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3900000004

第4章 素书解译(1)

原始章

【注解】

注曰:“道不可以无始。”

王氏曰:“原音,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此章之内,先说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之根本,立身成名的道理。”

【解译】

人生在世,以什么作为根本?黄石公认为: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即为做人、处世的根本所在。这五者也是中国人文思想的最高境界。人生成败荣辱,说到底就是对这五个字的把握。

【原典】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解】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解译】

道、德、仁、义、礼,看似五种不同的道德标准,其实在指导做人上,是合而为一的,一个健全的人应该同时具备这五种美德,所以儒家说“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它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在,也是人生最大的谋略。

有些现代人对古代道、德、仁、义、礼这些精神因素不以为然,认为对今天的生活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可是人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中国社会绵绵五千年不绝?其实奥秘就在中国道、德、仁、义、礼的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不朽。于是儒家讲立德、立功、立言,民间讲祖宗崇拜,道家讲“长生久视”。那么什么才是不朽呢?简单地说,只要精神永存、圆满,即为不朽。

在中国人看来,“精神”并不是虚无的,而是某种有质有形的东西,具有超乎我们想象的能量。这种思想从儒家提倡“仁者无敌”,到今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以贯之。如何才能获得这种能量呢?中国人又提出了以“内省”为主的自我修养,并将道、德、仁、义、礼五德作为日常修养的五个具体标准。

试想,如果一个民族的大多数人都在自觉追求精神的不断自我完善,这个民族肯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绵绵长久。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注解】

注曰:“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解译】

所谓的道,就是人必须遵循的自然法则,它是宇宙天地、人类社会运行不竭的自然准则。“道”虽然支配着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却很少有人能知道个中的缘由。

“道”是个外延无限大,内涵几乎等于零的概念。它简单到无法再简单,只有一个字;它又复杂到无法再复杂的程度,大到无极,小到微尘,甚至人的一呼一吸,一啄一饮,都在道之中。

具体来说,道又可分为天道、地道、人道。天有四时,风寒雨露,斗转星移,此为天道;百川归海,万物荣枯,此为地道;成败荣辱,长幼有序,夫妇之别,此为人道。

虽然“道”恍惚难明,但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尽力去揣摸它,《论语·里仁》中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早晨明白了宇宙的大道,那么晚上就死去也无遗憾。顺道者,事易成;逆道者,业无根。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注解】

注曰:“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也。”

王氏曰:“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解译】

所谓德,就是指人在生活中的所得,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让世界万物顺应自然的安排而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德字的本意就是“得”,即为得到、所得。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呢?首先人必须有要求、有欲望,只有内得于心,才能外得于物,只有想到,才能得到。所以“德”的核心是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必须是正确的,它必须合乎“道”的规则,这样的人才会有求必应,大欲有大成,小欲有小功。如果不讲道与德,不顺应自然的法则,即便心机算尽,欲望终将落空。

德字从“彳”,就是行动的意思。人光有想法那是空想,要想“得到”就必须付诸行动。还是孔颖达说的明白:“在心为德,在施为行。”心中有德,并尽力行之,心动决定行动。所以德是做出来的,不作为就不会有德。

怎么做才会有德呢?说来也简单,就四个字:舍己为人。让别人有所得,才是真正的“德”。《易经》解释说“赞助天地之化育”即为德,人要像天地一样无私,让万物各得其所,让你周围的人各有所得,帮助你周围的人尽展其能,这就是“德”。看看中国古代提倡的德:忠、孝、仁、义、温良、恭敬……哪一样不是首先为了别人?

让别人得到好处,你就得到了“德”。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解】

注曰:“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音也。非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解译】

所谓的仁,就是亲爱,《说文》释仁曰:“仁,亲也。”指的是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有慈悲恻隐之心,以助万事万物都能遂其所愿,各有所成。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学说的中心。但什么是仁呢?孔子自己就不统一,有许多种说法,比如“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如果通读孔子,那么“仁”的思想可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表达:从自己做起,做好身边的事,先人后己。

从自己做起,首先要从心做起,要有一颗慈悲恻隐之心。世人总是将自己的忧伤、悲痛看得无限大,完全莫视别人的感受;如果有人能把别人的伤痛作为自己伤痛,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时时能体会别人悲痛的人,那即是圣人,也是佛家提倡的慈悲心。

可见仁爱必须从心做起,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也。”在出土的书简中,也有人将“仁”写作上面一个身,下面一个心,可见身心合一方为仁。当你用这样一颗心对待世界的时候,世界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于你。记住:世界将会因你的关注而改变。

