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000000011

第11章 炸药大王—诺贝尔

运气通常照顾深思熟虑者。

要想获得成功,应当满足于从小处着手。人们大概都知道,当今世界上有一项具有极高荣誉的奖金,名为“诺贝尔奖金”;这项奖金是根据一位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他的全名是艾尔弗雷德·本哈德·诺贝尔。诺贝尔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明了各种炸药。因此,他被称为“炸药大王”。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师,也喜欢研究化学,制造炸药。诺贝尔出生不久,家里遭受了一场火灾,损失很大。由于生活困难,他父亲只身外出,先到芬兰,不久又到了俄国。在俄国时,他在机械和炸药方面的一些发明创造受到重视。老诺贝尔在那里开办了一个工厂。经济情况好转之后,他便在1842年把全家搬到俄国彼得堡去了。

诺贝尔8岁时,曾入斯德哥尔摩一所小学读书。可是,他在该小学只上了一年。这一年的小学生活,可以说是诺贝尔一生中接受的仅有的正规学校教育。据说,学校曾向他家里发出过这样的通知:“你的儿子诺贝尔,身体羸弱,上课时常头晕。除算术与图画两科勉强及格,其余均不及格,且天性乖僻,品行不佳之至。请自下学期起改送他校就读。”

诺贝尔上过一年小学后,一直在家里自学。到俄国后,由于语言不通,再加上身体不好,也没有进学校读书。父亲给他和两个哥哥请了俄国家庭教师,除教授俄语、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外,还经常讲授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诺贝尔对这些知识很感兴趣。这种家庭自学生活维持了好几年。15岁时,父亲让他到自己开办的工厂里做点事。诺贝尔对工厂的日常事务感到厌烦,却非常喜欢观看父亲进行的各种设计和发明,帮助父亲研制鱼雷和炸药。

1850年,诺贝尔到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他又被父亲送往美国学习机械。在四年学习期间,他参观了很多工厂,学到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离开美国后,他还游历了德国、丹麦、意大利和法国。这种旅行式的游学活动,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这时,他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已经具有坚实的基础了。

1855年的一天,彼得堡大学的两位教授前来诺贝尔工厂拜访,一位是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过去的家庭教师尼古拉·吉宁博士,另一位是药学家尤利·特拉普博士。他们恳请诺贝尔的父亲研制一种威力更大的炸药。很巧的是诺贝尔正在对此进行研究。吉宁博士见自己的学生进步这么快,非常高兴。他从皮箱内取出一个小瓶,里面装有一种油状液体,诺贝尔一看便知道那是硝化甘油。那时候见过这种易燃易爆物质的人并不多。它的发明人索布雷罗先生因实验时发生爆炸身受重伤,这之后就再无人敢继续研究了,但是诺贝尔却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准备继续研究。

父亲答应了吉宁博士的请求。诺贝尔在一旁争取道:“把这项研究任务交给我吧!”从此诺贝尔便与硝化甘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后来所有与炸药有关的重大发明,都是以硝化甘油为基础的。

由于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诺贝尔工厂因接不到军方的生产订单而告破产。1859年,诺贝尔的父亲离开圣彼德堡回到瑞典后,在斯德哥尔摩市郊的海伦涅堡建立了一个小型实验室,准备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药。

1863年,诺贝尔应父亲之召回到瑞典,同父亲一道共同研究新式炸药。但诺贝尔与父亲的思路恰好相反,他把硝化甘油作为爆炸物的主体,把黑色火药仅仅作为引爆的辅助因子。

诺贝尔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多次实验,不知不觉中,已经做了50次实验。

风险与成功并存。终于有一天,“轰”地一声巨响,惊天动地,实验室笼罩于滚滚浓烟中,瓦砾飞扬。

许多人闻声赶来,惊恐地叫道:“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正当人们惊魂未定时,诺贝尔却从烟雾弥漫的瓦砾堆中爬了出来,只见他满身灰尘,鲜血淋漓。他一跃而起,用血污的手指指破碎的衣服,高兴得热泪盈眶。

他狂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这就是诺贝尔在1863年完成的第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即“诺贝尔专利炸药”,又称硝化甘油炸药。这一发明取得了瑞典、丹麦、英国等多个国家的专利证书。

诺贝尔为了寻求更为安全的引爆物,曾多次进行随时都会丧失生命的危险试验。1864年9月3日,诺贝尔的弟弟在试验中不慎发生了甘油大爆炸,整个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5个助手包括诺贝尔的弟弟当场被炸死。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海伦坡事件”。

