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300000046

第46章 陈寅恪:独立精神,自由之思想

名人简介

陈寅恪(1890~1969),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史学家、学者。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930年在其所撰《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最早提出“敦煌学”的概念,指出“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在该序中,就北京图书馆所藏八千余卷敦煌写本提出九个方面的研究价值,即摩尼教经、唐代史事、佛教文义、小说文学史、佛教故事、唐代诗歌之佚文、古语言文字、佛经旧泽别本、学术之考证,为敦煌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撰有《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忏海火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还撰有《寒柳堂集》《柳如是别传》等。作为一位学者,他并非一个抱残守缺的国粹主义者,从来也没有拒绝或者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主张输入外来文化,以补救中国文化的缺失。只是如何输入外来文化,他同国内一些新潮学人见解大相径庭……深邃的学术眼光以及卓越的学术成就,使他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界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

心法探源

陈寅恪先生年仅13岁就游学日本,后又赴欧美,留学于德国柏林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前后留学时间长达16年,36岁时回国,先后受聘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等等。求学时被人称为中国最佳“读书种子”,教学中获“教授之教授”美誉,治学则被海外颂为“伟大的中国史学家”。

陈寅恪先生去世后,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的几十本笔记,其中分别用藏文、蒙文、突厥回鹘文、土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朝鲜文等书写。不说信息量,只是语言寅恪先生就用了20多种。后交到季羡林先生处,先生叹曰:“这些笔记能留下来,多亏神灵佑护”!

不言而喻,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成就得益于他对名国文化吸收和运用。当然,他能和王国维一起并称为中国史学界的“双子座”,除了他读书渊博的原因之外,其读书治学的经验和方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主张看原书,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

近世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汇和撞击,学术界基本上有两大派别,一派以传统方法为主,为“旧派”,他们多引证材料;另一派以新潮方法为主,所谓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多为留外学生,重理论。陈寅恪认为“旧派失之滞”,“其缺点是只有死材料而没有解释”;而“新派失之诬”,认为“新派虽有解释,然甚危险。……此种理论,不过是假设的理论”。因而,他觉得二者各有偏颇和缺陷,“而讲历史重在准确,不嫌琐细”,所以,他提倡读原书,要有自己的思想。

这种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他遭受批斗和磨难的困境中,也没有动摇过。

1949年以后的中国内地,由于政治气候变换,学术开始淡化,学者们被挤向社会语境的边缘,浓郁的政治气氛,火热的革命运动使人们为新政权的每一次政治事件而亢奋、激动。1953年冬,北京方面邀请寅恪先生北上,担任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第二历史研究所所长职务,寅恪先生在他的《对科学院的答复》中正言: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因此提出如赴任,则不学政治,不宗奉马列主义。他说,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必须争的,切须以死力争。可谓直言不讳,毫无顾忌!

二、读书时喜写批语

与许多老知识分子一样,陈寅恪读书也喜欢写批语,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随时写在书上,并成为他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不过,他的评点和批注不是简单的三言两浯,而往往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书页的天头地脚,有眉批、旁批、夹批等多种形式。

据说他在读白居易和元稹等人的诗集时,也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许多批语。可见他长期以来已养成了读书时写批语的习惯。久而久之,也便成了一种读书方法。

三、打通文、史,“以诗证史”

古人说:“文、史不分家。”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因为文学类的书和历史类的书都浩如烟海,能把其中某一种类的书读遍弄通,便已不易;如把另一大类的书再读遍弄通,这就更难了。所以,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只能专攻一类,倘二者打通,为文史兼通者,自古以来便寥若晨星。陈寅恪却是其中灿烂的一颗。历来研读唐诗的,多从艺术性上加以品味赞赏,很少有人从唐诗的角度去考察唐代的历史、风俗、政治和典章制度。而陈寅恪却从有“诗史”之称的杜甫的诗中获得启发,不但从新旧《唐书》中去考察唐代历史,而且从《全唐诗》中挖掘和发现了大量的材料,来进一步考察唐代的社会和历史,为历史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和广阔的天地,并纠正了历史文献中一些错误记载。这种独特的读书角度和方法,给后人以极大启发,步其后尘者甚多。有人甚至把“以诗证史”视为陈寅恪一生治学的主要业绩。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陈寅恪的读书方法还有一些,例如他的融会贯通,又如他的勤奋研读等,都足以供我们学习和参考。马寅初: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

