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000000024

第24章 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原名李仲揆,一八八九年生在湖北黄岗一个教师家庭里。他们兄弟姐妹六个,仅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李四光自幼在家里跟父亲学经书。

十四岁那年,他听说省城武昌开办了官费的高等小学堂,便缠着父母要盘费前去投考。路上,他坐着小船,看到帝国主义的军舰耀武扬威,横冲直撞,便说:

“他们这么欺负人,就没人管吗?”

那船老大说:“他们在军舰上支着大炮,清政府都不敢管,咱老百姓哪管得了?”

到了汉口,他看到城里有的建筑很古怪,便对船老大说:“这房子怎么这样古怪呢?”

“听说那是帝国主义的租界,连住在那边的中国人都由他们管。”船老大说。

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深深刺痛了少年李四光的心。他立志要考上高等小学,学好本领,将来为中国人争气!

他匆匆忙忙赶到学堂,可因慌忙,不小心把报名表填错了,把年龄在姓名栏里。他填的是十四,猛抬头看见大厅挂着的横匾“光被四表”,灵机一动,便又添上“光”字。这便成了他的名字“李四光”。

李四光报考的这所小学,是当时的洋务派湖广总督张之洞办的一所“造真才”的学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保送到国外去留学。这个刚走出穷山沟的少年一举夺得了招生考试的第一名,爆出一个大冷门。3个月后,由于成绩优异,李四光被派到日本去留学。

到了日本,少年李四光进入宏文学院学习日语,后来又到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造船机械。不久,他还参加了孙中山创立的革命组织——同盟会,成为年龄最小的同盟会员。在一次同盟会的会议上,孙中山曾抚摸着他的头,亲切地说:“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从此,李四光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报效中华的决心。

1910年7月10日,李四光在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结束了7年的留日生活,于10月下旬回国,在武昌昙花林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任教,并兼该校工场负责人。1912年2月,湖北军政府设立实业部,23岁的李四光被推选为实业部(后改称实业司)部长。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袁世凯窃取后,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李四光深感国家前途迷茫,实业报国无门,力量不够,造反不成,于是他辞去湖北实业司长之职,向黎元洪提出继续到国外留学的要求,李四光被批准公费派往英国学习。这样,李四光第二次离开祖国,远涉重洋,去寻求“科学救国”的道路。

1913年10月,李四光选择了英国采矿方面比较著名的伯明翰大学准备学习采矿。由于他的英语还不熟练,数理化学科也还需要实习,他便决定先入该校预科学习。

1914年末,李四光从预科转到采矿科。经过一年的学习,他认识到要采矿离不开地质,因此他决定转到理科学地质,从头学起。

李四光进入地质系后,指导他学习的是英国地质学家包尔顿教授。包尔顿教授对中国留学生非常热心,李四光也很敬重他,经常向他请教问题,受益匪浅。此外,地质系还有两位教师威尔士和卢,同李四光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专业上也给了他许多帮助和指导。

1917年7月,李四光通过了学士考试之后,利用暑期查阅了一些地质资料,编出了一幅中国若干地区地质情况的路线踏勘图,送给包尔顿教授审阅。包尔顿教授看后,非常高兴,并建议说:“如果能在这基础上深化一步,将更有意义。”李四光立即开始广泛收集当时能收集到的有关中国地质的科学文献,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并摘录了其中的有关材料,对此进行评价,最后用英文写成了《中国之地质》这篇长达387页的论文,并于1918年5月提交伯明翰大学地质系,6月通过了答辩,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1918年,李四光毕业后谢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于1920年5月回到北京,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不但以渊博的学识教出了许多高徒,还时时以自己高尚的爱国情怀感染着学生们。

1934年,李四光应邀赴英国伯明翰、剑桥等大学讲学,1936年回国,继续进行地质考察研究工作。1948年,他赴英国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年会时,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他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辗转回到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科学实践中,李四光在不少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他在古生物分类方面有重大贡献,在冰川学方面确定了中国数次冰川期的活动证据,特别是奠定了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基础。在地质学理论上创立了地质力学。晚年对地震地质和开发利用地下热能等新领域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