做好身边的事。儒家从来不空谈理论,它重视“身体力行”,因此孔子在讲什么是仁的时候,总是对一些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发出评论,比如说,孔子就认为花言巧语、巧言令色的人,基本上没有仁爱之心。同样,“执事敬”也是仁的一个重要标准。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第一份工作是在东京帝国酒店洗厕所,但她立誓: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结果她做到了,她将每一个厕所,洗的都和新的一样,“敬业”成就了她一生的辉煌。

我们具有了仁爱之心、做好了身边的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孔子给出了最终的答案:一切都为了他人!这也是中国人文的最高境界,而先人后己就成了“一切为他人”的唯一途径。仁爱之人,就是要将成全别人放在第一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让周围的人都能快乐到生活。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注解】

注曰:“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曰:“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解译】

合乎事理的行为就是义,指的就是人办事时要合时宜,处世要得体,让人感到舒服。如果再进一步引申,义就是人应该做的事。也就是说,“义”是一个为人处世的判断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善,就应该得到奖励,而违背这个标准的就是恶,就要受到处罚。

义的一种误解。孔子本人在处理这个“义”上就很灵活:

当年孔子游学列国的时候,曾经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某个地方,整整10多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

学生子路看在眼里,心有不忍,于是跑出去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也不问肉的来历,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换来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

子路实在搞不懂,于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

孔子的回答就很有意思:“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注解】

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解译】

礼从大的方面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各项制度,从小的方面讲,就是做人处事的规矩和法则。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不论在家还是在外,自觉或者不自觉都在践行着礼的规范,这样的社会才能井然有序,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融洽。

“礼”是中国儒家的基本精神,但孔子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孔子所提倡的礼制也不适合当代社会,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向孔子学习。

首先,要学习孔子之礼的精神:尊重别人,永远对周围的一切怀有敬畏之心。

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对别人报以尊敬,而且必须是真诚的。如果你对别人有成见,即使伪装的再巧妙,也一定会被看穿。所以,真诚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心状,绝不需要额外的掩饰;而且也是一种回报最高的投资,人生的许多机会都会因为真诚而不经意地落入你的手中。

其次,要学习孔子对待礼的态度:身体力行,绝不勉强。

孔子从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发展成为“孔圣人”,这其中绝不仅仅是因为孔子的学说。他有一个特点,就是说到做到。凡是他提倡的,他自己都要去做,从一言一行,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并且他都做到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而我们周围的许多人,缺少的正是这一点,说一套、做一套,永远是个机会主义者。

孔子的言行一致,永远像一面镜子,照耀着后人的心灵。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注解】

注曰:“老子曰:‘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曰:“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解译】

世界上最复杂、最难做到的事,其实就是如何做人,即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因为人这种动物的内心极其不稳定,它既受自身躁动的影响,也极易受周围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动当中。再加上人的创造能力、辐射能力非常强大,这就使人具备了相反的两重性,不可小觑的创造能力与破坏能力并存。

如何约束和引导这种“不稳动的强大能力”?就成了一切社会最紧要的问题,所以,不论在以前还是未来,政治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于个人而言,其实人生最大的谋略也在这里:如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目的?如何利用别人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这场游戏当中,如果没有规则,上述两个目的都达不到。那么什么是游戏的规则呢?或者换一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游戏规则呢?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这场游戏的规则。符合这些规则,或者只要守住其中的几项规则,你就可以一直玩下去,甚至成就一番事业也说不定;如果你连一项规则都不打算遵守,那这个社会肯定不带你玩,这无疑就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诠解

    大学中庸诠解

    大学是儒家重要的原典著作,也是古今解说繁复。简介各异的著作。在编著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人的心性及修养这一基本视角,尽可能的多参考有关学说以为之诠释。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依据亚久远编委会以及总编所提出的编写意图和体例要求,先由主编刘振佳坐车总体编著框架结构,然后又张言昌承担《大学》一书的诠释,由唐艳承担《中庸》一书的诠释,最后由刘振佳负责统稿。
  •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本书是台湾千佛山开山宗师白云禅师弘法数十年来首部演讲集,涵盖了他1999至2003年间在海内外的精辟演讲。他以平常事物为切入点、以聊天的形式阐述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学佛不是背经典,是用佛法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佛法不是保存起来的佛经,修行不是打坐、念经,是修理自己,让人生更为圆满、智慧。
  •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本书是一本切入角度较为独特的哲学通俗读物。它从世界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抽取出350句名言,对说这句话的哲学家以及这句话的含义作简单的介绍。这些话都富含哲理,很多就是这个哲学家的主要观点,比如苏格拉底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奥卡姆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道德的基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因此读者阅读本书,在欣赏这些名言的同时,能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语言简单,每句话用一页的篇幅,很容易读。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心若无尘

