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00000005

第5章 将人做到圆满处 (1)

君子与汉子的人生选择

智慧点金石

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两位老夫子的承继关系,已为后世之人说尽。

客观地说,孔子要比孟子渊博,孔子的思想像海,穷其一生,难望其项背,孟子的思想像河,冲乱石、拍悬崖,荡气回肠,孔子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君子,孟子教后世人如何做一条汉子,孔子熏陶了文明礼仪之邦,孟子孕育了中华英雄之魂。孟子的横空出世,为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思想注入一股阳刚之气,儒家思想从此刚柔相济,进退自如,上可以辅君王,下可以安黎民,进可以兼善天下,退可以独善其身,既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烈,又有“闲花落地听无声”的静谧。

可以想象在遇到一件不平之事时,孔夫子一定是微笑以对,并彬彬有礼地去讲道理,告诉人家“你这样做不对啊”,“你这样就不是一个君子啊”,等等。无论人家怎样言语刺激,他都会保持一团和气,让人在如沐春风的教诲中,默然悔悟,这就是谦谦君子;而换作孟子,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老夫子目光如炬,与之对视,也许会先增添几分心虚,再加他心直口快,一言触其痛处,绝不姑息,而且道理娓娓讲来,让人防不胜防,不一会心理防线就会全面崩溃,颜面尽失,悔恨不已。面对这样的铮铮汉子,任何心内有愧之人都会畏之三分吧。

故事苑:曲径通幽

谦谦君子与铮铮汉子,作为两种人格特征,是不具有可比性的,无论做到哪一点,都可以让人心生敬佩。而最能体现两者区别的当属鲁迅和胡适,两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

鲁迅与胡适既是北大同事,又为《新青年》同人,在五四中并肩战斗过。

“五四”运动后期,随着《新青年》杂志的分裂,胡适与鲁迅日渐分道扬镳,走进了不同营垒。胡适的“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整理国故”、“钻入研究室”乃至后来的“好政府主义”主张皆为鲁迅所侧目。在《华盖集》正续编以及之后的每本杂文集中,我们都不难读到鲁迅对胡适这些主张的愤慨与讽刺。最严厉的谴责是他不点名地称胡适为“向日本人献上‘攻心菜’的学者”,愤怒之情溢于言表。甚至以胡适为灵魂的“新月社”被国民政府查封了,鲁迅也没有只言片语的同情或慰问,反而说他们是焦大,被贾府塞了一嘴马粪。这并不是一个文人简单地谩骂,而是一个坚持自己思想的知识分子的磊落之言,鲁迅自己也说他所有的批评都是对事不对人,敢于“横刀冷对千夫指”,也能“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身铮铮铁骨,绝不妥协。

而胡适却对此抱宽容的态度,并且批评、规劝苏雪林等当时批判鲁迅的人,表现了一代学术大师的卓越风范。鲁迅逝世了,尽管鲁迅生前与自己政见相左,恶言有加,但胡适不仅不否定鲁迅的思想,还为他恢复名誉。胡适的这个态度,其宽容、大度、雅量、明智,确实是常人难以做到的“绅士风度”。如果说鲁迅的光明磊落让人由衷敬佩,那么,胡适的这种“绅士风度”也同样是让人高山仰止的。

鲁迅和胡适体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选择”。与鲁迅的思想深度、毫不妥协、坚韧诸多品质相比,胡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平常心态,是渐进的、理性的。正如世界有好就有坏,有前就有后,有强势就有弱势,有激进就有保守,如果把鲁迅的犀利、深刻看做激进思想的表达,那么不妨把胡适看做是介于激进与保守之间的温和派。

胡适先生就如同一位温和的,善为他人想的谦谦君子,而鲁迅先生就是携一身正气,绝不与现实妥协的铮铮汉子。

弦外有音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以玉喻君子,取其圆润,不尖锐。 佛家有一个词,圆融,是跟这种成熟的圆润颇为相似的境界。谦谦君子的圆润亦同此理。修成佛、修成仙是尘世之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但磨去棱角、收敛光华、修成谦谦君子却并非太难的事情。容人之量是修成谦谦君子的前提。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修不成君子,开阔的心胸、通透的眼光,才是君子的气量。

而铮铮汉子就像一株寒梅,挺立风雪中,傲然绽放。他们敢于仗义执言,绝不妥协。他们不苟且,不油滑,不世故,不屈不移;他们有志气,有勇气,有骨气,有胆有识。立世一尘不染,对人一片冰心,一箪食,一瓢饮,却敢于担荷一切苦难。正如古诗所云: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无论是谦谦君子,还是铮铮汉子,都是立身处世所应追求的美好人格,如果在人生路上选择一种作为你的修养的目标,你是选择做谦谦君子,还是铮铮汉子?

