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9700000002

第2章 给人生一个承载力(1)

——《论语》对人生的启发

相对于茫茫宇宙而言,人生只是短短的一程。在这短短的瞬间,任何人都有过热情,也曾有过梦想。有的人懂得沿途看风景,于是他学会忘记仇恨,洗尽心灵的创伤;有的人边走边思考,于是他懂得滤去年少的轻狂,学会了礼让恭谦。人生就是一首无言的歌,在磨练中学会生存的。而《论语》告诉我们的也正是如何感悟人生,享受人生。

1.儒雅的君子风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

孔子对“君子”实在是太喜欢了,太赞美了!在孔子眼中,“君子”简直就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在《论语·学而》开篇,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习知识并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因被别人了解而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在这里,孔子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

如果让孔子飘然来到现代,他大概会说:现代人啊,现当代人,你们怎么啦,瞧瞧一个个绷紧了一根根竞争的弦啊,人人像上足了发条!怪不得你们人人都说活得好累啊!怪不得你们中间的一些人受不了,最后崩断了。

虽然孔子并不能来到现代,也不可能在我们耳边作智者的叮咛,但是现代人就是这样啊!其实大家都体会到,在生活工作中绷紧了竞争的弦,绷得很紧,每个人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在铮铮铮地转着!

商家、厂家不用说,因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完成价值规律这一商品经济内在规律的全部运动过程。于是他们处理人际关系满眼就是竞争:人才、资源、劳力、成本、质量、产量、信息、市场等,都是一些不可让的竞争。

在我们的生活里,职场竞争,上岗竞争,不行就下岗。各行各业都是在竞争,优胜劣汰。在现实社会与生活中,还看到人们争权、争利、争名,比位子、房子、票子、车子、孩子、妻子等等的竞争。

就连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就要开始为孩子将来的竞争做准备了,要补钙、补铁、补锌,还要补充维生素ABCDE,还要补音乐,补胎教,夫妻俩说啦,将来宝宝智商高可以竞争得胜利。

孩子出生了,在成长中也处在竞争的紧张氛围中。妈妈说:现在竞争多厉害,孩子你不努力,将来工作都找不到!

爸爸说:将来竞争更厉害,孩子你不从小学会竞争,将来你没有岗上!

老师说: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越进步竞争越激烈,你不选个重点小学,不上个重点中学,不考上好大学,你明天怎么去竞争啊?

这些话没错,都说的是事实,但是回过头来看看孩子的幼小心灵,早已不负重压而过早地衰老了。他们的眼睛如果都戴上“竞争”这副“眼镜”来看人际关系,那会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每天在“竞争”的压力下生活,因此没了童年的欢乐,少了少年的欢笑,缺了成长的幸福,而是一天到晚忧心忡忡。他们时刻准备着,为了“明天的竞争”!为了“明天的竞争”,时时刻刻在准备着!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

今天体育运动会上的竞争更是剧烈,据说奥运会查出服用违禁药物的就有数十例。谁都知道奥运会对禁药的检查非常严格,但是还有那么多的人闯“红灯”。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加拿大的选手约翰逊打破了百米世界记录,结果查出来服用了兴奋剂,还有创造9秒78男子百米世界记录的美国人蒙哥马利、美国的短跑巨星琼斯等等都出了事。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因为竞争取胜、夺金获银的欲望太强烈了,一旦敌不过名利的诱惑,自己把握不住就服用禁药了。

你我扪心自问: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的喜悦几多两小无猜的欢乐呢?

于是孔子又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就像射箭比赛一样吧!登堂比赛前先互相作揖谦让,赛完后又下堂饮酒祝贺。这样的竞争,可以说是君子之争。”(《论语·八佾》)

赛前揖让,赛后喝一杯。

温文尔雅,颇有绅士风度的君子之争。

多么令人神往!

这算不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呢?这又是不是有点奥林匹克的精神呢?

其实,又何止体育竞赛,举凡政治角逐、商业竞争、技术开发、文艺比赛,人生舞台上的方方面面,何处不应该提倡一下这种君子之争的风度呢?

