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2500000065

第65章 勤学苦练见奇功

一个客观的艺术不只是用来看的,而是活生生的。但是你必须知道如何去靠近它,因此你必须要做到静心。

——奥斯克

晋朝时期,我国出了一位大书法艺术家。他的名字叫王羲之,字逸少。因为做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这样的官,人们又称他王右军。

王羲之的字写得非常好,被历代书法家、鉴赏家看作最高楷模,称王羲之为“书圣”。他的字迹是我国一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他那字,笔势流畅,气势矫健,正如《晋书·王羲之传》上赞许的那样:“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说,流利的笔画就像天空流动的彩云那样轻松,那矫健的笔法就像飞动的蛟龙那样有力。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什么能够达到那样高的成就呢?这并不是他有什么特殊的天才,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王羲之年轻的时候,看见过东汉时代张芝的书迹。张芝的草字写得很好,被人们称为“草圣”,并且当时还流传着张芝许多苦练书法的动人传说。

东汉时代,纸张还没有在社会上广泛应用。练习写字,只有用绢帛之类的丝织品。张芝家里做衣服用的绢帛,总是先被张芝用来在上面练字,写得实在没法再写了,然后再染上色做衣服。张芝就着一个池塘的水练书法,磨墨蘸笔;写完字,又在池塘里涮笔洗砚。这样,久而久之,那池塘的水也变成了黑色。

王羲之看了张芝的字,听了张芝的这些传说,非常感动。他决心向张芝学习,努力赶上张芝。在他给自己的朋友写的一封信里,就曾这样说: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这意思是说:张芝借着池塘的水练习书法,连池塘里的水都变黑了。这说明他下了多少苦功夫啊!如果人们酷爱书法爱到这么深的地步,是不一定赶不上张芝的。

王羲之的这段话说得何等好啊!他既看到了前人的长处,又不盲目崇拜前人,而是决心赶上和超过前人。

王羲之老老实实,不打折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并且确实达到了学习前人、超过前人的地步。因此,关于王羲之练习书法的传说也就多起来了。

例如,在江西省的临川城东面,有一座新城山,山上有一个长方形的池子,人们传说,那就是王羲之练习书法时用过的墨池。

又如,在浙江省永嘉县的积谷山上,也有一个池子,人们传说,那也是王羲之练习书法的地方。宋代的书法家米芾,根据人们的传说,在池塘旁边,题刻了“墨池”二字。

还有,在江西省庐山的归宗寺里,也有一个池子,传说那也是王羲之的洗墨池。

以上这些传说,不一定都是真的,但这表明,古人是极为赞赏王羲之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北宋的大散文家曾巩,就很赞许王羲之的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并写了一篇《墨池记》表示自己的看法。其中说: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到了晚年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样看来,他擅长书法,就是靠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获得成功的,并不是他生来就有这种书法艺术的天才呀!可是,后代的人没有几个可以达到王羲之的水平的。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后人勤学苦练的功夫赶不上王羲之吗?看来,勤学苦练的精神肯定是不能缺少的。

同类推荐
  • 王子复仇记

    王子复仇记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虫子爬吧

    虫子爬吧

    《周涛童趣作品:虫子,爬吧》主要内容是:虫子们爬动的时候,那是姿态万方,各显其能的,看起来令人神往,有时候一不小心是可以使人入迷的。总的来看,虫子爬行的各种姿态比人丰富多彩得多了。蚂蚁显得有点儿匆忙,但也经常有左顾右盼、犹疑彷徨的时候。它是一个坚定的种类,但勤劳坚定如蚁,也难免有“遇歧路而坐叹”,有团团旋转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刻。所以,看看蚂蚁对我们人类是有启示意义的,因而也就懂了为什么自古就有“走路怕踩死蚂蚁”的人物。
  • 冒险小王子04:失音之谜

    冒险小王子04:失音之谜

    《冒险小王子》系列书是一套优秀的儿童小说读物。故事中的主人公包小龙,天生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和小伙伴汤诺、于萌萌等人,来到了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纳尤古精灵国度,和小精灵们一起对抗力量强大的邪恶精灵师,挫败了邪恶精灵师一个又一个险恶的阴谋。此系列书刻画了一群智慧、勇敢,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优秀儿童人物形象。
  • 冰雪传说

