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2300000003

第3章 吕雉(2)

吕后心肠之狠、心思之利,在当时的朝廷中可谓是无人可敌的。自诸功臣纷纷被其剿灭后,不但是当时的朝臣,即使是后人闻之都不由得惊惧不已。吕后之威,竟至于此!

惨不忍睹的“人彘惨案”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刘邦病故,十七岁的太子刘盈正式继位,称为惠帝,吕后自然而然地成为皇太后。

这时,吕后便欲大肆铲除异党,准备一举消灭所有残余功臣宿将。没想到消息泄露,心腹审食其来向吕后报告说,有人提示,周勃、陈平、灌婴等拥重兵在外,数量为数十万之多。若吕后在朝廷内如此作为,他们必然同时谋反,而朝中大臣也必会倒戈支持他们,那时吕后一方便会陷入困境了。吕后闻之,知其有理,便只好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于是,吕后便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戚夫人身上。因为刘邦已死,戚夫人已没有了刘邦这个靠山,戚夫人跟其子赵王刘如意马上成了吕后的眼中钉、肉中刺。她立即采取行动,将戚夫人囚于永巷,剪去她的头发,以脚镣手铐加身,身穿罪犯的衣服,日日舂米做苦力。于是,未央宫的永巷里,日日传出悲歌,令人心碎,让人心痛。

心肠狠毒的吕后对付诸位名臣宿将都毫不手软,对付戚夫人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更是小菜一碟。只能叹息,戚夫人遇到吕后,是走了霉运而已!

此时的戚夫人不但伤感自己的命运转折,同时更为远在千里之外的赵王如意担心。因为她受罚后,接下来恐怕就要轮到她的儿子了。好在高祖在世时,曾料到自己百年之后他们母子必有危险,便派了朝中一个地位较高且最有正义感的相国周昌跟在赵王如意身边保护他。这个周昌在高祖在世时曾敢于在高祖面前直言进谏,高祖对敢于顶撞自己或令自己不安者皆要想办法除去,偏偏这个周昌却有着一股让刘邦说不清的惧意,每次听到他的话,便自然而然地予以考虑,不敢怠慢。同时,他也清楚,这周昌并非普通人物,有他在刘如意身边,当可保得无忧。

当吕后听到戚夫人满含悲戚与怨恨的歌声时,不由得勃然大怒,立即决定对赵王如意下手,准备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欲动赵王,必得先调开周昌。吕后几次召见周昌,周昌知其必有缘故,便未肯相见。吕后当然不肯善罢甘休,在不断地运筹与施压下,周昌毕竟只是一个臣子,终于还是被吕后成功地调开了。这样一来,赵王如意便成了瓮中鳖、网中鱼。吕后随即派人召赵王,他年龄尚小,周昌又离己而去,虽明知有危险,却只得前往长安。

当心地善良的惠帝刘盈得知此事后,他知母亲欲害如意,便决心力保弟弟的性命,先母亲一步赶到长安城外,迎接弟弟的到来。虽然如意差一点儿夺去了他的帝位,但他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而是更加顾念兄弟之情。他直接把弟弟如意安排在了自己的宫中,日夜看护,无论是寝食,还是出行,二人都在一起。这一点吕后万万没有料到。有自己的儿子保护着自己的敌人,她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可是百密尚有一疏,况且刘盈年龄不足二十,毕竟心智有限。虽然是小小的疏漏,却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大祸!

有一天清晨,惠帝刘盈欲去打猎,可是连日来的早出晚归,令年幼的弟弟早已疲惫不堪。刘盈不忍叫醒弟弟,欲让其多睡一会儿,便独自出宫狩猎。

不想他如此的关爱,却为弟弟惹来了大祸!正是趁惠帝不在如意身边这难得一遇的机会,吕后趁虚而入,派人强迫如意喝下了毒酒,将赵王如意鸩杀!可怜如意此时才年仅十二,自己尚无任何作为,便被吕后加害!当惠帝满载猎物归来欲与弟弟分享之时,却得到了如意已被鸩杀的消息。他大惊之余,悲痛万分,不由得抚尸痛哭,但也无济于事。他只好把弟弟按王礼安葬,这也是他能为弟弟做的最后的事了。

惠帝想跟母亲斗,还太嫩了些。吕后想杀之人,谁能阻止?