李四光最大的贡献则在于运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彻底推翻了所谓的“中国贫油论”,为新中国相继找到了几个大油田,为祖国建设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作为“工业的血液”,石油对于现代工业的重要意义是怎么估量都不过分的。然而50年前,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竟被国外公认为“贫油国”。因为过去的理论认为,只有在海洋里才具有产生石油的条件。生物在海洋里繁殖生长,死亡以后淤积在海底,河流也会运来一些生物遗体,还运来大量泥沙,不断地沉积下来,把堆积在海底的生物遗体掩埋在隔绝空气的缺氧环境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作用。这些生物遗体逐渐分解成碳和氢的化合物,形成石油和天然气。所以,那时人们总是在海相地层中寻找油田。由于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所以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为在中国寻找石油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李四光把有利于生成石油的条件概括为:只要曾经是比较广阔的低洼潮湿地区,气候又很适宜,能繁殖大量低等生物,随后又不断地有泥沙把这些生物迅速埋藏起来,使它们不至于很快腐烂成为气体而消失,天长日久,就会转变成石油。也就是说,不论是海相还是陆相,都是可以生成石油的。

1954年2月,李四光给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全面地分析了在中国寻找石油的前景,并建议把寻找的重点放在东北的松辽平原上。松辽平原是一片天寒地冻的原始荒野。当时这里既没有天然气的显示,也没有一丝石油的痕迹。能不能在这里找到大油田,对李四光新的地质力学理论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经过2年焦虑的等待之后,喜讯传来了:1958年4月在吉林首次发现油砂;1959年9月在黑龙江大庆获得了工业石油!这是宣告“中国贫油论”破产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李四光科学预见的证实。

精彩点评:

李四光的理论与实践彻底打碎了所谓的“中国贫油论”,他晚年致力研究的地震地质和地热能源也都与中国的国计民生有很大关系。他的一生完全实现了少年时立志“科学救国”的理想。他是一位做出了特殊贡献的爱国科学家,他的功绩必将为人民永远铭记。

同时,李四光由一个贫苦农家的孩子成长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的地质学家,令人深思,也有许多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的地方。勤劳吃苦是李四光受益终生的品质。李四光出身贫寒,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劳吃苦的品质。正是有了这种品质,李四光在日本和英国求学时,才能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坚持完成学业,并取得优异成绩。李四光的人生之路还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他的人生价值才能充分实现。

同类推荐
  •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报,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
  • 天摧地陷:地震的防护与自救

    天摧地陷:地震的防护与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影响你一生的名著)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影响你一生的名著)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你是我的仙女

    你是我的仙女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那片星辰闪亮的花草路上,母狼妮妮雄赳赳、气昂昂,带领牧羊犬奔回安静的村庄,它雪白的身子像一道闪电,刺亮了拉姆的眼睛。这部10多万字的长篇儿童小说是身为四川省作协会员的南充女作家蒲灵娟新出的力作,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并被列为冰心小桔灯纯美小说系列丛书。
  • 王位寓言集:长生不死药

    王位寓言集:长生不死药

    《王位寓言集:长生不死药》可以让孩子乘着寓言的翅膀,去认识奇幻美妙的世界,让孩子透过寓言的缤纷幻想,参透人间百味。寓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的篇幅虽然短小,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一个个显易易懂、形象生动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寓言是开发孩子想象力的沃土。
热门推荐
  • 顾少的天价新娘

    顾少的天价新娘

    谈了5年的渣渣男朋友要结婚,洛云舒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一场精心密谋的阴谋……从此,一宠上瘾。洛云舒就这样一不小心招惹了洪夏市最大的豪门顾廷南。原以为是只绵羊,结果是头狼,将她往死里宠的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疾公子