2.以史为鉴,看过去知未来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八佾》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向哪里去?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孔子的弟子子张就提出来了。

子张问:“今后十代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沿袭夏代的礼仪制度,增添的和废弃的也可以知道。周代沿袭殷代的礼仪制度,增添的和废弃的也可以知道。那么,继承周代的朝代,就是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啊。”(《论语·为政》)

孔圣人既是历史学家,又是未来学家,他给我们指出了看过去知未来的方法。

历史在渐变中发展,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但无论怎么变,怎么增添和废弃,又总是会有所继承,这就是传统。

对于接受前人的教训,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因此才有了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样的成语和告诫。然而,人似乎总是十分健忘,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血淋淋教训,却又总是重蹈覆辙。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时刻牢记历史的教训,如果真的能以史为鉴,那就真的能建功立业。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这样一则史实:秦昭王时,秦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处于明显的优势,于是,秦昭王对左右的大臣说:“现在的韩、魏比当初强吗?”大臣们都说:“不如当初强。”秦昭王又问:“现在韩国的如耳、魏国的魏齐是不是比以前的孟尝君、芒卯更有才能呢?”大臣们说:“不如。”秦昭王又问道:“当初,以孟尝君和芒卯那样的才能,统率着强大的韩、魏军队来攻打秦国,都对我们无可奈何,现在,以无能的魏国和韩国,率领着弱小的韩国和魏国的军队来进攻秦国,他们的结局是怎么样应该很清楚了。”左右大臣都说:“您说得太对了。”

这时大臣中子期推开身前的琴对秦王说:“大王对天下的估计是错的。为什么呢?从前,晋国的智氏、范氏、中行氏、魏氏、赵氏、韩氏这六个卿相家族,智氏是最强大的,它灭掉了范氏、中行氏,又率领韩氏、魏氏两家在晋阳围攻赵襄子,决开晋水河口淹没了晋阳城,当时晋阳城头离水面三版高。智伯出来察看水势,韩康子为他驾车,魏桓子跟在旁边。智伯十分得意地说:‘开始我不知道水是可以灭亡一个国家的,如今才知道了。’因为用汾水淹安邑很方便,用洚水淹平阳很方便,而这两个城市正是赵、魏两家的重镇;这时魏桓子用胳膊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用脚踩一下魏桓子,又踢他的脚后跟。就在这脚和肘相碰于车上的时候,智伯的土地被分割的命运就决定了。后来,智伯身死国亡,为天下人所讥笑。如今秦国的强大超不过智伯,韩国和魏国虽然已然弱小,也比赵襄子被围在晋阳时强得多。这正是韩国和魏国使用计谋的时候啊!希望大王切不可掉以轻心。”

智伯本是晋国各卿相中最为强大的大家,但由于傲慢疏忽,终于被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打败了,这才形成了后来韩、赵、魏三国。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历史教训,不为一时的优势所迷惑,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管子·形势》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从夏朝到殷朝再到周朝,循历史的轨迹可以知道过去,那么,运用同一法则,我们也可以知道未来,这就是鉴往而知来。

文化与历史的承传不可割断。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传统,则无异于自毁自灭,使后代人无法考证。

所以,一般人要读一点历史,从政治国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多读一点历史。

但到了现代,历史在大众心目中却日渐衰微。除了几个老学究们还在坚定不移地研究着历史外,年轻的一代,又有几个在读史?当然这也不能全部怪大家,实在是我们不知从何来读史。因为“历史知识”与“历史资料”不同。我们民族国家已往的全部活动,是为历史。由史不家们所记载而流传到现在的,只能算作历史的材料,而不是今天的国民大众所需的历史知识。材料累积而愈多,知识则与时俱新。历史知识,随时变迁,应与当前现代种种问题,有亲切的联络。历史知识,贵能鉴古而知今。至于历史材料,则为前人所记录,前人不知后事,故其所记,未必是我们后人所需要知道的。但是后人欲求历史知识,必从前人所传史料中觅取。若蔑弃前人史料而空谈史识,则所谓“史”者非史,而所谓“识”者无识,生乎今而臆古,无当于“鉴于古而知今”之任也。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也就失去了今天和未来。

所以孔子才会在《论语》中一再地强调文献的重要性。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讲得出,但是杞国不足以为证;殷代的礼我能讲得出,但是宋国不足以为证。这是因为杞、宋两国文献不足的原因,如果文献足,我就能引以为证了。”(《论语·八佾》)

