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400000006

第6章 飞机轶闻奇事(1)

飞机的出现是人类科技制造上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发生过许多或有趣、或惊悚,现在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故事。这些轶闻奇事也给飞机这个人类的科技结晶增加了不少艺术或史迹资料。

号称拥有世界最不可突破空中防御的前苏联竟然被德国一个业余飞行爱好者驾驶一架小型飞机轻易突破,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使苏军的颜面尽失;总统在办公室突然看见窗外一架飞机正冲着他飞过来,惊恐之余也令人喷饭。这些少有公开记述的轶闻奇事都与飞机有着直接的关系,欲知更多此类故事,请阅读本章。

国产飞机第一个乘客

中国早期航空史上,有三位航空女杰,其中两位——朱慕菲和张瑞芬都是驾驶飞机翱翔蓝天的女飞行员,而另一位则是根本不会驾驶飞机的宋庆龄。很多人都对连飞机都不会驾驶的宋庆龄被誉为“航空女杰”而感到奇怪,这其中就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23年6月,中国国内第一架飞机在广东造出,7月,将在广州大沙头机场举行隆重的飞机试飞仪式。一直关心中国飞机发展事业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闻讯后十分赞许,偕同夫人宋庆龄女士一起前往大沙头参加了试飞典礼。主持这架飞机试飞的是当时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航空局局长兼飞机制造厂厂长的杨逸仙。他向孙中山报告说,这是一架双座飞机,飞行时除驾驶员之外,还可以携带另一名乘客上天。因此他想邀请孙中山的一位同行者作为乘客参加试飞。孙中山听了十分高兴,就转身问了问身边的随从人员,看谁有兴趣做这个中国制造的飞机的第一个乘客。

但随从人员听了,都很害怕,他们都对飞行的安全性心存忧虑,身子都不自觉地往后缩。孙中山微笑着,眼睛从他们脸上一个一个扫过去,但是没有看到任何人响应。正在孙中山感到忧虑的时候,突然身边传来一个女士的声音:“我上!”孙中山仔细一看,原来是站在自己旁边的夫人宋庆龄。在场所有人都吃惊地看着宋庆龄,孙中山脸上的微笑也消失了,他严肃地打量着夫人,仿佛不相信刚才听到的话。宋庆龄感觉好像刚才的话别人没听清楚,就平静地复述了一遍:“还能再上一个人参加试飞。我上!”她又转向孙中山,微笑着问道:“可以吗?”笑容再次出现在孙中山脸上,他这次不仅听清楚了,而且欣赏夫人的勇敢从容。他容光焕发,赞许了。

飞机轶闻奇事于是,宋庆龄带上飞行帽和护目镜,登上了飞机,当天由飞行员黄光锐驾驶飞机,在广州上空飞行了两圈。飞机在空中时,机上听不见地面上人群的欢呼和掌声,但是这种欢呼声却自始至终一直没断——这是希望的放飞,这是进取的宏图大展,这是对全体航空人员亲切的慰问和无比的信任!

整个飞行过程中,除了兴奋的群众,还有一个人也在目不转睛地观看这次飞行,他就是这架飞机的研制者杨逸仙。杨逸仙,1891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是孙中山的同乡。他父亲杨著昆是旅美爱国华侨,他也自小旅居美国,长大后就读于美国夏威夷大学。

杨逸仙受父亲影响,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孙中山建立的同盟会在檀香山成立支部时,杨逸仙是第一批会员之一。孙中山见到他时,曾对他说:“我字逸仙,你的名是逸仙,两个字完全一样,真是巧合。”杨逸仙回答说:“不是巧合,而是我敬仰先生,特地将我的名字取先生的字。”加入同盟会后,杨逸仙认识到革命救国必须拥有新式武器,便转到加利福尼亚大学研读机械专科。后来他又转到纽约茄米斯大学航空系,专门研究水路飞机机构性能和驾驶技术。因成绩优秀,飞行技术精湛,他获得了万国飞行协会水上飞机和陆上飞行的执照。

孙中山一直是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倡导者。他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了实现外御侵略、内除军阀、统一全国的目的,大力倡导“航空救国”,并多方开辟途径,培养航空人才,发展航空事业。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在筹划革命期间,就曾游历了英、法、美、日等国,目睹了西方飞机的发明、发展以及具体应用情况,他深刻意识到飞机对于军事作战及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努力提倡发展航空事业。1911年12月下旬,孙中山致函海外革命党人,请他们协助组建飞机队。1915年底至1916年春,袁世凯阴谋称帝,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讨袁运动。孙中山亲自指挥作战,发表了《第二次讨袁宣言》。其后,孙中山赴日本重建革命队伍,制订了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特别将“掌握飞船(飞机)飞艇之编制装配、制造、修理”列入海军部组织条例第六条中。

