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400000019

第19章 第九课 阅读,贵族化你的气质 (2)

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每天都要学一点东西。这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他回忆说:“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因为当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在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我自己的学问日渐增长,可以说是自己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现在仅有的一点学问,都是父母去世后,几年相对清闲的时间内每天都坚持学一点东西得来的。因为当时公司的事情比较少,其他同事都爱聚在一起打麻将,而我则是捧着一本《辞海》、一本老师用的课本自修起来。书看完了卖掉再买新书。每天都坚持学一点东西。”

李嘉诚能有今日的成就,绝非偶然。李嘉诚之所以能够在商场上纵横驰骋成就一番事业,完全离不开他的勤奋好学。正是他的那种每天坚持读书的精神让他走向了成功。每天都坚持学一点东西,使他始终没有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抛到后面,也使他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商场中的各种风险。

成长魔法书

哈佛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读书的人不会有真正的修养。只有经过书籍的滋润,我们的心灵才会饱满。金圣叹说过,“天下才子必读书”。读书,是青少年成才的必由之路,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钥匙。读书使我们获得了知识,增强了素养,提升了气质。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成功人士并不一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有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性格外,往往就在于他们勤奋好学,热爱读书,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

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阅读的巨大价值,阅读渐渐走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阅读不再只是学生的事,而是每一个想改变命运、想获取成功的人必做的事情。因此,“充电”一度成为最时髦的概念。在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和继续教育学校,都塞满了“充电”的学员。因为人们已经知道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我们的修养才会一步步提高。

在阅读中把握人生的航向

学校开展了“读书月”活动,同学们当然得在这一个月多读几本书了,要不然怎么能叫“读书月”呢。可是读什么书呢?同学们有各自不同的想法。精神小猪喜欢科幻小说,于是他决定在这一个月,要读两本科幻小说。平凡猫喜欢在家里摆弄他的电脑,于是他决定这个月要看一些有关计算机软硬件的书。调皮蛋喜欢看漫画,这个月他可高兴啦!因为他可以借此看许多漫画书。光光头则比他们深沉多了,他喜欢看世界名著,于是他决定在这个月看完《浮士德》。

一个月之后,学校里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老师发现,精神小猪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幻小说作家,平凡猫想当一名计算机工程师,调皮蛋想当一名漫画家,光光头则想当一名文学家。 原来在阅读中,他们已经选择好了自己人生的航向。

成长拾贝:杰克·伦敦的文学之旅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19岁以前,还从来没有进过中学。但他非常勤奋,十分热爱读书,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小混混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杰克·伦敦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贫困与艰难,他整天像发了疯一样跟着一群恶棍在旧金山海湾附近游荡。说起学校,他不屑一顾,并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偷盗等勾当上。不过有一天,他漫不经心地走进一家公共图书馆内开始读起名著《鲁滨孙漂流记》,他看得如痴如醉,并深受感动。在看这本书时饥肠辘辘的他,竟然舍不得中途停下来回家吃饭。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原来那么喜欢文学,于是他决心要当一名文学家。 

从这以后,一种酷爱读书的情绪便不可抑制地左右了他。一天中,他读书的时间达到了10~15个小时,从荷马到莎士比亚,从赫伯特斯宾基到马克思等人的所有著作,他都如饥似渴地读着。19岁时,他决定停止以前靠体力劳动吃饭的生涯,改成以脑力谋生。他厌倦了流浪的生活,他不愿再挨警察无情的拳头,他也不甘心让铁路的工头用灯按自己的脑袋。

于是,就在他19岁时,他进入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德中学。他不分昼夜地用功,从来就没有好好地睡过一觉。天道酬勤,他也因此有了显著的进步,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四年的课程念完了,通过考试后,他进入了加州大学。

他一直渴望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在这一雄心的驱使下,他一遍又一遍地读《金银岛》、《双城记》等书,之后就拼命地写作。到1903年,他已经有6部长篇以及125篇短篇小说问世。他成了美国文艺界最为知名的人物之一。

杰克·伦敦的经历一点都不让我们感到惊讶,是阅读改变了他的人生航向,让他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成长魔法书

哈佛的教授总是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知识爆炸的年代需要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社会知识量的急剧增长也要求我们多读书、多学习,在阅读中把握人生的航向。

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世界,看清自己的未来。通过读书,我们更能正确地把握人生的航向。也许每一个人所需要的书不一样,但人们在阅读中受到的知识的熏陶是一样的。读书不一定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一定可以改变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人非生而知之、生而能之,知识都是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就算一个天才,他也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读书来充实自己。一个掌握了知识的人,对于他的未来也一定是信心十足的。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伟大的人交谈

光光头最近神采奕奕,连说话的品味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对于光光头最近的变化,大家都很奇怪,是什么让他改变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在精神小猪、调皮蛋和平凡猫脑子里盘旋。于是他们决定还是去问问光光头。

这天放了学之后,精神小猪、调皮蛋和平凡猫早早地收拾好了书包等着光光头一起骑车回家。不一会儿,就看见光光头抱着一本书走过来了。当得知伙伴们的疑惑后,光光头神秘地笑了笑,扬了扬手里的书说:“秘密就在书里啊,魔法师不是说过吗,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交谈,读得多了,自然就能沾染点伟人的习气了。” 

成长拾贝:和伟人们交谈的钱钟书 

钱钟书先生十分喜欢读书。通过读书,他可以神游到古今中外,和那些人类的大儒畅谈交心,不断地充实自己。考入清华大学后,他的第一个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终日泡在图书馆内,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据说,现清华图书馆藏书中画黑线、加评语的部分,多半出于他的手笔。钱钟书28岁被破格聘为外文系教授,这在清华园也是绝无仅有的。 

