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200000015

第15章 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1)

教育思想点击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和老师,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正如每个家长都有可能成为教育家一样。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教育家塞德兹的儿子威廉·詹姆斯·塞德兹在父亲的精心教导下, 3岁时已能用本国语自由地阅读和书写了。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便对人体发生了兴趣,于是开始学习生理学。

小塞德兹11岁进入了哈佛大学,大学的第二年他只有12岁,但却非常擅长往往使硕士课程的研究生们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语背育《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原著作品。15岁时他作为哈佛大学的优等生毕业了。

总结塞得兹的教育观点,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儿童的教育之所以异乎寻常的重要,完全是因为“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因此,应该在特定时期给予孩子恰当的教育。

第二,教育最重要的课题是要防止习惯的固定化,而不是形成习惯。他认为,教育就是要为孩子打开智慧的天窗,使孩子看清楚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的教育,绝不能让孩子成为精神上的盲目乐观主义者。

第三,塞得兹指出,主动地学习,再用工也不会损害神经,早期教育绝对不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俗物是怎样形成的

塞德兹认为,按照一定规格培养起来的、行动受到限制的、循规蹈矩的、内心压抑的儿童,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必然成为庸才。他们的特征是很听话,总是唯命是从,害怕批评,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出格、不违礼俗、不犯过;他们接受别人教给的东西,几乎从不表示怀疑。

片面的教育养俗物

误区:只让孩子学一门知识

许多人认为学得太多就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而只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门知识。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天才不是只懂一门知识的俗物

在塞德兹看来,各种知识存在着某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仅学一门,只能使孩子的视野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

片面的教育只能让孩子拼命地学一样东西,将全部的宝贵童年都一门心思地集中一处。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但在其他方面却犹如白痴。

难道,这样的孩子能够称得上“天才”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明这是人们对天才一词的误解。

塞德兹以“神童”里斯米尔的例子说明这一问题。

报纸上曾报道了“神童”里斯米尔的事迹。这个只有6岁的孩子在绘画方面有超人的天赋,能准确地描绘人体,并对人体结构以及光影都有极准确的把握,人们都在沸沸扬扬地谈论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几乎都异口同声地断定这个孩子将会是一名艺术大师,因为他只对绘画有很高的天赋,在其他方面却很平庸,这足以说明他的天赋是先天性的。

这件事引起了塞德兹的注意,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他的教育思想将会面临一次打击,因为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后天的培养,如果这个孩子的才能真是来源于所谓的天赋的话,那么这将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反证。

一天, 塞德兹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访问了这个孩子以及他的父亲。

孩子的父亲对塞德兹的到来感到很高兴,一再诚恳地要求塞德兹指导他的儿子。

里斯米尔的“画室”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画作和装饰品,房间的地板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石膏模型,一幅巨大的人体解剖图高挂在最主要的一面墙上。有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孩在画架前坐着,他便是里斯米尔。

孩子的父亲拿出许多参展证书和获奖证书说:“这些都是里斯米尔的。”

这些全是儿童美术大赛的参展证明,有区域性的,也有全国性的。

但塞德兹却发现里斯米尔始终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两眼无神而茫然地盯着前面的墙壁。

塞德兹奇怪地问这位父亲:“里斯米尔在干什么?”

这位父亲说:“他一定是在思考。”

“思考?为什么一定要以这种方式思考?”

“恕我直言,报纸上的那些报道并不完全真实。他们说我儿子的才能来自于天赋,我可不这样认为。正如您所说的那样,孩子的才能来源于后天的教育,我对此是深信不疑的。所以,我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一直对他要求很严。你也看见了,他无时不在考虑绘画的事。可以这样说,他的那些成绩完全来自于努力和勤奋。”他解释道。

“那么,除了绘画以外,里斯米尔还在学习什么?”

