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5000000024

第24章 纵横有术(10)

晏婴回答说:“齐国光是临淄城就有三百闾(当时一闾等于二十五家),大家举起袖子就会连成帏幕,一挥汗像下雨一般;人挤人,肩挨肩,脚跟接着脚跟,怎会没有人才呢?”

楚王说:“既然如此,怎么会派您这种人来呢?”

晏婴说:“齐国派遣使者,是依德才做标准的:派贤者出使有贤能君主的国家,派不肖的人出使有不肖国君的国家;因为我最不肖,所以就被派来出使楚国了。”

楚王听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马,被他的马官杀掉了。景公听说以后,十分恼怒。操起戈就要亲自杀死马官。晏婴看到了,就对景公说:“您就这样杀了他,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知道,死了也不明白,我请求为您历数他的罪过。”

景公不知晏婴的意图,就答应了。晏婴举着戈走近马官,对他说:“你为国君养马,却让马死掉,大罪当死;你使我的国君因为马死掉而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养马的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国君蒙受了不仁的名声,此罪又当死。”齐景公一听,马上说:“您放了他吧,不要损害了我的仁德。”

齐景公是一个脾气十分暴躁的国君。有一天,一个人犯了一点罪,景公非常生气,命人把他分尸,又说:“谁敢来劝谏的话,我就杀了他。”

这时,晏子走过来,左手扶着罪犯的头,右手拿着刀,抬头望着景公,说:“自古以来,圣主明君将人分尸,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您能告诉我吗?我也好效法他们。”

景公听了,恍然大悟。就立即放弃分尸的刑罚。

在三国时期,各国往往向另外两国炫耀自己善于收拢人才。因此,各国的士人也就趁此风气而相互争强斗胜。

有一次,吴国的才子张温出使到蜀国,他十分自负,要求和蜀国的学士较量学问。蜀国的学士秦宓应战。秦宓尚未发问,张温首先问道:

“天有头吗?”

“有。”

“在哪里?”

“《诗经》说:‘乃眷西顾。’可见是在西方。”

“天有耳朵吗?”

“天在高处听低处的声音。《诗经》说:‘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天要是没耳朵。怎么听鹤鸣呢?”

“天有脚吗?”

“《诗经》说:‘天步维艰。’没脚怎么走路呢?”

“天有姓吗?”

“姓刘。”

“为什么?”

“天子姓刘,天自然姓刘。”

秦宓的这一番回答不仅挫尽了张温的锐气,还给刘氏政权挣足了面子。一句“天姓刘”,足以让整个蜀国感到自豪。

东周时,魏国温城有一个人出游到东周去,东周人不接纳他。不让他进入东周境内,问他:“您是外地来的客人吧?”他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不是客人,我是主人。”东周人询问他街道中的情况,他一点都不知道,官吏便把他逮捕,囚于狱中。东周的国君知道了此事,派人到狱中审问他说:“您不是东周人,却说不是客人是主人,为什么?”他回答说:“我从小诵读《诗经》,《诗经·小雅·北山》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四海之内都是周天子的天下,我是周天子的臣民,怎么会变成客人呢?所以我说自己是主人。”东周国君得知后,哈哈大笑,便命令官吏将他释放。

温城人不仅能言善道,又机智灵活,善于处事。当情况对自己不利时,引用当时人信奉的经典雅诗,攻讦对方,据以相争,使得对方无话可说,心服口服,不得不将他释放。

今天看来,上面的例子都是诡辩,并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然而,我们要看到的是,在当时的情景中,人们不在乎事实,人们所钟情的,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智慧。其实,不仅在古代的许多场合是这样,今天的许多场合不更是这样吗?所谓秀外慧中,锦心绣口,乃是人的美的形式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寓言的智慧

春秋战国时期重视卮言、重言、寓言,人们善于用寓言等方式来表达思想,说明问题,增强感染力。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亡国的事并非不存在。通过下面的一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寓言的智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十分著名。人们一般只觉得它形象贴切,并不一定知道它还曾阻止了一场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想去攻伐荆国,许多人都认为不应该这样做,但吴王刚愎自用,告诉他左右的人说:“谁敢来劝谏我,处以死刑。”

舍人(掌宫中之政的人)中有一个年轻的孩子,想进谏,又不敢,害怕被处死。于是,他就拿着弹弓到后园去守候,身上的衣服都被露水沾湿了。一连三个早上都是这样。吴王见了十分不理解地问:“你何必要把衣服都弄成这样呢?”

