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5000000003

第3章 政治和仁德(2)

田常要在齐国作乱,但又惧怕齐国的权臣高固、国佐、鲍叔牙和晏婴等人,所以想调四人的兵马讨伐鲁国,借此削弱他们的兵力。孔子听到了这一消息后,就对他的学生们说:“鲁国是我的祖宗的坟墓所在之地,你们是应该去制止他的。”子贡请求前往。

他到了齐国,见到了田常,劝田常说:“您讨伐鲁国,实在是个很大的错误!鲁国是难以攻取的。它的城墙低矮且不坚固,它的土地狭小而不肥沃;鲁国的国君愚蠢而不仁义,它的大臣也虚伪而无用,它的士卒更加厌恶打仗。因此,您不能跟他们作战。您不如去讨伐吴国,吴国的城墙坚固高大,土地宽阔肥沃,兵甲坚利,士卒勇武,而且粮食充足,兵甲财富全部集中在吴国,更加上有贤明的大夫帮助守卫,因此,吴国是很容易攻下来的。”

田常一听,认为是对他的不恭和讥讽,脸色大变,愤怒地说:“您所认为困难的,正是人们认为容易的;您所认为容易的,正是人们认为困难的。您用这样颠倒是非的话来教训我,是为了什么呢?”

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内的,要攻击强者;忧患在外的,要进攻弱者。’如今,您想攻取鲁国而扩大齐国的势力和土地,当然容易取胜。然而打了胜仗,必然导致国君的骄横;攻城掠地,必然会导致大臣的妄自尊大;而进攻鲁国又没有您的功绩在内,这样,您会跟国君日益疏远。这样一来,您派兵进攻鲁国的结果是使君主骄横,使大臣放肆,您想成就大事,不就很难了吗?君主一旦骄横就会恣意妄为,大臣一旦放肆就会争权夺利。您上与国君有了嫌隙,下与大臣有了利害之争,您还想立足于齐国,岂不是很危险吗?所以我说,您不如去讨伐吴国,讨伐吴国不能获胜,官员和士兵死在国外,国内空虚。这样,上边没有大臣是您的对手,下边没有百姓官员指责您的过失。这样一来,孤立国君、把持齐国大权的,恐怕就只有您了。”

田常听了以后,恍然大悟,说:“很好!您说得实在有道理。可是,齐国进攻鲁国的军队已经出发了。我如果让他们中途改变方向。去进攻吴国,恐怕大臣们会对我有所怀疑。”子贡说:“这个好办。您暂且按兵不动,让我去拜见吴王,让他救鲁伐齐,您再因此而派兵抵抗吴国。”田常同意了他的计策,于是派子贡去南方会见吴王。

子贡对吴王说,“我听说,王者有德,世代相延,想建立霸业,就不允许有强大的对手。千钧之重,如果加上一铢这样轻微的份量,秤砣就会倾斜。如今,拥有万乘之众的齐国,企图私自夺取有着千乘兵车的鲁国,与吴国争强。我私下为大王您担忧啊!况且,据我所知,解救鲁国,就会名扬天下;讨伐齐国,又有大利可图,可以帮助泗水流域的诸侯抵制和消灭残暴的齐国,使强大的晋国屈服,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好处了。名义上是保全了危在旦夕的鲁国,实际上是困住了强大的齐国,一个聪明人对此是不会犹豫不决的。”

吴王听了这番话后说:“很好!但是我曾经与越国作战,将他围困在会稽。越王正在苦其心志,休养士卒,对我有报复之心。您等我讨伐完了越国之后再听从您的计策吧!”子贡说:“越国的力量不如鲁国,越国更不如齐国强大。大王放弃齐国而进攻越国,那么,齐国就会趁机把鲁国吞并了。况且大王正好可以用保存将亡之国、接续将绝之嗣的做法来树立自己的名声。如果讨伐小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这算不上勇敢。勇敢的人是不逃避困难的;讲仁义的人不会使人因穷困而毁约背盟;聪明人不会坐失良机。如今,您应当保存越国以向诸侯显示您的仁义胸怀,解救鲁国,讨伐齐国,向各诸侯国施加压力,进行威胁。这样一来,各个诸侯国必然会竞相归顺吴国。您的霸业就可以成功了。如果大王真的仇恨越国,我请求东去,面见越王,让他出兵,跟随大王讨伐齐国。这样做名义上是跟随诸侯国去讨伐齐国,而实际上是使越国空虚了。”

吴王听了当然十分高兴,就派子贡前往越国。子贡见到越王说:“如今我劝说吴王助鲁伐齐。吴王虽然有出兵的意思,但又害怕越国趁其空虚而偷袭,声言说:‘等我讨伐完了越国再去。’如果这样,攻取越国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再说,没有报复别人之心,却让人产生怀疑,这是十分愚蠢的;有报复别人之心,而被人知道,这就太危险了;事情尚未成功,就走漏了消息,这就更危险了。这三种情形,对于图谋大事者来说,都是大忌呀!”

