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2400000021

第21章 认识生态因子的作用(5)

旱生植物生长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其抗旱能力极强。旱生植物根系对干旱的耐受力是极强的,根据其形态、生理特性和抗旱方式,又可划分为少浆液植物和多浆液植物。少浆液植物体内含水量极少,当失水50%时仍能生存(湿生与中生植物失水1%~2%就枯萎)。这类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叶面积缩小,以减少蒸腾量。有的植物叶片极度退化成针刺状,如刺叶石竹,或小鳞片状(麻黄),以绿色茎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结构有各种改变,气孔多下陷,以减少水分的蒸腾。同时,发展了极发达的根系,可从深的地下吸水。在少浆液的植物中,由于细胞内有大量亲水胶体物质,使胞内渗透压高,能使根从含水量很少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在多浆液的旱生植物中,根、茎、叶薄壁组织逐渐变为储水组织,成为肉质性器官。这是由于细胞内有大量五碳糖,提高了胞汁液浓度,能增强植物的保水性能。由于体内储有水、生境中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能在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带长成高大乔木,如仙人掌树高达15~20米,储水达2吨,其致密的浅根网以圆形模式排列,扩展到近似树高的距离。这类植物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减少,可减少蒸腾表面积。在干旱时它们中大多数失去叶片,由绿色仙人掌树茎代行光合作用。白天气孔关闭以减少蒸腾量,夜间气孔张开,CO2进入细胞内被有机酸固定。到白天光照下,CO2被分解出来,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由于其代谢的特殊性,植物生长缓慢,生产量低。

水生植物

水环境中,水显然是随意可利用的。然而,在淡水或咸淡水(如河流入海处)栖息地有一个趋向,即通过渗透作用水从环境进入植物体内。在海洋中,大量植物与它们环境是等渗的,因而不存在渗透压调节问题。然而也有些植物是低渗透性的,致使水从植物中出来进入环境与陆地植物处于相似的状态。因而对很多水生植物来说,必须具备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这经常是耗能的过程。水生环境的盐度对植物分布密度可能有重要影响,像河口这类地方,有一个从海洋到淡水栖息地的明显梯度。盐度对沿海陆地栖息地的植物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不红树林

同物种对盐度的敏感性差异很大,能耐受高盐度的植物,是由于它们的细胞质中有高浓度的适宜物质,如氨基酸、某些多糖类、一些甲基胺等。这些物质增加了渗透压,对细胞中酶系统不产生有害影响。生长在沿海沼泽地的红树林能耐受高盐浓度,是由于这类植物的根和叶子中有高浓度的脯氨酸、山梨醇、甘氨酸—甜菜苷,增加了它们的渗透压。除此之外,盐腺将盐分泌到叶子的外表面;很多植物的根排除盐,明显地依赖于半渗透膜阻止盐进入。红树林植物进一步降低盐负荷是通过降低叶子的水蒸腾作用,这种适应相似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植物渗透压控制的精确机制还不十分清楚,通过观察发现激素在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脱落酸(一种植物激素)启动了产生蛋白渗透的基因,提供了一些抗盐胁迫的保护剂。

水体中氧浓度大大低于空气的氧浓度,水生植物对缺氧环境的适应,使根、茎及叶内形成一套互相连接的通气系统。如荷花,从叶片气孔进入的空气通过叶柄、茎而进入地下茎和根的气室,形成完整的开放型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地下各组织、器官对氧的需求。另一类植物具有封闭式的通气组织系统,如金鱼藻,它的通气系统不与大气直接相通,但能储存由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供光合作用需要,储存由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供呼吸需要。由于植物体内存在大量通气组织,使植物体重减轻,增加了漂浮能力。水生植物长期适应于水中弱光及缺氧,使叶片细而薄,大多数叶片表皮没有角质层和蜡质层,没有气孔和绒毛,因而没有蒸腾作用。有些植物能够生长在长期水淹的沼泽地,如丝柏树,它们的地下侧根向地面上长出出水通气根。这些根为地下根供应空气,并帮助树能够牢固地生长在沼泽地中。

动物对水的适应

动物与植物一样,必须保持体内的水平衡才能维持生存。水生动物保持体内的水平衡是依赖于水的渗透调节作用,陆生动物则依靠水分的摄入与排出的动态平衡,从而形成了生理的、组织形态的及行为上的适应。

水生动物

淡水鱼种水生动物,当它们体内溶质浓度高于环境中的时候,水将从环境中进入机体,溶质将从机体内出来进入水中,动物会“涨死”;当体内溶质浓度低于环境中时,水将从机体进入环境,盐将从环境进入机体,动物会出现“缺水”。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是靠渗透调节,渗透调节是控制生活在高渗与低渗环境中的有机体体内水平衡及溶质平衡的一种适应。