名人简介

马寅初(1882~1982),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生于浙江嵊县。190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选学矿冶专业。1906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先后在北洋政府财政部当职员、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1919年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一生主要著作有:《通货新论》、《战时经济论文集》、《经济学概论》、《新人口论(重版)》、《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等。

心法探源

马寅初在读书与治学中敢于坚持真理,以不畏权势而著称。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重庆大学担任商学院院长。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败,他四处发表演,痛斥权贵们鱼肉百姓的“经济专政”政策。他说:“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所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所不敢言,就更难。我就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敢言。”马寅初的演讲,触及到了四大家族的痛处。1940年12月6日,他惨遭宪兵逮捕。经过1年零9个月的监狱生活,3年的软禁,马寅初斗志更加坚定,恢复自由后又投入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斗争行列。

1951年至1960年初,马寅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50年代初他就对人口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1957年7月5日,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新人口论》,提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途径:积极发展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反右”斗争开始后,他受到错误的批判。面对来自全国上下的文字围攻和政治压力,他胸怀坦荡,无所畏惧,在《重申我的要求》中坚定地说:“我虽然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1960年以后,马寅初的名字从公开的政治舞台和学术论坛上消失了。但他仍孜孜不倦地读书,认真研究问题。在处境极为困难的年代里,他闭门一心写“农书”(农业经济学),已完成不少章节,可惜在“十年动乱”中,这些珍贵的手稿竟被付之一炬。

马寅初对学术研究一贯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他认为研究问题应当坚持四条原则:要系统地研究问题,不要零零碎碎地研究;要有批判精神,不要绝对化,说好都是好,说坏都是坏,像教徒对待圣经一样,这样是偏激的;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调查研究,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入一个地方,研究一个问题。

马寅初治学一贯坚持从实际出发,主张不但要解决现实问题,更要防患于未然,重视研究未来的问题。他常常教育青年一代要有预见性,说:“研究工作要眼光放得远一些,探讨的范围要广一些,要力求从多方面来研究论证所研究的问题,这样才能得出比较正确可靠的结论。”

1979年9月11日,党中央批准了北京大学党委《关于为马寅初先生平反的决定》。饱尝人间风霜的百岁老人马寅初,又荣幸地担任北京大学名誉校长。读书治学,探索真理,要做到这点并不难。但为了维护学术尊严,敢于坚持真理,不畏权势,不怕孤立,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却是最难能可贵的。这正是马寅初留给后世的最可贵的学风与品格。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写景·记事

    写景·记事

    听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风声,见过和布克赛尔的云朵,抚摸天山神木园的植株,送走乌伦古湖的飞鸟。还有命名礼的盛大宴会、欢快奔走的毛驴车、每七日一集的巴扎。把在新疆的奇异风光尽皆写于笔下,满满的都是能看得见的情。
  • 今晨心语

    今晨心语

    该书收入作者2016年创作的99篇随笔作品,是作者继入选西风烈丛书的长篇小说《书房沟》出版后的又一力作。由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省作协原副主席高建群作序并题词;《今晨心语》是一株开在浮躁尘埃里的文字之花,是作家李巨怀近年来思考生命意义的结晶,更是一列心灵对话的直通车,于低吟浅唱中,直抵读者的心岸,该书收录文篇看似随手拈来,实则字字句句都引人遐想,闪耀着哲思与睿智的光芒。
  • 为什么要读文学

    为什么要读文学

    《文学闲谈》是朱湘专为青年、学生撰写的小册子,文笔简洁。有学者认为此书“有传教的热情,却无传教的气味,因此特别可爱”。细读其文,认为此言可信。
  • 横河民间故事集