孙中山在推动近代航空工业发展中,特别重视航空人才的使用和奖励。1918年,由于当时革命形式的发展,孙中山写信召杨逸仙回国。孙中山对杨逸仙说:“你对于飞机学问,一向研究很深,希望你这次能尽力展现你的才能。帮助广州军队,除去军阀,建功立业。”他还说,“在现在这种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援闽越粤,关系到国民党最大的前途,如果能得到杨逸仙的帮助,革命一定会有起色。”

杨逸仙积极响应了孙中山的号召,回家参加革命。1919年,援闽粤军正式成立飞行队,杨逸仙任总队长。1920年广东莫荣新叛变革命,杨逸仙亲自驾驶飞机轰炸广州观音山的叛军,帮助革命军将广州从叛军手中收复。杨逸仙担任航空局长兼飞机制造厂厂长后,随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工程科,负责飞机的制造和维修工作。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也十分关心飞机的制造,多次去工厂视察、慰问。

宋庆龄作为中国制造飞机的第一个乘客,在广州上空绕行两圈,对于当时从事航空的人员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当时人们对飞机还不了解,特别是由于当时中国工业落后,人们对自己国家制造的飞机还不敢信任,所以当杨逸仙邀请群众作为乘客的时候,无人应声。这时,宋庆龄却无畏地站出来,镇定地登上飞机,并成功跟随飞机飞行两圈,无疑大大增加了飞行员和航空技术人员的信心。

飞机着陆以后,出于对宋庆龄的钦佩,全体在场人员联名请求用宋庆龄在美国求学时的英文名字Rosamonde的广东话英译——“乐士文”来命名这架飞机。孙中山也欣然接受了众人的建议,并与夫人在飞机前合影留念。随后,宋庆龄还坐在飞机座舱位置留影纪念。

“乐士文”号飞机为双翼机,机身主要由木质结构和钢管焊接混合制成,对角以钢丝连接加强,外部以层板蒙盖。这是双人座机,可以作为军用侦察机、教练机、轰炸机等。发动机为一台无盖板、水冷式仿詹尼4B型美国寇蒂斯公司生产的OX-5型8气缸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飞机翼展10.16米,机长6.40米,总重量为730千克。垂直尾翼采用当时英国和德国的一些教练机、战斗机的混合体,运用金属杆加强。该机巡航速度约每小时120千米,装有炸弹架,可带4枚25千克炸弹。“乐士文”号试飞后交航空队使用,曾参加攻击惠州叛军陈炯明部的战斗。同年10月底,陈炯明派奸细深夜潜入大沙头飞机库纵火,“乐士文一号”和一部分飞机器材同遭焚毁。1923年9月,杨逸仙在一次战斗中,在使用鱼雷前,因鱼雷在地面意外爆炸不幸捐躯。

今天,在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内杨逸仙的墓碑上,还有“乐士文”号飞机的模型。此外,在中国航空博物馆,以及其他一些航空展览馆内,都陈列着“乐士文”号飞机的模型。在航空爱好者和青少年中,传诵着宋庆龄在我国航空事业的早期,就身体力行支持过航空事业发展的故事。出于这个原因,将宋庆龄与另外两名优秀飞行员并称为中国早期航空女杰也就不足为奇了。

知识点宋庆龄

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让飞机自己飞

20世纪初飞机被首次用于飞越英吉利海峡时,在茫茫海峡中央,驾驶员前后看不到海岸,约有10分钟不辨方向。驾驶员只好松开操纵杆任飞机自由飞行,最后成功飞越了海峡的地理阻隔,在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之间首次架起了空中桥梁。

在20世纪的前10年内,各国热心研制飞机的航空先驱们,陆续推出不同型式的飞机,飞机的性能也在不断得到提高。1909年6月,法国的布莱里奥驾驶他自己研制的布莱里奥Ⅺ型飞机首次成功地飞越了英吉利海峡。这是一架小型单翼机,于1908年12月在巴黎展览会上首次亮相。它的翼展有7.8米,长度为8.8米,是布莱里奥所研制的第四个成功的型号,于1909年1月首次试飞。

布莱里奥曾在巴黎学习工程。在1900年他设计过一架扑翼机,但飞行试验宣告失败。挫折并未阻止他继续研制实用的飞机。他在1905年与人合作研制过水上的滑翔机,以后又试验过几种双翼机。而后他转向研制单翼型的飞机,第一种成功的型号为布莱里奥V型,1907年飞上了天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的单翼机。

