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800000028

第28章 高考:一个时代命运的嬗变(7)

当中国文明处于鼎盛期的“唐宋时代”,正是欧洲被称为“黑暗时期”中世纪,从5世纪到15世纪,欧洲社会发展毫无起色。直到后来,中国文明提供给西方以关键性的文化资源“四大发明”,才唤起欧洲的觉醒。元代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惊奇发现”,引起欧洲各国对全球的探险、开发探险,幸运的是,他们不仅仅发现了一个“黄金中国”,更发现了他们自己和整个世界,并迅速主宰了这个世界。

诚如《纽约时报》中国主任克利斯多夫(Nicholas D. Krist)教授所描述的那样:“历史上的中国比西方更发达,更文明,更繁盛,更进步,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千年。而欧洲只是在近五百年来才发展起来,到了19世纪后的近百年,才真正赶上并超过中国。”

科举制度天然地成为“中国式文明”的象征。

科举制度实施以后给这个自然社会带来了更大的机会和流动,不管出身、地位、种族、年龄,“普天之下”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学问和能力,都可参加这个全国统一会考,一夜之间,取得“功名”,实现“治国、平天下”梦想和抱负。第一名到第五名的高材生被分别授予状元及进士等学位、官位,甚至直接升将拜相,结果相当于今天西方的全国大选。即使只经过地方“乡试”的学子也授予“举人”、“秀才”功名,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尊敬,并有机会参政。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民主、平等制度之一,比西方十八世纪后才出现真正的“公民社会”早了十多个世纪。

自隋唐以来,中国文化之所以经过多次的朝代更迭和“以马上平天下”的外族统治,却始终保持大一统的文化价值体系,乃是因为任何朝代的统治者,必须依靠士绅官僚来实施其对社会的治理,而在科举制的铸模中,士绅阶级则已经是被儒学规范定型化了的阶级。他们在文化价值上有着同样的“基因”,他们可以在为任何统治者效忠的过程中,像春蚕吐丝那样,不断复制出同样的文化价值。中国在近代以前之所以没有出现春秋战国时代那种文化上的多元化,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即儒学之所以具有如此悠长的历史连续性与生命力,从制度层面上来说,可以从科举制这一简单的事实中得到解释。

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孙中山先生在主持制定《五权宪法》时说:“从前美国有一个著名学者叫巴直士,著作一本书叫做《自由与政府》,说明中国的弹劾权和考试权是自由与政府之间的一个最善良的调和办法。由此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决不可少。”他特别指出“把中国的考试制度继承下来,单列一院”,这样中华民国宪法中至今仍比西方多出一个“考试院”。

中国科举选才制度建立了一个正常的社会进取管道,平等有序的良性竞争模式,把全国各地的精英有效地纳入社会高层,避免了少数世袭皇权的封闭系统弊端,消除了贵族阶层与社会精英的利益矛盾。虽然真正“金榜题名”的人数有限,但这却给予每个人一个永远的希望,一个公平的“状元梦”。因而,有效地动员了散布在各大城乡的民间力量,普及后代学童的基本教育,坚忍不拔、经久不衰地传播文化知识。因而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唯一从没中断过的文明。并且,在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教和神权的力量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

更重要的是科举制度在历代社会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士阶层”,他们来自社会各层面,经过系统、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他们居住在城乡各地,深植人民之间,为人师表。他们大都精明强干,很容易发家致富,并且他们时刻都有可能踏入仕途,潜力无限,所以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成为后代的榜样。特别是分布在各个村落的“乡绅”,他们遍布于任何有人居住的偏远角落,生根、开花和结果,领导我们的民族顽强生存、发展和文明教化,他们是整个农业文明的基楚和农业社会的精英,维系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和进步。

这与今日大陆绝大多数社会精英集中在城市,人口集中地区的农村形成文化沙漠,天差地别。你可以想象今日中国的教育状况:一个民族国家,其80%的人民处于“文明教化”之外,长此以往,将给这个民族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

18世纪后随着西方多国竞争机制的形成,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西方文明率先突破人类文明缓慢的演化过程,迅速达到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而当时的晚清中国社会仍然沉浸在古老的辉煌和日益腐朽之中,毫无觉悟,更没有危机意识。在西方文化和内在矛盾的打击下,逐渐陷入深刻的民族危机。

中国的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以八股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那时,传统的科举制度未能与时俱进,已无法满足当时社会的发展和转型,面临着西方文明的巨大挑战。因此,吴敬梓才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讽刺科场的不朽名著。

最先提出“教育改革”的是晚清戊戌变法和维新运动。民族精英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赴京参加科举会考,时缝甲午战争大清残败,朝廷准备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他们发动中国知识分子举行首次“士大夫觉醒”的“公车上书”运动,其“万言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废八股,开学校”,他们七次上书光绪皇帝,多次提出改变“以八股取仕,以年类官”的弊端,改变考试内容,“废八股,改策论”,增加“经济特科”,直到新的“教育体系”建立后,才逐步“渐废”。 “远法德国,近学日本”,开设“京师大学堂(后来的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校律规定:凡本校毕业者,将授予“进士”功名。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京师大学堂的学生还没毕业,废除皇帝后军阀混战全国失控,就更不要说什么“功名”了。