“绘画已经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不可能再学其他的东西。何况,我认为只有用心一处才能有所成就。既然想成为画家,那么就应该有所牺牲。”

他这样一说,塞德兹才明白了为什么里斯米尔会有那么一种古怪的表情。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他的那种表情完全是白痴的表情。事实上,这个孩子在父亲长期的“强行教育”下,已经变成了只会画画的机器,几乎对其他的事一窍不通。他既不会认字也不会书写,更谈不上有其他的爱好。里斯米尔所受到的教育完全是舍本求末。塞德兹判定,他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果然,几年后里斯米尔的“天才”便不复存在了,人们也没有见到他们所期望的这位“天才”有任何的成就,里斯米尔后来真成了一个白痴,一个大脑发育不良的白痴。

习惯固定化是俗物成长的温床

误区:坚持使孩子的行为符合我们的习惯

现行的教育重纪律甚于重素质,把纪律看得高于一切。凡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就被看成是好孩子,享受各种优待;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要用纪律去约束孩子,尽力使他们合乎规范。一旦孩子违犯了什么纪律,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律被视为大敌,非得严惩不可。

有多少年轻的父母看见孩子穿着干净崭新的衣服兴高采烈地玩泥巴而不生气的呢?又有多少母亲发现时却好像发现了世界末日,急忙上前去拍了他一巴掌,一边数落一边把他带进屋呢。

大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应当教会孩子处处为大人着想,让大人尽可能过安静的生活。因此,培养服从、礼貌和恭顺是十分重要的。儿童的自由天性就被这种愚蠢的力量所扼杀。他们在摇篮时期就被弄得毫无生气,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拒绝生活。

可悲的是,现实生活中当孩子显露出某方面的天才时,我们的教育不但不加以引导和启发,反而首先是用纪律的条框去规整它,使它符合我我们的习惯。

应该坚决禁止使孩子的习惯固定化

塞德滋认为,对于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认识:用烦琐而不必要的纪律使儿童的习惯固定化,把孩子造就成一具具只会听话却不懂思考的机器,这是在教育中应该予以坚决禁止的。

鼓励孩子天才的想法

在塞德滋的教育下,小塞德滋长成了一个热爱生活、自由自在的天才。 

塞德滋认为这样培养的孩子要么漫漫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么就会非常痛恨生活。小塞德兹的表哥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小塞德兹的舅舅是个生活刻板严谨的人,极有规律,无论发生什么事,作息时间从不改变。但这么一个讲究纪律的人,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彼特。

彼特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成天都在不停地动,不知疲倦地摔碎器皿,弄坏东西,惹是生非。他与他的父亲是两个极端,因此两父子之间的战争一天之中不知要发生多少次。

有一次,彼特把祖母刚送给他的万花筒拆开了,想看看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这自然会招致他父亲的愤怒。不过拆东西可算是彼特最大的爱好了,凡是让他感到好奇的东西,都逃不过被拆的命运,当然他也逃不过挨揍的命运。可是无论父亲多少打骂,他的这个毛病始终也改不了。

还有一次,彼特竟然把一块金表给拆开了,要知道这块表是彼特故去的爷爷留下来的遗物。他父亲一直十分珍惜,总是带在怀里,从不离身。不久前他还说表出了点故障,必须拿去修理,哪知还没来得及修,就被他这个调皮的儿子给翻了出来。现在这表被大卸八块,零件散落了一地。小塞德兹的舅舅立即暴跳如雷,一耳光将儿子煽得坐在地上,接着他上去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塞德兹问他:“你还在生父亲的气吗?彼特?”

他看着塞德兹,鼓起勇气说:“没有,我只是不想再和他住在一起。我恨他!”

第二天,彼特突然失踪了。原来他是跟着一个马戏团跑了。当家人找到他的时候,他依然不肯跟回家,而且态度十分坚决。他说自己在家里总是不愉快。而跟马戏团在一起,却感到非常的自由,非常的快乐,他喜欢马戏团的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直到他母亲哭得昏死过去,彼特才不情愿地回家了,这件事对他父亲的震动非常大,他开始认真地对待儿子的天性,不再强求他非要与自己一样。这样一来,他发现自己和儿子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我们不能不说它反映了太多的现实。因此,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将孩子的行为和习惯固定在我们以往的框架中。

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

孩子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他才会主动要求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这一点:努力帮助孩子寻找出学习知识的乐趣所在。

让孩子享受知识的快乐

“我太忙了,确实没时间”

兴趣是靠后天培养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这东西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小塞德兹从小接受的都是自愿的学习,如果他不想学,塞德兹肯定不会强行要求他学。况且,每学一样知识,小塞德兹总会觉得快乐,并主动要求学更多的知识。

有一次旅行中,小塞德兹就毫不费力地掌握了一个物理学原理。

坐在火车车厢里的小塞德兹指着窗外说道:“那些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面跑,爸爸。”

“不,那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跑。”塞德兹笑着对儿子说。

“不,我认为我们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而是窗外的树木。”儿子天真地说:“因为我在这儿坐了很久了,但并没有发现火车有什么变化,反而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这不是说明窗外的东西在动还能说明什么?”