诺贝尔的父亲目睹这一惨景,悲伤过度,得了半身不遂症,从此卧床不起。但作为一位发明家,父亲显示了不屈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他虽卧病在床,仍不停止研究、思索。父亲这种坚毅的发明创造热情,深深地影响了诺贝尔。在强大的压力面前,诺贝尔并没有退缩,他认为关键是进一步改进炸药,提高炸药的安全性能,消除它带给人们的恐惧和误解。1866年10月,经过上百次的失败后,诺贝尔终于制成了命名为“达纳炸药”的黄色固态炸药。“达纳”一词在希腊语中是“强力”之意。他在柏林东郊进行了黄色炸药的公开试验,并大获成功。那些反对和辱骂诺贝尔的人,一反常态称他为“不向任何艰险困苦低头的青年发明家”。随后,诺贝尔以他矢志不渝的精神研制和发明了雷汞炸药、安全炸药、无烟炸药等多种炸药,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诺贝尔拥有一笔巨大的财产,可是他对金钱却毫不在意。当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就把自己分得的15000多英镑的遗产,用母亲的名字设立“安德丽塔基金”,全部捐赠给了瑞典的科学和福利机构。

诺贝尔在去世前一年即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书,将他的财产部分赠与亲友,其余大部分作为基金。这些基金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形式颁发给在过去一年中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他还具体地安排了奖金的分配办法,把奖金分为五份:“一份奖给在物理学领域中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领域中完成最重要的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生理学和医学领域完成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领域产生了带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佳杰作的人;一份奖给曾为各民族间的友谊,为废除和裁减常备军,以及维护和促进和平事业做出了最大和最好贡献的人。”

后人即根据诺贝尔遗嘱的安排,将他遗产的绝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存入银行,以每年20万美元的利息作为奖金,奖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人。

精彩点评:

诺贝尔没有文凭、没有学位,他只受过一年的正规学校教育,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发明家。诺贝尔的英名已经家喻户晓,他的事迹为人们广为传颂。诺贝尔在充满危险的科学领域奋斗了一生,他靠勤奋努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诺贝尔一生弃绝名利。他一生创造了巨额财富,但他没有据为己有,而是通过设立诺贝尔奖金,把它无私地献给了人类和平与科学事业发展。如今,人们把获得诺贝尔奖看作至高无上的荣誉。

同类推荐
  •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本书精选了孔子的名言,并对这些名言产生的故事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将作者对这些名言的理解给以启发性的诠释。这样,读其故事,阅其名言,观其行,思于今,相信同学们收获会更大。
  • 再见,青蛙2:最后的雪花

    再见,青蛙2:最后的雪花

    本书作为儿童成长文学系列之一,主要描写了一只厌倦了沙漠恶劣环境的蝎子大黄,经过长途奔波,找到了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湿地,并结交了青蛙公主青儿,为了青儿的安全,大黄用计除去了准备消灭蛙族的毒蛇、老鼠等天敌,但是,青蛙居住的绿洲依然因为环境的恶化,最终湮灭。
  • 面对危机我不怕(社会篇)

    面对危机我不怕(社会篇)

    本书主要讲述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各种突发事故的应对措施,内容涵盖校园外的活动安全,如何防抢防盗,如何应对不法分子、自然灾害,网络安全,远离毒品等方面,教导青少年远离伤害,在社会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 星新一少年科幻·情感电视机

    星新一少年科幻·情感电视机

    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国语文教科书,中国迪士尼签约作家《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作者杨鹏真情推荐。你想拥有情感电视机吗?情感电视机是电子学、生理学、心理学、生化学等科学的高度结晶,用它来看电视节目,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播放节目时,电视上的小型天线会发出电波,手腕上的装置会根据指令注入人体静脉药物,观众可以跟电视里的人物一起哭泣、欢笑、恋爱、冒险。不料,有一天意外发生了……本书收录了20篇经典短篇科幻小说,内容构思巧妙、创意新奇、对话流畅,结局耐人寻味,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小说又充满哲思,拥有一般科幻作品没有的教育性和启发性,给孩子留下反思的空间。
  •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我当狗服主的日子之大航海纪元

    我当狗服主的日子之大航海纪元

    金币与商人,战舰与海盗!这是一个建设虚拟游戏的故事粉丝群316323007里面有很多萌妹子哦,已经有六百多人啦~快来加入我们一起玩游戏把
  • 原罪时代

    原罪时代

    【24:00】今天是克莱尔先生的生日,早上他照常到自己的公司上班,按照婚后五年一直以来的传统,他的夫人在当天上午就给他准备了一堆生日礼物放在家中。午餐后,克莱尔夫人在下午出门采购生日派对的食物,她的先生在18:21回到家中,夫人接到他的电话后,开始从超市往家中返回。四十五分钟后,克莱尔先生的尸体在他的公寓中被刚进门的克莱尔夫人发现……【22:15】“摆在你面前的,就是杀人嫌疑犯。”
  • 修罗鬼魇