越王勾践向子贡叩拜说:“我曾经自不量力,跟吴国作战,被困在会稽。对此我痛之入骨。我只想和吴王先后死去,这就是我的心愿啊!”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猛残暴,大臣们都不堪忍受。吴国因为屡次发动战争而凋敝,士兵们无法忍受,百姓也都怨声载道。吴国的太宰做事,顺从吴王的过错,以图保住一己之利。这都是败亡之道啊!如今,大王您发兵去帮助他,以激起他称霸诸侯的野心;赠送重金使他高兴;用谦卑的词句表示对他的顺从,他一定会去讨伐齐国。如果他讨伐齐国没有取得成功,那是大王您的福气。如果他战胜了齐国,必然发兵威逼晋国。到那时,我就请求到北面去见晋国国君,让他与诸候一起攻打吴国,吴国必然被削弱。吴国的精锐部队都在讨伐齐国,他的大军对付晋国,这时大王趁机进攻吴国,就一定会灭掉吴国。”

越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子贡离开越国,回去向吴王报告说:“我恭敬地把大王的话告诉了越王。越王十分恐惧,他说:‘我十分不幸,从小便失去了父亲,又不自量,得罪了吴王,导致军队被打败,自己受辱。栖身于会稽,国家变成了荒原。靠吴王的恩赐,我才没有失去宗庙社稷。如此的大恩大德,我到死都不敢忘,哪里还敢图谋不轨呢?’”五天后,越王派大夫仲到了吴国,仲磕头参拜以后,对吴王说:“东海的卑贱臣子勾践的使臣仲,拜见大王,并问候各位大臣。如今,大王将兴大义,驱除强暴,解救弱者,讨伐残暴的齐国,安抚周天子的宗室。我请求国内士卒30人全部随从大王出征。勾践请求亲自披坚执锐,作为先锋,首先迎受敌人的箭矢,因此,特派贱臣文种,供奉先人所缴获的盔甲20套,还有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作为军中将士的装备之用。”吴王大喜。把这件事告诉了子贡,说:“越王想亲自跟随我去讨伐齐国,这样可以吗?”子贡说:“不行啊!让人家国内空虚,将人家的军队全部调动,还让人家的国君跟随您去作战,这太不仗义了。您可以接受他的礼物,答应他的军队随您出征,但要谢绝他的国君跟随您出征。”吴王答应了,谢绝了越王的要求,于是出兵讨伐齐国。

子贡离开吴国到了晋国,对晋国的国君说:“我听说吴国跟齐国就要交战,如果齐国打败了吴国,越国必然会随之大乱;如果吴国打败了齐国,吴国必将进攻晋国。”晋国国君大惊,问道:“这怎么办呢?”子贡说:“修造武器,休养士卒,做好与吴国打仗的准备。”晋国国君同意了。

子贡离开晋国,回到了鲁国。吴国果然与齐国军队在艾陵会战,打败了齐军;然后果然兵临晋国,与晋国的军队在黄池相遇。晋国军队向吴军发动攻击,打败了吴军。越王听到了这一消息,发兵袭击吴国,离城七里扎下营寨。吴王离开晋国返回吴国,跟越国的军队在五湖交战,连打三仗,都没有取胜。吴国的城门失守了,国家被灭亡了。子贡出使,保全了鲁国,使齐国混乱,使吴国灭亡,使晋国强盛,使越国称霸。

在这件事当中,当事人完全是用欺骗的手段来推行自己的主张的。这完全是阴谋家所做的事,跟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没有什么两样。子贡是圣人的高徒,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来。必定是战国时代的说客伪托,司马迁好奇,因此才把它写进了《史记》。苏东坡说:“我看《左传》,齐国讨伐鲁国,是由于季姬激怒了悼公,而不是田常引发的。吴国讨伐齐国,是由于悼公反复无常,而不是子贡从中引发的。司马迁的记载,都不真实。”明代文学家茅坤也认为,子贡救鲁一事,肯定是当时阴谋家杜撰的,《史记》中所记载的,已经失去了事情的本来面目。《春秋记事本末》当中,有许多奇谋良策,至于是非真伪,也不必深究了。这些话立论十分巧妙,入情入理,正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而子贡也堪称能言善辩了。