舍人之子说:“后园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树上悲凄地叫着,饮着露水,而不晓得捕它的螳螂正在自己的后面呢;螳螂正低下身子想去捕蝉,但它也不知道黄雀正在它的身后等它呢;黄雀等着螳螂,想去捉它,却不晓得我拿着弹弓正在它的下方呢;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利益,而没有顾虑到后面的灾患。这是我这几天以来所明白的道理。”

吴王听了他的话。说:“很有道理。”

《诗经》书影

于是,吴王就不再出兵攻打荆国。

淳于髡用巧妙深刻的比喻说服齐王,消弭了一场战争,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齐国想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庐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猎犬,而东郭逡则是天下跑得最快的兔子。有一次,韩子庐追东郭逡,绕山追了三圈,又五次越过山头,前面的兔子困乏了,后面的猎犬也累得要倒下了,最终它们都耗尽体力,各自死在地上。有个农夫见到了,不费一点力气,就得到了韩子庐和东郭逡。现在齐国和魏国如果相持不下,双方都士兵疲劳,人民困乏不堪,秦国和楚国就会像那位农夫一样坐享其成。”齐宣王听了淳于髡的话觉得有道理,自己也感到害怕,就下令停止出兵,不再进攻魏国。

诸侯联合抗秦,赵国派魏加去见楚国的春申君说:“您是否确定主将了呢?”春申君说:“确定了。我打算派临武君为主将。”魏加说:“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射箭,我想用射箭的事打个比方,可以吗?”春申君说:“可以。”魏加说:“从前,更赢和魏王来到一个高台下面,抬头看见远处飞来一只雁。更赢对魏王说:‘我为大王拉开弓,虚发一箭,就能使鸟掉下来。’魏王说:‘您的射技能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吗?’更赢说:‘能。’过了一会,雁飞过来,更赢拉响了弓弦,那只雁真的落了下来。魏王说:‘看来,您的射技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啊!’更赢说:‘并不是我的射技高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那是一只受过伤的雁。’魏王说:‘您是怎么知道的呢?’更赢说:‘它飞得缓慢,而叫声凄厉。飞得缓慢,是因为旧伤尚未痊愈;叫声凄厉,是因为长久离群。旧伤还未复原,惊恐的心理还未消除,听到弓弦响,就十分惊惧,就急速往高处飞,以求躲避,结果因用力过猛而撕裂了旧伤口,就掉下来了!’如今,临武君这个人,曾经被秦军击败过,就犹如这只‘惊弓之鸟’。所以不能让他带领将士对抗秦军。”

魏加的一个比喻,使临武君没能领兵抗秦,是不是因此免去了一场失败,谁也难以下结论。但“惊弓之鸟”的故事却因此流传下来,其中深刻的道理也因此广为人知。

“鹬蚌相争”的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它来自苏代劝阻赵国攻打燕国的故事。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替燕国游说,他来到赵国,对赵惠文王说:“今天我到您这里来,路过易水,河蚌正出来晒太阳,却被鹬用长嘴啄住了蚌肉,蚌壳一合,正好夹住鹬鸟的嘴。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被干死了。’河蚌也对鹬鸟说:‘今天不放走你,明天不放走你,就把你饿死了。’两方面都不肯相让,这时来了一个渔夫,把它俩一起抓住。现在,赵国竟要讨伐燕国,燕赵长久相持不下,百姓感到疲惫不堪。我恐秦国就要成为渔夫了。因此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文王说:“您说得很有道理。”这才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抱薪救火”是家喻户晓的成语。但其深刻的历史含义却不是每一人都知道的。

在华阳战役中,秦国战胜了魏国,魏国准备派段干崇到秦国割地求和。

魏国大臣孙臣看清了当时的局势,对魏王说:“魏国在战败之时没有割地求和,确实是善于应付当时的形势了,而秦国没有在战胜之时要求魏国割地求和,也确实是不善于应付战胜这种优势了。如今过了一年才要求割让土地,这实际上是群臣为自己私利打算,而大王并不知情。再说想要得到秦国相印的是段干崇,大王却派他去割让土地。想要得到土地的是秦国,而秦王就授予段干崇以相印。想要得到相印的人控制着割地求和的权力,想要得到土地的则控制着授相印的权力。这种情况必定会导致魏国的灭亡。况且奸臣本来都想割让土地去侍奉秦国,而以割地求和侍奉秦国,就好比抱着木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熄灭的。如今,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要求无穷,这就和抱着木柴去救火是完全一样的。”

