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300000015

第15章 陈香梅:写的越多,印象越深刻

名人简介

陈香梅,(1952~)生于北京,是一位驰骋于国际政坛且极具传奇色彩的华裔巾帼名人。出身于仕宦书香门第的她自幼天资聪颖,姿容秀丽。因幼时日寇侵华,她尝尽人世离散与惊骇之苦,所以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花季妙龄的她成为当时中央通讯社的第一位战地女记者。当她陆续采访和了解当时被人称之为”半神”的“飞虎将军”陈纳德的英雄事迹后,竟冲破一切世俗樊篱,与大她31岁的陈纳德相恋,谱出一曲跨国奇缘的绝唱。陈香梅冲破重重阻碍,步上美国政坛,成为白宫多届执政总统的政治幕僚。她为了改善中美关系,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迂回辗转交往于各国元首与政要之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人誉为”和平天使”。

心法探源

陈香梅的父亲陈应荣年少出国,在英、美受教育,得过英国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当过教授、编辑、外交家;母亲廖香词也在英、法、意读过书,读的是音乐和绘画。陈香梅的外祖父廖凤舒与廖仲恺是亲兄弟,曾住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陈香梅自小在这样的书香门弟长大,自然受到许多熏陶,对她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她从小喜爱文学,英文基础很好。1944年,陈香梅加入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成为中央社的第一位女记者,她曾在1945年、1946年分别出版第一本散文与诗《遥远的梦》和第一本小说集《寸草心》。

1949年,陈香梅随陈纳德的民航公司撤离大陆,迁居台湾。她专事写作,并协助陈纳德将军撰写回忆录《一个斗士的自述》。

陈香梅著《往事知多少》、《留云借月》、《一千个春天》、《陈香梅的散文与诗》、《迷》、《追逸曲》、《春秋岁月》、《春水东流》等中英文著作四十余部。她确实很为全球的华人争气。她的天空,有太多的精彩。

说到她的读书生活,陈香梅可谓是“乐此不疲”。尽管她事业忙碌,但每天仍要抽空看书。她对书十分爱惜,家中的钱柜可以不锁,但书柜一定是锁得紧紧的。

陈香梅习惯边看书边作眉批、标记,写得越多,印象越深刻。如果有朋友向她借书,她宁可再买一本相赠,也不愿外借上面写满心得的书。

对于书市上轰动热卖的畅销书,陈香梅每周都要浏览一遍。长期观察下来,她认为所谓的“畅销书”大半都内容贫乏,言之无物,质量兼美的不多。尤其是自传类书籍,常常只为耸动人心,制造丑关,不值得去读。与其一味迷信排行榜来看书,不如不读。

陈香梅中学起开始写作,现在即使工作繁重,仍未放弃。她从小接受古典诗词的熏陶教化,作品中发散着浓郁的中国味;加上非凡的生活体验与判断力,使她分析世情屡利精准。读过的佳文佳句,她也会抄下来一背再背,充分咀嚼,转化成为写作的养分。

陈香梅一生多彩多姿,如同一本精彩的小说耐人寻味。她认为阅读史书可以培养判断力,鉴往知来,不被政客韬蔽;读文艺书可以培养气度,免于俗气。只有将人生体验与知识紧密结合,以虚心的态度不断学习,才能完成美好人生。

同类推荐
  • 奥瑟罗

    奥瑟罗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主角奥瑟罗是一位黑皮肤的摩尔人,担任威尼斯军的统帅。他听信部下的谗言,杀死了美丽忠贞的妻子黛丝德莫娜,等到真相大白后,奥瑟罗悔恨交集,终于用刀自尽,追随爱妻于黄泉下。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的WhitehallPalace首演。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再没有这样的爱情

    再没有这样的爱情

    《再没有这样的爱情》选取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几对情侣,朱自清与陈竹隐、胡适与韦莲司、杨晦与文树新、徐志摩与陆小曼、鲁迅与许广平、徐悲鸿与孙多慈等,通过他们当年的情书,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尘封已久的故事,展现出一幅生动、细腻、感人的民国爱情画卷,演绎出时代的烟尘、命运的迁徙、爱情的悲欢。
热门推荐
  • 妃本轻狂之傻王盛宠