政治和道德

政治与道德应该是什么关系?也许有人认为道德应该服从政治,也许有人认为政治应该服从道德。其实。二者的关系可以套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说明,即没有政治保障的道德是不可靠的,没有道德基础的政治是没有合法性的。

春秋战国时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思想十分“解放”。前无古人的各种做法和观点可谓层出不穷,独立高标者有之,以无耻为荣者亦有之。纵横家苏秦的言论在当时是颇具代表性的。

苏秦对燕王说:“请您允许我今天借此机会与您谈话。如果我能够像曾参那样孝敬父母,像尾生那样严守信义,像伯夷那样清正廉洁,即使有人诽谤诬陷我,我是否可以问心无愧了呢?”燕王说:“可以了。”苏秦紧接着问道:“如果我仅凭着守信义、讲孝道、清正廉洁这三条替您做事,您看是否可以了呢?”燕王说:“足够了。”苏秦说:“如果您认为这就足够了,那我恐怕不能为您做事了。如果像曾参那样讲孝道,怎能离开父母呢?这对国家是没有用处的;我如果像尾生那样守信义,就无法使用计谋,这同样对国家没有用处;如果像伯夷那样廉洁,就无法出任政事,这对国家也没用处。因此,我认为讲信义的人是不能飞黄腾达的,讲仁义的君主也不能称霸诸侯。”燕王听了苏秦的话觉得十分不理解,问道:“照你说来,难道不能讲信义吗?”苏秦回答说:“当然不能够!人讲信义就不能通达事理,国家讲仁义就不能进行统治。信义是用来修身养性的,而不能用来为别人做事。讲信义是一种保守复旧的方法,而不是进取向上的方法。三王之所以更替,五霸之所以变更,都是因为不墨守陈规。我是一个敢于进取、积极有为的人,也不愿替无所作为的君主做事。如果大王不愿听信我的话,我宁愿告辞回东周的家中耕种务农,不愿同一般的人一样,不求进取,辱没了大王的宫廷。”

燕王对苏秦的话仍然感到疑惑不解,问道:“难道真的不能用您所说的古代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吗?”苏秦干脆说:“如果可以的话,楚国的疆土就一定不会超出沮水和漳水,秦国的国土也不会超出那狭小的商于之地,齐国的疆域肯定不会超出吕隧,燕国国土就不会超出夏屋山与勾注山,晋国的疆域也不会超出太行山。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开疆拓土,都是因为不墨守陈规而积极进取的缘故。”

看了上面的事例,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掌握一国之权的燕王像个书生,而苏秦倒像一个政治家。苏秦不守陈规,不用新规,一切以实用为准绳,正所谓有奶便是娘,是个十足的流氓无产者。

以臣代君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样的俗语,具有很强的革命性。能够解放人们的思想,帮助人们打破君权神授的迷信观念。皇帝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万年不变的江山。周朝再长也不过700年,中间还有一多半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天子跟着诸侯的屁股转。至于别的朝代,就更不用说了,有的甚至几十年一换,十几年一换,走马灯一般,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天地玄黄,周而复始,这皇帝大运说不定哪天就会转到我家。别看今天我家族寒微,祖坟上连青草都不长,说不定哪天时来运转,就冒出一个文臣武将,乃至开国皇帝。

如果睁开眼看看历史,实在令那些想做皇帝的人伤心。且不说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史并无多少朝代,就是改朝换代,也多发生在封建贵族内部。以平民出身靠武装起义而做皇帝的人,屈指算来,也只有那么几个。看来,皇帝梦是无法圆的,也只是借此过过口头上的瘾。像鲁迅小说里的阿Q那样,大喊“老子先前比你阔多了”,儿子将来也比人家阔多了,来吓唬一下老爷、太太或是王胡、小D们,过一把精神胜利的瘾而已。而实际上呢,现世的某些当权者似乎并不为这空洞的恫吓所吓倒,也不考虑那么长远,并不想为自己的子孙留条后路,还是一如既往地压迫百姓。百姓的口头瘾显得多么软弱无力啊!