魏王说:“您说得好,虽然如此,但我已答应秦国,不能轻易改变了。”孙臣说:“大王难道没见过棋戏中对枭棋的使用吗?掷得枭棋者,想行就行,想止就止。如今您被群臣控制着才答应割地给秦国,所以才说不能改变,为什么大王的智慧还赶不上下棋呢?””魏王说:“好!”于是不再派段干崇去秦国割地求和。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对敌人的姑息,实际上就是养虎贻患。魏国对秦国割地求和的结果就是壮大了秦国的势力,更激起了泰国贪婪的欲望。孙臣的比喻可谓一语道出了千古天机。

苏秦的权谋

据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善于处理国际关系,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对他都很尊重。其实,如果您考察一下基辛格的外交案例,再比较一下下面的外交案例,也许您对基辛格和我们的先人会重新做出评价。

楚怀王死后,其太子仍在齐国做人质。苏秦对薛公(即孟尝君)说:“您为何不扣留楚太子,用他交换楚国与齐国的接壤之地呢?”薛公说:“这恐怕不行,我扣留楚太子,楚国另立新君,这样就等于我白白地守着一个毫无用处的人质,而且又在天下人面前做了件不义的事。”苏秦说:“不对,如果楚国另立新君,您就可以对新君说:‘您如果给我楚国与齐国接攘的土地,我就替您杀掉太子;否则,我将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立太子为楚王。’这样的话,楚国东边与齐国邻接的土地就一定可以到手了。”

苏秦说的这件事,可以有许多实行的效果:第一,可以由苏秦自己出使楚国;第二,可以让楚国迅速割让东边与齐接壤之地;第三,可以从楚国割取更多的土地;第四,可以因尊奉太子而使楚国献出更多的土地;第五,可以替楚王从齐国赶走太子;第六,可以以忠于太子之名让太子马上离开;第七,可以使人在薛公面前说苏秦的坏话;第八,可以派人替苏秦在楚国求封(官);第九,可以使人劝说薛公善待苏秦:第十,也可让苏秦在薛公那里自我辩白。

苏秦对薛公说:“我听说:‘计谋如果泄漏,就会无效;做事如果不坚决,就不会建立美名。’现在您扣留楚太子,不过是为了得到与楚接壤的土地。如果不能马上得到这地方,楚国一旦改变了主意,您只是守着一个没有用的人质,而且会背上被天下人耻笑的恶名。”薛公说:“对。那么该怎么办呢?”苏秦说:“我愿意替您出使楚国,如果楚国马上献上东边与齐接壤的土地,那么您就没有什么损失了。”薛公说:“好。”从而派苏秦出使楚国。所以说可以由苏秦自己出使楚国。

苏秦对楚王说:“齐国打算尊奉太子,把他立为楚王。据我看来,薛公之所以扣留太子,是为了交换楚东边与齐接壤之地。大王如果不马上献上这一块土地,那么太子就要加倍答应给齐国割地,请求齐国把自己立为楚王。”楚王说:“我听从您的吩咐。”于是献出土地。所以说可以让楚国迅速割让土地。

苏秦对薛公说:“从楚国的形势看,还可以多割让土地。”薛公说:“怎样?”苏秦说:“请告诉太子事情的缘故,让太子正式提出请求,齐国答应他的请求,以此表示忠于太子,并且要让楚王知道这个消息。这样,就可以增加楚国给齐国的割地了。”所以说可以从楚国割取更多的土地。

苏秦对楚太子说:“齐国尊奉太子您,要立您为楚王。楚王请求割让土地,让齐国扣留您。齐国嫌楚王割让的地少。太子您为什么不答应加倍割地来资助齐国呢?这样齐国一定会尊奉太子而立您为楚王的。”楚太子说:“好。”于是答应加倍割让土地给齐国。楚王听说后,必然感到害怕,又增加了割地献给齐国,并且还害怕事情办不成。所以说可以使楚国增加割让的土地。

