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9500000002

第2章 永争遨游太空的苏联人(2)

虎父无犬子

盖尔曼·季托夫(ГерманСтепановичТитов),1935年出生于苏联阿尔泰州科斯亨区。父亲是位老师,多才多艺,不仅擅长乐器、写诗和演讲,还会开拖拉机、做木匠活、做园艺。他甚至在季托夫上五年级时学习德语,为的就是教会儿子德语。

在父亲的影响和培养下,季托夫从小就品学兼优,十分惹人喜爱。他像父亲一样,做事有始有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一次,他家乡有位司机报名参加了空军,回乡时身着军装,肩章上的金纽扣闪闪发光。虽然他不过是某个机场军需部门的一名小兵,但在家乡人眼中,简直可说得上是衣锦还乡。这件事给年幼的季托夫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当一名飞行员的梦想便种在他幼小的心灵中。

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后,季托夫参加了航校驾驶技术考试,之后进入斯大林格勒飞行员学校学习,毕业后正式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圆了儿时的梦想。

从斯大林格勒飞行员学校毕业后,季托夫曾在列宁格勒郊外的锡韦尔斯基镇服役。他的飞行员生涯一直很顺利,服役两年就获得了两个列宁格勒共青团市委证书,《接班人》杂志还对他进行过采访。

差点儿与航天员职业失之交臂

1957年,苏联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秘密进行筹备。1959年10月的一天,季托夫的领导请他去谈话,问他愿不愿意乘坐新式飞机飞行。是乘火箭,还是卫星?季托夫感到好奇。他驾驶过米格-17、米格-15战斗机,它们都重达几吨,比第一颗卫星大很多。太空飞行,这在当时似乎是不可想象的。当得知自己即将入选航天员队伍,并有机会进入太空飞行时,季托夫十分兴奋和激动。

接下来的许多时间,季托夫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他喜欢上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关于地球与天空的幻想》一书,并从中了解了许多航空航天的知识。

1959年12月,季托夫休假回来,他原先所在的团已经被取消,他被分到另一个团。当他了解到,休假期间调他到航天员中队的通知被人寄回去的时候,他愤怒极了,坚决地追回了通知。12月25日他来到莫斯科航天员中队报到,那里共有20名年轻的飞行员。当时他们没有专门的训练基地,只能到离住地不远的部队受训。后来的训练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成的。

季托夫和其他入选的飞行员一道进行了严格的身体训练和科学实验。由于表现出色,他很快就顺利通过了测试,入选了航天员的后备队伍。

季托夫的优异表现也给宇航专家科罗列夫留下了深刻印象:“反应迅速、灵活机敏、镇定自若是季托夫的显著特点,并且他的观察力和做出严格分析的能力又是难能可贵的。”其实,当初季托夫是和加加林一起作为候选人参加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只不过他的乌克兰血统最终阻碍了他完成自己的梦想。

迟来的太空飞行

在加加林的太空飞行成功之后,季托夫当仁不让地成为苏联第二个飞上太空的人选。尽管自身条件十分优越,季托夫还是在自己的首次太空飞行之前做足了准备工作,比如到工厂、研究所、实验室学习新技术,熟悉设备性能,和其他航天员探讨交流经验,并请加加林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

1961年8月6日早晨,季托夫驾驶“东方2号”宇宙飞船以每小时28万千米的速度进入近地轨道。在飞行的过程中,他经受住了超重、发动机噪音、机器震动和失重等一系列严峻的考验。在飞船平稳飞行以后,季托夫开始对飞船的设备进行检查,并用摄像机第一次拍摄了太空、地面和月球的景象。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季托夫准确而又娴熟地完成了一系列试验操作。医生通过无线电遥测设备测量出他在飞行中的生理参数,监视他的声音和脸色变化,一切正常。

季托夫从太空中拍摄的第一张地球照片在飞船飞行到第4圈时,季托夫开始第一次休息,然后开始进行体育锻炼。在飞船飞行到第6圈时,他开始吃晚饭。第7圈时开始睡觉。等他一觉醒来,身体的不适感一扫而光。

在太空飞行中,睡眠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有一次他居然多睡了35分钟。计划安排睡觉的时间是晚19时至凌晨2时,可温控系统有点毛病,他2点差10分醒来,想再眯一会,结果睡过了头。

季托夫十分留恋太空飞行,后来他在回忆时说:“从飞船上看地球,就像从飞机上俯瞰地球一样,只是略小了些。地球上光与影的交错仿佛黄昏时刻。周围白云缭绕,眼前总是一片明亮;而远处是一条淡蓝色的镶边。”

