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500000006

第6章 智读毛泽东诗词·励志智慧(5)

如该诗这般的山水风光之作,在毛泽东的诗词中较为少见。该诗与《七绝·五云山》、《七绝·莫干山》填补了他毕生游记诗之空白,且明征暗引绕有风趣。《七绝·五云山》云:“五云山上五云飞,院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晚莺啼。”诗人将美丽古老传说的向往与绚丽的现实生活及自身的愉悦心情对接,笔中五云山引人入胜,诗中的用意恰到好处。另有《七绝·莫干山》云:“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莫干山在浙江省德清县西北,传说春秋末年的莫邪、干将夫妻为吴王阖闾所召,在此山中铸剑而得名。诗人在傍晚从秦岭下来而回首,“峰峦入莽苍”,而“风驰又已到钱塘”极言行车之速。这3首词颇值得诗词家玩味,又有异曲同工的妙处,意境深远。

这段时间里,毛泽东还登上了阔别30多年的岳麓山,陪同他游览的周世钊有诗云:“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直登云麓三千尺,来到长沙百万家。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南巡喜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此后毛泽东有诗奉和:“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野虫事可哀。莫谈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后人有诗咏《五律·看山》等三首云:“热寻扇子冷寻书,日傍西湖不咏湖。若问杭州何处好,五云山里得宽余。”

【智读笔记】

诗人游兴正浓,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之后,将“凤凰”配“桃花”,“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的春景幻化,然后是温度上的对比,冷暖适宜的环境让诗人愉悦,“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视觉与触觉紧密结合,一片片落叶随风飘摇,欢迎游人的是那晚归的鹰。

诗中的山川日月风雷雨雪草树烟花鱼鸟似乎都在战斗都在歌唱,都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和坚强的革命精神。山河无疑都是壮丽的,花草是鲜艳的,树木是坚劲的,风雷更是雄健有力的。毛泽东的诗词成就是建立在大量阅读上的,他的阅读内容“经常有对立的成分”,1957年8月1日,他反复咀嚼范仲淹的《苏幕遮》和《渔家傲》两词后写道:“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读婉约派久了,厌倦了,要改读豪放派。豪放派读久了,又厌倦了,应当改读婉约派。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婉约派中有许多意境苍凉而又优美的词。范仲淹的上两首,界于婉约与豪放两派之间,可算中间派吧;但基本上仍属婉约,既苍凉又优美,使人不厌读。婉约派中的一味儿女情长,豪放派中的一味铜琶铁板,读久了,都令人厌倦的。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所偏袒仍是复杂的。所谓复杂,就是对立统一。人的心情,经常有对立的成分,不是单一的,是可以分析的。词的婉约豪放两派,在一个人读起来,有时喜欢前者,有时喜欢后者,就是一例。睡不着,哼范词,写了这些。”诗人对这段文字很重视,还特别嘱咐女儿李讷看一看,“兼读”主张强调了艺术鉴赏标准。

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并沿用这种思路深化思考。对任何诗人都很难用“豪放”或“婉约”概括周全,介于婉约与豪放之间,往往用现实与浪漫、积极与消极、传统与现代、写实与象征等来概括。毛泽东坚持“对立统一”,“豪放”和“婉约”在深度意义上也是互相联系的。

评论毛泽东的诗词,惟有从伟大的政治家兼杰出诗人的特殊角度切入方为最佳,“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未有此奇雄。”因此是“永远不落的太阳”。“他的诗词比曹操、苏东坡的诗词毫不逊色”,他是“当代东方一位诗神”,“一个诗人赢得一个新中国”……毛泽东是时势所造应世而出的英雄诗人,他的诗具有的雄浑、刚健、豪放、壮美等来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种文化性格的精神强势和美学优势专属于当代“风流人物”:“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力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志气高远浩盛之余,诗人要有情有趣,“趣者,生气与灵机也”,毛泽东的壮志在生活中的生动折射是其诗词中内蕴的“生气与灵机”的自然流露。独经常人所未经,独感常人所未感,独悟常人所未悟。

10.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①八十寿辰

1961年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②,犹制小诗赋管弦③。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④,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⑤,一例氤氲入诗囊⑥。

【语词注释】

①鲁迅: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②龙华喋血不眠夜:1931年2月7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秘密杀害了包括“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白莽、冯铿在内的革命青年23人,这一夜为有识之士难眠。

