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7400000003

第3章 “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2)

又如关心乡计,为民请命。清乾隆《乌青镇志》载当地乡绅公议:乌镇大市,财赋所出,甲于一方,加上位居六县之间,社会问题很多,官府颇难治理,“相度将各县附近里分,酌量分割百里上下,创立一县,则前患可消,居民安堵”。清嘉庆《寒圩小志》作者则在志书中对地方政府胡乱搞平调颇有微词:“以七保各图派筑土扩著为例,官又不惜其民,凭吏胥上下其手。如每岁出修,定例十二月兴工,三月报竣,今则四月农忙,出差催筑,于时民方布种,无暇到工,差人藉端勒索,……小民之苦无可告诉,深有望有司之惜民瘼者焉”。向官府如实反映民情民意,提请其注意。明崇祯《外冈志》载:“(本)镇为邑之咽喉,商贾辏集,舟楫停泊”,地方政府为加强控制,曾派驻一支军队,然而“名为守汛,至春掣归,顾骄养之卒,缓急无所赖,徒索酒求食,日扰乡民”,其锋芒所向,已有笔杆子不惧枪杆子的胆量了。

至于明清乡镇志中载述乡绅出面修桥、铺路、办学、赈济,以及组织文会、演出等公益活动的资料,那就更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毫无疑问,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少年华发,还是一袭白头,对于一代代的士子来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已深入其血脉,成为他们无可逭逃的人生轨迹。他们期待以这般的人生轨迹如风和雨润,协调好当时的社会秩序;又似如椽大笔,构建起一个他们心目中的社会蓝图。

那么,什么样的图景才是他们心目中的社会蓝图呢?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历来重农桑,此乃根本,“耕读传家”便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生活的理想。务农为各业之本,可以生产五谷,养家糊口,维持生计,以立性命;读书为万般之首,可以知书达礼,修身养性,以立功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能谋生,还可能有朝一日祖坟头冒了青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历史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关于“耕读传家”的话语、格言。

明朝庞尚鹏《庞氏家训》中说:“子弟以儒书为世业,毕力从之。力不能,则必亲农事,劳其身,食其力,乃能立其家……思祖宗之勤苦,知稼穑之艰难,必不甘为人下矣”。教育子弟以读书为重,其次务农,如此方能成家立业。曾国藩,乃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名臣,也是一代名儒,他在家书中对耕读传家也有独到的论述。他说:“大抵仕宦之家,子弟习于奢侈,繁荣只能延及一二世;经商贸易之家,勤勉节约,则能延及三四世;而务农读书之家,淳厚谨饬,则能延及五六世;若能修德行,入以孝悌,出以忠信,则延泽可及八至十世”……

“耕读传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古代人出于“修身齐家”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家庭美德思想,反映了儒家在士农工商诸业选择中根本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寄托着儒家学者关于家庭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的理想,具有深刻的伦理文化意蕴,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深入民心。直到今天,人们去小桥流水的江南农村、黄土高坡的西北村镇采风时,常能看见当地民居刻雕有“耕读传家”“渔樵耕读”的门楣,或“儒林郎第”“登仕郎第”“大夫第”的匾额,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也许耕读文化确实能够给人营造一种祥和、静谧、稳定的田园社会风光。在古人的诗文中,对此有许多优美、温馨的描绘。有的是真切的社会现实,有的则是心目中的憧憬。

在五胡乱华、北方人口南下大迁徙的乱世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情景,不知倾倒了多少后人,“世外桃源”,竟成了后世许多文人雅士十分向往的归隐生活的代名词。唐宋时期,这方面的诗文更是恒河沙数:

如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在他们的笔下,环境是多么优美,生活是多么惬意,心情是多么恬静,世界是多么和谐!一边是书院荦荦,书香盈屋,书声琅琅,一边是稻谷,桑麻,柑橘,鸡鸣,犬吠,还有山岚与天籁随四季变迭的姹紫嫣红色彩,多少年间,将一个古代中国滋养得山高水长,厚德载物,盛产诗歌、典章和醇酒、五谷。虽说这里不无作者们心造幻影的成分,却依然不失为农耕文明社会的一幅历史存照,且拿得出一个足以打破当今部分国人虚骄的数据——远在100多年前的清朝,即慈禧太后被迫实行“新政”后的10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日本。