    横河民间故事集

    张水洲编的《横河民间故事集》是叙述横河境域内人事景物的民间故事集子。本书分为神话、传说、故事和笑话四个体裁类。其中分为几个小类,即传说分为人物传说、风物传说、景观传说、生物传说和历史传说五个小类;故事分为生活故事、俗语故事、幻想故事和抗日故事四个小类。神话和笑话因篇数不多,就不再分小类了。此书共计编入民间故事244篇(则),30万余字。前面附横河镇镇域图、横河民间故事分布图和人物、山水、景观等的照片,在分布图中标出了主要的民间故事传说产生地,故事传说中主要的人物、山水和景观等也以照片展示出来,以便读者形象地认识之。
热门推荐
  • 将军今天又傲娇了

    将军今天又傲娇了

    【傲娇将军VS腹黑娘子】前世嫁了渣男,被姨娘骗、被庶妹欺。今时今日重生,她定要搅乱风云、讨回公道。手持银针浪荡江湖、腰佩软剑独闯天下。断渣男后路,揍姨娘、虐庶妹。还敢算计她?来个银针套餐,让你断子绝孙!复仇计划还在实行,某位傲娇将军却主动投怀送抱变身温顺小绵羊:“跟我成亲,铺子归你,银子归你,我…也归你。”
  • 凌烟志

    凌烟志

    往昔伏藏界帝名,如今早已消散。一个少年自打下伏藏界后,又卷土重来,于迹凡界失忆后的他又重新走上了这条强者之路,追查当年的真相.....
  • 游戏大邪神

    游戏大邪神

    “你要杀我?”“好吧,看在你比我强的份上,我多用几个游戏人物的技能给你看看,涨涨见识。”————“你们一群人打我一个?”“那我叫兄弟了,我是叫巨人王呢,还是死亡之翼呢?”
  • 尽长欢

    尽长欢

    元欢手执一茗,品古今人,花叶缱婘,爱恨痴缠。黄泉相赴,来世再续前世缘。
  • 快穿之死神工作手册

    快穿之死神工作手册

    楚肆自打有了记忆,他的形象便是一身黑袍,一张骷髅面具,手持镰刀,收割灵魂。当然,如果你有心愿,死神楚肆在线为你完成。
  • Troll

    Troll

    "A wily thriller-fantasy … Each discovery sounds like the voice of a storyteller reminding us of how the gods play with our fates."New York TimesWinner of the Finlandia Award, Troll: A Love Story is an enchanting novel that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sensation. Angel, a young photographer, comes home from a night of carousing to find a group of drunken teenagers in the courtyard of his apartment building, taunting a wounded, helpless young troll. He takes it in, not suspecting the dramatic consequences of this decision. What does one do with a troll in the city? As the troll's presence influences Angel's life in ways he could never have predicted, it becomes clear that the creature is the familiar of man's most forbidden feelings. A novel of sparkling originality, Troll is a wry, beguiling story of nature and man's relationship to wild things, and of the dark power of the wildness in ourselves.
  • 惊天仙途

    惊天仙途

    天地有棋局,众生皆为棋子,亲人可为棋子,敌人可为棋子……洛天叶想摆脱棋子的命运,首先,他得成为最有价值的棋子,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成长的空间。该低调的时候,要低调。该高调的时候,你就轰轰烈烈地干他娘的吧,管他是皇亲贵胄,还是仙魔神鬼,通通揍得连他爹妈都认不出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言圣

    九言圣

    开门阵、休门阵、生门阵、伤门阵…八门阵法;天遁、地遁、人遁、神遁、鬼遁…九中遁法;孰强孰弱?代表身体的临言、能量的兵言、宇宙共鸣的斗言、治愈的者言、操控人心的皆言……我将以九言后人之名破除一切,不过在那之前,我得先按照师傅的吩咐找个会神遁的媳妇。
  • 春麦

    春麦

    家住沙洼洼东梁上的姑娘王春麦,已经过了十七岁了。更多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走出家门,走上村街,走出村子,翻过几块高低不平的沙坡地,去南梁坡上那片瘦脊麻杆但还有几片绿叶的胡杨树林走一走,静静地想一些与自己年龄十分相称的心事。所有人想的事情都一模一样,总是事出有因。王春麦的心事也是一样的,她的心事缘于那个已经没有多少记忆的黄昏。那时候,她刚刚初中毕业,她本来信誓旦旦地准备去一家市里的卫生学校继续读中专。报名的事情,都由她的同班好友罗海燕帮着联系好了,学费也不是太贵,一年才两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