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2200000004

第4章 神秘的天际(3)

彗核之谜。彗核是彗星的主体,由固态物质组成。彗核有时会分裂,如“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和“麦克豪尔2号”都分裂了,由此产生了“碎石堆”的猜想:彗核是由一堆相互作用力不太大的物质堆聚在一起的,一遇到外力作用不平衡,碎块就会分开。另一种猜想是“肮脏冰块”说:彗核就是一大块由冰和尘埃冻在一起的肮脏大冰块,探测“哈雷”彗星时发现彗星表面有黑色尘埃覆盖。尽管对“哈雷”彗星的观测对“肮脏冰块”理论较为有利,但还不能说彗星普遍都是这样的。

彗发之谜。彗核向太阳靠近时,彗核吸收大量太阳能使固态物质升华成气态分子、原子、离子和尘埃,它们在彗核表面形成大气层,它们反射太阳光,自身也吸收太阳光能发出荧光,形成了发亮的彗头,彗头中核心部分是彗核,在四周发亮的是彗发。彗发成分、结构都很复杂,还能形成磁场,形成的磁场犹如一个瓶子,“瓶子”的中间部分——磁腔磁场很弱,磁场向后延伸很远,其边缘远达数千公里。有人提出用太阳风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太阳日冕中吹出大量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高速的太阳风刮到彗星大气层,受到彗星大气层阻碍突然减速,太阳风和大气层相互作用引起激波,带电的粒子都作相当复杂的运动,磁场就是由这些带电粒子的运动形成的。

彗尾之谜。彗尾有两支,一支基本上沿着“日彗”连线一直向后延伸,它主要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氦等离子组成。彗尾中的这些离子以极大的加速度向后飞奔,远离彗头。加速度大表明它们受到了很大的作用力,于是有人设想这是由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和离子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后来证明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加速度没有那么大,因此至今尚未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另一支彗尾相对于尾轴对称产生,然后,一边伸长一边向尾轴靠拢,最终合并到彗尾上去。解释这一支彗尾成因的还是太阳风。和太阳风相互作用而飞离彗头的离子在太阳风形成的磁场中一边前进,一边旋转,像一把边旋转边收拢的折伞。彗尾并不一定是规则的,它们会弯曲、方向突变、成螺旋状,会聚集、扭曲……这些现象现今亦无完善的理论说明。

彗星归宿之谜。闯进太阳系的“不速之客”有的拜访一次后,离开太阳系就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了;有的则定期回访,如“哈雷”彗星约76年回归一次;有的在第一次拜访中就瓦解了,如“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彗星的最后归宿如何?多数人认为:由于彗星靠近太阳时蒸发掉不少物质,除一次拜访已瓦解的彗星外,凡定期回归的彗星最终均将瓦解。如“哈雷”彗星,离太阳较近时每秒要损失40吨~50吨物质,彗核总质量约1000亿吨,每运行一周要损失约2亿吨物质,今后至多再运行几十周就会瓦解。另一颗有名的回归彗星——“比拉”彗星在1848年1月分裂成两颗,1852年又看到过它,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1872年,地球恰好穿过“比拉”彗星的预计轨道附近,仍旧没看到它,但地球上却出现了壮观灿烂的流星雨。据分析,这可能就是“比拉”彗星的残骸。而另一些拜访过太阳系就匆匆离去的彗星将在太空中继续孤独地漫游。

UFO之强光杀人事件

UFO的强光居然能杀人,这些让人惊恐的现象的确发生了。而留给人们的疑团至今仍未解开。

1981年,在巴西的帕纳拉马镇连续发生了几起UFO用强光杀人的事件,使当地居民十分恐惧。

10月17日,里瓦马尔·费雷拉和阿维尔·博罗在森林里打猎时,忽然发现从远处飞来一个发光物,它的形状像个车轮,四周发出强光。有一束光正射在阿维尔身上,他立刻倒在地上。费雷拉吓得转身就逃。第二天,费雷拉回去找阿维尔时,发现他已死了,他的脸色惨白,身上的血液全都没有了。

10月19日,当地的巴尔沃萨和索萨在树林中打猎时遇到了同样的事。他们发现了UFO后,马上转身逃跑,但一束强光射来,把索萨击倒在地。巴尔沃萨抛下同伴,一个人逃了回去。当人们去找索萨时,发现他已死去,同两天前阿维尔的死状一样,他身上的血也被吸干了。

