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1300000018

第18章 九月品格的力量(2)

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有一种神圣的威力。欣赏平凡的东西和小山是容易的;可是那些过于崇高的东西,不管是一个天才或者一座高山,不管是一个会议或者一件杰作,在离得太近去看的时候,是会使人惊骇的。一切高峰仿佛都是过分夸张的东西,爬上去是使人疲乏的。人们在爬上断崖绝壁的时候会喘不过气来,在下斜坡的时候会滑跌,在走崎岖不平的、幽美的山地时会受伤,喷着浪花的山洪表示里面有高的山峰;向高处爬和跌下来同样是使人心惊胆战的。因此惊骇的感觉超过了钦佩的心情。人们产生了这种古怪的感觉:厌恶伟大的事物。人们看见深渊,却看不见崇高的境界;人们看见鬼怪,却看不见非凡的人物。

——雨果

一个聪明人并不会为他所缺少的感到悲哀,而是为他所拥有的感到欣喜。

——爱比克泰德

谦虚常常只是一种假装的顺从,我们利用它来使别人屈服。谦虚是骄傲的一种计谋——通过降低自己来抬高自己。骄傲的方式虽然千差万别,但没有一种方式能比把它隐藏在形象下更带有隐蔽性,更能欺骗自己。

——拉·罗什福科

为自身的利益进行撒谎,那是冒骗;为他人利益撒谎,那是诈骗;为了陷害而撒谎,那是造谣中伤。……而对自身和他人都无害亦无利的撒谎,那不算撒谎。那只是虚构而不是撒谎。

——卢梭

你在世间,人家已经对你充分而清楚地警告过了,你的恶行是可以由别人代为赎罪的,可受宽恕,不必经过公正的裁判。你的善行,是要经过严正的裁判,而别人不再以慈悲待你。

——萧伯纳

只有强烈的感情,才能创造活生生的作品,只有信仰,才能使精神变为世界的建设者;没有意志克服不了的失败,没有自由精神压制不住的悲伤。

——茨威格

人们发现,决定他是有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别人的意见;于是他尽力讨好他所看重的世俗,以期给他们留下好印象,这样便产生了人性中内在和原始的特征——荣誉感,或者自另一角度称呼它作羞耻心。正是这种羞耻心使人在受他人评判时会羞惭脸红,即使他明知自己是无辜的,或者他所作所为本不必受任何礼法拘束,可以依自由意志而行动,然而他人评价依然对他发生影响。反之,在生命中能给人勇气的便是得到或重获他人欣赏的信念,因为唯有他人欣赏他,他们才会联合起来,帮助他和保护他,凭着这种力量他可以抵御生命中的许多灾患,这是他以匹夫之力所无法办到的。

——叔本华

诚实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诚实的人是最值得信赖的人。

诚实能使人得到信任和器重,诚实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诚实的人是勇敢的人,他能义无反顾地走上人生之路,在错综复杂的奋斗之途上诚诚恳恳地留下坚实的足迹。

诚实的人,即使他的生命结束了,但他那颗真诚的心将仍会在热爱着他的亿万人们的胸中跳动,永不止息。他那发自心泉的叮咚声响是那样的清脆,绵延万里声不绝。他那心灵之歌汇入亿万诚实的人组成的大合唱,只能增加它的音量,而绝不会以杂音来扰乱它的和谐。

诚实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人的成功要从诚实开始,诚实的品质必须从小培养。

——穆尼尔·纳素夫

被自己亲手栽种、培植和修剪的树木的刺刺伤,伤口最深,流血最多。

——安吉洛

如果一个人能对你们已经完成的高尚事业坦然加以赞扬,同时又毫无顾忌地对于你们如何能够做得更好的问题同样坦然地表示意见,那么他便向你们最可靠地保证了自己的忠诚,并且以最诚挚的爱戴和希望,来拥护你们今后的行动。