布莱里奥用来飞越英吉利海峡的Ⅺ型飞机,与莱特兄弟等早期的飞机相比,可以看出设计上变得更加简洁,逐渐具有了后来的先进飞机的模样。比如,莱特兄弟的飞机上,除了几块大面积的蒙布翼面之外,其他部分都是裸露的构架,并且机翼、水平翼面和垂直翼面都是双份,螺旋桨也是双份,由单台发动机用链条带动。而布莱里奥Ⅺ型飞机上已经初步呈现出机身、机翼和尾翼等部件的形状。

布莱里奥Ⅺ型飞机座舱内还设计了一个很奇特的接头,呈倒置的杯形,被称为“钟”,是布莱里奥在1908年获得的一项专利。这个接头连接四根钢索,其中两根是操纵机翼的左右倾斜,另两根则用来操纵尾部的升降舵,而方向舵则用脚蹬来操纵。这种操纵方式,到今天仍为许多飞机普遍采用。

1909年7月25日清晨,布莱里奥两点半就起床了。几天前,在一次飞行事故时他还有一只脚烧伤了。这天清晨他开着汽车在外面兜风,看到连续刮了几天大风的天气开始变好,于是他在清晨4时35分驾驶他的单翼机起飞,正式开始飞越海峡。他首先飞越一座沙丘,见到一艘护航的驱逐舰正在海上等候。10分钟后,飞机飞过了驱逐舰。布莱里奥转头四面看看,顿时惊讶地发现他已经找不到那艘军舰,也看不到英国和法国的海岸,他正独自一人飞行在茫茫的海上,四面什么都看不到。他迷失方向达10分钟之久,处身在陌生的海域,孤立无援地飘荡在海峡中央的上空。他只好把手和脚轻放在操纵器上,让飞机自己去飞。

在离开法国海岸20分钟之后,他终于看到了英国多佛尔的峭壁、城堡。海风已经使飞机偏离了航向,他当时的位置已经在预定着陆点西南一段距离之外。他用脚蹬控制飞机向西转弯,但峭壁附近风力很大。这时他看到峭壁上有一块开阔地。虽然还可以继续飞行一个半小时,但他觉得反正海峡已经飞过了,便在那块绿草如茵的开阔地上着陆,就这样胜利地完成了首次飞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

今天,这架布莱里奥Ⅺ型飞机还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国立工艺博物馆内。正是早期的飞机逐渐飞越地球上一个又一个地理障碍,后来的飞机才能在全球运输及远距离军事行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知识点单翼机

单翼机为仅有一个主机翼的飞机,是现代飞机的主要型式。按是否带有撑杆,单翼机可分为带撑杆的单翼机和不带撑杆的张臂式单翼机。应用最广泛的是张臂式单翼机。张臂式单翼机通常简称为单翼机。按机翼相对于机身上下位置的不同,张臂式单翼机又可分为上单翼飞机、中单翼飞机和下单翼飞机。

上单翼飞机具有向下视界广阔,干扰阻力小的优点。多数上单翼飞机存在起落架高,不易收放,飞机重量大的缺点。但现代大型运输机由于机身很宽,起落架可安装在机身下部,起落架高、不易收放的缺点可以避免。如俄罗斯的伊尔-76,乌克兰的安-124,美国的C-130、C-5等,都是上单翼飞机。

中单翼飞机的气动阻力最小,起落架也比上单翼飞机低。机翼直接穿过机身中部,结构受力形式好,便于采用翼身融合体结构。因此,现代战斗机多为中单翼飞机,如F-16、苏-27等。缺点是机翼结构穿过机身中部影响机身空间的利用。

下单翼飞机的最大优点是起落架短、重量轻、易于收放、迫降时易于保证旅客安全。很多旅客机,如美国的波音747、苏联的图-154等,都是下单翼飞机。缺点是气动阻力大。

飞越大西洋

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在筋疲力尽时见到下方汹涌的海浪中的渔船。有渔船便离陆地不远了,但陆地在哪一方?