不过,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样的俗语是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总结也好,说是他们的革命理想也好,说表现了他们的反抗意识也好,或是说反映了小农意识中的平均主义幻想也好,总而言之,中国历史变动无方的朝代更迭,确实为这一说法提供了历史依据。皇帝不多,官僚却是不少,因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不是一种幻想,很多人都有实现的机会。皇帝当不上,退而求其次也满可以了。你能说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靠吗?

在这里,我们的目的不是想探讨谁由平民当上了皇帝,当上了文臣武将,或是怎样当上了皇帝、文臣武将,以此去鼓动那些妄想狂们干蠢事。我们只想看看一些著名的由臣子取代君王的历史事件,从中总结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

在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以臣代君的历史事件有三个,一是鲁国的“三分公室”,一是晋国的“三家分晋”,一是齐国的“田氏代齐”。

鲁国是孔子的故乡,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他生活的这七十多年间,正是春秋的晚期,也是鲁国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分公室”的时代。孔子的一生正与这一历史时期有关,所以孔子才会发生“礼崩乐坏”的慨叹,才会提出“悠悠万世,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的理想。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桓”的出现,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鲁桓公有许多儿子,他死后由儿子鲁庄公即位。公元前662年,做了三十多年国君的鲁庄公病危。他的许多兄弟都想争位,尤其是异母弟庆父,蓄谋已久,这次更认为良机已到。他私藏兵器,遍结死党,本打算刺杀庄公,正赶上庄公病危,也就暂缓行动。庆父派他的死党、胞弟叔牙先到庄公那里,假意探视病情,实是侦察情况。庄公也知他并非只为探病而来,就故意问他:“我已病人膏肓,无药可救了,我死之后,由谁来继承君位呢?”叔牙竟毫不避讳地说:“兄死弟及,自古如此。庆父是您弟弟,德才兼备,是最合适的继承人,您还犹豫什么呢?”

庄公敏锐地觉察到他的篡权阴谋,立即召见他的另一个弟弟季友商量。季友对庄公十分忠诚,一听庄公介绍完情况,马上就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他对你说这样的话,是公然的挑衅,他们马上就要动手作乱了,若不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庄公全权委托季友办理,季友立刻逮捕了叔牙,将其斩首。但由于宗法观念太重,顾及所谓的亲情,明知叔牙为庆父所指使,竟未追查,由此种下了祸根。

鲁庄公死后,季友立庄公的儿子公子般即位。不到两个月。庆父居然急不可耐,指使一名马夫刺杀了公子般,然后又嫁祸于这名马夫,将其杀死灭口。随后,庆父与庄公的夫人哀姜合谋,立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开为国君。季友在公子般被刺杀时看到无法在鲁国呆下去,就逃到了陈国。公子开即位只过了一年多,因为庆父急于做国君,竟又派人杀死了公子开。

同类推荐
  •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这本书阐明了纸上谈兵的人从来都不会成为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除了像华盛顿那样的伟人,世上还有许多像克罗伊斯王那样的人,庸庸碌碌地了结此生。
  • 别为小事生气

    别为小事生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一点宽容会让别人感动一生,一点爱意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与鼓励的话语会让别人幸福一生。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以理智和豁达去化解矛盾,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理解。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我们将赢得美好的人生。
  • 你无法改变世界时改变自己

    你无法改变世界时改变自己

    本书以“改变”为出发,分别从人生、生活、人际、处世、工作、得失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改变对我们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富含哲理的论述与经典故事的完美结合,使得本书极具实用性。本书将教你学会如何改变,谋求一个和平共处的环境,用精湛的技巧有效地解决人生难题。学会改变,它可以使你在危难关头化险为夷,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不败之地,让你拥有成功的人生。本书不仅具有改变思维的感染力,同时也具备极强的操作性。读懂改变的道理,方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拨云见日,独占鳌头;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身心愉悦,和谐幸福。
  • 青年领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青年领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亚太地区学生事务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会监事长,就业问题专家李家华从共青团干部的发展探讨了青年领袖的生涯设计与发展,亦从如何做好学生工作探讨了发展性学生工作和大学生发展辅导的问题。
  • 禅里禅外看人生