苏秦对楚王说:“齐国之所以敢于要求楚国多割让土地,是因为齐国以太子在齐国为要挟。现在齐国已经割取了楚国的土地,却并不就此为止。是因为太子在齐国与大王势均力敌的缘故。所以我能让太子离开齐国。太子离开齐国,齐国就没有立太子的借口,这样齐国就不能违背与大王的约定了。大王转而与齐国建立友好关系,齐国就会服从您了。如此一来,大王就除掉了仇人,还能与齐国建立良好的关系。”楚王听后非常高兴,说:“那就请您建立楚、齐之交吧。”所以说可以替楚王从齐国赶走太子。

苏秦对楚太子说:“控制楚国政权的是楚王,而以空话许诺割让土地与齐国交换的是您。齐国未必相信您的空话,也显示出楚王确有献地的诚意。楚王与齐国的交易若成功了,太子您出境就必定危险了。请您赶快想办法。”楚太子说:“我听从您的吩咐。”于是连夜准备了车辆,离开齐国。由此使太子急忙离开。

苏秦派人对薛公说:“劝您扣留太子的是苏秦,其实苏秦并不是为您打算。而是要有利于楚国。苏秦怕您知道他的真正打算,所以让楚国多割让土地以隐藏自己的阴谋。如今劝楚太子离开齐国的是苏秦,而您却不知道,我替您感到迷惑不解。”于是,薛公对苏秦就会很生气。所以说可以使人在薛公面前说苏秦的坏话。

苏秦还可以派人对楚王说:“让薛公扣留太子的是苏秦,尊奉大王、让您取代太子成为楚王的又是苏秦;订立割地条约的是苏秦,表示忠于太子而又劝走太子的也是苏秦。现在有人在薛公面前诋毁苏秦,认为他薄于齐国而厚于楚国,希望大王知道这个情况。”楚王说:“我听从您的吩咐。”于是封苏秦为武贞君。所以说可以派人替苏秦在楚国求封。

苏秦还可以派景鲤对薛公说:“您所以能够被天下的人(官)看重,是因为您能招揽士人,并掌握着齐国的大权。如今,苏秦这个人是世上最好的辩士,天下少有的人才。您如果不重用苏秦,就会堵塞言路,天下的士人也都会跟从苏秦。这样一来,您的事情就危险了。现在,苏秦与楚国十分接近,如果不及早地亲近苏秦,就会与他结下怨恨。所以,您不如现在就尊重苏秦,重用苏秦,并趁此机会与楚国搞好关系。”薛公会因此而亲近苏秦,所以说可以劝薛公亲近苏秦。

每一个智谋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各种发展的可能,就不能应付随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即使在今天,这个例子也是极富启发意义:它能使我们看到,每一次谋划实际上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机敏的头脑,是无法策划和实施的。

同类推荐
  •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编辑推荐:在与人生和命运较量的过程中,光有勇气和坚强是不够的,还需要高明的处世方略,更需要精明的手段和心计。心计不是阴谋,不是为达到目的而使用手段,而是做人做事时所需的技巧,让你待人接物更圆融,轻松行走社会不跌倒。是人们为达到成功而采取的策略,是大师先哲们的处世智慧。它既能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为自己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 人生三篇:做人 做事 做领导

    人生三篇:做人 做事 做领导

    无论身处庙堂还是江湖,生活在繁忙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让内心充满宁静,让精神富有营养,才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感悟到人生中那无处不在的生活智慧。
  • 又见飘雪(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又见飘雪(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从容才幸福,女人刚刚好

    从容才幸福,女人刚刚好

    本书从“相夫”、“教子”和女性个人“成长”三方面讲述女人经营家庭的幸福之道。从“道”上,纠正你的观念模式,让你意识到自己原先的一些固有思维是错误的;从“术”上,它能指导你学会正确思考方法,巩固自己的新观念模式;从“器”上,在文末都附上了一些实践的小技巧、小贴士,让你迅速产生改变和实效,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双管齐下进行调整,能快速帮助女性朋友在爱情和婚姻中更顺利地找到幸福。
  • 这世界没有与生俱来的优秀