不久以后,又有两人在类似的情况下死去。这几起事件使当地居民十分恐惧,人们猜测着不明飞行物来临的目的,把UFO用来杀人的强光称为“死光”。

此外,还有UFO发出的各色光轻微伤及目击者的案例。

1968年8月,阿根廷门多萨医院的残疾人阿德拉·卡斯拉维莉从窗口看见一艘圆盘形的飞船降落在医院旁边。几秒钟后,飞船重新起飞,放出一种辐射状的“火花”。这位残疾人的脸部被灼伤,并昏迷了20秒钟。这时,飞船已迅速飞走。阿根廷空军情报处和原子能委员会秘密地调查了此事,发现飞船停留过的地方有一个直径50厘米的圆形印迹,土壤呈灰色,放射性程度很高。专家们确认,残疾人被灼伤的原因是强烈而短暂的辐射所致。无论是外伤,还是附带的恶心、剧烈头疼等,都在一个月后才消失。法新社断言道:“经过那里的不明飞行物留下了无可争辩的痕迹。”

1970年,在芬兰南部吉米亚维村附近的森林,埃斯科·维利亚和守林人阿尔诺·赫诺宁正滑雪穿过树林。突然,他们听到一种奇怪的“嗡嗡”声,仰头一看,发现一个闪闪发光的物体绕着大圈向他们的头顶飞来。到了离他们数十米的空中,那物体突然停住,它被一层明亮的红雾环绕着。不明飞行物在一片林中空地降落下来,停留在离他们头顶三四米高的地方。两名目击者惊恐万分,一动也不敢动。红雾消散了,“嗡嗡”声也停止了。赫诺宁和维利亚这才看清那物体为圆形,金属结构,直径约3米。其平坦的底部有3个半圆形,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大概是可伸缩的支架。物体的中部有一根直径约25厘米的管子,几分钟过后,从管内喷射出一束强光,雪地上显出一个黑圈,圈内的积雪被光束照得耀人眼目。经过一系列晃动的怪光之后,一束光投到赫诺宁身上。接着,飞船又被一层红雾包围住了。目击者惊愕地看见那光束被渐渐地收回管子内,而且始终保持同一形状,仿佛是用空气剪裁成的。接着,那物体升到高空,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消失到西北方向去了。两个芬兰人却由于自己不慎待在离飞船那么近的地方,结果吃了大苦头。赫诺宁腹部剧痛,小便变成黑色,身体极度虚弱,这种现象持续了将近一年之久。维利亚则浑身皮肤发红,很快得了头晕病,身体不能保持平衡。医生们诊断不出两个目击者患病的原因,但认为,他们受过强烈的辐射。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火星和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科学家普遍认为,金星是地球的过去,而火星却是地球的未来。美国科学家对金星进行的十多次探测表明,金星上的环境异常恶劣,绝不适合“脆弱”的人类居住。那么火星呢?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地球人有朝一日很可能会把火星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1969年人类首次“奔月”成功后,进军火星的愿望由此在人们心中升腾起来。科学家们更是急不可待地制定火星探测计划。摆在他们面前的关键问题是: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火星生命说

1975年前后,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两枚“海盗号”火星探测器,根据探测器提供的资料,科学家们对火星环境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推测:三四十亿年前,火星表面十分温暖,河流密布,水流潺潺,那时候火星上应该有很多生命。20亿年前,火星骤然降温,大气逐渐减少,水也大量蒸发,河水干涸后形成了今天火星表面坎坷不平的河沟。火星与地球同样有点倾斜且自转,它一年中也有四季的变化,只不过四季的时间比地球上的四季要长,相当于地球上的16个月。火星也有两极,北极直径2000公里,地壳厚4公里~6公里;南极直径700公里,地壳厚为1公里~2公里。火星目前的空气95%由二氧化碳组成,氧和水蒸气极少,主要由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白色“冰帽”覆盖两极。

为了研究地球上的生物在火星环境中能存活多久,美国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模拟火星环境的装置——低温恒温器,该装置所盛的是科学家们设法制造的与火星条件相似的组合气体。

火星空气稀薄,缺乏臭氧层,以致紫外线可以直扑地表。科学家们使用重氢灯照射比火星实际环境多1000万倍的紫外线量,又以加速器照射1亿多倍的宇宙射线,以重现火星环境。研究人员利用这个装置把一些生物放到里面进行实验。由于它体积小,所以只能选择微生物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是让低温恒温器在大量高强度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下进行相当于火星上同一地点照射200年时间的暴晒,结果发现杆菌孢子的存活率为25%。一种常在不新鲜的饼干上繁殖的霉菌孢子存活率也是25%,而一种只在缺氧状态下繁殖的厌氧性细菌芽孢梭菌的孢子存活率达40%~70%。