二 兼收并蓄 自信包容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稳定祥和的田园耕读生活,但这并不意味以“保守”二字,便能道破古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堂奥,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久远,博大精深,具有蓬勃而强大的生命力,也与它勇于进取,兼容并蓄,善于吸收、引进外部的优秀文化分不开。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创造了无比的辉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人们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时,往往会充满自豪地说起那气吞万里的“汉唐气象”。我国汉朝、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流频繁,显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及一个天朝大国自信、开放的大家风范,凸显着中国传统文化迤逦而来的巅峰状态。此间,披漓而出的“文景之治”、“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至今一直被人心仪与回味。不妨展示两个历史小细节——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进行多项制度改革。如在选官上,他坚定不移地实行量才授职,选贤任能,不论出身高低贵贱,在科考上人人机会均等。他还增设科举科目,扩大录取对象,广设学校以培养生徒。历史上传为美谈的“贞观之治”,与李世民治下大有人才密切相关。据说,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站在城楼上的李世民,看着新考中的进士们列队从面前经过,情不自禁,欣然地对左右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现在天下英雄尽揽囊中,我就可以大干一番事业了。其深层,则展露了他“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非凡眼光与胸怀,也洋溢着他追求远大抱负的自信与乐观。

在唐太宗去世以后一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徐敬业发动了一次讨伐武则天的军事行动,并请著名文人骆宾王撰写了《讨武曌檄》。这篇檄文逻辑严密,文笔酣畅,如墨空银电,无情而辛辣地抨击了武则天的劣迹,并昭告天下,号召各地起兵,共同讨伐。据《新唐书》载,武则天阅读此文,对檄文中攻击她利用女色争宠,“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又“豺狼成性”,“残害忠良,杀姊屠兄”,仍然嬉笑自若,权当眼前飞过一只苍蝇;而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时,她脸上顿升钦佩之色,忙问:此文出自何人之手?当有人回答作者是“骆宾王”时,她感叹道:有如此才气的人让他流落民间,这真是宰相的过错!

武则天思贤若渴,不避仇怨,重用人才,在她辅政、执政的45年(660—705年),特别是独掌政权的21年(684—705年)间,保持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以这个一千多年前所谓“封建时代”女皇的肚量,看今天某些嫉贤妒能、“武二郎开店”的官员们,人们真是有理由发问:到底是谁,应该被送进历史博物馆。

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古代中国也显示了同样难得的雅量与博大的胸怀。如佛教、基督教(中国古称“景教”)、犹太教(中国古称“一赐乐业教”)、摩尼教(中国古称“明教”)等世界几大宗教,先后传入中国。从总体上看,历代朝廷并没有怎样蛮横、硬性地禁止取缔,而是比较宽容地由其自行发展。在历史进程中,有的在中国自生自灭,有的则逐渐融入朝野,甚至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佛教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

佛教大概是在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起初就受到明帝的容纳。他还派一个官方代表团从长安出发远赴印度。几年后,代表团满载而归,用白马驮载了《四十二章经》等佛经和佛像,并带回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印度高僧。明帝大喜,为安置印度高僧,方便他们在中国弘法布教,特下令在洛阳城东修建一座佛寺。这就是中国佛教的发祥地,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洛阳白马寺。

这匹白马不动而动,到南北朝时,已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朝时,太宗李世民对佛教更是尊重,他两次下诏,要全国各地普度僧尼,寺院比初唐时几乎增加一倍。他还礼遇十分,将外来的佛教,与本土的道教及儒学(教)并列,希望形成合力,为己所用。正是在唐朝,佛教禅宗与中国文化融合,禅宗六祖慧能创立“顿悟说”,主张“心心相印”、“人人可以成佛”后,形成南禅,基本完成了佛教的中国本土化、世俗化、平民化。

从此,佛教在民间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时时闻梵音,处处见菩提,民间一句俗话“天下名山僧占尽”,就足可说明这一切了。

古代中国为捍卫领土主权,宣扬、发展自己的文化,学习、吸纳外族的优秀文化,还曾主动走出去,引进来。

秦汉四百年间,北方的匈奴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东汉前期概莫能外。抱着如何合纵连横消除匈奴威胁的使命,汉朝先后派张骞、班超、甘英等出使西域,“穷临西海”,“遥望大秦”,大秦即古罗马帝国。东晋,法显大师率领一个10人僧团,历经艰险,来到中印度“摩揭陀国”及今天的斯里兰卡,获得小乘佛教的《长阿含经》、《杂阿含经》等未传入中国的主要经典;他还给后人留下了一部《佛国记》(又名《法显传》),对古印度30余国宗教、历史、风俗、人情、山川、气候均有记载,乃后世研究东方学、南亚史的珍贵资料。

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他奉唐太宗之命,历经九九八十一劫难,到达古印度的“滥波国”。18年后,他满载佛经而归,并把自己游历中亚和古印度100多个国家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是一部不朽的历史文献,是了解中世纪南亚次大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景式大作,已被译成英、法、日等多国文字。唐朝的鉴真大师,则是6次东渡、百折不挠的中国文化使者,将其一生中最后的黄金岁月献给了日本人民。