同类推荐
  • 安全化困境:亚洲的视角

    安全化困境:亚洲的视角

    在亚洲的语境中,安全化理论遇到了难题、受到了多方面的检验。当安全化的行为体或发起行为体不作为日寸,安全如何达成?当治理的主体变得多元日寸,安全化路径如伺进行有效的拓展?即便安全化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有其效果,是否以“去安全化”的路径作为长期的政治目标更为合理?是否存在着“好”的去安全化行为与“坏”的安全化行为?亚洲学者们的理论努力有:对安全化行为体进行新的建构,对安全化路径进行多方面拓展,对“去安全化”研究进行某种深化。基于亚洲语境的“亚洲视角”的价值在于:从不同安全领域探讨安全化困境,检验安全化理论的效度,进而实现对安全化理论的某种超越。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向太空进军(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向太空进军(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向太空进军》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从人类早期的探索太空的活动开始介绍,一直到如今的探索活动,期间有关的发明发现也一并介绍,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话题,如一些前端构想和探索传奇等。
  •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本书主要从型号入手,讲述了米格设计局从诞生至今的基本情况。从型号的研制背景、型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介绍,在讲述型号研制生产的同时,还侧面讲述了世界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是了解米格战斗机较为理想的参考读物。本书适合军事和航空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从事飞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热门推荐
  • 吞噬星空之风起云涌

    吞噬星空之风起云涌

    普通生命星球上的一名少年,自被遗忘的星空中走出,要成为命运的主宰。圣地宇宙内,山雨欲来;起源大陆上,暗流涌动。兽神传承,灵魂巅峰;晋国再现,神王之战。新的一页,风起云涌!
  • 步步惊情

    步步惊情

    四个女人的纠葛,为了爱可以奋不顾身,为了爱可以成恨成仇。爱情的指针不停旋转,她们又会为谁停留?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轮回千年不负卿

    轮回千年不负卿

    有道是人死不能复生,翟忘笙只觉得那是骗小孩子珍爱生命的。自从绑定了某辣鸡系统,学校职场娱乐圈,现代古言越国界,魔战机甲二次元,末世游戏玩穿越。宅女的生活从此丰富多彩……如果没有遇到那个让她纠结许久的他的话……
  • 谁与争疯

    谁与争疯

    学府里每天都要做些什么?用膳,睡觉,逗玉兔咯。就是这只该死的玉兔,害她去学府第一天就被关进小黑屋!可是看着他一脸可怜相,她又有些恨铁不成钢,好歹也是个皇子,虽然是最不得宠的那一个,可被人欺负到这个份上,他就没有一点脾气吗?不过兔子也有优点,在她被赶出家门的时候,是兔子把她带回了家。冷冷清清的皇子府变得鸡飞狗跳,他躲进祠堂总行了吧。很不幸,“麻烦让让,我要给我娘找个安身之所。”她努力在一堆牌位中找到一个空位。
  • 狂妃来袭:摄政王爷别乱来

    狂妃来袭:摄政王爷别乱来

    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女特工,竟然成了朝中大臣的女儿,还要被逼着嫁给一个残疾王爷?如若是不介意,倒也不失为一个安身的好去处。原以为嫁给了残疾摄政王她就能安心当她的米虫,可这眼前俊美无俦的男人他站起来了!小女人怯怯道:”你……你别过来,你再过来我可就动手了!“”是吗?“男人薄唇轻勾,微微俯身,谁知女人一拳挥下。”莫云卿!“男人攥住她的拳:“本王今天非得震一震夫纲!”
  • 陕北煤老板

    陕北煤老板

    全书以陕北煤城古塔镇为背景,揭示一群文化不高的煤老板是如何通过盗挖乱采而“发家致富”。那些陷阱与圈套,那些黑白勾结,勾勒出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和一个个离奇怪异的故事,让你直击煤老板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资产和名声迅速扩大的煤老板訾三通过金钱和美色手段,同煤城的“一把手”付县长交上了朋友,并被聘为县长助理,在网上引起争议……一场因原岔湾矿股份分红纠纷的官司,给原矿主陈老板招来杀身之祸。而雇凶杀人者正是訾三的弟弟訾四,訾四在潜逃时出车祸死亡,几起悬案最终水落石出……
  • 邪王独宠:异能特工妃

    邪王独宠:异能特工妃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异能组金牌特工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会变成一个人尽皆知的废物?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哪怕换了个身体可灵魂依旧是她!这一世,她依旧要活得精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自有暗香来

    自有暗香来

    自断桥东边走来一个喇嘛,遇上西面来的剑客。剑客一身黑衣,头戴斗笠,光天化日之下,朝着喇嘛就拔出了剑,剑长三尺六寸,薄如纸片,色如银月。喇嘛使拳,与剑客过了百十来招,不敌剑势,节节败退。剑客乘胜追击,一剑割下了喇嘛的脑袋,明黄色的喇嘛帽掉到了地上,光溜溜的喇嘛脑袋落进了护城河里。剑客往剑上啐了口,收剑入鞘,大步朝西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