科研人员又以类似火星的干冰(厚度1毫米~2毫米)覆盖杆菌孢子,并晒之以相当于火星上同一地点照射2000年时间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结果经干冰覆盖的孢子存活率竟然在90%以上。

科学家们由此认为,即使在目前的火星环境下,仍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1994年,《俄罗斯报》的一篇有关火星生命的报道更是一鸣惊人。报道说,1979年美国航天中心人员在研究美“海盗”号探测器拍下的火星照片时,居然发现了斯芬克司的图像。但是当时这张照片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结果这张照片被前联邦德国的一名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买走。

美国航空和航天局的专家从一堆报废的照片中找到了一张不同时间拍摄的火星照片,尽管斯芬克司像不清楚,但仍隐约可见。

他们用电脑处理了这两张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拍下的火星照片,结果发现,原以为是电波干扰而形成的鼻孔和项链是真实存在的,在电脑屏幕上还显露出眼睛和半张着的嘴中的牙齿。

按他们的推算,火星上斯芬克司像的大小为:从头发到下巴为1.5公里,宽1.3公里!研究人员认为,要造出这么大的雕像,只有十分先进的文明社会才能办到。

后来,在离斯芬克司像7公里的地方又发现了一群建筑物,还有道路及奇怪的圆形广场。建筑物尺寸都很大,最大的中央金字塔几乎相当于埃及著名的奇阿普斯金字塔的10倍大!直径达一公里的圆形广场究竟意味着什么尚不得而知,有可能是航天器发射场、加速器实验场或是市中心广场什么的。

目前尚不清楚斯芬克司像和金字塔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按常规,由于火星上有尘暴,一般的道路在5000至1万年内肯定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从照片上看,道路基本还很完整,有的道路在修建时特意绕过了坑坑洼洼。这是否能说明城市的历史并非很久远呢?

为了寻找充足的证据,科学家们又设法从其他方面论证火星生命的存在。由行星学家、微生物学家、土壤生物化学家和工程师等110人组成的美国宇航局科研小组1994年曾进入美国新墨西哥州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的勒楚吉拉洞穴,从暗无天日的洞中采集细菌标本。勒楚吉拉洞穴已知的深度是480多米。在暗无天日的艰苦环境中,科研人员发现了细菌、真菌的存在。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些蝙蝠骨骼以及一头25000年前贫齿目哺乳动物和一只45000万年前环尾猫的遗骸。

科学家们又对南极洲的一个常年冰封的湖泊进行了探测。该湖泊深30米,冰层厚为4.6米,常年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就是在这种酷寒地带,仍有蓝绿藻和矽藻生存。另外,科学家们还多次在深海海床、火山喷泉和地壳深处发现了原始微生物,它们并不需要阳光和氧气,而是靠那里的热量、水和岩石来维持生命。德车雷根斯堡大学的卡尔斯德特教授说,这些原始微生物很可能是现代生物的共同祖先。在火星的地表岩石下面有没有水?地壳深处有没有热量?如果有,那么火星上存在生命就十分可能了。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来自于一块叫“阿兰山84001”的火星陨石。

研究人员认为,该陨石45亿年前形成于火星之上,15000万年前当火星受到小行星等天体撞击时落到太空中,1万年前降落到南极洲的冰面上。它在1984年被科学家发现,科研人员确认其老家在火星上。

研究人员利用激光器和质谱仪发现了一种叫做多环芬香烃的有机物分子。多环芬香烃与生命关系密切:这些多环芬香烃是在陨石裂缝深处发现的,其密度大大高于南极冰层中多环芬香烃的密度。这表明,这些多环芬香烃来自火星,而不是来自外层空间或地球。另外,由于与这些多环芬香烃有关的碳酸脂形成于36亿年前,这说明该有机分子并不是陨石在星际旅行过程(15000万年)中附着在陨石上的,与多环芬香烃有关的碳酸脂中含有的磁铁矿微粒和硫铁粒子在化学成分、结构和形态方面和地球上细菌作用的磁性粒子非常相似;最新研究表明该陨石形成时火星上的温度为0摄氏度~80摄氏度而不是使生物无法存在的700摄氏度;陨石中发现了有可能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正三价铁离子。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基本上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这表明火星上可能曾经有水或氧气存在。

不少火星研究专家认为,无论从陨石研究结果看,还是从“海盗号”火星探测器提供的资料看,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都极大。

不同的“声音”