赵王如意一除,吕后更是得意。她不甘心让戚夫人轻易地死去,便想出了一条毒计。

她的计划可谓是惨绝人寰!她先派人砍掉戚夫人的四肢,挖去她的双眼,用药熏聋她的双耳,再喂以哑药令其口不能言,然后将其扔到猪圈里,称之为“人彘”。吕后为了展示自己的“得意成果”,便约儿子惠帝前去观看。当惠帝看到昔日美丽端庄的戚夫人如今成了这样一个怪物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回寝宫后生了一场大病,心中悲痛万分,他没料到自己有一个心肠如此恶毒的母亲。他见吕后大权在握,自己虽为皇帝,却并没有绝对的权力,心灰意冷之下,开始纵情声色,不再以朝政为念。他虽知自己如此放纵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却也不顾了。在如此的境况下生活,倒不如速死。他把一切都置之脑后,一天到晚就是饮酒作乐,外面发生再惊天动地之事,也与自己无关。于是,吕后从此更是大权在握,控制朝廷于股掌之上!

狠毒至此,历史罕见!吕后之手段,残忍得令人心惊胆战!

吕氏集团大肆膨胀

吕后拥有大权后,便开始铲除异己。她虽然狠毒,却对自己的一子一女关爱有加,若有任何人对她的儿女产生什么想法,她都会立施手段加以铲除。同时,她开始培植吕姓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似乎要把天下从刘姓改为吕姓。

为了进一步控制朝廷将来的大权,她将女儿鲁元公主(即惠帝的姐姐)与其夫张敖所生的女儿立为皇后,就是张皇后。这属于外甥女嫁舅舅的乱伦之举,可是吕后根本不管那一套,只要权力将来不落到别人手里,便是自己的心愿达成了。可惜婚后张皇后一直没有生育,吕后不由得有些皱眉,不知该如何立太子,好既能继承大统,又不与自己脱掉关系。刘邦的其他儿子倒有不少,但与自己都没有血缘关系,当然不可能让他们有这种机会。她百般无奈,心中便又生一计,将惠帝与另一姬妾所生之子交由张皇后抚养,再杀掉孩子原来的母亲,这样一来她认为大权就不会旁落别家了。该养子便被立为太子,以继承帝位。

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八月,惠帝无限的放纵终于导致了病魔缠身的后果,并于不久后病逝。此时的吕后已年逾花甲,她哭声震天,却并无一滴泪落下,众臣皆感怪异。

张良当时已逝,其子张辟疆年方十五,却绝顶聪明。他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其子新亡,惠帝诸子皆年幼,她肯定担心不能统领诸臣,于是产生很大的疑惧,这样下去,诸臣之命皆危。”

陈平心中惴惴,却苦无良策。张辟疆却胸有成竹,建议陈平帮吕后扶植吕家势力,让太后的亲人吕产、吕台及吕禄为将,其他吕家人也皆正式入宫为官,官职都不能太小,如此一来,诸臣可解杀身之祸。

陈平闻之,虽感不妥,但也无奈,便只好暂时极力操办此事。果然,吕后得知这一结果,心中大悦,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因为她终于可以让吕氏一族人尽在朝廷重位了。兵权一落己手,丧子之痛才真正流露出来,她这才为其子刘盈的故去而哭出了眼泪。

惠帝死后,吕后便让张皇后的养子继承了皇位,称做少帝。但由于其年幼,加上吕后势力庞大,他的帝位基本形同虚设,吕后才是真正的权力主宰者。

吕后不断加大对吕姓族人的官爵加封,各处关键职位都由吕姓人来担当。这样一来,就不怕将来天下不属于吕家了。在这个过程中,右丞相王陵曾提出,高祖在世之日曾与大臣为盟,誓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如此便引起吕后不快,而左丞相陈平跟太尉周勃皆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便称:“何人为天下之主便何人说的算。当年高祖乃天下之主,当然可以如此说法,如今吕后主宰天下,何不能以自己意见为主?”吕后由此便看出了谁支持自己,谁又反对自己。