    无疾公子

    十八年前,大隋先帝为了稳固皇权,削弱武林江湖,便令各地大肆捕杀江湖人士。一时间江湖损伤惨重,各地武林世家、江湖宗派纷纷组建联盟,以求自保。即便如此,武林中人也是难以抵挡朝廷之力,在各地军队的坚甲利刃之下,惶惶度日。本以为这场毫无悬念的清理,可谁能料想,帝国东北之外的高句丽联合塞外的突厥人,进犯大隋国土。这让隋先帝不得已暂停了武林清洗,征召各地大军前往抵御入侵。虽然最终击退来犯之敌,可是国力消耗巨大,也没有再次对江湖人士进行捕杀。九年后,隋先帝操劳过度,一命归西。新帝登记,改元大业。之后,新帝改变了队武林人士的态度,从清洗捕杀变为怀柔拉拢。朝堂与江湖之间的关系开始恢复。又是九年过去了,似乎江湖已经忘记了当年的事情,各地皆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江湖新秀亦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亮剑之杀敌爆装系统

    亮剑之杀敌爆装系统

    军事迷杨锐,穿越到亮剑世界,成为了李云龙麾下的一员战将,还携带了一个系统。“杀敌爆装系统,杀小鬼子,还能够爆装备,太炸天有没有?”“孙德胜,王承柱,魏和尚,杨秀芹,你们都不用死了!”“系统提示;恭喜宿主获得神秘大礼包一个。”“系统提示:恭喜宿主击杀敌军大佐一名,爆出巴雷特狙击步枪一支。”
  • 域外狂龙

    域外狂龙

    狂刀霸剑,无上尊威。绝品宗师,扬名域外。
  •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灯全书目录

    五灯全书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路过漫威的骑士

    路过漫威的骑士

    新书《迪迦的传说》,求收藏、推荐、点击你有快银的速度,我有Faiz的加速;你有女巫的魔法,我有Wizard的戒指;你有雷神的锤子,我有AgitΩ的神之力;......拿着Decade的驱动器,格瑞尔的口号是:“给我一张卡片,还你一个骑士”书友群:306690956,欢迎加群吐槽PS:编不下去了,总之这就是假面骑士混迹漫威的故事(有吸引力的简介是不可能的,怕是这辈子都写不出来,就这样了)
  •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

    本研究的对象是政治思潮,意在从整体上把握政治思潮的共性问题,探索政治思潮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政治思潮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时代精神变动、社会矛盾、社会主题及社会发展走势的“感应器”。通过把握政治思潮的基本情况可感受时代脉搏,探寻社会热点,丰富和发展社会精神生活。当代中国诸多政治思潮起伏跌宕,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意识领域的重要现象。把握政治思潮的总体状况和运行规律,有助于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 余生有你,唯幸而已

    余生有你,唯幸而已

    她们是大学校园里同一个寝室的同学,她们也是彼此青春最美时光里的见证者。青春的她们遇见了同样青春的他们,于是故事开始被撰写,年轻的步伐永不止息。一个是美丽善良的系花,另一个是学校里的风云传说。她只当他是师兄和榜样,他却对她一见钟情,她是现实主义者,在她的人生规划里没有变数,她对他敬而远之,于是,他开始了漫漫追妻路。一个是聪慧可爱的天之娇女,另一个是腹黑心机的豪门少爷。他们门当户对,初识于校园,结缘于姻亲,一个代嫁,一个迎娶。他们携手度过校园生活,也一起应对豪门内宅和商业里的争斗,没有猜忌和误会,他们是彼此最合适的伴侣。一个是乖巧温婉的书呆子,另一个是老练有趣的大明星。她出身贫寒,读书是她唯一的出路,于是她成了学神,她不关心娱乐八卦,直到遇上了他,他将她拉入花花世界,让她成为他一个人的公主。一个是贴心又八卦的小侠女,另一个是热情又机智的大教授。她热情似火,性格豪爽,热爱运动,原以为同样热爱运动的小师弟是她的良配,却遇到海归教授顾言,从此开启了疯狂的女追男模式,交一份学费上着两种专业课,软磨硬泡直到软了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