如此的文化胸襟,必然产生巨大、积极的文化意义。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观察——

对中国来说,如汉朝沟通西域后,那里的美术、音乐、舞蹈、杂技,如潮水一般滚滚东来,外来乐器中的琵琶、箜篌等,也大量被皇室乐坊、民间乐队采用,从此中国传统的歌舞乐调更加绚丽多姿。至于西域的物产,如苜蓿、黄瓜、胡瓜、玻璃、琉璃、香料等特产,也都源源不断从西域传来。在汉武帝时,长安集中了四方奇物,皇家园林还饲养了大象、狮子等,堪称中国的第一个野生动物园,当时已初具雏形。

至于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是巨大、深远,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在一片千年莽苍之中,掩映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为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古色与春色。

魏晋以后,一些禅师发现茶有提神益思解乏的作用,正好解决因午后不食及夜晚参禅出现的精力不够、又乏又困的问题,便多方搜求或自己种植,推动了社会上饮茶风气的形成,茶逐渐成了老百姓家中的必备饮料,并发展出一套举世闻名的茶文化。佛教的影响遍及哲学、文学、美术、雕塑、建筑、民俗、天文等许多方面,倘若想摒弃其影响的话,恐怕国人现在连说话写文章都成了问题:宗教、世界、实际、如实、相对、绝对、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一针见血、一尘不染、三生有幸、百尺竿头、天花乱坠、心心相印、不可思议等等,都是来自佛教的语汇。

对世界来说,古代中国吐纳四方最为动人的一幕,就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多少年来,有不少历史学家给这条道路起过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直至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这条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一个又一个黄沙扑打的世纪里,它如一条美丽而又坚韧的银色飘带,将中国、印度、希腊、古罗马和波斯各自璀璨的文化联结起来。古老中国发明的丝绸、火药、造纸、印刷术传到了西方。古代西方的黄瓜、胡萝卜、芍药、石榴、核桃等,传入我国。当恺撒大帝穿着中国绸袍出现在剧场,顿开风气之先,从此,古罗马贵族男女都疯狂地抢购绸衣,并将拥有中国丝绸作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像当下许多有条件的国人纷纷奔赴美利坚一样,唐朝成为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国度,许多国家争相与中国交流。“丝绸之路”上,车辚辚,马萧萧,驼铃长鸣,仅大食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以及伊朗语地区穆斯林的泛称)在唐代就派出来华使团37次之多。直到今天,沙漠瀚海中,人们还能在遗存、器物、血脉上,寻找到诸多来自赤县神州的文化因子。日本一共派出了19批遣唐使团,最多一次规模达到数百人。许多留学生学成归国,由此,上至典章制度,下到民间的习俗风气,日本无不受唐朝的影响。

公元744年,唐朝改变纪年的称号,从此改“年”为“载”。11年后,日本也跟着改变,从天平胜宝7年(755年)起也改“年”为“岁”。729年起,唐玄宗把自己生辰列为国家庆祝的节日,称千秋节。775年,日本也设置天长节,作为庆祝天皇诞辰的节日。唐玄宗特别重视《孝经》,744年特令家家户户都必须要有一本,日本于757年也下令户藏《孝经》……至于游戏娱乐,凡在中国风行的,如唐代盛行踏歌,正月十五张灯,文人宴集常好以流觞曲水、分韵和诗等事为乐,这些在列岛也同样传开,只要翻翻日本当时的记载或诗文集,几乎触目皆是,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今天,去过京都、奈良的中国学者无不惊讶,那两座溢满唐风的古城,简直就是昔日长安城的翻版。

同类推荐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约翰·塞尔(1932—)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本书是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 犹太人智慧全书

    犹太人智慧全书

    本书对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财箴》和《诺未门》中浩若烟海的智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将其分为三个类别:经商智慧、处世智慧和教育智慧,全面揭示了犹太人的思维方式、致富策略、处世哲学以及教育方法。让读者在读智慧的同时增长智慧。《犹太人智慧全书》是一本经历了数百年社会发展的举世经典,一本塑造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巨著,西方每一个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成功人士推荐的传世典籍,读后,您也可以成为一名睿智而智慧的人,无论是在商海中还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热门推荐
  • 心理操纵师

    心理操纵师

    心理操纵师沈北湘联手刑警顾海经历重重危机还原令人匪夷所思的犯罪现场,神秘传说,亡魂归来,猫妖化人,接连不断的诡异案情,父亲死亡真相……她用心理操纵术一步步揭开幕后黑手组织阴谋。这是一场高智商犯罪和心理操纵学的较量针锋相抗,心中有善,人人皆善;心中有恶,人人皆恶。
  • 碎影:风雨九龟湖系列之二