    心若无尘

    印能法师作为禅门法眼宗第十一代、沩仰宗第十代传人和梵呗唱诵家,其音声旋律和雅、直指人心,深受欢迎。本书汇集了印能法师平日问心、悟道、寻禅的体会,及印能法师的过往经历,并有多幅颇具禅意的摄影作品穿插其中,可开解困顿于苍生,可化解干戈于众人,用诗歌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行文优美缓和流畅,是一本具备可读性的大众读物。
热门推荐
  • 美漫卡皇

    美漫卡皇

    “大皇子,主神奥丁叫您去参加继任仪式。”“不去,不去,没看我忙着了吗?”神宫的侍卫看着未来的新神王,旷了庄严的仪式一脸认真的捣鼓着一台中庭人的咖啡机,不免为阿斯加德的未来感到担忧。本书涉及scp,克苏鲁,美漫两巨头以及部分其他影视作品。“那边的死胖子你废什么话,就算没看过这些,读者大大还是能看到我的起飞,少废话赶紧码字去。”“你说谁死胖子,信不信我换人做主角了!”姥爷们一群开了,开群的原因是,明天起可以无脑催更了群号:984217775
  • 大佬,溜鬼吗

    大佬,溜鬼吗

    《迷城》的人气主播青稞是个非常神秘的人。神秘到什么地步呢?全网展开人肉搜索,愣是没抓到她的一片衣角。人们不禁由此猜测青稞是一位实力超群的异能者。然而,熟悉青稞的人都知道,她岂止是实力超群,简直就不是人。她那是神。·在星际混了些时日后,宁·末世大佬·幼蓝发现自己的马甲有点多,比如:围观群众:全网搜索,势必找到青稞大大,我们要向她一诉衷肠!围观群众:天哪,那个力挽狂澜的姐姐好酷,找到她找到她!围观群众:不敢置信,我男神居然跟一个无权无势的人在一起了,这怎么可以!然后,不知是不是逼得太紧,只见那无权无势的人摇身一变,浑身金光闪闪,闪瞎了别人的24k纯钛合金狗眼。围观群众:……
  • 何似不识凉尘

    何似不识凉尘

    第一次见面,他是她的军训教官,训练新生严厉……
  • 王妃:王爷来了

    王妃:王爷来了

    老一辈的恩怨,竟然波及到了她的身上,为此面前的锦绣繁华不复,崎岖坎坷齐上!当一个正儿八经的仙家小姐,成为了一个要哈,哈没有,走哪嘎达,哪倒霉的凡人,还是一个走两步就得喘一喘的病弱小奶猫的时候。她想是时候该炸炸毛,亮亮爪子,呲呲牙给自己挣一个传说人生!开启一个我若成仙,你必死的修仙之路了〃?〃~【注①:本文简介只供参考,实际请按剧情为准】【注②:本文纯属虚构莫考据,本文架的很空莫挑刺】【注③:本文非女强非爽文,不喜请绕道】【注④:本文狗血情节注定太多,较真者慎入】
  • 嫡女不得宠:美人缠心