王陵后来对陈平与周勃大声指责,二人却笑他不识大局,并称真正能保住刘家天下的,不是那种能当面斥责吕后的人,而是能够忍辱负重的义士。不久后,王陵被罢官。由此,朝中再无人敢反对吕后。吕后便封陈平为右丞相,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追封父亲吕公为宣王,兄吕泽也以王位相赠,侄吕台、吕产、吕禄等皆为王,吕产、吕禄为将军,分别统率南军与北军。

当朝廷已经逐渐地成为吕后的天下时,不得不交待一个人物,即少帝刘恭。这个年幼的小皇帝虽是傀儡,但毕竟他也有思想。当他听说了自己的身世后,咬牙发誓,待自己长大后必报此仇。可惜他实在是少不更事,如此轻易泄露心中之愿,岂能不被吕后的耳目闻听?于是,吕后当然不会手软,立即将他囚于永巷,对外称少帝有病在身,无法见人,甚至不许周围的侍臣接近他。不久后,少帝即被暗杀。少帝死后,吕后便立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刘义为帝,自己仍然掌握大权。

吕后是封建史上第一个想把朝廷改姓的女人,而且做得井井有条,非常到位。若她能再活更久的时间,恐怕汉朝的历史当真就要被改写了。多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她在有限的生命里未能有更大的动作,也算是历史的一种幸运吧!

临终前的梦魇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年近七旬的吕后得了重病,她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担心自己故去后吕氏家族会有危险,便更是加紧了安排,希望能够让吕氏家族将整个朝廷控制。但她在培植吕氏势力并继续铲除刘邦旧臣的过程中,反对声音日益高涨,自己身体又每况愈下,因此连续几次受挫,心情抑郁,病情更加严重。

长乐宫仿佛笼罩在一片阴暗的气氛之中,宫中人也惴惴不安,都感觉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只是不知会有什么事情,以及这事情是不是能牵连到自己。

在宫廷里纵横了半生,此时却躺倒在了病榻上,吕后忽然有一种说不尽的悲凉与孤独。多年来她的心里并不踏实,一直有两个被她害死的人时不时地萦绕在她的脑海之中,而此时已无力再站起来的她,更是时时梦到被自己实施“人彘”的戚夫人和被自己派人鸩杀的赵王刘如意来向她索命。她临死之前,还不忘封吕产为相国,封吕禄女为皇后,以巩固吕氏天下。同时,她向吕产、吕禄留下遗言,自己逝后,不让人们去送葬,而是要重点把精力放在兵权上,以防自己一死,引起朝廷变动,将对吕氏一族不利。吕后将所有的一切安排妥当后,终于合上了双眼,与世长辞了。

这个狠毒的女人终于离开了人世!可以想到的是,她一离开人世,朝廷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动,而且这变动,也必然是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

果然,吕后一死,高祖长孙齐王刘襄在山东起兵,所有刘姓诸侯王纷纷响应,共同声讨诸吕之罪,欲将吕氏集团一举歼灭。而主持大局的,正是一直忍辱负重的周勃与陈平。二人带着刘氏一族人,仅用了几天时间便通过一场宫廷政变彻底消灭了吕氏家族,从此吕氏在朝中再无半点势力。于是,一场由吕雉导演的吕氏篡刘氏政权的风波到此便彻底告一段落。经过众臣讨论,大家最终拥高祖另一子刘恒为帝,便是汉文帝。汉文帝为西汉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他和他的继任者汉景帝统治的时期出现了国力昌盛的局面,被称为“文景之治”。

★人物点评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后宫中,吕雉是第一个专权且狠毒的后宫人物。她的狠毒,建立在她的果断与智慧上。吕雉为什么能从一个淳朴的少女,成为如此一个狠毒的皇后呢?大概这同她的人生经历有关。

在刘邦只是一个普通人时,吕雉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她想要过的,只是普通女子的平凡生活,幸福而又安宁。但当刘邦追随陈胜起义后,作为妻子的吕雉,当然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刘邦虽有能力,但许多计策却是由吕雉提供的。二人联手,才在乱世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吕雉之才能,在此时便已初显。到了项羽将她扣为人质时,这个女人的胆魄与睿智又更多地显露了出来。她并没有更多的畏惧,反而是细心观察项羽的特征,为丈夫最终能够战胜他采集有用的信息。

