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2300000009

第9章 离娄章句下

【原文】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①,迁于负夏②,卒于鸣条③,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④,卒于毕郢⑤,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⑥一也。”

【注释】

①诸冯:地名,相传在今山东菏泽以南。②负夏:地名,约在今山东滋阳以西。据《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就时于负夏”。③鸣条: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④岐周:指岐山下周的旧邑,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⑤毕郢:地名,相传是周文王去世的地方,在今陕西咸阳县东二十一里。⑥揆(kuí):准则。

【译文】

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逝世于鸣条,是东方边远地区的人。周文王出生在岐周,逝世于毕郢,是西方边远地区的人。地方相距一千多里,时代相隔一千多年。当他们得志后在中国实现仁政的抱负,简直如同符、节吻合那样一致。先代的圣人和后代的圣人,他们的准则都是一个样。”

【原文】

子产听郑国之政①,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②。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③;十二月,舆梁成④,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⑤,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①子产:即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贵族,先后在简公、定公、献公、声公朝为相四十多年,著名的政治家,颇得孔子的赞许。②溱(zhēn):郑国水名,源于河南密县东北。洧(wěi):郑国水名,源于河南登封以东。东流至密县与溱水汇合。③徒杠:简陋的独木便桥。④舆梁:可通车马的大桥。⑤行辟人:辟同避,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有专人清道。

【译文】

子产在郑国当政,用自己的座车在溱水、洧水那里载行人过渡。孟子说:“子产这只是小恩小惠,但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政。要是十一月搭好走人的便桥,十二月修好行车的梁桥,百姓就不会再为渡河的事担忧了。君子整治好自己的政务,外出时使行人避道也是可以的,又怎能去一个个地把人渡过河去呢?所以,治理国政的人要讨得每个人的欢心,那时间也是不够用的呢。”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①: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②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③。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④,又极之于其所往⑤;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注释】

①礼:指《仪礼》。旧君,过去曾事奉过的君主。服:指穿丧服。②膏泽:即恩惠。③田里:指禄田和居宅。④搏执:犹言搜索拘捕。⑤极:穷困,走投无路。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子如同手足,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腹心;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犬马,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常人,君主看待臣子如同尘土、草芥,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强盗、仇敌。”

宣王说:“礼制规定,要为以往事奉过的君主服丧,君主怎样做才能使人为之服丧呢?”

孟子说:“如果臣子劝谏被接纳、进言被听取,因而恩惠下达到百姓;臣子因故要离去,君主派人引导他离开国境,并派人事先前往他所要去的地方进行妥善安排;离国后三年不回来,才收回他的采地和房屋。这叫做三有礼。君主能做到这样,臣子就会为他服孝。现今做臣子的,劝谏不被接纳,进言不被听从,因此恩惠到不了百姓;臣子因故离国去,君主就派人拘捕他的亲族,并故意到他所要去的地方为难他,离开的当天就没收他的禄田和房屋:这就叫做强盗、仇敌。对于强盗、仇敌有什么孝可服呢?”

【原文】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译文】

孟子说:“君主无辜地杀害士人,那么做大夫的就可以离开这个国家;君主无辜地杀害百姓,那么做士人的就可以迁往异国。”

【原文】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译文】

孟子说:“君主存心仁爱,下面的臣民就没有不存心仁爱的;君主办事符合义理,下面的臣民就没有办事不符合义理的。”

【原文】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译文】

孟子说:“不符合准则的礼,不符合准则的义,高尚的君子是不会去干的。”

【原文】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译文】

孟子说:“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教育熏陶没有道德修养的人,有才能的应该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们乐于有贤能的父兄。如果有道德修养的人嫌弃没有道德修养的人,有才能的人嫌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能和不贤能两种人之间的距离相近,简直不能用分寸去量了。”

【原文】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

孟子说:“人要懂得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原文】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译文】

孟子说:“议论别人的不好,由此引起的后患该怎么办呢?”

【原文】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译文】

孟子说:“孔子不做太过分的事。”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

孟子说:“作为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言谈不拘泥于守信,行为不拘泥于果敢,只是依据义理的所在指导言行举止。”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译文】

孟子说:“所说的高尚君子,就是没有失去他那婴儿一般纯朴之心的人。”

【原文】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译文】

孟子说:“奉养健在父母是人间常事,只有给父母送终安葬办好丧事才可以算作是大事。”

【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用高尚道德对学问来加深造诣,目的是希望自己自觉地获得学问。自己自觉地获得学问才能处之安然,处之安然才能深入地坚守它,深入地坚守它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所以君子希望自己自觉地获得学问。”

【原文】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译文】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而且详尽地解说,目的是要融会贯通以此回归到论说精辟简约的境界。

【原文】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用自己的长处去折服他人,未曾能使他人折服;用自己的长处去仁爱、教育他人,然后才能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而能够称王天下的,还未曾有过。”

【原文】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

【译文】

孟子说:“言谈不符合实际情况是很不好的。这种不好的恶果,只有那些埋没贤才的人要承担它。”

【原文】

徐子①曰:“仲尼亟②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③,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④,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⑤;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①徐子:孟子的学生徐辟。②亟(qì):屡次。③混混:滚滚。④盈科:注满坑洼地。⑤浍(kuài):田间的水沟。

【译文】

徐辟说:“孔子多次对水加以赞美,曾说:‘水啊,水啊!’请问他对于水取的是哪一点呢?”