圣人在这里以杞、宋两国为例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

历史学的基本功能是揭示历史规律,提供历史经验,启发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知识都是历史的,都是对过去经历的经验总结。“鉴古而知今”,人类总是从过去了解今天,进而开拓未来。但是,为现实服务,必须以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必须尊重历史学自身的科学性。只有实事求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真相,才能昭示真理,给人们以真知和新知,推动人类的进步。

任何以现实需要为借口,随意剪裁历史都是不能允许的,都是对历史的歪曲和篡改。像那些加以人为修饰的历史,成了可以任人打扮的婢女,抑或成了历史学家束之高阁把以赏玩的古玩。前者是人的附属物,没有任何价值,后者虽然是高雅的标志,但却终究是玩物,而且是极易碎的。站在历史面前,人们自己也往往不由自主做了玩物。如果真是这样,是不是辜负了儒学先贤的一份善意的忠告呢?

3.别为打翻牛奶而哭泣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人物太危险了!”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使孔子没有能够和他谈。

楚狂接舆的形象真有点给人以嬉皮士的味道,一路唱着一路跑。至于是不是“裸奔”,那可就不知道了。

但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用我们的今天的话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个问题。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不可取的,还是糊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十分危险的了,你又还“累累如丧家犬”一样汲汲于奔走各国干什么呢?

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现代不需要我们做接舆这样的隐士,而是要求我们能干出点成绩,做一个有用的人。说大点是为国家做贡献,说小点是光宗耀祖。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有限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而不是“累累如丧家犬”般劳心劳力却毫无所获。

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没有多少时间经得起浪费。

就在奔腾不息的河水边,孔老夫子发出了一句引发无数人感触的感叹:“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

孔子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往事难再,另一方面以水为喻,勉励我们进德修业,都应该像那永不止息的河水一样,孜孜不已,不舍昼夜。

也许,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曾感叹道:

“人的脚甚至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的感触与孔子是一样的深刻。

他们所发出的感叹,在历史的角道中回响,至今仍不绝于耳。而这种感叹所包含的意义,还可以从各个方面延伸,引发我们思考宇宙的奥秘,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如此等等。

春花秋雨,花开花落,人们总是为那些不经意间消逝的美扼腕叹息,却不愿意为身边的美驻足赞叹,待其逝去,才幡然醒悟。于花如此,于人于事更是如此,不懂珍惜身边的点滴,直至失去,才备觉惋惜,生活也因而显得被动。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出了一个有趣的谜语:

“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时间。高尔基的回答同样充满辩证法: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时间有长短、快慢、平凡与珍贵的区分吗?

有,也没有。

说有,是因为,对个人生命时间来说,时间是有区别的。

说没有,是因为,时间是不变的,无始无终,是没有区别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间里,区别就在于使用时间的方法不同。因而,价值和意义就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想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实现人生无限的梦想。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时间不白白度过?

这就需要对自己的生命时间作出合理的安排,从青少年到老年有一个整体的安排和规划,有步骤地实现人生的构想。

青少年要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中年人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时间。

老年人要安排好自己的休闲时间。

这样规划的原因在于,人都是青少年时期学本领,中年创业,到老年才能坐享其成。

汉代有一首题目为《长歌行》的乐府诗,这样写道: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可见古代人对生命时间就有清醒的认识。其实,人一生下来,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时间作出安排。在他少不更事的时候,这种安排要由父母来进行,一旦他长大成人,就要对自己负责,就要安排自己的生命时间,以保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

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就要按照时间的安排去实践,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同类推荐
  • 人生五大问题

    人生五大问题

    《人生五大问题》是法国著名犹太作家莫罗阿的一部代表作,书中探讨了人的一生中不得不面对的五大问题,如婚姻和家庭、友谊和幸福、生命和死亡、道德和艺术、经济和政治。这本书曾风靡全世界,改变过许多人的命运。莫罗阿以其深刻的观察,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鞭辟入里。全书条分缕析,通晓明白,且傅雷先生的译文优美流畅,为本书增添了不少色彩。
  •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文化热”的狂飙,研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耽乐,遭遇流俗文化的偏激,创办刊物的磨砺,身处异国的旷逸,农村田野调查的贴地,还有撰写时评专栏时对民气及文化复兴的期待。
  •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新天下主义》是著名学者许纪霖、刘擎主编的“知识分子论丛”(CSSCI)最新一辑。本辑是在“新儒家”再次进入公共视野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古典政治学思想,如何为当下复兴中的中国提供处理内外关系的思想资源。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新的力量格局,也需要新的理论将中国崛起的趋势正当化,以此抚平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可能发生的国家间矛盾。扬弃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激活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天下”智慧,是一条必须引起注意的路径。许纪霖、刘擎、周濂、秋风……在本期共同阐释当代儒家精神。知识分子论丛,CSSCI来源辑刊。一线学者,一流视角,一个对话空间。以关心国事、有表达能力和号召力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以中外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及都市研究为核心,每辑聚焦知识界共同关怀的某个公共问题,为中国和全球知识分子的跨学科交往提供一个合宜的公共空间。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热门推荐
  • 烽火楚天路