——弥尔顿

在一个保全所有人的自由显然已属无望的世界里,倒是个别的人还存有相反的幻想。有的个别的人至少还想拯救他自己的自由,这就是说,他在世界里把自己伪装起来,戴着假面具希图蒙混过去。他孤芳自赏,对命运逆来顺受,在应世接物中是冷嘲热讽、逢场作戏,在思想意识上是放浪形骸、无所禁忌。但是,只有公共的社会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单独去拯救自己的自由,本身就意味着抛弃自由。

——雅斯贝尔斯

信任谈话有所踌躇而行动却敏捷坚定的人。

——桑塔亚那

归根到底,自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发挥个人潜力和社会发展的条件。没有光明,人就会死亡。没有自由,光明就会黯淡,黑暗就会笼罩大地。没有自由,古老的真理就会变成腐朽不堪,以致不再成其为真理,而成为外界权威的单纯命令。没有自由,新真理的寻求和人类将以更安全更舒适地阔步其中的新大道的开辟就会停止。使个人获得解放的自由,是社会向更人道更高尚的目标发展的根本保证。

——杜威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急功近利?如果一个人不与他的同伴保持相同步调,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同的行进鼓点。让他随着他所听到的鼓乐节奏迈步,他也许会踏上节奏,抑或是差得更远。他成长得像一株苹果树还是像一棵橡树那么快,这并不重要。难道他愿把自己的春天变成夏天?如果事情的条件尚未具备,那么我们能用什么来代替呢?

——梭罗

在人类天性中,我们发觉有三种主要的争执原因。第一为竞争,第二为猜忌,第三为荣耀。

第一种原因,使人类为利益而侵略;第二种原因,使人类为安全而侵略;第三种原因,则使人类为名誉而侵略。

——霍布斯

人的价值存在于他的心灵和意愿之中;在心灵和意愿当中有他的荣誉。英勇是一种力量,但不是腿部和臂部的力量,而是心灵和灵魂的力量,这力量并不存在于战马和武器的价值之中,而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不管怎样死到临头的严重威胁,一个根本没有放松他的信念,却抛弃他的灵魂的人,他仍旧坚定地、藐视地注视着他的敌人——这种人不是被我们战胜的,而是被命运战胜的;他是被杀死的,而不是被征服的。

——蒙田

最高尚的道德是消极的,同时也是难于实践的,因为这种道德不是做给大家看的,而且,即使我们做得令人心满意足,也不能因此就在我们心中产生甜蜜的快乐。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损害过他的同胞,那他就是对他们做了极大的好事了!他需要多么坚贞不屈的心灵和多么坚强的性格才能做到这一点啊!要体会到把这一条做得成功是何等伟大和艰难,那就不能光谈他的理论,而必须付诸实践。

——卢梭

我承认,在现世的事物状态中,德行比罪恶更使人较为心安,而且较受世人的欢迎。我也明白,按照人类过去的经验来说,友谊就是人生的最大的愉快,而且中和就是平静和幸福的唯一源泉,我对于德性的生活和罪恶的生活,并不曾等量齐观,我分明知道,在一个没有偏见的人看来,各种利益都是在道德一方面的。

——休谟

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承认自己是因果论者,他们以为事情不是由于幸运,而是由于规律。

——爱默生

一个人的德行所能做到的事不应该以他的努力来衡量,而应该以他的日常生活来衡量。

——帕斯卡尔

一个人越努力并且越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益或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对他便越有德性,反之,只要一个人忽略他自己的利益或忽略他自己存在的保持,则他便算是软弱无能。

——斯宾诺莎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娴雅,气质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什么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优越似的,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半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貌而不是才能。

——培根

德行被赞扬不是由于能力,而是由于意愿。因此,要是一个人由于缺乏能力而缺乏正义,而他的意愿并不存在缺点,那他的德性就应该受到大大的赞扬。

——阿奎那

当你想使自己感到高兴的时候,就会想起和你生活在一起的那些人的德性,诸如一个人的活跃,另一个人的谦虚,第三个人的慷慨,第四个人的一些其他优秀品质。因为当这些德性在与我们生活在一起并充分表现自己的那些人的道德中显示出来的时候,再没有别的东西会像这些德性那样使人愉快。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这些德性。