③犹制小诗:指的是鲁迅《七律·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④鉴湖越台名士乡:“鉴湖”在浙江省绍兴城西南两公里,附近有山阴人陆游吟诗处的快阁,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也是山阴人,自号鉴湖女侠。“越台”即越王台,为勾践在会稽为招贤士而建,浙江绍兴是古今名人荟萃之地。

⑤剑南歌接秋风吟:“剑南歌”指陆游的《剑南歌稿》所收诗作,“秋风吟”指秋瑾的《秋风曲》,以及英勇就义前书写的惟一供词“秋风秋雨愁煞人”。

⑥一例氤氲入诗囊:“一例”意即一律一样,“氤氲”指烟或云气很盛,这里比喻陆游、秋瑾与鲁迅的诗篇。“诗囊”即装稿用的袋子,见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称:李贺“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抚今追昔】

该词首次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这两首词是毛泽东为纪念鲁迅先生80寿辰而作,他深深赞扬这位中国无产阶级的文艺旗手。在《新民主主义论》文中,毛泽东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上个世纪30年代上半期,毛泽东在苏区领导军民反击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为创立和扩大红色政权而征战;鲁迅则在上海为粉碎敌人的文化“围剿”,为发展进步文化而奋斗。两位伟人虽然未曾谋面,但他们协同作战,革命的情怀是一致的。1937年10月,为了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发表了著名的评论鲁迅的演说,肯定了鲁迅的政治远见以及斗争牺牲精神:“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6年之后为纪念鲁迅逝世7周年,毛泽东又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61年9月25日,为纪念鲁迅诞辰80周年,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文艺界领导郭沫若、茅盾等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且演出了鲁迅所喜爱的家乡戏曲——《女吊》,以表示怀念之情。就在这一年的10月7日,毛泽东曾经手书鲁迅的“万家墨面没蒿菜”诗赠与当时访问中国的以黑田寿男为团长的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可见对鲁迅诗文赞赏之一斑。

根据徐中远撰文回忆,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得到一套1938年上海出版的《鲁迅全集》的“纪念本”。他“忙里偷闲”在枣园窑洞里挑灯夜读,边读边圈点,遇有排版上的错讹,还顺手改正过来。鲁迅的诗歌不多,但都堪称精品,毛泽东有一段时间每次练习书法,差不多都要书写鲁迅的诗句,尤其爱书写“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句。1958年,在武昌召开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随团应邀为全会演出,演出结束后,她请求毛泽东给她写几个字,毛泽东便写了这句话。

毛泽东还改过鲁迅的诗,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曾改写《亥年残秋偶作》,用来表明自己的情怀。鲁迅的这首诗是应老友许寿裳“索书”而作的:“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这是鲁迅生前的最后一首诗,据许寿裳诠释,该诗表达的是“哀民生之憔悴,壮心事之浩茫,感慨百端,俯视一切,栖身无地,苦斗益坚,于悲凉孤寂中,寓熹微之希望焉。”毛泽东改后的诗句是:“曾惊秋肃临天下,竟遣春温上舌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高官。喜攀飞翼通身暖,苦坠空云半载寒。竦听自吹皆圣绩,起看敌焰正阑干。”“改写历代诗人的一些他看来声入心通的作品,是毛泽东与格律旧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也体现了他的诗歌上‘戴着脚镣跳舞’的娴熟技巧。”

其实1934年初,文艺家冯雪峰是第一个向毛泽东全面介绍鲁迅的人,当时毛泽东为了筹备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从汀洲回瑞金,住在沙洲坝。冯雪峰与之正式会晤,汇报了上海的工作和左翼文艺阵营的活动,特别详细地介绍鲁迅的情况。冯雪峰告诉毛泽东,有一个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在经过一番沉思之后,他说:“这个日本人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冯雪峰还说,鲁迅看了毛泽东写的几首诗词后,认为有一种“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

【智读笔记】

两首七绝质朴且平实,盛赞了鲁迅高超的斗争艺术与战斗实绩,以及他在白色恐怖面前的英勇无畏。“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几句”。1937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在归轮上就曾步此诗原韵,作《归国杂吟》:“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去过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建旌旗。欣将残骨埋诸下,哭吐精城赋词诗。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正如同“为国牺牲敢献身”,“我以我血荐轩辕”,毛泽东与秋瑾、鲁迅、郭沫若等在抒发爱国之情上是一致的。