有野史称,吕雉在被俘的过程中,甚至感觉项羽是一个比刘邦更是有英雄气概的人物,曾有过以身相许之念。但项羽自认为顶天立地,将她毫不留情地予以拒绝,让吕雉怀恨在心,才更坚定了助丈夫打败他的决心。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项羽面对这样的一个女人竟然毫不提防,实在是一个不小的错误。但纵观项羽一生,皆以这种风格处事,所以在这件事上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这样一来,却给了吕雉在后来更多使用手段的机会。

有吕雉这样的妻子,有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刘邦在不久后理所当然地打败了项羽,登上了帝位。而吕雉在这时,却开始更加显露出她真正的特征。

为了排除异己,吕雉策划了一系列阴谋,除去了数名国之良臣。虽然刘邦也有意如此,但吕雉之雷厉风行、心思缜密,相信当时的刘邦是自愧不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并同时废掉吕雉之子,当然是不可能的。刘邦在世时犯的一个明显的错误便是过于轻视自己的皇后,以至于在他不断打败叛军,国家治理也不断走上正轨之时,在与吕雉发生关系的事件中却屡屡处于下风,同时也为他去世后的朝廷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刘邦去世后,吕雉更是毫无忌惮,开始大力扶植吕氏集团,想让后世的朝廷也掌握在吕氏家族的手中。这一做法在中国历史的皇宫里并不罕见,吕后只是开了这一先河而已。而她真正震惊世人的,却是那臭名昭著的“人彘惨案”。仅仅为了对付刘邦生前的一个宠妃,她便能将人折磨至此,吕雉心肠,何其狠也!再加上她一手遮天,她无疑成为了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个掌握国家大权的女子。如果仅从其结果来看,这个女人的确有一定的水平与魄力,令人不得不佩服。可惜她在坐上皇后的位置后没有把这种风格应用在好的方面,却用在了残杀异己、培植吕氏、欲夺刘氏江山之上。这样一来,她的历史污点或多或少掩盖了一些她超常的胆识与才能。

吕雉在世时,无人能够与之抗衡。直到她去世后,才有国之忠臣良将联手打击吕氏集团。可想而知,吕雉在世之日,其威何其高也!可惜她没把她的能力应用到对国家的治理上,所以百姓与后人即使想夸一夸她的能力,但联想到她的另一方面,总会感觉不太自然。若她的吕氏集团继续壮大而一直不被消灭,当时的汉朝当然用不了多久便会被吕氏颠覆,而吕氏家族也必会因为不行仁政而被推翻,国家将又一次大乱。所幸朝廷内外尚有明智之人在吕雉死去后将吕氏集团消灭,从而还汉朝一段太平昌盛的日子,这不可谓不是汉朝之幸也!

同类推荐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图说世界名人: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介绍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褚时健数万字自述首次披露,褚橙运营细节深度全公开。褚时健最认可的权威授权传记,自序中称本书“写出了他真实的一生”,《褚时健传》是他最重要的传记作品。88岁老人的传奇人生,起落、颠覆、从谷底反弹的力量,风靡全国的“励志橙”创业史,以及他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王石、吴晓波作序推荐《褚时健传》,王石称自己看完书稿夜不能寐。大量细节披露褚橙经营方法和理念,包括褚橙的内部管理、渠道拓展、营销、品质监控等,这是之前的书都没有详细讲到的部分。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人、一个政治家、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口才最好的反对纳粹德国的演说家,温斯顿·S.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这本自传中,丘吉尔回忆了他的童年、他的学校、他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担任战地记者以及他的初涉政坛——成为议员。《丘吉尔传:我的青春》不仅仅让读者对这个伟大人物有了一个了解,而且正如丘吉尔自己所写的一样,是“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缩影。”
  • 鲁豫有约:戏骨