——奥勒留

在人生的感情举动中有三种倾向,其中两种是恶习,即过与不及,其中一种是美德,即中庸。三者之间相互对立,因为两个极端与中间状态相互对立,而两极端之间也互相背驰。譬如一数之半必大于其数的三分之一,而小于其三分之二,所以中庸之道,比之不足者过,比之过又不足。就如勇敢的人比之懦夫似乎鲁莽,但比之愚勇之人又觉得有点畏惧。有节制的人比之无情感的,似乎有点自我放纵,而比之自我放纵者又觉得有点无情。乐于施舍的人比之吝啬之人似乎奢侈,比之奢侈之人又觉得有点吝啬。

——亚里士多德

道德品质的完善就在于要像度过最后一天那样来度过每一天,这样做既不是被动的一时的头脑发热,也不是慢慢吞吞的疲疲沓沓,也不是装扮成伪君子。

——奥勒留

无疑地,从来最有能力的人都是有坦白直爽的行为、信实不欺的名誉的;可是他们像训练得很好的马一样,因为他们极能懂得何时当止,何时当转,并且在他们以为某事真需要掩饰的时候,如果他们果然掩饰了,以往流传各处的关于他们的信实和正直坦白的见解也使他们差不多不至于为人所怀疑的。

——培根

在重大的任务中,隐藏着好意的力量,也隐藏了使我们变成有用之材,及带给我们生之意义的使命。

——里尔克

不要在你周围去寻找,以便发现别人的支配原则,而要直接去寻找自然指使你的东西,通过你周围发生的事情来了解普遍的本质,通过你所要做的事情来了解你的本质。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按事物的章法行事;所有其他事物由于合理的存在都已经形成了,正像在不合理的事物中下等人是为了上等人一样,但是合理的事物都是为了相互的需要。

——奥勒留

一切自然主义的道德,即一切有益于健康的道德,都受生命的本能所支配——有些生活戒律是通过某种“应该”和“不应该”的规则而实现的;在生活的道路上,有些有害的和敌对的因素就是这样而被消除的。反自然主义的道德,即实质上迄今谈到的各种道德,崇高和鼓吹同生命的本能正相反的东西——它们对这些本能时而神秘的,时而是下作和冒失的谴责。至于说“上帝看透人们的内心”这句话,它否定了生命中最深邃和最玄奥的欲望,并把上帝误以为是生命之敌。

——尼采

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由于它调节着每一个人出自爱心的活动,所以对于人类全体的相互保存起着协助作用。正是这种情感,使我们不假思索地去援助我们所见到的受苦的人。正是这种情感,在自然状态中代替着法律、风俗和道德,而且这种情感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没有一个人企图抗拒它那温柔的声音。正是这种情感使得一切健壮的野蛮人,只要有希望在别处找到生活资料,绝不去掠夺幼弱的小孩或衰弱的老人艰难得来的东西。正是这种情感不以“你要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人”这句富有理性正义的崇高格言,而以另一句合乎善良天性的格言:你为自己谋利益,要尽可能地少损害别人“来启示所有的人”。

——拉·罗什福科

同类推荐
  •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没有卓越的资质,却令人顶礼膜拜。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传记、家书、日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参考了众多资料,从曾国藩的家训、日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他,并列出了八大黄金法则,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 20几岁耐住寂寞,30几岁打破沉默

    20几岁耐住寂寞,30几岁打破沉默

    20几岁的年轻人要学会在寂寞中生存、学习和发展。只有具备极强的专注力和承受力,才能保证自己比同龄人奠定更雄厚的人生基石,才能得到更多的赏识和机会。而30几岁正是人走向事业巅峰的加速阶段,在这个时候要打破沉默,学会主动争取更多的机遇,学会利用关系,变人脉为财富。
  •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本书的主旨,叫“《易经》给人的64个生活智慧”,这表明,《易经》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科学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我们以什么科学的态度对待这64个哲理,就形成了64个感悟,64个感悟回答了人生的64个怎么办。 本书所写的指引人生的64个感悟既环环相扣又相互渗透,涉及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生疑难问题,旁征博引地把《易经》的精髓真实而又生动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你的能力,要学会用故事讲出来