    修罗鬼魇

    第一世,她女扮男装是世家的继承人,在风云突变之中保住了整个家族却耗掉了一生。第二世,突然而来的屠门成造了一代杀手,好不容易找到了仇人,却发现……再次来到冥界,阎罗王一句阳寿未尽打回人间,从此漂流各界直到遇见他——修罗上仙。这命运的齿轮早已经开始转动,谁被操控,谁是无辜的牺牲者,谁又是最后的赢家……【白话版:上辈子她是家主,操劳过度而死,这辈子她是一个家族遗孤,投入影杀阁,在一次又一次任务之中学会了无情,但愿下辈子能活得好一些……】
  • The Gathering of Brother Hilarius

    The Gathering of Brother Hilari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地下城的邂逅永无止境

    在地下城的邂逅永无止境

    迷宫都市艾恩斯坦,这是一座拥有着地下迷宫的巨大都市;人类与亚人族为了财富,为了荣誉,为了追求冒险而聚集于此;从农村走出的少年带着对未知领域的憧憬与一个小小的梦想来至此地,他将在地下城迎来怎样的邂逅呢?“快点星,快点出去工作,快点出去赚钱,然后养活我!”“我明白了团长,交给我吧!”
  • 恰似海中月

    恰似海中月

    她,是海月大陆有着素手神医之称的圣女,却遭遇陷害魂归异世,来到了二十一世纪。他,是传言中只手遮天的魔君,为唤醒她来到了二十一世纪,以海月大陆为背景设计了《海中月》这款游戏。谁知意外发生,她只带着二十一世纪的记忆重回海月大陆,成为澜月国最受宠的小公主。而他为追寻爱人,失去记忆的他重生到了海天国传闻中的废物皇子身上。二人携手,一路修仙升级,找回记忆。
  • 穿越七藏沟

    穿越七藏沟

    目标七藏沟,出发!藏族向导泽仁郎三一声呐喊,十名驴友都兴奋得涨红了脸。时间是2015年9月21日上午10点10分。地点:七藏沟入口——阿翁沟。这是一群来自东北的驴友,一色的户外装束:登山鞋、登山杖、冲锋衣、抓绒衣、保温杯、遮阳帽、太阳镜、魔术巾。这身装备在身,不分老嫩,个个精神焕发。个别女士不是把魔术巾套在脖子上,而是在双眼、鼻孔、嘴巴处剪个洞罩在脸上。这模样有点恐怖,但是绝对防晒。群主雾雨电瞅了瞅,说,哦!挺有创意。在雾雨电眼里,一切为的是顺利走完“地狱”路。第一次听说七藏沟,雾雨电就着了魔似的。
  • 木偶在手腹黑灵王很上头

    木偶在手腹黑灵王很上头

    【1V1】【护妻+战斗力MAX的妖孽灵王VS时而炸毛+花样百出的天才少女】二十年以前屠戮天下的魔女,让整个世界沦为人间炼狱,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二十年后,入魔的灵洗任由手下的木偶肆意残害生灵,让世界再度陷入恐慌。却没有人瞧见她眼底的惊惶:“他,最慈悲,最善良。他还能容忍我到几时?”天下都背离了灵洗,辜负了灵洗,却只有他一意孤行紧紧与她相拥:“我的小无常……你若为魔女,我便为魔王;你若入地狱,我便做你的阎王,你唯一的依靠。”~~母亲穿越回了21世纪,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留下的烂摊子真是不少。为了填补母亲留下的各种巨坑,单纯无辜少不经事还喜欢着小玩偶的沐灵洗无知懵懂地来到了魏国。所有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当沐灵洗用手中的木偶召唤出各种已故的灵力大佬时,与她作对的人在哎呦呦的凄惨叫声中顿时倒下了一片。沐灵洗张狂一笑,呵,你以为木偶只能用来当玩具吗?遇到欠揍的是可以分分钟变刑具的!不过,怎么还有一个站着的?这男人长得挺好看的,也来做的我的木偶吧!
  • The Painted Bird

    The Painted Bird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65, The Painted Bird established Jerzy Kosinski as a major literary figure. Kosinski's story follows a dark-haired, olive-skinned boy, abandoned by his parents during World War II, as he wanders alone from one village to another, sometimes hounded and tortured, only rarely sheltered and cared for. Through the juxtaposition of adolescence and the most brutal of adult experiences, Kosinski sums up a Bosch-like world of harrowing excess where senseless violence and untempered hatred are the norm. Through sparse prose and vivid imagery, Kosinski's novel is a story of mythic proportion, even more relevant to today's society than it was upon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 国叔

    国叔

    星期三傍晚快下班时,手机响了。是成刚吧?是我,国叔,有事吗?这个星期天你带孩子回来,回来喝喜酒。国叔语气里压抑不住的兴奋。我问:国叔,什么好事啊,要请我喝酒?我生儿子了!啊?……一定要回来呀!国叔仍在大声说着。我“嗯嗯”着,后面的话根本没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