    禅里禅外看人生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忙碌,加上上进心强,功利价值挂帅,生活上的倒错(把追逐和占有当目标,把生活当手段)等等,致命焦虑和浮燥的情绪增加。本书旨在指引一个人成为一位有觉悟的人。通过自我的认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指引自我,从种种成见、偏见、敌意和偏执中解脱出来,体会自在和宽阔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清醒、更有觉察力,更加积极地去生活、去理解人生。消解生活中的障碍和烦恼,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自由。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希望树

    末世之希望树

    遭逢末世,林染彤幸运的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空间异能,空间中有一颗神奇的希望树。于是,她没事种种菜,养几只鸡鸭,照顾照顾儿子,交几个知心好友,一起在这艰难末世中求生存,且行且珍惜。
  • 漫话幽默谈吐

    漫话幽默谈吐

    本书分为幽默素质和幽默随笔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调节、神经放松、颠倒逻辑、歪曲推理、自我调侃、哥们儿真逗、文人幽默逸事等。
  • 商界沙场人脉战术

    商界沙场人脉战术

    酒香也怕巷子深,人脉自然是发展事业必不可少的要素。不论是拓展事业、创业还是日常工作,如何沟通就成了建立个人品牌的关键。这里就有10个简单的方法,帮助你积累口碑,成功沟通。
  • 斩服少女之试图改变结局的老爹

    斩服少女之试图改变结局的老爹

    男人的浪漫是钻头,女人的浪漫是剪刀。但如果成为主角的老爸该怎么办呢?斩服少女--总一郎人不是为衣服而活的!斩断这命运的束缚吧!
  •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一种征兆。每个人都追求完美,都想做大事,殊不知完美就在细节之中,成就大事必须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伟大自会不期而至! 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儿童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孩子的巨大潜能。
  • 阿晋

    阿晋

    琴棋书画,她是世家的子弟;白草黄沙,她是戍边的将军;上善若水,她是盛宠的宫妃;大漠孤烟,她是边关的一段传奇。不是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佳话只不过他是帝君家国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可以是他钟爱的纯贵妃他甚至可以给她帝后的位置可帝王之道在于权谋,在于无情帝君注定给不了后宫任何一个妃子独宠如同她给不了她可他却对她动了情他唤她“阿晋”那年他抱着她的骨灰流着泪说到“你怎么就不问问我啊?”第一卷世家篇完第二卷将军篇开第三卷宫妃篇未开
  • 小森林大故事

    小森林大故事

    神奇的森林里,明天都发生着有趣的故事……
  • 快穿百变任务:男神缠上瘾

    快穿百变任务:男神缠上瘾

    叶雨然:人家都是逆袭打脸、拆CP、攻略男神、……,可是为什么我的任务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系统:就是因为大家的任务太单一,而且我还是成神系统,所以才要培养全能型的宿主啊!叶雨然:一脸懵逼…………我可不可以只选择一种啊!系统:你觉得呢?一脸的危险,笑眯眯地样子感觉好恐怖啊!叶雨然:我开玩笑的,开玩笑……一脸的讨好,我错了。做任务就做任务,可是为什么总是有一个高颜值高智商的超级无敌大帅哥缠上她呢?这里有各种各样风格各异,性格千奇百怪的男神,(1V1,任你挑选,快来看吧!)
  • 黯夜行

    黯夜行

    简洁版:一本传奇刺客的养成日志。没吃药版:一个路痴高玩的自我修养。吐槽版:一本不是武侠而是西幻题材的网游。正经版:被我删了。---------------------------简介比正文难写多了,就这么着吧。
  • 古剑奇谭2:永夜初晗(全集)

    古剑奇谭2:永夜初晗(全集)

    精擅偃术的开朗少年乐无异,因机缘离家,并因仰慕传说中的偃术大师谢衣而踏上偃术修行之旅,乐无异找到了谢衣并拜其为师。然而一股名为流月城的势力出现,引出了一个个谜团,同时也使众人陷入一次次危机。乐无异等人与谢衣一同寻找名为昭明的上古之剑,途中遇到流月城大祭司沈夜率众来袭,谢衣为救众人身死。乐无异通过谢衣遗留的偃甲“通天之器”,得知谢衣与流月城的关系及流月城的往事。原来沈夜为救即将覆灭的流月城,与砺罂达成合作,此举若成功必将危害人间。为替谢衣报仇,并阻止流月城阴谋,乐无异与伙伴们历尽艰险找到昭明剑心,赶赴至高居九天的流月城,击败沈夜、消灭砺罂,最终阻止了一场灾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