1935年夏,钱钟书到英国牛津大学学习。这里拥有世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尤其是该校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图书馆——牛津博德利图书馆,它不仅有规模庞大的中心图书馆,而且在其周围建有几十个专题图书馆。钱钟书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尽情阅读文学、哲学、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书籍,他还阅读了大量的西方现代小说。他时常看得入迷,有时看到书中精彩的段落,就不免大声地读起来;有时看到书中欠缺的地方,就提笔写在书的旁边。由于钱钟书的知识面极宽,“牛津大学东方哲学、宗教、艺术丛书”组委会曾聘他为特约编辑。

1979年,钱钟书的辉煌巨著《管锥编》出版,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管锥编》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钱钟书的广博才学,在《管锥编》里,钱钟书旁征博引,并且把他在阅读那些名著名篇时的感想也都写在了书中。法国著名作家西蒙·莱斯曾说:“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的话,只有钱钟书才能当之无愧。”还有一位外国记者说:“来到中国,我只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 

成长魔法书

伏尔泰说:“当我第一次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找到了一位好朋友。”读书既能驱除生活中的寂寞,又能解除生活中的忧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有益身心。我们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的榜样,这些书中人物一样会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楷模,指引着我们一直向前。

哈佛智慧告诉青少年:书籍可以把我们引入到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同时,还可以使我们从书中获得人生的经验。人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体验,而通过书本,我们可以有效地补充个人经历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在书中我们可以游遍古今中外,和自己心中的伟人自由畅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历史经验的总结,离不开诸多知识的融汇与创新,而人们对人类进步的思考与探索,都可以从书本中得到解答和启示。通过阅读那些伟人们的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读了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了一次话。

同类推荐
  • 破译人性弱点的密码

    破译人性弱点的密码

    本书分别从人性中的贪得无厌、自寻烦恼、缺乏目标、消极怯懦、沉溺幻想、优柔寡断、依赖借口、忽视细节、满腹抱怨、内心浮躁、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等几大弱点入手,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些弱点,并正视自己,审视内心,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而战胜自身最顽固的弱点!
  •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卡耐基既有普通妻子的温柔与体贴,也有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卡耐基从她身上总结出不少他所欣赏的女性的特质,正如他分析成功人士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质一样。他总结爱情婚姻得失、指导别人走向成功时,总是不忘告诫女性:永远保持女性魅力!
  •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用以 下对象作为故事主角:动物植物、海雨天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成功人士、名人伟人、普通百姓、职场精英、少年儿童、成功家长、个性教师等。本书人人都需要:学生的作文素材;考生的阅读文本;父母的家庭教育参考;夫妻的婚姻教科书;白领驰骋职场的必胜圣经;智者哲人的处世书;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备书;成功人士的枕边书。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过去

    过去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悬浮屋

    悬浮屋

    未来的地球,本应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却因为一场战争变得哀鸿遍野。因为母星毁灭而不得不在宇宙中流浪的亚特兰人,终于在绝望中发现了这颗适宜他们生存的——地球,如果无法占领这颗适宜他们居住的行星,也许再也没有机会找到新的家园。“我们都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但我们别无选择。”————————————异能热血无cp文
  • 法葬:最后一个葬经传人

    法葬:最后一个葬经传人

    一个家族,千年诅咒。从此短命。活不过四十。一本葬经,道尽天地之间大人物的长生历程。一个家族,佛道俱全。士农工商皆有。却只有一个病恹恹的传人。他无意之中,得到上古一本葬经。于是,他走上了一条任何人都没有走过的道路。上穷碧落,下黄泉,他都要求得一个结果,结束家族短命的憋端。但是,现在已是民国,许多东西已经失传。怎么找到前人的秘传,达到葬经里的要求,解除家族的诅咒呢?放心,世上没有,有地方有。墓葬,那些大人物的墓葬,不让看?那就盗墓,自己动手。葬经说的不就是这个么?别人盗墓为钱财,我来盗墓为秘传。我乃文盗。
  • Fennel and Rue

    Fennel and R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偷心契约:席少宠妻无下限

    偷心契约:席少宠妻无下限

    被亲爹算计、抢走亡母遗留的一切,又连遭青梅竹马男友劈腿,还倒霉的招惹到活阎王席靳。一纸契约,一无所有的李深深彻底被失去自由。活阎王心有白月光,李深深只想借势复仇。本以为契约结束就一拍两散,却意外卷入身世之谜。什么?白月光其实是自己?李深深收拾东西连夜逃离,留给活阎王六个大字:“不约、我们不约!”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天衍宗主录

    天衍宗主录

    上古时期神族创世奴役百族。太古时期百族奋起反抗驱逐神族于域外。中古时期人族欲立六天道然而百族反对欲灭人族有人族先贤喊出一句唯我人族其血玄黄奋起反抗。进古人族成功立下六天道压制百族驱逐百族于域外唯有妖魔二族没被驱逐但也被封印。当今神族复燃百族回归妖魔破封,秦凡穿越而来带着掌门祖师系统来到这大世界从此广收妖孽踏上巅峰护卫人族。
  • 与君相决绝

    与君相决绝

    情殇如此,不过是当做醉酒一场。酒醒后,所有的爱恨情仇,无非是梦中的一场醉。
  • 网球王子之手绘玫瑰

    网球王子之手绘玫瑰

    云川浅夏不喜欢玫瑰花。因为迹部景吾喜欢。迹部景吾喜欢红色。同为云川浅夏不喜欢。直到后来,迹部看着自家小媳妇。“喜欢我早说啊,磨蹭什么?”“可是,爸爸说不能抢迹部少爷喜欢的东西。”云川浅夏懵懂地回答。“而少爷你自恋。”“……”云川浅夏一直知道……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诠释什么叫做完美。而在遇见迹部景吾之前,她一直以为这个人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