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也时常发生在识人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习惯通过别人的想法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其实由于不同的利害关系,任何人对他人的评价都不可能准确,都有可能出现偏颇。

因此,对于众人的意见、社会的传言,既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重要的途径是“察”之。查清内情后,才能尽量不作出错误的举动。

不以一时之荣辱取人

智慧点金石

明朝的冯梦龙曾警告世人:“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其主旨在于看人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以一时的荣辱取人。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大学》中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而孔子却做到了这一点。

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曾被关押,却是无辜的”,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公冶长是曾经蒙冤,后来得到平反昭雪的人。这种人难免会遭受世俗的歧视和一些讽言恶语,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孔子超脱世俗之偏见,不以一时之荣辱取人,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说此话时,孔子是已经赢得了普遍的社会声誉和身份地位的人。孔子能作出这样的决定,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在今天,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恐怕也难以做到。

故事苑:曲径通幽

人生的遭遇有时是身不由己,一时的荣辱有可能只是假象。

《绎史·卷九十五》引《留青日札》里记载了关于孔子弟子公冶长的故事,传说公冶长善辨鸟语。他生活贫困,经常没有粮食吃。有一次,一只鸟飞到他的房前,大声对他鸣叫着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驮羊,尔食肉,我食肠,当急取之勿彷徨。”公冶长听了之后,马上跑到南山,果然看见一只被虎咬死的山羊,于是拿了回来。后来,羊的主人在公冶长家里发现了羊角,就认为是他偷了羊,把他告到鲁国国君那里。公冶长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但鲁国国君不信他懂得鸟语,将他关进了监狱。而孔子知道他的秉性,为他向国君申辩,求情。鲁国国君没有理会。孔子叹息着说:“公冶长虽然在监狱里,却是无辜的啊。”

过了几天,公冶长在狱中,听到上次那只鸟又叫道:“公冶长!公冶长!齐人出师侵我疆。沂水上,峄山旁,当亟御之勿彷徨。”他听后,马上将此事报告给了国君,国君仍然不相信他的话,但还是派人前去查看,结果真的发现了齐国的军队,于是发兵突袭,取得大胜。因此释放了公冶长,并给了他很多赏赐,还想让他做大官,公冶长坚辞不受,因为他觉得凭自己懂得鸟语获得官位是一种耻辱。

按照一般人的观念,一个人只要进过监狱,不管是否冤枉,大家都会另眼相看,而孔子能抛弃世俗偏见,确实难能可贵。

弦外有音

生活中有一些人,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把正直的人看成恶徒,把有才华的人看做窝囊废。这就是门缝里看人,一洞窥天,全是偏见。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就是带着固有的感情色彩,也就是带着成见去识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会使我们犯下许多错误,从而影响我们正常的人际关系。摘下“茶色眼镜”,看一论一,以眼前论眼前,凭事实说话,对别人作出客观评价,这样才能使我们尽量不犯错。

识人,当用明眸、真心,方能准确、恰当。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本书包括王小波《他们的世界》——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王小波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其他四部未竟稿。电影《东宫·西宫》由张元执导,胡军、赵薇、司汗等人主演,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 山寨革命

    山寨革命

    从iphone到hiphone,从山寨版刘德华到山寨版周杰伦,旺子牛奶、Nlke运动鞋、百谷虎搜索……2008年,“山寨”一词呼啸而来,并成为当年最火的网络词汇。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记得2007年5月,我参加了广州暨南大学陈伟明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邢照华的毕业论文答辩。小邢是一位纯朴、勤奋、认真、执著的年青学人,他对学术充满了期待,具有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邢照华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这是一道具有一定难度的选题,但他做得很好。
热门推荐
  • 蛋定成仙

    蛋定成仙

    为了摆脱自己某个动机不纯的伪爹!一枚三百年都没有孵化出来的蛋毅然决然的离家出走。喂,那只叫凤凰的大鸟,本蛋不陪睡!仙?咱们梁子结大了!魔?把柄,本蛋手里有把柄,你咬我呀!上仙门,走魔国,横贯人间妖界,走上一条别样奋起之路!其实,世界之初本就是一枚蛋!
  •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相关概念的简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体系的发展现状、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转型、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创新以及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的实践研究等。本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具体矛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政话语分析创新、转型的建议。
  • 穿越之宠妃不好惹

    穿越之宠妃不好惹

    王府之中能帮助自己的不多,其中实力最大的就是拓跋嫣红了。本来楚留烟不想将拓跋嫣红拉扯进自己和柳青姸的战争中来的,但是楚留烟明白,只有她自己是没有办法将柳青姸扳倒的,为了生存,为了自己以后的日子,更为了将来的孩子,楚留烟已经决定了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将柳青姸给杀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郡主妹妹是反派

    郡主妹妹是反派

    大明星薛合意穿越了,穿进了自己N刷了好几遍的小说里,还成为了虐待男神的恶毒郡主妹妹。薛合意:“虐待是不可能虐待,这辈子都不可能虐待的,男神长得辣么帅,以后又有出息,我超喜欢的,叫爸爸都来不及,还怎么敢虐待。”男神:“但是你曾经叫人打断了我的腿。”薛合意:“不可能,我没有,别胡说。”这是一个舔狗,舔到最后应有尽有的故事。“怀瑾,可有心上人?”“没有。”“……”“她不是我的心上人,她是我的命。”1v1女追男暖文全糖无玻璃渣,请放心食用。
  • 掘命者

    掘命者

    童年巧遇摸骨之术,天生大吉大利之命,有逢凶化吉之能,但被一老瞎子一言命中,家人却相反,造化弄人,且看携天命纵横世间。
  • 千翊门

    千翊门

    千血崖里盛开了一朵嗜血波罗花,花开花落不过一刹。然方圆几里无一生机。第十五日,从崖底长出来一棵纯白色的鹿羚树。嗜血波罗花枯萎的地方升起一座金色宫殿。
  • 掌心彩虹

    掌心彩虹

    林笑笑本是一名无忧无虑的大学新生,一心一意暗恋着自己的学长兼学生会主席易皓中,过着上课睡觉,下课胡闹的颓废生活。本以为大学生活就会这样安安稳稳的度过,谁料好好做着处长的父亲竟然被人揭了老底成了贪污犯。从此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变成了贪污犯的女儿。林笑笑不得不和全职太太的妈妈开始新的生活,她又会有怎样的际遇?
  • 做最强大的自己:硬汉总统普京给青少年的忠告

    做最强大的自己:硬汉总统普京给青少年的忠告

    普京说:“我不是什么救世主,而是俄罗斯的一名普通公民,我的感受同俄罗斯的任何一个公民的感受是相同的。” 在很多人心目中,他就是力量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 毛泽东·大谋略:中共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决策

    毛泽东·大谋略:中共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决策

    记录了毛泽东如何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以伟人的超常的聪明睿智,战略家的深谋远虑,政治家的博大胸怀,革命家的宏伟的气魄,运用高超的斗争艺术,带领共产党人,为中国的命运所做出的非凡抉择,以及指引中国革命在风云变幻的复杂条件下披荆斩棘,渡过险滩恶浪,不断化险为夷、走向辉煌的胜利。再现了一位时代伟人的杰出领导才能、不朽功绩和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历史贡献。
  • 谋阙

    谋阙

    谋士与杀手疯狂生长的乱世,有人御狂局、有人执狂子,笼络杀手、捭阖朝堂。乱世,乱出谋士杀手的盛世。且看来自西渚千岛,历经逃杀来到大雍的古扬,如何步步执刀、谋猎宫阙!“如果不能回去,怎对得起当年鲜衣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