在飞船飞行到第16圈时,地面指挥中心通知他返航。他飞完最后一圈,并战胜了飞船制动产生的超重,在接近地面时从飞船上弹射出来,乘降落伞在距萨拉托夫州红角村不远的田野着陆。至此,季托夫乘“东方2号”宇宙飞船绕地球航行25小时11分钟,完成了自己的首次太空飞行,创造了又一个航天奇迹。

未完成的理想

季托夫在此次飞行以后再没有前往过太空,而是进入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和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深造,并获得了副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重点是解决火箭飞行器问题。1964年起,他领导一个实验小组先于美国开始研制可多次使用的“螺旋号”宇宙飞船。但这项工作没能成功,其前景也没有得到军方的认可,课题也最终流产了。1972—1979年他担任了国防部航天设备总局第一副局长,主管科技工作。

季托夫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航天员——1961年8月他第一次飞上太空时还不满26岁。1998年,美国航天员格伦以77岁高龄飞上太空,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航天员。因此,季托夫晚年最大的理想,就是在他78岁时再进入太空,他要再创纪录。然而2005年9月21日,季托夫带着这个遗憾溘然长逝,享年70岁。俄罗斯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悼念安葬仪式,以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深切怀念。

知识点人在太空是如何睡觉的

在地面生活的一套方法拿到太空上肯定是行不通的,在天上生活跟地面差别最大的要算是睡觉了。宇宙飞行中的人,在没有重力、空间狭小、几个人轮班工作的载人航天器中睡眠,不仅与地面上不同,而且还十分有趣。人在地面时,最舒服的方式是躺在床上睡觉,但在太空中可以选择的睡眠姿势就很多了。在失重环境中,你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飘着睡,甚至倒立着睡。只要在居住舱内随便找个角落,没有噪音的干扰,就可以舒舒服服睡上一觉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睡前要将自己固定在舱壁上或床板上,以免因空气流动而到处飘动,也可以避免飞船有速度变化和振动冲击时撞在舱壁上,这样不仅会撞坏设备或碰在仪器开关上,而且可能伤及身体。

列昂诺夫:穿越太空行走的生死之门

1965年3月18日,列昂诺夫在宇宙中迈出了人类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开创了人类在太空行走的先例。

拥挤的第一次升空

阿列克谢·列昂诺夫(АлексейЛеонов),1934年5月30日出生于苏联克麦罗沃州季苏利区的利斯特维扬卡镇。幼年时因受到国内掀起的“太空热”的影响,列昂诺夫一直向往太空飞行,他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科幻名著《地球之外》中获得了不少航空航天知识,这给了他极大的勇气和信心。从太空归来后,他提到,这本书里对宇宙飞船舱内的一切描述和他在飞船内所见到的是一模一样的。

1960年,苏联宇航局招收航天员时,他积极申请并通过严格的选拔,和加加林等人一起成为苏联第一批航天员预备队成员。

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冷战正酣。加加林实现了人类首次上天,为苏联人争得了荣誉,而落后的美国人则感觉颜面无光。1963年底,苏联人得到消息,美国将在1964年春天进行两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为了抢在美国人前面实现三人上天,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命令宇宙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列夫在下一个革命节,也就是1964年11月7日前,送三位航天员同时升空。

当局下了死命令,这可愁坏了科罗列夫:设计新的容量更大的宇宙飞船在时间上是无论如何来不及的,仍用之前的“东方号”宇宙飞船又承载不了三名航天员。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冒险,改装“东方号”。

首先改装的就是座椅,原来的“东方号”只有一张坐椅,设计师要加装两把座椅。邮票上的“上升1号”加装后,狭小的座舱并排又容不下三张座椅。后来设计师将座椅改成三角形,尽量节省空间才勉强放下三把座椅。

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飞船的负重。运载火箭的最大负载只有5300多千克,为了减轻重量,科学家们将“东方号”飞船上的许多装置,包括逃逸救生装置等一概拆除,甚至把那些不必要的螺栓都卸掉了,还进口了新的无线电设备和先进仪器取代原来的笨重设备。最后连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也要求减轻体重,只能携带水果、蔬菜、肉类等必需的食品,甚至都没有穿宇航服。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列昂诺夫和另外两名航天员被塞进了由“东方号”改装的狭小的“上升1号”并1964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实现了首次宇宙飞船载三人的奇迹。不过,这次飞行没有取得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科学实验成果。

太空漫步

在又一次赢得老对手美国以后,苏联情报部门又获悉,美国要率先进行太空行走,他们甚至得到了准确的发射日期:1965年3月23日。为了再次在太空争霸战中领先,苏联当局决定赶在美国之前实现航天员的太空行走。

同类推荐
  • 心芯相印

    心芯相印

    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艰辛的童年生活、成长过程以及如何走上航空事业道路的历程,进而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层有效管理者。书中有不少篇幅再现了作者传奇般的经历。本书文字朴素、语言通俗、内容真实、感情丰富。适合青少年、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 让快乐与平安同行