“那么,假如现在你不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这个嘛......”小塞德兹想了想说,“一定是我也会向后跑,就像那些树木一样。”

“你能够跑那么快吗?”

“是呀,我能跑那么快吗?这可有些奇怪了。”小塞德兹充满疑问地说。

“虽然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向你表示祝贺。”

“什么?祝贺我什么?”

“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应该祝贺啦。”

“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儿子不解。

“你刚才发现的,正是一个参照物的问题。”于是,塞德兹耐心给他讲解,“你之所以说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成了参照物,也就是说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的确是向后移动了。反过来,如果把树木当成参照物,火车就是向前跑了。”

同类推荐
  • 独生女孩怎么养

    独生女孩怎么养

    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方法做支撑也许家长所期望的“凤”就无法展翅翱翔。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女孩成长的特点,从生活习惯、完美性格、生存能力、身心健康、情商教育、美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针对独生女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弱点,为家长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女孩的性格,塑造女孩的优良品质。
  • 把孩子培养成才

    把孩子培养成才

    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所有的父母如何面对和教育孩子,帮助所有的父母了解孩子成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帮助父母全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使孩子在成年后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求子助孕万事通

    求子助孕万事通

    男欢女爱与生儿育女,女性不孕如何诊断和检查,男性不育事出有因,心情愉悦迎“喜”事,了解现代助孕技术,不孕不育症的药食调理。想要宝宝之前应做哪些准备?怎样选择最佳的受孕年龄?阴道疾病与不孕有什么关系?子宫肌瘤与不孕有什么关系?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的不孕有什么治疗方法?不育症的常用推拿手法有哪些?只要您读了这本百事通便能找到答案。在这里专家为您解析性生理全过程,带您认识女性不孕和男性不育,女性不孕的诊断与检查,关注您的生活方式,不孕不育的治疗,了解现代助孕技术,以及不孕不育的药食调理等,相信通读《求子助孕万事通》之后,定能还您一个圆满的家庭。
  • 孩子安“心”长大的57个秘诀

    孩子安“心”长大的57个秘诀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对孩子的早期心理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对于孩子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而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每个父母来说,能有一个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是他们的最终心愿。但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头疼脑热等生理表象上的关心颇多,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保健。殊不知,很多孩子的心病其实主要是由家庭产生的。因此,想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们一定要从小抓好孩子的心理教育,从而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 0-2岁的保育在伙伴关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0-2岁的保育在伙伴关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本书是藤森平司先生“守护型保育系列丛书”之二,探讨少子化社会如何为0~2岁的孩子提供健康发育的环境。不具备共食条件、只有母亲在家的家庭,不及有混龄孩子集体的保育园更适合孩子成长。人都是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不同意见有助于自我了解。只听母亲的话,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如闻逆耳之言会受打击,从而封闭自己。孩子只有在“孩子的世界”中,在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心的关系中,才能共同成长。
热门推荐
  • 农门医妻

    农门医妻

    穆九——大夏朝第一女神医,一身医术出神入化。天妒英才被闺蜜害死,意外重生到穷乡僻壤的山村,爷爷奶奶不爱,叔叔伯伯欺负,堂哥堂姐一个比一个坏。她斗极品六亲不认,看谁还敢来!种药材、开药厂赚钱培养势力,终于重回京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动朝纲,曾经害过她的伪圣母、白莲花,颤抖吧!
  • 边伯贤之他还爱她