诚信,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底线

智慧点金石

《管子·枢言》曾写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这一美德伴随着一代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牛车没有,马车没有一样,那车怎么能走呢?

儒学经典中一再强调“言而有信”。“信”确实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底线。“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应该是社会的规范。今天,诚信已经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

故事苑:曲径通幽

综观人类,大凡品德好的人一定是讲求诚信的人,而诚信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

皇甫绩是隋朝一位很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生计,就把他带到外婆家居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因此就格外疼爱他。

皇甫绩的外公叫韦孝宽,韦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家境殷实。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在自家给孩子们授课。这样一来,皇甫绩和表兄弟们都可以在家里的学堂上学。

外公虽然心地善良,但也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外公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老师上午留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幼年丧父,就不忍心打他。于是,外公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但是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平时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不能放纵自己,应该按照先前所定的规矩,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下。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皇甫绩因信守诺言,而赢得他人的好感,从而美名在外,可见诚信的力量,也印证了孔子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弦外有音

一诺千金,自己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兑现。正所谓“大车无,小车无”,和都是车子的关键所在,如果大车没有横杆,小车没有挂钩,那车子是走不动的。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不管做人、处世、为政,“信”都是关键所在。一个人失去了信用,就失去了做人的基础,长此以往,别人对其只会失信者敬而远之。

人因诚信而立,做人须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是一轮万众瞩目的圆月,唯有与莽莽苍穹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高山之巅的纯净水源,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伪,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忍耐,人生的延长线

智慧点金石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不能容忍一些小事,最后就会坏了大事。

缺少忍耐的结果常常是事情难以圆满解决,甚至会因一时愤怒酿成大错或大祸,这在现实生活中绝非少见。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人在盛怒下常常会作出不理智的行为,他说:“愤怒从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培根则告诫道:“无论你怎样表示愤怒,都不要作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忍耐是保全人生的一种谋略,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因为风物长宜放眼量。忍耐是一种弹性前进策略,它是人生的延长线,就像战争中的防御和后退有时恰恰是赢取胜利的一种必要准备。

故事苑:曲径通幽

“忍字心头一把刀”,不是意志极坚强者,很难把这个写起来极简单的字做到位。

1076年,德意志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格里高利针锋相对,在罗马拉特兰诺宫召开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将亨利驱逐出教,不仅要求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

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的大大小小封建主都起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1077年1月,他身穿破衣,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忏悔请罪。

同类推荐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谁来娶我的女儿

    谁来娶我的女儿

    每逢周末和法定节日,上海市HP区NJ路附近某公园的北角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群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立或坐,以品评的目光相互打量。这些人或是拿着写满信息的纸牌四处游走,或是站在自己的“摊位”前面。这里就是上海相亲角,一个特殊的公共聚会场所。相亲角中上演的并非是“剩男剩女”的戏码,真正的主角是他们的父母——当年的知青一代。知青一代在婚恋大事上曾经被“党疼”“国爱”,而今他们的子女要解决婚姻问题时,国家却早已从私人情感领域退出。国家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性领域的改制,迫使城市居民凡事依靠自己的程度达到了1949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父母们的集体性焦虑在相亲角中展露无遗。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热门推荐
  • 慕皇魔法学院

    慕皇魔法学院

    她没有名字,本是公主却过着仆人般的生活,你以为会发生灰姑娘一般的故事吗?不,这里可是个魔法大陆,到处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种种原因下,她被亲生父亲通缉,同时被亲生哥哥追杀,只能被迫离开了故乡,抛弃身为公主的身份……却意外的加入那传说中的——慕皇魔法学院。可是!她却莫名其妙被冠上了“千年不遇废柴”的称号。然而,她的真实身份让人感到无比恐惧。会甘心一辈子做个废柴吗?处处都是危机,废柴要反击,要逆袭!
  • 繁花岁尾