1901年老佛爷慈禧在八国联军追杀下,逃到西安忽然“降旨”要实行“预备宪政”,那些原来坚决反对科举改革的“保守派”,忽然之间变成异常激进的“革命派”。

次年张之洞提出十年内逐步废止科举制度,这一建议受到清廷采纳。方法是每科取士名额递减,分三科减尽,十年之后,一律从学堂取士。袁世凯、端方等人则提出立即彻底废除科举。昏庸的清廷也认为他们的奏议“不为无见”,但此后不久,端方与袁世凯的废科举的建议被清廷采纳。

在1905年的一个最平常的一天,一张黄纸上写下了四个字——废除科举。就这样,一个延续一千三百年之久的文化传统,一个古老民族的中枢神经,随即断裂。

端方与袁世凯等人之所以要求迅速废除科举,其真正用意在于,由于人心恋旧,从而妨碍了新制度的建立与开展,他们认为,在危机深重的情况下,只有迅速地取消科举制,才能釜底抽薪地消除人们对旧制的依恋,迫使士绅知识分子接受新的教育制度。他们也很少考虑到,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与发挥成效,并非简单地“破旧立新”就能达到,新制度的发挥效能尚需要一系列的复杂条件的配合。其结果是,一方面变革旧制而导致传统的社会整合方式的丧失,另一方面,新的社会整合方式(例如学堂教育体制)又无法单凭体制改变而及时形成,由此产生严重的社会脱序和社会整合危机。

当我们今天仍在津津乐道于“废除科举”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伟大史诗时,我们不得不冷静地分析,科举肯定应废,但该怎样废?是一废了之,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包括今天所有执政者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同类推荐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媒介批评学

    媒介批评学

    本书为媒介批评学专著。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立场和标准对媒介及其活动进行理论鉴别与价值判断的活动,媒介批评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精神和观念生产,属于社会舆论的范畴。媒介批评要成为一种有效的活动,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本书重点探讨“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全书共21章,包括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载体、文体,媒介批评的历史与发展,意识形态批评,流行文化批评,媒介的美学批评等内容。
  • 民族学如何进步

    民族学如何进步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
  •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基于自有的“海外人才大数据平台”的动态数据,有机结合大规模信息采集、非参与式观察、海外问卷调查、远程访谈等调查方法,将学理剖析、比较研究、文献分析、GIS空间分析、分布式数据挖掘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对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的立体式研究架构和整体性认识。
  • 城市的胜利

    城市的胜利

    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是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裕、最宜居的地方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令人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热门推荐
  • 致富农女要翻天

    致富农女要翻天

    (全文完结)一场穿越,她成了异世山沟沟里丧父丧母的八岁小女孩。大伯娘泼辣,婶婶一家好吃懒做,时不时的还跑来顺手牵羊,占点小便宜,这日子简直让人没法过了。还好她有穿越附赠的空间一个,身边也有几个护她疼她的兄弟,就算日子再苦又如何,看她如何奋起,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和现代人经商的头脑,带领全家一起奔小康,从此过上幸福无忧的美好生活。
  • 野猫语

    野猫语

    随手感想,无端而发。可能有故事,更多是情绪。目前整理的是初高中部分日记……随意。
  •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执手到老;缘尽,各自安好!这一个个焐心治愈的爱情故事,满溢着爱的正能量。有暗恋,有热恋,有婚后再恋;有风和日丽,有歇斯底里,有决绝分离,有无法忘记……或幸福喜乐,或悲伤绝望,爱中况味娓娓道来。那个陪你走过美好时光人,其实也让你懂得了爱情的真意。我爱你,你也爱我,才是世间最美的风光。
  • 玄灵邪神

    玄灵邪神

    苏瑾墨,一个平凡的少年,自幼更随自己的姑姑长大,一次意外获得鬼帝传承,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今天抱紧大佬大腿了吗

    今天抱紧大佬大腿了吗

    【1v1菜鸟×大佬的狗腿日常】某渣写手拖更打游戏,没想到竟穿越到了游戏里。 绑定了一个叫【不上王牌就会死】的系统,必须要修到王牌才能重返现实。 写手文渣游戏菜,欲哭无泪,决定抱紧大佬的大腿。 “滴,目标直线距离超过三百米,成盒警告——” 某人拿起对讲机,面无表情: “回来。” 渣写手屁颠屁颠跑回来: “大佬要ak吗?” “不要。” “大佬要98k吗?” “不要。” 写手一屁股坐在地上蔫了:“那你要什么啊......” “要你活着。” 看人怂话还多的菜鸟选手,一路开挂,奔向王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系统别怕我来了

    系统别怕我来了

    系统被绑架,主人踏上拯救系统的征途。看王天安如何拯救系统。
  • 万恶萌妃

    万恶萌妃

    三年前。“我纪慕寻对天发誓,就算我从这里跳下去,死外面,也绝对不要嫁给那个面瘫王爷!”尚书千金不惜跳崖拒婚,一时轰动朝野。三年后。“嘻嘻,夫君你真好看!”昔日的落跑新娘逃不过真香定律,真相究竟为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 戟起风云

    戟起风云

    他,铁戎轩,前世最顶级的佣兵,拥有着佣兵界皇者的称号,却在最后一次金盆洗手的任务中栽了跟头,意外穿越到了一个新的大陆,开始了一段新的辉煌,且看他如何一戟在手,天下我有。
  • 心(中文版)

    心(中文版)

    《心》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它是一部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1910年,夏目漱石经由于胃溃疡,历了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体验,他一改原先俳谐式、游戏式的创作风格,从正面探求人生,着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分析,把笔锋直接转向剖析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从而造就了《心》这部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