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600000011

第11章 让他人为你改变的秘密法则 (2)

第三篇 第三章 让他人为你改变的秘密法则 (2)

“这样说,效果真的很惊人,孩子们都很乐意跟我合作。他们没有埋怨及反感,也没有感到被人强迫服从命令,而是认为他们保全了面子与自尊。最后,不光我觉得满意,他们也觉得高兴,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了他们的立场。”

假如期望别人去完成一件事,不妨以对方的观点来想一想,默问自己:“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呢?”虽然那是很耗时及麻烦的,但那样做的话将会减少很多摩擦和不愉快,从而获得更多的友谊。能处处为人设想,并以对方的观点去对待事情,这将会影响你往后的社会交往及事业成就。

因此,你若想赢得别人对你的赞同,就必须做到:从他人立场出发去考虑问题,审察事件。

互惠:使他人乐于改变的策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类德国特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去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打的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经常派去抓一个敌军的士兵,带回来审讯。

有一个德军特种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域,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缴了械。他手中还举着刚才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一些面包递给对面突然降临的敌人。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了。

面前的德国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并导致了奇特的行为——他没有俘虏这个敌军士兵回去,而是自己回去了,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司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兵为什么这么轻易就被一块面包打动呢?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微妙的。人一般有一种心理,就是得到别人的好处或好意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德国兵从对手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块面包,或者他根本没有要那块面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对方对他的一种善意,即使这善意中包含着一种恳求。但这毕竟是一种善意,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在一瞬间打动了他。他心里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当俘虏抓回去,甚至要了对方的命。

其实这个德国兵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心理学上“互惠原理”的左右。这种得到对方的恩惠就一定要报答的心理,就是互惠原理,这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行为准则之一。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定律。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没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而他们其实都不认识他。

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要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谁。他们收到卡片,就自动回赠了一张。也许他们想,可能自己忘了这个教授是谁了,或者这个教授有什么原因才给自己寄卡片,不管怎样,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给人家回寄一张总是没有错的。

互惠原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它是各种交易和交往得以存在的基础。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应该帮他一次;如果一个人送了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应该记住他的生日,届时也给他买一件礼品;如果一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也一定要记得邀请他们到我们的聚会上来。

由于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在将来回报我们收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如坐跷跷板一样,不能永远固定某一端高、另一端低,而是要高低交替。一个永远不肯吃亏、不肯让步、不与别人互惠的人,即使真正赢了、讨到了不少好处,从长远来看,他也一定是输家,因为没有人愿和他玩下去了。互惠原理是你我在与同事、朋友、恋人、夫妻相处时,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

理智上难以解释的“进门槛效应”

曾有社会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经典而又有趣的实验,他们派了两个大学生去访问加州郊区的家庭主妇。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其中一个大学生先登门拜访了一组家庭主妇,请求她们帮一个小忙:在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件,每年死在车轮底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不就是签个字吗,太容易了。于是绝大部分家庭主妇都很合作地在请愿书上签了名,只有少数人以“我很忙”为借口拒绝了这个要求。接着,在两周之后,另一个大学生再次挨家挨户地去访问那些家庭主妇。不过,这次他除了拜访第一个大学生拜访过的家庭主妇之外,还拜访了另外一组家庭主妇。与上一次的任务不同,这个大学生访问时还背着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请求家庭主妇们在两周内把它竖立在她们各自院子的草坪上。可是,这是个又大又笨的招牌,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按照一般的经验,这个有点过分的要求很可能被这些家庭主妇拒绝。毕竟,这个大学生与她们素昧平生,要求她们帮这么大的忙,真的有些难为她们。

实验结果是:第二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项要求,但是,第一组家庭主妇中,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远远超过第二组。

对此,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人们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好印象。为了保证这种印象的一致性,人们有时会做一些理论上难以解释的事情。在上面的实验中,答应了第一个请求的家庭主妇表现出了乐于合作的特点。当她们面对第二个更大的请求时,为了保持自己在他人眼中乐于助人的形象,只能同意在自家院子里竖一块粗笨难看的招牌。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之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一点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就倾向于接受更高的要求。这样逐步提高要求,就可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心理学家把这种对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别人很容易接受的小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进一步的要求更容易接受的现象称为“进门槛效应”。

为什么会发生“进门槛效应”呢?