    繁花岁尾

    我有酒,正好,你有风花。来上一杯,和上一曲,挺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春秋卦

    春秋卦

    春秋,演绎的是争霸之春秋。春秋有“五霸”之说。《荀子·王霸》的排序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风俗通·五伯》的排序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除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始终在霸主的序列外,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不是霸主,史学家争论不休,质疑不断。争论、质疑,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秦穆公虽未称霸中原,但他称霸西域,无可厚非,当是霸主。
  • 玄沙师备禅师广录

    玄沙师备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人后母

    为人后母

    她,是潇洒不羁,脾气古怪,信仰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法医界第一异人。他,时而痴傻疯癫,时而暴戾无常,一身武功更是诡异惊人。一头天然棕紫色长发银色双瞳,是妖孽般的狂人。当二十一世纪的法医界第一异人,穿越时空,成为权倾国野的老王爷最后一个冲喜妾室,成为他这个妖孽小王爷的“后母”。当妖孽王爷迷失心智,却死死的缠上了现代的第一人法医。究竟是谁利用了谁,是谁伤害了谁又是谁毁灭了谁?“傻儿子,叫我娘。”“烟魂。”“哼!再这样缠着我,我管你是真疯还是假疯,是无敌还是有敌,我照样像解剖尸体一样剖了你!”完结文:灵魂错位:女老总的弱受老公:群号:107528062(加入的时候请写上“血儿”两个字)
  • 惑颜天下:重生之极品妖后

    惑颜天下:重生之极品妖后

    君要你死,你怎能不死?饮下毒酒,绝望的等待着死亡,只是当她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回到了进宫之前。那么,就让她用这绝世容颜去做一些曾经后悔的事情,就算是天下都要在她囊中。回到熟悉的皇宫之中,她在心中也还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脾气不好的长公主?送她去边塞和亲,这可是为了国家好,你就莫要抱怨了!什么?华妃流产了,她却要去那冷宫,罢了罢了,去就去又不是没去过!只是华妃既然这么喜欢孩子,大不了以后再送她一个也不是不可。从小小不起眼的嫔妃一下子到了贵妃,一万两黄金,不要不要,她怎么是一个拜金之人?推举她当右丞相,这个当然是可以有的,答应了答应了!
  • 叶落半夏

    叶落半夏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妻主太逍遥

    妻主太逍遥

    随着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宫锁珠帘三部穿越大剧的热播。穿越,成了当今社会万千少女心中梦寐以求的执念。叶雪瑶自然也是属于这类少女之一,整天梦想着来场穿越,勾搭个阿哥,教训下小三儿,掀起场宫斗。连生日愿望都是穿越,偏巧上天给力,竟然还真让她穿了。不过场景有些不对啊。为嘛不是清朝,反而跑到女尊国来了呢?罢了罢了,反正也是穿了一回,更何况这里,美男多多,桃花满天飞。作为新世纪腐女加色女的叶雪瑶自然是乐意顺其自然喽。天凤王朝“听说,京城有个奇人,是相府三小姐。你们常年在京城可了解这位三小姐吗?”外地旅客与同桌朋友谈论道。“诶,说起这三小姐,京城自是十分出名。武功高强,文采风流,却偏偏整天不务正业,但说也奇怪就这个样子,倒也是个招人喜欢的主儿。”朋友说道。“说起相府三小姐,她母亲是当朝丞相,为她谋个一官半职总没问题,何不入仕做官呢?”外地旅客疑惑道。“她没兴趣。”一白衣女子不知何时坐到了这桌,加入谈话道。“那武功高强,带兵打仗,扬名立万也是好的啊?”“武功高强又怎样?她胆子很小的。”白衣女子拿起桌上酒壶喝了口酒说道。“文采出众,再不济也可办个私塾,教书育人啊。”“她办个私塾教书育人,那根本就是误人子弟嘛。”白衣女子略微思索撇了撇嘴。“不过这三小姐虽是这般游手好闲,但听说她的蓝颜知己倒是不少,好像有四五位呢?”京城人士羡慕的说道。“诶,诶,诶。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她的蓝颜知己何止四五个!哈哈。”白衣女子微微挑眉,得意的说道。“诶?这位小姐对相府三小姐了解如此深刻,莫不是与其交好,敢问小姐大名?”外地旅客好奇的问道。“呵呵,那是,我的确和她很熟诶。在下叶雪瑶。”白衣女子轻摇折扇,漫不经心的说道。“啊!三小姐!!!”“三小姐!!!”本文女尊,np,美男多多,小白+小虐+小雷。不喜慎入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