尽管赞同火星生命说的科学家们说得头头是道,但持有怀疑态度的人仍没有为之所动。他们认为,在载人宇宙飞船登上火星并寻找到确切的生命证据之前,所有的推测都不能算做事实,何况这些推测还有很多漏洞呢?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研究所的吉姆·帕帕克等4名科学家说他们在研究火星陨石时没有发现火星存在生命的重要证据。这4位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一块重4磅多、形似土豆的火星陨石。这块陨石上有微量的黄铁矿石,这种矿石中含有两种硫同位素——硫32和硫34。在地球上,一旦这种矿石中有细菌或其他生命活动,硫32和硫34的比例就会发生变化,而火星陨石上两种硫同位素的比例没有变化,因而可以认为没有任何生命活动。帕帕克说:虽然他们和宇航局科学家研究的不是同一块火星陨石的碎片,但这些碎片应当具有相同的地质特性,他同时指出他们的研究还无法证明宇航局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因为火星上的生命活动可能和地球上的不同——其不会使黄铁矿的硫同位素比例发生变化。

同类推荐
  •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动物植物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动物植物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一套科普类图书,旨在通过介绍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来向大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大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这本《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由刘芳主编,为其中之一。
  •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重点包括发生地震时如何避险、逃生及救助,震后的防疫、心理重建等。《地震应急防护手册》基本上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强调实用性、普及性。
  •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热门推荐
  • 暮锦如烟

    暮锦如烟

    自幼国破流落城头,被敌国安王收养拜入名门学武习剑。虽是知道自己身份卑微明知道他心冷无物视她为棋子欺她负她戏弄于她可仅凭着初见抚上她眉目的温暖却是无可救药爱他可为他死可为他踏马奔走辽疆可成全他与她人举案齐眉……到头来换他冷笑一句“暮锦,连这天下你都能为本王佐策,本王还有什么不能满足你的”她低眉庭中俯伏,无思无绪回他:锦绣河山不是暮锦征来的本就袖藏于于王爷股掌之中,奴婢什么也不敢要…只是话罢换他一脸怒意。
  • 快穿万人迷:主神大人别想跑

    快穿万人迷:主神大人别想跑

    【宠宠宠文1v1,位面男主始终如一。男女身心干净,主男女主感情】(正文已完结,放心入坑么么哒!)简介无能。叶伊一不小心把仅剩一口气的主神给弄死了,从此踏上了去寻找主神碎片的旅程。身为位面万人迷的叶伊表示“统啊,快救救我”。男子低沉醇厚的性感嗓音响起“伊伊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吗。”“不不不,乖乖”叶伊吓得连连发颤,“渣统……还不……快……带我去下个位面,我要找个温柔的小哥哥啊”身为颜控的叶伊表示,每个位面的小哥哥真的是太合她口味了,“渣统,走,咱们一起去搞事”
  •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Dam Busters
  • 似水华年:《水》与一个家族的精神传奇

    似水华年:《水》与一个家族的精神传奇

    张家内刊《水》从1929年创办,至今仍在自发编辑发行,成为中国一个传统大家族的文化现象。《水》即培养出来张家四姐妹和六兄弟,也培养出了与张家有所交往的亲朋,时评、散文、小品、科学、戏剧、昆曲、自述、书画、摄影,其内容包罗万象,并承载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刊物一度在抗战停刊,后于1996年在京复刊,周有光夫人张允和任主编,后交接张寰和、沈龙朱。刊物从纸质到网络,从家庭才行到世界发行,已经成为历史的延续。
  • 鱼忆缘生—拥欢错

    鱼忆缘生—拥欢错

    碧月当空,二人还在榕树下私语,四周星火点点,不时传来几声欢笑。她是如今镇国将军的掌上明珠,他是当朝威震四方的冷面王爷,意外的出游,让二人彼此相识。可二人竟都不识彼此真实身份,还苦恼于那个不为谋面的另一半。
  • 德川家康(新版)12:大坂风云

    德川家康(新版)12:大坂风云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截拳道

    截拳道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鬼手琴魔

    鬼手琴魔

    金牌杀手居然成了世人可欺的小白?慕蓉:讲理不?不讲理打到你讲理!一代毒医自杀变成没娘的脑残公主?慕蓉:我脑残?绝命毒药喂到你死!修炼之路通畅的不可思议,但总有人脸痒凑上来给她打。慕蓉:。。。疯子已经很可怜了,还是实现ta的愿望吧。上界来的神秘少年对她说出这样一番神秘的话:“这不是穿越,而是回归。”破开重重迷雾,她是否可以找回丢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