当你对别人提出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要求时,对方往往很难拒绝,否则,似乎显得“不近人情”。而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就仿佛跨进了一道心理上的门槛,很难有抽身后退的可能。当向他们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时,这个要求就和前一个要求有了顺承关系,让这些人容易顺理成章地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比乍一上来就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更容易被人接受。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利用“进门槛效应”的例子。比如一个推销员,当他可以敲开门跟顾客进行交谈时,其实,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能够说服顾客买一件小东西的话,那么,他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很可能被满足。为什么呢?因为那位顾客之前答应了一个要求,为了前后保持一致,的确会有较大可能性接受进一步的要求。男士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也并不是“一步到位”提出要与对方共度一生的,而是通过看电影、吃饭、游玩等小要求来逐步达到目的的。

这个心理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要提出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时,可以不直接提出,因为这个时候很容易被拒绝。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个小要求,一旦对方答应,再提出那个较高的要求,就会有更大的被接受的可能性。

同类推荐
  • 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

    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

    为什么你总假装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为什么你总感觉生活力不从心?为什么你从不做让自己舒服的事?为什么你总是感受不到爱?为什么你总不愿意去表达真实的感受?为什么你总不能对前任释怀?……我们所有的痛苦,根源都在自己身上;我们所有的关系,都是与自己的关系。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无论好坏与否,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只有在生活中学会观察自己,诚实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和痛苦,才能听懂身体的“呐喊”。写给每一个渴望打破生命极限,改变自我的年轻人。
  • 不焦虑了

    不焦虑了

    《不焦虑了》是一本超实用心理自助类图书,该书从生活,工作,社交,金钱等各方面讲述如何面对日益增加的压力,和我们无法摆脱的焦虑心理。全书内容翔实,涉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焦虑情况,找到能缓解焦虑的办法。80多种小方法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平和,找到真正自洽的状态。瞬间拜托焦虑状态。
  •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人生的道路,没有坦途,但也并非尽是奇趣,只要坚定目标,明确方向,乐观坚韧地走下去,就能笑到最后。青少年朋友们,未来的路就在脚下,把握好航向,以一颗平常心。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寻找人生旅途的乐趣,享受生命的美好!
  •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常常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做了很多不是出于本心的选择和决策,于是产生了这些足以主宰我们人生的内心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往往会虚构各种“理想化意象”,通过“外化”把责任推给他人,甚至还会采取一些防御策略来回避内心的冲突。然而,这些策略不但不能消除冲突,反而会增加我们内心的恐惧、焦虑和绝望。卡伦·霍妮认为,人都有成长的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本书以分析病人和自身心理的临床经验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在被内心冲突困扰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自我解决内心的孤独、疯狂、迷失和热爱等问题,收获内心的完整、成熟和安宁,重建人生自信,更加更从容的面对生活。
  • 犯罪心理学(第一季)(国内卷)

    犯罪心理学(第一季)(国内卷)

    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在令人们感到震惊和恐惧的同时,又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欲望。这些或狡猾、或邪恶、或疯狂的罪犯,究竟是如何走上犯罪这条不归路的?探索罪犯阴暗而扭曲的内心世界,寻找犯罪行为的心理根源,这就是犯罪心理学的目的。本书不是艰深晦涩的教材,而是犯罪心理学通俗读物,以案例的形式诠释犯罪心理学知识,让读者接近这门复杂而神秘的学问,从而正确看待犯罪,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本书适用读者:警察、法官、检察官、狱警、律师等职业群体;对犯罪和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热门推荐
  • 在理性与价值之间:走向人类文明的“合题”

    在理性与价值之间:走向人类文明的“合题”

    庆宗博士的学术著作《在理性与价值之间:走向人类文明的“合题”》是对人类最深刻的生存矛盾及其当代境况的一种研究。这部著作作为其博士论文,曾在其答辩过程中受到同行专家的很高赞誉和充分肯定,被评选为中央党校优秀博士论文,并入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 炮灰逆袭,霸总抱一抱!