    你的能力,要学会用故事讲出来

    本书作者通过走访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形成了独特的故事思维方法。在工作、生活中熟练运用“故事思维”,通过“故事”介绍自己、推介产品、沟通方案、阐述思路……别人就容易看到你的能力,在工作中获得同事支持,在社会中获得朋友的相助,在家庭中获得家人的认可。
热门推荐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中国军事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中国军事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中国军事故事,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帮助青少年领悟生活真谛、人生哲理。精彩的故事,生动的文字,配上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让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学到生活哲理,汲取人生智慧,更好地认识社会、生活及人际关系的本质,从而踏上成功的坦途。
  • 沉鱼不是仙

    沉鱼不是仙

    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向死而生,死亦是生,生亦是死。这是一个异世试验品回家的故事。
  • 上清明鉴要经

    上清明鉴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系统傍身的竹子

    系统傍身的竹子

    来到异界,成为竹海中的一棵紫竹,有一群大熊猫生活在竹海中,很多竹子都被吃了,我会不会被吃?幸好有一条小青蛇生活在我身上,大熊猫想吃我时被它赶走。小青蛇受伤昏迷了!怎么办?系统出现!天赋神通激活!“大熊猫,你在华夏是国宝,在这个世界可不是,想吃我?哼!让你吃点苦头!”“小青蛇,有我在,别怕!”
  • 俏梅驾雪帝

    俏梅驾雪帝

    在这神,人,鬼三界之中,有这么一人,扰乱三界,只为寻那么一人,就为了那么一句话“你死了,我就敢毁了这三界,我不相信我死了,你还是不回来”……
  • 人生的底线

    人生的底线

    他,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拯救危难患者无数,其中包括英模人物和老革命,让他身上充满了光环,并得到崇拜者的追求,但已经有家庭的他是否会越过这条人生底线呢?一次意外的手术失败,让他彻底跌下神坛。不但家庭破裂,也被赶下了令他钟爱的手术台,被发配到一个无法展示他精湛医术且充满死亡的病区。他该何去何从?从逆境中振作起来的他终于意识到,救死扶伤不一点不一定依靠精湛的医术,更需要爱·····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针对各个历史谜题,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严肃而科学的分析论证,去伪存真,作出结论。为适应广大青少年阅读,本书在写作风格上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将历史疑点与谜团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叙述出来,注重其中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同时,通过简洁明朗的版式设计把百余幅精美图片和文字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内容上,本书涵盖了历史领域中政治、军事、人物、科技、宗教、文化等方面。时间上贯穿古今。可以说,本书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愉悦性为一身的人类历史悬疑百科书,在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再现了历史的丰富和变幻,读者定会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 伸手

    伸手

    黎木被堵在厂子里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无数条雨柱砸着地上万物,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恐怖。转瞬间凹凸不平的地面就一律成为水面,所有裸露在外的物体都被雨水不容分说地粗暴地冲刷着。实在等不下去了,黎木抓起墙角一块破塑料布,两手往头上一撑就冲进雨里,深一脚浅一脚往家里赶。大约半小时后,黎木走进厂家属院。由于几年前那次厂子搬迁,这个住着十几户人家的破院子就被甩下了,离厂大约五六里地的样子。黎木老远就发现家里没灯光,心里顿生疑惑。正走着耳里忽然传来儿子叫他的声音,回头见儿子小松从邻居大锤家伸出头来,向他招手。
  •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本书讲述了一位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少年,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于儿时一起成长的伙伴,关于那些有趣的童年游戏,关于成长的快乐与收获,作者都用细致入微的笔调,重塑了一副如诗画般美好的童年。或许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见自己的童年,唤醒你生命中,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