    嫡女不得宠:美人缠心

    尹天夕,尹家嫡女,胆小懦弱,嫡女之身却保不了她的安稳日子。再次睁眼,怯弱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清明,宅女的性子里多了一份从容。姨娘设计陷害,姐妹勾心斗角、争宠夺爱。不好意思,我尹天夕不是软杮子,你有过墙梯,我有张良计。什么牛鬼蛇神、阎王小鬼,她通通不怕。让这些古代女人好好见识一下,现代宅女高深莫测的七窍玲珑心!◆◆片段一:◆◆一位中年美艳妇人,踩着细碎的步子,‘砰’的一声她身边的人推开大门:尹天夕,看你做的好事。尹天夕微微一笑:姨娘说的是哪一件事情?我好事做太多,记不清是哪一件了。姨娘二字提醒中年美妇自己的身份。被唤作姨娘身边的嬷嬷冷冷一笑:四小姐好差的记性,竟然敢跟夫人撒谎。说完大手一挥想要擒住尹天夕,一声惨叫,只见手心里满是针眼,滴滴红血似泪而下。尹天夕玩味:哟,还没拆了我。自己就先变成刺猬了?你说是吧,‘夫人’。◆◆片段二:◆◆尹天夕的画眉淡淡的皱拢在一起,脸上有着十足的困惑。好吧,她嫁了一个嫡子,一个久病缠身、命不长久的病秧子,空有嫡子之名,跟她这个嫡女真算是半斤八两,只是。。。“娘子。。。你要对我负责啊。。。”气若游丝的一抹声音传了过来。尹天夕一下子就僵住了,零乱的床铺,糜烂的气息,还有身上的异样,她似乎把病秧子相公给爆了?殊不知,世上扮猪吃老虎的人是何其多啊,谁把谁给爆了,有待考证。此文种田+家斗,女主宅性十足,轻松小白风,一对一。糖糖的新文:《丑颜皇后要休夫》苏瑾洛:十足小人,睚眦必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害我分毫,我追人千里,仇从来没有隔夜的道理。强势不容欺的女人穿越成为一个丑颜任人笑的弱女子,自此翻天覆地。◆◆推荐糖糖自己的文◆◆《相公你真坏》世界上最杯具的事有两种,一则没有男人,二则男人太多。很显然的,莫芊涵就属于第二种。她本是21世纪几乎刀不离手的外科医生,怎料一觉醒来,竟成一个人见人厌,狗见狗咬,神见神都要唾弃三声的超级花痴女?!好吧,既然没得选择,那就努力挽回自己的形象。于是,花痴女成了女神捕,二手货成了抢手妻,看着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男人,某女终于望天无语。◆◆推荐好友的文◆◆《上—邪》狂想曲《狂诱御龙》狂想曲《妻上夫下》狂想曲《极品男奴》狂想曲《宁做丑女不做后》狂想曲《十七妾》舒歌《大牌淑女》风间名香《鬼医傻后》吴笑笑《绝色太监》一叶心香《嫁错》南宫飘飘
  • 穹变冰吟之风起

    穹变冰吟之风起

    天穹志,尤未灭,且笑一场浮生曲,且叹一曲故人歌。天穹变何以寒冰吟?只因清风徐起。大道殇何以残影依旧?只因本心仍在。这是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关于毁灭与重生。蓝清风:“我曾亲手掐灭了希望,可直到如今,我才明白希望处处都在。一直……都是我走不出自己的圈子罢了。”只要心存希望,世界充满光明。(PS:本文是关于友情、亲情、自由、异世的。介意的亲,请绕道。最后有缘读之,不喜勿喷。)
  • 游戏王之嘴强决斗者

    游戏王之嘴强决斗者

    这篇小说纯粹是个人兴趣之作,会不会弃文看情况
  •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从小青梅竹马,情意暗生。早在不知不觉中便羁绊了彼此。而后,风起云涌,一切皆如粉末,风吹便散场。再见,身边已经各有人在,不复当初。纵使相念成痴,可是她要他的父皇万劫不复,尝试她所受尽的折难。她埋伏那么久,就是要将天下搅得一团糟,江湖殷毒派灭绝、暗助百瑟门洗清血洗村庄的冤屈。她绚烂了他,为他蹉跎的岁月,而他染红了她为他倾尽的年华。纵使伤痕依旧,他们亦愿将心奉上,即使已经遍体鳞伤。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她倾世覆王朝于天下,却难过情关,终究她该何去何从,一切成迷。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慕少,我们说好不谈爱

    慕少,我们说好不谈爱

    她步步深陷,沉沦于他的温柔,交出一颗真心,却不想自己只是他的一颗棋子。偌大世界,从此她又何去何从?
  • 多余

    多余

    尽管没有爸妈待见,我还是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一天比一天硬实起来。在我还没断奶的时候,我妈刘小霞跟我爸李二牛就已经闹到非离婚不可的地步了。我身上有一个大我四岁的哥哥。最后,哥哥跟着妈妈走了,我随了奶奶。奶奶疼我,每天拿小铁锅熬大米稀粥喂养我。奶奶的眼睛得了白内障以后,视力几近失明,连衣服都搓不干净了,做饭的时候,米里边经常裹着沙粒子,她也挑不出来,就和米一块儿下锅煮了。有一回,我喝粥的时候不小心咬到了一粒大沙子,硌掉了我两颗小门牙,导致我好长一段时间说话直漏风。慢慢地,我学会走路了,就经常跑到街上去玩儿,和村头的野小子们一块撒尿和泥,摔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