孟子说:“从源头流出的水滚滚向前,昼夜不停,注满了低坑洼地又继续向前,一直流到大海。凡是有本源的正像这样,孔子所取的就是这一点。假如没有本源,就像七、八月间雨水滂沱,一下子沟渠都满了,可是它们的干涸是立等可待的。所以名声超过实际,有道德的君子感到可耻。”

同类推荐
  • 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

    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

    明朝著名思想家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本书力求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 大学中庸诠解

    大学中庸诠解

    大学是儒家重要的原典著作,也是古今解说繁复。简介各异的著作。在编著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人的心性及修养这一基本视角,尽可能的多参考有关学说以为之诠释。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依据亚久远编委会以及总编所提出的编写意图和体例要求,先由主编刘振佳坐车总体编著框架结构,然后又张言昌承担《大学》一书的诠释,由唐艳承担《中庸》一书的诠释,最后由刘振佳负责统稿。
  • 活用禅宗:安宁自得

    活用禅宗:安宁自得

    本书是介绍禅宗智慧的文化读本,作者基于国际视野,站在世界平台上,对禅宗智慧进行阐释和解读。本书不涉宗教内容,而是重点讲述了四五百年来,源自中国传统智慧和佛教智慧的禅文化,如何走出中国,积极影响了亚洲、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发展、人的状况和精神渴求。作者还探讨了运用禅宗智慧有效纾解焦虑、推进教育并提升幸福感的途径和方法。本书的出版有益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存在知识断层的中国人重拾经典提供便利。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1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1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以2016年第七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与会论文为基础汇编而成。书中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进展”为主题,按照各篇文章所论的侧重点,分为五个板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梦研究”“‘四个全面’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反映了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展现了当时的学术研究进展。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热门推荐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 舰娘与深海

    舰娘与深海

    融合碧蓝航线,舰C,舰R。这里不仅仅舰娘与深海战斗的地方,私下还有非洲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战争,那么作为非洲难民要怎么对付深海和欧洲人呢?
  • 告别失眠

    告别失眠

    “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决定。都可以扭转一个人的命数。”如果你不相信,就回忆一下身边的谁。有个同学,他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了,一天路过彩票站,他随便买了支彩票,现在是千万家产的老板。我哥的同学,从老家搬到市区,因为在城里买不起楼房,就在郊区买了四五间平房,没过半年就拆迁补偿了几千万。邻居张阿姨的儿子,因为太活跃被老师约谈家长,张阿姨从不责骂孩子,而是鼓励他支持他。十年后,他儿子成为了某社交平台的CEO。不管你相信与否,事实都摆在这里。高凛如此,你我亦是如此。他被失眠折磨了四年,直到遇见了那个“治愈系”女孩儿,从此阴霾消散,病症痊愈。从此高凛的生活里,再也没有失眠二字。如若,初遇的午后,他径直走去没有转身,是否就不会相见。或许,两个人的缘分就是如此,像是被刻画好了一样,你总是逃不出这命数。就像是,老房子门框上错综复杂的蜘蛛网。那些仅仅只是想路过,却也再也逃不出的昆虫。
  • 我是达科米利西奇

    我是达科米利西奇

    相同的遭遇,相同的状况……当惨遭杀害的被封杀中国街球手李云飞穿越成水货榜眼达科?米利西奇,他如何改变他的命运?
  • 快穿之一切随缘

    快穿之一切随缘

    (女主表面佛系+逗逼,实际偏执+牛逼。1v1爽文宠文大甜小虐。)木舒榆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随缘。她只想晒太阳谁知道一不小心绑定了一个系统,攻略?逆袭?不存在的!系统:人家宿主哪一个不是殷勤攻略的,为什么它的宿主就喜欢晒太阳。木舒榆:什么?三千世界崩溃了就没有太阳了?来来来,赶紧的!干完好晒太阳。木舒榆:什么?谈恋爱?不存在的!她只想晒太阳!某男:舒舒~我叫太阳,来吧,给你晒。QQ书友群:1084934923欢迎小伙伴来玩耍吧!
  • 要遇见温柔的人

    要遇见温柔的人

    我的冷漠里,藏着一半害羞一半自卑,你说你了解我,是真的吗?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安界

    安界

    这是一个生于安乐,死于安乐,没有战争,只有着和平的世界...
  • 三国之盖世雄兵

    三国之盖世雄兵

    穿越成为魏延长子魏昌,来到群雄退场,人才凋零的三国后期。身负系统,智斗孔明司马,江东陆郎、姜维邓艾不过尔尔!且看主角如何从已然稳固的天下大势中谋取一线生机!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