    边伯贤之他还爱她

    学校中的暗恋,纯粹而又美好。不免会羡煞旁人。但你知道吗?顾倩兮的暗恋可不如此,可以说她的恋爱充满了坎坷。因为她爱的人不爱他。
  • 女大男小

    女大男小

    她找男人像是找一棵可以挡雨乘凉的大树,找来找去吊在了一棵歪脖子树上。有人说:“中国人的婚姻大部分是凑合。”她觉得也是。
  • 嫡女荣华逆袭

    嫡女荣华逆袭

    秦楚青:前世风光无限,这辈子却成了个处境凄凉的伯府嫡女。身为高门之后却被奸诈恶人处处压制,这种日子,怎么忍?必然要出手清扫之。霍容与:此生未曾想过还会相遇。一朝得见,暗自惊喜。自此开始了在她身边默默怒刷存在感的“美好”生活。
  • 旧人还

    旧人还

    汽笛声已经响起,窗外那对情侣依然难舍难分,也不知那姑娘说了什么,带着金丝框眼镜的儒雅男人嘴角弯成好看的弧度,亲了亲姑娘的额头,转身上了火车。眼见姑娘满眼不舍,商灵觉得有趣,便托着下巴靠在窗边看个够。也真是巧,那男人就坐她对面,见着商灵,礼貌地点了下头,温文尔雅。坐下后,又扭头看向窗外。火车徐徐开动,略过蓝色站牌。顺着男人的视线看去,站台上的姑娘跟着火车慢慢跑了起来。商灵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里又酸又甜,她想起了她的长腿哥哥,那个动不动就爬上梅子树给她摘梅子的哥哥。
  • 文学,是诗意的历险:许钧与勒克莱齐奥对话录

    文学,是诗意的历险:许钧与勒克莱齐奥对话录

    法国文学翻译家许钧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许钧以翻译为缘,与勒克莱齐奥结下了四十余年友情。本书记录了他们就文学、创作、翻译、教育、人生等主题展开的一系列对话。其中有勒克莱齐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久许钧在巴黎与他的深入交流,也有勒克莱齐奥应邀担任南京大学法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后在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与许钧、毕飞宇等的倾心交谈。他们的交流与对话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充满睿智,趣味盎然,具有鲜活的材料与深刻的思想。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及其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法语文学学者许钧之间深刻、睿智又趣味盎然的精彩对话。当代法国最杰出的作家和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之间的对话,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充满睿智,趣味盎然,具有鲜活的材料与深刻的思想。这是国内著名翻译家许钧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就文学创作、翻译、教育、人生等主题的一系列对话录,相信会得到国内文学创作、研究者的关注以及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欢迎。
  • 情浓一生

    情浓一生

    在石王大赛上,肖敬贤又一次赢得了“玉王”的称号,这让对手钱庆生十分的恼火,几次痛下其手……学医回来的肖云凤在航轮上遇到了钱子豪的。戏,唐汉生帮其解围,俩人一见钟情……从此,一次偶然的机会,钱子豪遇到了清雅秀丽的周宁,爱上她的纯净素洁,爱情的到来,让这个纨绔子弟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暴发以后,肖云凤,唐汉生等谱写着无悔的青春。
  • 人体从里看到外(科学知识游览车)

    人体从里看到外(科学知识游览车)

    《人体从里看到外》本书为你讲述关于人体的各种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征服者

    征服者

    当蒙古骑军的铁蹄踏遍全球后,成吉思汗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闷闷不乐。他模仿汉人修建了皇宫,整天在宫里,无聊地拨弄着地球仪。他的马鞭和弓箭扔在一边,侍从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他时常望着地球仪,喃喃自语:“我的成就无人能够比拟,我的帝国版图覆盖全球,每一块土地每一片海洋都插满了我的旗帜,每一个黄种、黑种和白种人都向我臣服,我的名字混杂在风里,吹遍了这颗星球。而我才只有四十七岁。
  • 夜斩百鬼帝王录

    夜斩百鬼帝王录

    以鬼道统治的王朝终遭征伐,然而始皇帝留传恐怖秘术震慑朝野。朝廷为平义军叛乱放百鬼夜行,一时,人间如同炼狱。悠悠乱世中,何人屠魔斩鬼,以阳制阴?阴阳交衡,朝野兴替之后惊然觉悟,世上险恶莫过帝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