    烽火楚天路

    一开始,岳小六只有一个朴实的盼头,活着。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社稷不归他管,黎庶与他无关,他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以身后万千铁骑踏破异国,阴谋阳谋激荡九州山河。烽火狼烟,金戈铁马,有人掌万里江山俯首落子厮杀。国仇家恨,昨日荣华,有人在腐朽殿堂操纵尔虞我诈。魑魅魍魉,此夜无涯,有人为一线希翼投身明暗交杂。风云即起,莫问归期。
  • 异界霸主

    异界霸主

    凡灵帅王圣尊宗皇佛仙魔神十二个级别的炼兵传奇……看穿越而来的猪脚怎样在这个异界掀起一番炼兵狂潮……本书群:95715260感兴趣的朋友请加入~~
  • 我的极品甜宠女友

    我的极品甜宠女友

    余莜莜对江弈,就是这种感觉。渐渐地,江弈发现,自己对余莜莜,好像也变成了这种感觉……(1V1,甜宠。)
  • 散户制胜宝典

    散户制胜宝典

    作者翻阅了《散户制胜宝典》一书。李飞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和体会,从投资理念、投资心态和实战技巧等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讲解。理论深入浅出,例子生动易解,技法具体易学,对新股民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对老股民则是一本能再提高的参考书,相信对大家都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值得细细地学习和阅读。
  • 暗夜

    暗夜

    瑞香要到十二岁才有自己的名字。在此之前,她妈叫她丫头,她哥也跟着叫她丫头。那个时候,她妈已经有点疯癫,为了寻找抛妻弃子的丈夫,带着兄妹俩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们衣衫褴褛,以乞讨为生。可是,在到达长江边的一个小镇后,这个目光呆滞的女人忽然变得清醒,坐在街角打了个盹后,毅然决定回家。然而,她已记不起家在何方,就扭头问儿子。儿子在地上睡得昏昏沉沉,他正发着寒热,一会儿冷得脸色发青,一会儿又热得满面通红。女人沉默了会儿,又问她的女儿。
  • 史上最难婚约

    史上最难婚约

    这是一本爱情婚姻攻略小说,尽管有着父辈的恩怨、前任的阻扰、兄弟搞破坏,他们还是携手走到最后,坟墓有你,甘之如饴!
  • 迷途笔记

    迷途笔记

    "一次不同寻常的社会调查,开启通往未知迷途的神秘大门……“我”是一个研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生,跟随导师康锦一起经历了一场匪夷所思的社会调查。自称来自猎户座旋臂的农村妇女;把患了癌症的儿子制作成木头傀儡人的神秘老木匠;出没于黄河流域的神秘动物“水猴子”;“金店大劫案”中与警察交火的已逝者……各种神秘事件层出不穷,彼此间又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一切线索都指向了一个神秘组织——“同门社”。随着调查逐渐深入,一个巨大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风缥缈录

    大风缥缈录

    乱世的影子划过大地,他因为随身一枚铜扣而卷入了皇城与九卿府之间的斗争,越来越多的人物登场,他们都是这个帝国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越来越多的秘闻也逐一揭开。江南三十八城、西陲子午岭、西南属国以及偏偏在极北之地的京都,他身上究竟背负着怎样的命运,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去全力追寻,而一路上遇到的高官、名将、太子、帝王,都将被悬挂于命运之轮渐渐远去。
  • 带着责任感工作(升级版)

    带着责任感工作(升级版)

    责任感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世上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即使他有再大的能力也是空谈;而当一个人有了责任感,他就有了激情、有了忠诚、有了奉献,有了执行……他的生命就会闪光,他就能在工作中激发自己*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