该诗起句盛赞鲁迅广阔襟怀、远见卓识以及坚如磐石的原则立场,大气笼罩全篇。次句“刀光剑影”再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白色恐怖的严酷,生动描写了鲁迅英勇无畏机动灵活的战斗英姿。鲁迅后期娴熟掌握了辩证法,他高瞻远瞩爱憎分明,巧妙运用“钻网战术”、“壕堑战术”,使文氓、文探、文化刽子手一败涂地。该诗接着宕开一层具体点出轰动中外的左联五烈士遇难事件,这批革命者是在集会抵制王明在六届四中全会上推行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后而分头被捕的。左联五烈士的牺牲使鲁迅经历了一次巨大震动,他因失去好朋友,中国失去好青年而彻夜不眠。这时的鲁迅感到但丁还是仁厚的:“他还没有想出一个现在已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来。”末句统摄全诗,“犹”字突出了鲁迅不避风险挺然屹立顽强抗争的战斗精神,这样的文字为毛泽东所深爱。

第二首诗深刻揭示了鲁迅赖以植根、成长的文化沃土,并将景、情、人融为一体。“鉴湖”、“越台”象征着源远流长的吴越文化,从“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到鉴湖女侠秋瑾,再到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年代制作的小诗,无一例外地融入优秀文化传统血脉。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诗词的瑰丽特色表现在遣词造句的新颖性和深刻性上,该诗遣词造句都从内容出发,并不完全为格律所拘。毛泽东和秋瑾、陆游、鲁迅等的励志诗气势磅礴,充满阳刚之美,让黑暗腐朽的势力望风披靡。毛泽东对鲁迅的赞美,如同一座高山对另一座高山的回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该诗的议论与史实结合,运用并不生僻的典故,增强了作品的概括力。该诗既取决于诗人对古典诗词的深厚造诣,又取决于其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闪耀的是时代精神的光芒。“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两位巨人的对话划过夜空,发出强劲有力的声音,激励后人在建设的道路上奋进。

11.七绝屈原七绝屈原

1961年秋

屈子①当年赋楚骚②,手中握有杀人刀③。

艾萧太盛④椒兰少⑤,一跃冲向万里涛⑥。

【语词注释】

①屈子:对屈原的尊称,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的爱国诗人。

②楚骚:“楚”指的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作家创作的一种长短不一、多用“兮”字的诗体——“楚辞”,它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骚”指的是《离骚》,也即屈原的代表作,中国古典作品中最长的抒情诗。

③杀人刀: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

④艾萧太盛:“艾萧”即艾蒿,一种臭草,这里面比喻奸佞之辈太多了。

⑤椒兰少:“椒兰”指申椒和兰草,都是芳香类植物,这里比喻有德之士太少了。

⑥一跃冲向万里涛:这里指的是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

【抚今追昔】

该词首次公开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6月版《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从青年到老年都十分喜爱屈原的作品,曾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收集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的著作。早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他就在自己的笔记《讲堂录》中,用工整的小楷认真抄录了《离骚》、《九歌》的全文;并在《离骚》正文的天头上,标明各个小节的提要。1958年1月12日,毛泽东在信中说道:“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1961年他指名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宋版《楚辞集注》,并加以认真研读。

1961年由于工作失误以及自然灾害,国家的经济走入困境,国外反华反共势力也趁机施加压力。国内遇到了暂时困难,毛泽东在对屈原的人品与作品深刻领会的基础上,于这一年的秋天创作了盛赞屈原的该词。以此鼓励全国人民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信念并克服困难,在逆境之中奋发图强。屈原是先秦时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年轻时代就阅读了大量有关天文、地理、历法、农业、文学、艺术方面的著作,在刻苦攻读的同时还努力钻研写作。20多岁就在楚国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的祀典而创作《九歌》,传遍全国。