    碎影:风雨九龟湖系列之二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作者公常平继《湖畔丽人》和《逆光》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力作。全书约30万余字,故事同样发生在九龟湖畔,叙述了几个年轻人私下间风生水起的生活、事业与爱情的经历,情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扣人心弦,充满引人向上的蓬勃朝气。此书为作者的“风雨九龟湖系列”之二。
  • 往昔之歌

    往昔之歌

    1938年(昭和13年)创元社出版的中原中也第二部诗集。以1934—1937年的作品为中心,收录了58篇诗歌。这本诗集是以诗人置身“在世之日”,观感现实与虚幻,书写对幼年的追思和死亡的预感,充满了渴望创造和追求理想世界的感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罗天大醮早朝科

    罗天大醮早朝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千流转终见你

    百千流转终见你

    【我跟你讲这个霸总超甜超宠的】当一个钢铁直男遇见一个重生N次的金刚直女后:霸道腹黑的大boss开始每天神魂颠倒模式,你听说过负负得正吗?--专业坑女主的蝴蝶小精灵带着总裁的老婆开启了穿越式求生计划。各个时空里努力完成任务,这人是我老公?这人也是我老公?“承太太,再不管你的承先生,你怕是要废了!”女主的这具身体前身是娱乐圈影后鹿暖,但是现在,这里是黎明琼......她和那个别人眼里谁都不敢惹的皇浦承杠上了!婚内公然想要与别人谈恋爱,打着鹿暖的旗号放飞自我。对追求者,五个大字的态度——来者皆是客。只是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栽到了丈夫手里...“承先生,我想要一个抱抱。”“那你亲亲我,以资鼓励。”“好。”
  • 流星繁雪

    流星繁雪

    那年夏天,你遇见了我,我便动了心。再次遇见你我只会紧紧地抓住不会再让你逃跑掉的~当有人问到苏熙然,‘左临渊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她气愤地回答道:“霸道,偏执,不听话,坏小孩。”当晚上苏熙然回到家时候,抱住柱子死不放手“我错了!我错了!”左临渊绯唇轻勾“既然我是坏小孩,我会这么轻易放过你吗?”
  • 总裁的惩罚游戏

    总裁的惩罚游戏

    简介:我只想过正常的生活,简单平凡,恋爱结婚生子。。。直到,在一个堕落的晚上,我向撒旦交付了自己的身体,随着出现三个命运与我纠缠的男人,我的生活天翻地覆。池氏公司冷魅总裁池漠风,生着天使的面孔,却有着恶魔的本质。“没有女人可以逃出我的掌心,包括你,只要我想要的女人,就一定能得到。”这是他的自信。“你以後不许再和那个人有来往,听到没有!马上给我跟他断绝关系!不准你跟其他人不清不楚,你是我的……”这是他的霸道。莫耀风,地产界的领军人物,池漠风的姐夫,成熟英俊,待人谦和有礼,却又非和蔼可亲。“为什么总是让我看到流泪的你?许然,可以到我身边来吗?我会给你一切,你想要的。”“知道为什么你能吸引我吗?只是因为你身上偶尔散发出来的无助气质,让人想狠狠拥你入怀,莫名想要保护你。”“我不介意你的过去,有将来就够了。”凌熠煊,高官子弟,家世神秘,长着一张漂亮的脸,却有着极其任性的性格,与阴晴不定的脾气。“许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因为你身上没有钱味。”“对我好的女人很多,对我差的就只有你一个,可我偏偏就喜欢你,我一定是疯了。”“就算暂时得到你,我也会快乐的。”此文,痕儿悲催的发现,还是慢热,看文的亲们,需要一点点的耐心,相信会很精彩的。还有,没有留言,没有收藏,没有票票,痕儿很伤心。。。很伤心。同时,推荐好友一本书,《夫君十个不算多》轻松又搞笑的哦!再推一部后妃的新文,精彩的都市现代文哦!《奢爱》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总裁的豪夺妻》
  • 龌龊王座

    龌龊王座

    【起点第二编辑组荣誉出品】=========================龌龊,是他的名号。-他,是卑鄙的王者。-美女,金钱,一个也不能少。-“什么?别踩脸?我就踩你脸你又怎么样了?我让你长得帅,让你长得帅!”-“陛下,如果你要我去做这件事情,那么我希望您能答应我一个条件!当然,我这并不是在威胁您,事实上我是您最忠实的臣仆!”
  • 倾城狂妃不好惹

    倾城狂妃不好惹

    一穿越就壁咚了霸道王爷,他非要她负责...负责?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负责的,三从四德,贤妻良母又不会,只能和王爷斗智斗勇逃避责任,维持生计这样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