    这世界没有与生俱来的优秀

    平庸的人,各有各的原因;而优秀的人,其实都是相似的。虽然成功不可复制,但我们身边那些出类拔萃的人都具有共同点,无论从人际关系、工作方式,还是面对坎坷和梦想的态度,甚至是生活中的小腔调,都能让我们学到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这世界没有与生俱来的优秀》一书从人际、梦想、坎坷、修炼、腔调五个方面,以简单通俗的事例和鞭辟入里的说明,结合古今名人与当下时代潮流,剖析优秀的人到底都是什么样,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热门推荐
  • 师糊:萌徒来也

    师糊:萌徒来也

    他本是六界地位尊崇的无化上神,超然于世,却不曾想到……他竟捡了个小萌徒回来,从此,过上萌徒养成的日子。“师糊,为什么你是师糊,你是浆糊吗?”“师糊,这个妖妖好可爱,可以给我当小宠物吗?” “师糊,我,我可以吃你吗?”饶是强大如他,也有算错的一天,竟让她神形俱灭……
  •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是中原中也的第一部诗集。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1937),旧姓柏村,昭和时期诗人、歌人、翻译家,被誉为“日本的兰波”。有350多篇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些诗作被选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昔之歌》(1938),译诗诗集《兰波诗选》。
  • 网王论如何捕猎男神

    网王论如何捕猎男神

    莫小迟穿漫了,还是自己从小到大最喜欢网球王子里。面对男神,一向放荡不羁的莫小迟就更加的荡漾了,撒娇卖萌扑倒上下揩油那是居家必备。“龙马,人家不开森啦!”“……为什么”“因为龙马今天没有亲亲人家!”“……”“人家要龙马亲亲才开森啦!”
  • 咏史诗·杀子谷

    咏史诗·杀子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药圣

    绝世药圣

    混分阴阳,宙划万界。天凌大界,地域无疆,万族林立,这是一个盛世的典宴,精彩,从这里开始……焱凌,偶得远古传承,以药入手,掌魂为尊,握八荒之势,伏万界之力,一步一印,独尊成圣!
  • 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新月集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由名家郑振铎翻译,意境优美、文笔隽永。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 剑修师妹超凶的

    剑修师妹超凶的

    听说过想要修仙飞升还得先拯救世界的么?得到了顶级机缘,就要承担顶级的责任和义务。卢小曼卷起衣袖,带着一帮剑修师尊师兄师姐们,干了!丹符器阵,财侣法地,通通都到姐的碗里来!按照某位杀神师兄的谆谆教导——杀人是最重的因果,对修行不利,尽量不要滥造杀孽,但若是一定要动手,就不要给对手二次反扑的机会。卢小曼深以为然,奉为行动最高指导纲领,严格执行这一金科玉律,惹到她的人,一律拍成大渣渣、小渣渣、碎渣渣。蹭师姐胸,抱师兄腰,那是日常。时间长了嘛,某个被抱腰抱得比较多的人不乐意了,每次都是抱了腰就走,抱了腰就走,抱多了很讨厌知不知道,再来要抱抱就要给亲亲喽,不给亲亲就不放手、不许走。给不给亲亲?嗯?不练熟了,将来双修大典,怎么气死那班单身狗?OOOOOOOOOOOOOOOOO虫子窝:26057799,欢迎来打滚,和虫子一块懒洋洋。
  • 无敌丧尸进化系统

    无敌丧尸进化系统

    末世来临,苏琼被丧尸感染,意外获得无敌丧尸进化系统,从此崛起于黑暗之中!“警告,警告,苏琼又带着丧尸群来进攻基地了!!!”非圣母文!
  • 永乐纪

    永乐纪

    永乐,一个恢宏的时代,无数阴谋和铁血铺开江湖与庙堂的瑰丽画卷。建文帝失踪之谜,黑衣宰相的落子,明教与佛教的明争暗斗,诸位皇子的角逐,蒙古三部的纷争,永乐大帝的雄图壮志,永乐大典的完工…而常继祖,则要作一把刀,刺破这盛世下隐藏的阴霾!
  • 冒险小王子11:巧克力村的主人

    冒险小王子11:巧克力村的主人

    《冒险小王子》系列书是一套优秀的儿童小说读物。故事中的主人公包小龙,天生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和小伙伴汤诺、于萌萌等人,来到了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纳尤古精灵国度,和小精灵们一起对抗力量强大的邪恶精灵师,挫败了邪恶精灵师一个又一个险恶的阴谋。此系列书刻画了一群智慧、勇敢,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优秀儿童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