同类推荐
  • 世事浮沉,我心悠然

    世事浮沉,我心悠然

    20出头的年轻女孩,一直希望得到很多很多爱。渴望被爱,所以没有底线去爱别人,常常飞蛾扑火,遍体鳞伤。其实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如果两者都没有,那么庆幸还有健康,还有很多可以摔跤的时光。这本书告诉你,怎样得到很多爱,或是得到很多钱,或者什么都不要,无欲则刚。世事浮沉,大浪淘沙,身边的人来了又走,我们都变了,不变的是越来越丰盈的心,可以悠然去看世事变迁、云卷云舒。
  •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是一本诗集,它包括50多首清丽的小诗,过去与现在、梦想与现实、春风与明月……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化成了一首首诗与歌的爱恋。
  • 古今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简称《古今集》)是继《万叶集》之后的第二部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敕撰(天皇敕命编选)”的和歌集,堪称日本版《诗经》。书中精选收录和歌一千一百多首,显示了和歌在艺术上的高度成熟,形成了与 “万叶风”迥然不同的纤细、婉约、浪漫、唯美的“古今风”,奠定了后来 “敕撰和歌集”的基础。《古今集》在内容上带有贵族倾向,风格也变得纤丽,同时具有《万叶集》的流风遗韵。《古今集》全20卷1100首和歌中,恋歌占了5卷360首,是总歌数的近三分之一。《古今集》全20卷,收录约130人的歌。有1100首歌,长歌5首,旋头歌4首,其余皆为短歌。该译本参照的底本齐全,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全的译本。译稿开创性地采用了与以往译本不同的三句“五七调”译案。
  • 吾飞月亮桥

    吾飞月亮桥

    这是一部诗集,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几个部分。诗作涉及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阶段,内容方面有对流金岁月的回顾、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对亲友的深情和对生活瞬间的感悟与哲思,作者在生活的细微之处触景生情,截取生活的瞬间加以歌咏。作者以一个诗人的犀利笔锋,随意调动情感编制的文字,在虚实之间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与率直的魂魄。
  • 安重根之歌

    安重根之歌

    这本《安重根之歌》由中流著。中流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曾荣获黑龙江省政府颁发的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黑龙江省功勋艺术家奖等。他的诗文,被译成朝、英、日、菲、斯等多种文字,广为传诵。两年来,年逾八旬的中流先生深怀激情,呕心沥血,数易其稿,终于在安重根就义一百周年前夕完成了这首长诗。
热门推荐
  • 与总裁的危险关系

    与总裁的危险关系

    他残酷、冷血、无情,女人无数,却霸道地将她禁锢在金丝笼中。那年,他舍她,娶了别的女人。君已娶,情断尽。本以为,他们不会交集。新婚之夜,他不陪新婚妻子,却与她签下一纸契约……这个男人,就像罂粟,美丽而致命。他像豺狼虎豹一般凶猛地剥夺她的一切,两年来的残酷掠夺,她的一切早已失去……纯真、爱情、家庭、甚至是卑微残缺的自己。她不会爱他,这个艳若桃李的男子,注定属于很多女人……爱,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良!“安全期也会中奖,还做了安全措施,两道安全锁都守不住,唉。。。”我看着验孕棒上两条危险的红线,一脸密匝匝的黑线。带球跑是唯一的办法,可是跑到国外去也算是奇事一件了。宝宝,你不需要爸爸,妈妈会好好抚养你的!只因为,你老妈我也不知道你爸爸到底是哪一位……为了宝宝拥有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妈妈就雇佣一位挂名老爸暂时充当你爸爸吧!奇怪,这个奶爸怎么这么酷?哪,哪有人开着十几部宝马奔驰来应征当奶爸的?!Ooxx【本文过程虐,结局圆满,亲们可放心阅读^_^】卖一下广告,推荐本人的旧作:《亲亲向日葵》链接地址:(已完结)《抢钱第一妃》链接地址:(已完结,已入半价书库)《汉武飞仙》链接地址:(已完结,已入半价书库)《校草》链接地址:(已完结,已入半价书库)推荐《残酷总裁的灰新娘》链接地址:内容简介:洛青夏,高中生,父母是陈市长家的帮佣。青夏十三岁那年遭人绑架,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虐恋情殇。他以帝王的姿态出现,侵略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她的爱后,却对她弃如敝履。不爱她,也吝于还她自由。青夏决定离开他,并开始物色能帮助她逃离这座金屋的囚笼。可是一次次的出逃都以失败告终……直到,她遇到了他的高官朋友。在这场相互追逐侵略的残酷游戏中,她要高高地站在生物链的顶端。与他平等对望!【精彩回放】:眼前突然涌进光明,洛青夏微眯着眼,还不适应刺目的光线,这时龙二和刘四笔直地站立起来,耳听到齐刷刷响亮的一声“干爹”,皮鞋响亮的声音在光滑的大理石上回响,分外令人紧张。淡淡的药香一缕缕绽放,还有一点消毒水的味道,不难闻却也谈不上好闻。洛青夏皱皱眉,心想也许这干爹已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头子,因为好女色,手下才万般讨好他把年轻女孩子给他玩弄。
  • 力量全集