    鲁豫有约:戏骨

    此书收录影视界实力戏骨的趣味人生与洒脱态度:不同流,才精彩的濮存昕;这爷们儿是角儿的陈宝国;我的性格是“玩命”的刘威;卡通皇帝张铁林;奶油小生大变脸之唐国强;“两头坏”的王刚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些人物如何演好戏,又过好人生?
热门推荐
  • 御兽武神

    御兽武神

    尚未出世就失去双亲,天赋惊人的他传承功法得到了凤翎诀,小小年纪就晋升为中级武师,斩杀黑狼王白狼皇,对战洪冥妖邪灵虎王,手刃仇人,威震九重,终成巅峰武帝!
  • 一而再再而三喜欢你

    一而再再而三喜欢你

    因为一场不得已的意外缔结契约,如果解不开那就在一起吧。我答应帮你直到最后,不离不弃。
  • 河东河西(中篇)

    河东河西(中篇)

    徐志忠一进屋,便把巴拿马式的宽沿儿草帽,使劲拽到我的沙发上,挺长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儿。他背贴着门站在那儿,手里提着一个大西瓜,上眼皮没了神经似的往下耷拉着,翻鼻孔呼呼直出粗气。我没理他,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从小学到初中一个学校一个班,从来没分开过,16岁又一起去修马路,开山放炮的天天滚在一块儿,没有那么多的客气。徐志忠看我不理他,便用布满了血丝的眼睛,盯着我看了一会突然大声说:哥们儿!我让人给涮啦,你得帮帮我!是吗,谁呀?谁能把你给涮喽,你这么精明的买卖人。怎么帮你,起诉他?要是起诉他,你找我不行,得去找律师。
  • 帝国破晓之剑

    帝国破晓之剑

    服务器关机,玩家莫名其妙的穿越到游戏世界,本想做个米虫,全家临难,被迫反抗的故事。
  • 纳尼亚传奇:能言马和男孩

    纳尼亚传奇:能言马和男孩

    一天,少年沙斯塔发现自己将被他的养父卖给一个凶恶的卡罗门贵族为奴隶。夜里,他和贵族的战马布里一起逃跑。布里原是纳尼亚会说话的马。沙斯塔和它一起逃往纳尼亚。途中,他们遇到了贵族少女阿拉维斯和她会说话的母马赫温。阿拉维斯是因为不满包办婚姻而逃跑的。于是他们四个便结伴而行……
  • 那年山花开

    那年山花开

    老许头抖了抖烟灰:“一个丫头片子读什么书?早点嫁人还能收点彩礼钱,好给你哥娶房媳妇。”在这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就像野草一样低贱!但是许多多不甘心!她要冲破这不讲理的命运,自己的命运要由自己决定!英俊又多金的霸道总裁对一个来自农村的姑娘死心塌地,一个大山里的女孩逆袭的彪悍人生!
  • 说战国4:天下归秦

    说战国4:天下归秦

    从秦孝公到秦昭王,从商鞅到魏冉,他们没想过要统一天下,抢人、抢钱、抢地盘,如此而已。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不经意间,魏、韩、齐、楚都进入了“丧”状态。谁?谁还能对抗秦国?赵国。那个意外崛起的赵国。不过,在这个时候,秦国横空出世了一个人,这个人将会彻底击垮中原国家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秦国走上统一天下的大道。他就是白起。这个恶魔般的存在,掀起了第九季的腥风血雨,好在还有廉颇、蔺相如、信陵君等一干良将贤相支撑着六国抗秦的大局。可是,来到第十季,终结者终将来临。事实上,就在秦国第一次攻打邯郸的时候,这个终结者已经悄悄地降生在了邯郸……
  •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你比想象中优秀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你比想象中优秀

    每一颗成长中的心灵,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纠结。听一些故事,打开一个心结,治愈一段忧伤。成长,是不断自我疗愈的过程。本系列丛书遴选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用活泼生动的故事讲述人生道理,治愈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帮助青少年打造一个更强大的内心。
  • 军团之怒

    军团之怒

    小牧民加入异界甲胄军团,从此征战四方,踏上星途。
  • 别跑,爱情来了

    别跑,爱情来了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没有,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所以,当爱情来了,别再逃跑,也别让你的爱人趁机逃跑,穷追不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