    让快乐与平安同行

    汽车,是工业革命的先驱,新时代的宠儿。从19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30多年发展历程。正是有了汽车的出现,人类社会才发生了巨变,社会生产力以裂变的方式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走向时尚。作为交通工具,它把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极大地缩短了;作为经济杠杆,它是拉动和刺激社会经济发展的急先锋。
  •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火箭推进技术、总体 设计技术、火箭结构技术、控制和制导技术、计划管理技术、可靠性和质量控制技术、试验技术,对导弹来说还有弹头制导和控制、突防、再人防热、 核加固和小型化等弹头技术。如今,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向太空进军的步伐,把探测目标投向了更远的 地方,而对火箭的研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研制出更先进,飞得更远的火箭,把探测器送到 月球、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载人航天新探索》从人类航天事业发展5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出发,回顾了航天发展的过去,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人类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发展路线。从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望了人类载人航天发展的路线。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飞侠彼得·潘

    小飞侠彼得·潘

    在这个世界上,彼得·潘是一个不用长大的孩子,他淘气、勇敢、健忘,偶尔隐约透着些许傲气。这个长着乳牙的小男孩会飞翔,住在没有具体地址的“梦幻岛”上。梦幻岛是一个自成系统的生物圈,也是孩子的乐园,那里有走失的孩子、海盗,有骁勇善战的印第安人,以及人鱼和野兽。梦幻岛上的孩子们渴望母爱,彼得于是为他们物色了一位“母亲”——温蒂,并在一天夜里带着温蒂与她的两个弟弟飞向梦幻岛,展开了前途未卜的冒险之旅。
  •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烧圆明园(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火烧圆明园(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火烧圆明园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给所有中国人的内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创痛。而清帝国的南方,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对太平军的决战在即,清帝国如何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光?历史还能再给它机会吗?本书以火烧圆明园事件为切入点,将晚清帝国风雨飘摇的历史画面徐徐展开,对咸丰帝、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洪秀全、李秀成、巴夏礼、华尔……诸多历史人物进行深入人性底色的刻画与描摹;这里有风云人物成长与折戟,有朝堂政治的诡谲波澜,有战场上的玄黄带血,有对外博弈中清政府的进退失据,有人性的闪光、懦弱与复杂,也有对火烧圆明园之谜等诸多历史迷误的辨正与思考。
  • 中华典故拾珠

    中华典故拾珠

    本书主要选取了安乐窝、败北、抱佛脚、壁上观和不耐烦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记忆深刻。
  • 警世通言(精装典藏本)

    警世通言(精装典藏本)

    《警世通言》为明末冯梦龙所编写的话本小说集,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为“三言”。它由宋元时期民间说话人的底本加工编辑而成,或描写男女青年的婚姻与命运,或揭示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人生感悟,或描绘世间的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展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思想面貌、情趣爱好、生活景象等等,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与早期的“话本”相比较,《警世通言》在语言、文体和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宋元时期的社会提供了丰富和翔实的书面资料,也使得通俗文学达到了社会认可的程度,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 快穿之日常被逼作妖中

    快穿之日常被逼作妖中

    【女主无限作,小白莲、绿茶信手拈来。】“统砸,我要做什么?”“让那些不可一世的男主对你又爱又恨就好了啦~”…………冷酷无情的霸道总裁浑身戾气:“你这恶毒的女人,害死我家人,你这辈子都别想离开这!”手段残忍的病娇下属喃喃自语:“主人,我这么爱你还不够吗?为什么要爱上别人?”…………木瑶绝望jpg.凭什么姐姐的任务是谈一场甜甜的恋爱,自己却要遭受心机男主?还有比这更丧心病狂的吗?小啊嚓瞅了眼资料库,默默替宿主绑定“更丧心病狂”的任务。木瑶:“……”
  •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在做事中体会做人的真谛,在做人中感悟做事的奥义,做人在于了解人心、把握人心、以心攻心、赢得好感、化敌为友、左右逢源、获得支持、八面玲珑、路路畅通。做事在于热情洋溢、眼光敏锐、灵活变通、工作到位、不畏艰难、不言放弃、以退为进、有礼有节、甘当责任。
  • 镜像

    镜像

    “你要再不听话,老子嘣了你!”一个人恶狠狠地对她说。说话间,一支乌黑的手枪枪管顶着她的太阳穴。面对威胁,生死攸关的她毫不示弱,犹当这支手枪是玩具。甚至,她也用同样的一支手枪指着对方的太阳穴,向对方说着同样威胁的话。表情同样恶狠狠的……镜像。欢乐与痛苦,皆是自娱自乐。一张白纸,不着点墨,最好绘画。它可以晨露晚霞天高云淡;也可以江南烟雨朱颜玉面。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