    冰雪传说

    末小末是一个总是受人欺负的小女孩。有一天,她来到了小河边,哭诉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正好被月亮女神听到了,月亮女神赐给她一只小鹅,小末欢天喜地,似乎生活从此改变。可是命运捉弄了小末,让她心爱的小鹅突然死去。月亮女神知道后再次产生了同情之心,告诉她,如果去往阿伯利亚找到复活之水,小鹅就能复活。尽管前往西伯利亚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小女孩为了救活小鹅,毅然前往。一个柔弱的女孩末小末穿越雪地,去寻找复活之水拯救她心爱的小鹅的故事。途中,她遇到了狼、野孩子、树精、小王子、风神等,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能让你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不一样的“冰雪盛宴”,将为你带来震撼与感动!
  • 卷帘战(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卷帘战(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卷帘战》为“怀旧童书馆·红色童年”系列之一种,此书由原来的《卷帘战》和《炮楼跳舞》两小书组成。《卷帘战》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卷帘战》一书分为三个部分“不放一枪的胜利”、“地雷的‘秘密’”、“巧妙战术”,是著名作家康濯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写的一本书,生动描绘了建国前(20世纪40年代)河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八路军和民兵连打日本、除伪军时采取游击战、地雷战等一系列巧妙的战略战术。
热门推荐
  • 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

    石经纶不解地看了林卿一眼:你好歹也活这么大了,还在北京待了这些年,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以前是学而优则仕,现在是仕而优则商,仕而优则学位,毕竟是诗书大国,没有出身在商场官场如何进出?同门同年同班同学总是圈子里的人,好办事。林卿平素是个明白到懦弱的人,被石经仑一顿抢白,眼泪差点流了出来。学院通过收钱的方式兜售知识,出卖具有合法性的学历,有卖自然就有人买,自己不一样在为这种兜售叫卖?林卿知道自己问得很傻。
  • 为霖禅师旅泊庵稿

    为霖禅师旅泊庵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导弹将军孙继先

    导弹将军孙继先

    一九五七年将军登上新的舞台,导演出新中国一出波澜壮阔的大戏。在1995年授衔的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酒泉导弹发射场首任司令员孙继先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位老军人对我说,孙司令的传说提起来一串,放下去一堆。先说几件奇事。
  • 两界布道

    两界布道

    灵气为何衰竭?道家为何势弱?道消魔涨的末法时代,陈俊伊偶得“布道系统”。他在一步步提升修为的同时,弘扬道法,恢复天地灵气,再现修炼黄金时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情迷底比斯

    情迷底比斯

    河谷地带、沙漠王国,百门之都底比斯里,十八岁的法老王刚刚登上帝位。一场意外、莫名穿越,来自现代的理科生,决心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改变时代。***** 本文为上古漫画《王家的纹章》即《尼罗河女儿》(此为盗版名)同人文。 原女主凯罗尔不出场,曼菲士彻底改人设。 没看过漫画原作直接看本文不受任何影响。 本文女主玩不来称霸天下的事情,想看这种设定,果断找别的作者即可。 ***** 嫌难看,就点叉,半个字也别留下。 不花钱,别BB,作者不欠你什么。 KY找骂,十倍反弹,还可百分百享受免费拉黑服务!
  • 重庆爱情

    重庆爱情

    《重庆爱情》描写了抗战期间发生在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一段跌宕起伏 的爱情故事。在重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背景下,一对青年男女在 经历了一系列生活磨难、精神蜕变之后,最终以悲壮的方式,奏响了一曲感 天动地的爱情之歌,同时也完成了令人向往的精神追求。巴蜀风情。至真爱情。红色绝唱。
  • 山河乱之明月无双

    山河乱之明月无双

    在四国五洲有两人最为惊才绝艳,北律白无双,鬼衍南明月。一个手指江山语定乾坤颠倒山河万里。一个鬼神莫测天下臣服动荡四国五洲。然一朝皇权覆,山河动,白无双销匿与世间。鬼衍崛起,南明月天下闻名。星辰的陨落,从来不是结束。而是以更加炫目的方式冉冉升起…世人眼中的无冕之王,又可知她曾经也曾坠落神坛。
  • 孤途录

    孤途录

    “别碰我,本公子此生只爱凰舞一人。”“那可由不得你了……”武功天下第一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载在一堆女人手里……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后人子思所作,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