    力量全集

    本书讲述的是一套开发人体潜能的方法。这套方法可以开发人体内蕴含的一种神奇力量,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如达芬奇、爱迪生、爱默生、牛顿、苏格拉底、歌德、雨果等都曾凭借这种力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过去的千百年间,这种获取力量的方法一直鲜为人知。而本书中告诉你的,恰恰就是获取这种神秘力量的方法。它可以激发你的潜能,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一一财富、健康、幸福以及成功。通过学习这本集量子物理学、心理学、宇宙学、精神学、玄秘学的惊世之作,你将获得主宰人生的强大力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愿有时光收藏爱

    愿有时光收藏爱

    12个爱情故事,12种寂寞柔软人生。张爱玲、戴望舒、胡适、顾城、林徽因、冰心、三毛、沈从文......有的爱情伤痛的令人崩溃,有的爱情坚定若磐石般令人感动,有的爱情许你岁月静好,有的爱情给你一世寂寞。品味不同的爱情,体会不同的辛酸苦楚、哀怨情愁。看他们的爱情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哲学。愿他们的眼泪,成为你爱的力量。
  • 紫塞女骠骑

    紫塞女骠骑

    嘉靖四年,鞑靼土默特部出兵犯宁夏镇,花马池营参将杨振威及其二子全部战死,只留下一女儿,名唤月娘。此女生来孱弱多病,五岁以前从不出杨府大门,八岁随花马池百户教头参将李德良习武健身,十五岁剑不出鞘可敌数十强壮武士,是年一十有六,其父及兄长四人遭土默特先锋俺答枭首示众,身首异处,月娘身负家愁国恨,向朝廷谎报男儿之身,世袭父职,披甲上阵,以长城边墙为屏障,与俺答铁骑隔河东墙鏖战。嘉靖三十三年,俺答再次秋犯,边墙遭毁,铁骑进城烧杀掳掠,生灵涂炭,月娘也背上了女人拜将,必将亡国的咒骂,此时朝廷再修边墙紫塞以御俺答,月娘则隐姓埋名,流浪京城,遇见了令她爱恨智昏的欧阳轩宇,开启了女骠骑将军的炼成之路。
  • 亡灵界契约

    亡灵界契约

    少年阴差阳错意外得到亡灵碑,面对来自世界深深的恶意,暗潮涌动下的阴谋,命运强权的安排。看少年是服从安排做一名凡人,还是奋起反抗掌握自己的人生。
  • 死亡螺旋

    死亡螺旋

    无解的逻辑死局,无尽的恐惧螺旋。人的大脑对于难以理解的事物,总想千方百计找出符合逻辑的解释来。如果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答案,人就会在自己设下的逻辑迷宫中迷失、绝望、发疯,甚至死亡……味冈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落入如此境地的——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相识多年的手下,到偶然相遇的艺妓,甚至是随手拦下的出租车司机,都似互相勾结,编织起一张巨大绵密的死亡之网,将味冈逼至无处可逃。被接二连三的杀人事件折磨得神经衰弱的味冈,最终竟看到了地狱般恐怖的幻觉……
  • 那些奋斗的岁月

    那些奋斗的岁月

    如果你有梦想,那么请相信,本书将对你的观念和思想进行良性冲击。当你失意茫然的时候,你可以随意地翻阅本书,静下心来,你会发现,其实这就是你想要的,那些奋斗的岁月,也是在写你自己。 这是一个平民的奋斗故事。他草根出生,却不甘放弃,一步一步编织着属于他的梦想,缔造了一个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奋斗故事,他的感悟一次次触及我们的心灵深处,而当他命悬一线……他又能否继续未完的梦?
  • 附身大BOSS

    附身大BOSS

    胡君异世重生为一只弱鸡老虎,不甘命运安排的胡君决心要从一只弱虎做起,登上虎生巅峰,成为百兽之王,然而,事情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