    妃本轻狂之傻王盛宠

    慕云希,尚书府嫡长女,父不疼娘不爱,养在深山人未识!世人传之,貌丑学浅才疏性乖张,一无是处丑女也!一切只因,她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世……轩辕澈,皇族第七子,少年出征叱咤沙场,功在千秋福泽万民。却得不到皇帝正眼相看七年沙场生涯,一朝凯旋还朝!庆功宴上,一杯毒酒,未能伤他性命,却让他从此成为心智只有七岁的孩童一夕之间,战神皇子沦为傻子王爷,世人或笑或叹十三年年,少年初遇结下一生不解情缘,却落入一场惊世阴谋十三年后,一道圣旨将她与他系在一起,只是,丑女配傻王,世人皆叹:真乃绝配也!然,这一场取悦了天下人的婚事,也终将覆了这个天下!花絮之新婚夜:慕云希,一身嫣红嫁衣坐于榻上,蓦然,头上的红纱被人掀开一角——“姐姐,你好漂亮啊!”红纱之下,探进一个脑袋,那是一张美如夭邪的脸,眼眸却清澈干净的宛若天使!那人,眨了眨眼睛,一脸唏嘘之色的惊叹,神情如孩童。“你就是夜王殿下?”清冷的眸中划过几许浅浅的流光,慕云希伸手扯下红纱,淡淡的打量着眼前的男子,声线清冷空灵。“姐姐可以叫我澈儿——”音色清遐而稚嫩,他看着她,笑的纯粹。“……”慕云希看着眼前神情举止皆恍若孩童的他,心下微微叹了一声:果然是傻子!那一夜之后,慕云希的身边总会黏着一个人“姐姐——澈儿要吃糖葫芦——”“姐姐——澈儿不会脱衣服——”花絮之妃很护短:御花园中,轩辕澈跌坐在地,挽起的衣袖下,手臂全是女子的抓痕与掐痕,周围,几个飞扬跋扈的女人正一脸不屑的看着他,无尽嘲讽与鄙夷。“你们在做什么?”一道清冷的嗓音传来,落下一地寒凉。“姐姐——她们说你坏话——澈儿打不过她们——”听到慕云希的声音,轩辕澈一个翻身从地上爬了起来,满脸委屈与自责的看着她,表情满是不安。“谁干的?”清冷的眸子落在她手臂上青红一片的抓痕与掐痕,声线骤冷。“本小姐干的!怎么了?哼!一个傻子居然也敢——啊——”一个飞扬跋扈的女人满脸倨傲的看着慕云希,挑衅加不屑。“啪——啪——”素手轻扬,掌声响亮!“哪只手掐的?”清冷的眸光扫过那很快肿了起来的双颊,冷声逼问。“你——慕云希你这个贱人居然敢打我——”那女人半天才回过神,指着慕云希大叫。“咔——咔——”两声脆响,那是手骨被折断的声音……“啊啊啊——”惊天动地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御花园,其余之人俱是一脸惊恐的看着那个云淡风轻痛下狠手的女子,腿脚不自觉的发软……
  • 江湖中的一把刀

    江湖中的一把刀

    懵懂少年闯江湖,挥剑天涯我自如。锄强扶弱走天下,倒行逆施我尽屠。这是一个侠客的天下!这是一个武者的江湖!侠客栖身与江湖,武者平定这天下。且看少年如何成为真正的侠客,如何行走这纷乱的江湖……
  • 爱你是尘封的光芒

    爱你是尘封的光芒

    一个原本就是天之娇女的曲攸梦,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高考之后,似乎一切都应该是一帆风顺;可是,她偏偏喜欢上了厉云飞,从此迎来了不曾想过的生活。“如果梦飞,暗香自来。”——曲攸梦
  • 音乐笔记

    音乐笔记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谈音乐欣赏,面对浩如烟海音乐世界,作者选择曾经感动自己的曲目和音乐家,娓娓道来;第二、三部分为音乐杂感,作者谈音乐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谈音乐与文化,皆从自己亲身感受出发,文字精练而老辣。辛丰年先生文字往往千锤百炼,数十年写下的文章并不算多,集其艺术精华的《音乐笔记》可算是弥足珍贵。
  • 权宠撩人陆少步步诱妻

    权宠撩人陆少步步诱妻

    凌梦心:刚回国,第2天,就被无良的父母给坑了,总裁变成了她的临时家长,助理,”总裁不好了凌小姐被欺负了。”怎么了啊?她有没有欺负回去?凌小姐欺负回去了,都快把他们打半身不遂了欺负她的那几个人都拿去喂鳄鱼,助理心语,完了完了。那几个鳄鱼都好几天没有吃过东西了,只怕他们连渣都不剩了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 活在最后的七天

    活在最后的七天

    生命就像钟表上的针,每一秒都是对生命的赞礼。每一分钟都是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如果再来一次我会大声跟她说:“我爱你。”
  • 蛇(中篇小说)

    蛇(中篇小说)

    是一块潮湿的菜地里,姚大把菜花蛇打死了。一手拎瓦刀一手拿竹棍,姚大痛惜地说:它这么不经打。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堆,观着蛇躯大发议论:这么大一条大补,可以炖一锅浓汤呢。庄婆挤了进来,长发披得像麻布。老人家久不洗澡了,我们也省得挑水。我看见庄婆把你拎起往围裙里一兜,大声说是我们家的。一个女人腆着肚,对庄婆不屑道:没人和你抢!保护着肚子怕被挤着,售货员摸摸一张癞脸抱怨,也想吃条大补呢。庄婆站起身,向她自豪地抖抖围裙:保准炖一锅浓汤。给阿成大补一下,给阿荠大补一下。侬——浓去吧你,浓得解小溲都没力气。众人哄笑了起来。庄婆睃她脸上,哼鼻子冷笑一声:嘻,阿荠一怀伢儿,脸就起癞,一起癞伢就不保。
  • 米粮库胡同往事

    米粮库胡同往事

    本书是吴雅山老师多年实地走访、各方搜集信息而著,写了几百年来米粮库胡同一带的著名景物、人物、历史故事,还有作者作为京城百姓的切身体会和经历。
  • 天鹅洲V

    天鹅洲V

    《天鹅洲》是续《故河口物语》后的一部小说。鹿女作为那群拓荒者的后代,源乘了她的父辈们的品质,继续奋战在那座村庄上。在天鹅洲开了米厂,酒厂,养猪厂,发展拥有中国农村现代一体化生产线。历尽了无论身体还是心理的艰辛与磨难。最终在此家大业大,辉煌腾达。它不仅是一座村庄的变迁史,更是一部中国农民的心理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