    炮灰逆袭,霸总抱一抱!

    (一对一身心干净)乔麦生前被花盆砸死,死后成了位面协会boss手底下的N号工作人员。穿越各个世界替各个炮灰完成心愿,而然那些宿主愿望太奇葩导致她在掉节操的路上越走越远……都说只要大腿抱得好,走上人生巅峰不是梦,靠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高冷君王,面瘫首长,霸道暗卫,恶魔总裁……每个任务总有一个高冷霸总把她折腾的死去活来泪流满面,“霸总,我们不约!”霸总冷笑,“以为换了个马甲就不认识你了。”
  • 时运贩卖商

    时运贩卖商

    作为一个商人,我这里不仅出售他人梦寐以求的装备甚至还能改变你的血统,让你从此以后非酋翻身做欧皇!“那么代价是什么呢?”我是良心商人,所以你先把这张卖身契签了咱俩坐下一边喝茶,一边聊~PS:这是一本讲述无耻的主角作为NPC纵横游戏世界的故事PS:新书《这里有Bug》已发
  • 蝗灾之日

    蝗灾之日

    “许多船沉了,永远抵达不了藻海,但梦想永远不会消失。在某些地方,梦想会折磨某些不幸的人,而终有一天,那人被折磨够了之后,梦想就会被重新复制出来。”在旅馆当了二十年会计的荷马、演了一辈子小丑的哈利,还有那些怀抱希望却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他们被美好的光环所迷,在欲望中浮沉,被现实裹挟,最终走向各自的归宿。在这个时代,鼓励别人去追求梦想是容易的,也是危险的,多少虚荣的欲望假以梦想的名义,让普通人为之付出一生。因此,我们必须真实而清醒地审视自己所追逐的东西。
  •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定要上岸

    一定要上岸

    生活不易,甚至是艰辛的。你以为是天堂,也许是地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想要上岸太难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命凰谋

    天命凰谋

    已完结,姊妹篇《神医弃女》连载中。 女神医穿越成废材小萝莉,杠上可盐可甜最强王者。她是史上第一传奇女神医,一朝穿越,竟被渣男给卖了!!不能修炼、惨遭抛弃、百世诅咒加身,不得善终?她手持逆天命书,以天为奴,地为仆,谁人泼她以脏水,她就烧沸了泼回去。左手乾坤,右手天下,她一朝逆袭,风云色变。身后,一个慵懒的声音传来。“给我站住,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本君的人。”
  • 九级文明

    九级文明

    自徐樵在捡起那颗红色菱形晶体,他死亡后都会回到他透过晶体望月亮的时刻。死亡对他来说是新的开始,可在无数次重来后,他厌倦了教师的生活,他开始发展别的领域,又无数次重来后,他已体验过无数种人生,他已经开始厌倦世界,又无数次重来后他终于联系到地球外的文明,又无数次重来后,他逃出了他的故乡——那个被高维生物掌控用来做实验的宇宙。他的灵魂附身在黎文明高维生物实验体上,得到了一个新的名字,黎明。经过黎文明的考验,他成为了黎文明收容部副部长。时间循环智者悲歌,平行投影,噩梦,星河文明,黎文明,星神,异虫,嗜情者,收容物,七矮人生存法则,被抛弃的城市,珍宝地下室,神秘游戏,黑片场,黄昏少女。这是一个多宇宙,搜集碎片的故事。
  • 嘉余九焉

    嘉余九焉

    前世孤苦,她在庄子上养了多年的病一夕改朝换代殃及了她小小一只池鱼,因缘际会成了老王妃身边的大丫鬟,原本就有几分悟性,又受了老王妃悉心教导,对着天下大势,朝廷暗涌都看得清清楚楚。一朝醒来,她回到幼时养病多年的小小别庄中,恍然如梦。她原想着借前世优势不动声色的将程家脱离党争中心,不想就此把自己给搭进去,莫名其妙的竟和镇北王府有了婚约?顾明彦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护短的,只是觉得,这是他的人,他得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