淡水鱼类:淡水水域的盐度在0.02‰~0.5‰,淡水硬骨鱼血液渗透压(冰点下降△-0.7℃)高于水的渗透压(△-0.02℃),属于高渗性的。因此,当鱼呼吸时,大量水流流过鳃,水通过鳃和口咽腔扩散到体内,同时体液中的盐离子通过鳃和尿可排出体外。进入体内的多余水,通过鱼的肾排出大量的低浓度尿,保持体内的水平衡。因此,淡水硬骨鱼的肾发育完善,有发达的肾小球,过滤率高,一般没有膀胱,或膀胱很小。丢失的溶质可从食物中得到,而鳃能主动从周围稀浓度溶液中摄取盐离子,保证了体内盐离子的平衡。

海洋鱼类:海水水域的盐度在3.2%~3.8%范围内,平均为3.5%,渗透压为Δ-1.85℃。海洋硬骨鱼血液渗透压为Δ-0.80℃,与环境渗透压相比是低渗性的,这导致动物体内水分不断通过鳃外流,海水中盐通过鳃进入体内。海洋硬骨鱼的渗透调节需要排出多余的盐及补偿丢失的水:它们通过经常吞海水补充水分,同时排尿少,以减少失水,因而它们的肾小球退化,排出极少的低渗尿,主要是二价离子Mg2+,SO2-4;随吞海水进入体内多余盐靠鳃排出体外。

海洋中还生活着一类软骨鱼,其血液渗透压为Δ-1.95℃,与环境相比基本上是等渗的。海洋软骨鱼体液中的无机盐类浓度与海洋硬骨鱼相似,其高渗透压的维持是依靠血液中储存大量尿素和氧化三钾胺。尿素本是蛋白质代谢废物,但在软骨鱼进化过程中,被作为有用物质利用起来。然而尿素使蛋白质和酶不稳定,氧化三钾胺正好抵消了尿素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大的抵消作用出现在尿素含量与氧化三钾胺含量为2∶1时。这个比例数字通常正好出现在海洋软骨鱼中。海洋软骨鱼血液与体液渗透压虽与环境等渗,但仍然有有力的离子调节,如血液中Na+浓度大约为海水的1/2。排出体内多余Na+主要靠直肠腺,其次是肾。

广盐性洄游鱼类:洄游性鱼类来往于海水与淡水之间,其渗透调节具有淡水硬骨鱼与海水硬骨鱼的调节特征:依靠肾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少,在海水中又大量吞水,以补充水;盐的代谢依靠鳃调节:在海水中鳃排出盐,在淡水中摄取盐。

水的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800倍,因此水的浮力很大,对水生动物起了支撑作用,使水生动物可以发展成庞大的体形及失去陆地动物的四肢,它们利用水的密度推进自己身体前移。如鲲鲸科中的蓝鲸,是已知动物中个体最大的,最大质量达150吨,身长达30米,使陆生动物蓝鲸相形见绌。很多鱼具有鱼鳔,通过鱼鳔充气调节鱼体的密度。在上层水中时,鱼鳔中充气多,使鱼身体密度小,利于漂浮,当鱼下沉中层水时,鳔中气体减少,身体密度加大。

由于水的密度大,水深度每增加10米,就增加101千帕或1标准大气压,水下50米深度的水层静水压力即为6标准大气压(加水表面的1标准大气压)。适应深海高压环境的鱼类,由于体内也受同样的压力,从深海提升到水面,会因压力迅速改变而死亡,它们皮肤组织的通透性很大,骨骼和肌肉不发达,没有鳔。肺呼吸动物如海豹与鲸,能在深海中潜泳是因为它们具有相适应的身体结构:它们的肋骨无胸骨附着,有的甚至无肋骨,缺少中央腱的肌膈膜斜置于胸腔内。当潜入深海中时,海水高压可把胸腔压扁,肺塌瘪,使肺泡中气体全部排出,导致血液中无溶解氮气。当从深水中迅速回到水面时,不会因为血液中溶解的大量氮气由于迅速减压而沸腾,形成如同人类的潜涵病(减压病)。

陆生动物

有机体在陆地生存中面对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是连续地失水(皮肤蒸发失水、呼吸失水与排泄失水),使有机体有可能因失水而干死,因而陆生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减少失水或保持水分的机制。脊椎动物羊膜卵的产生就代表了一种机制,使脊椎动物在发育过程中能阻止水的丢失,而允许脊椎动物去开拓陆地。

陆生动物要维持生存,必须使失水与得水达到动态平衡。得水的途径可通过直接饮水,或从食物所含水分中得到水。有的动物如蟑螂、蜘蛛等昆虫类通过体表可直接从较潮湿的大气中吸水。各种物质氧化产生的代谢水(如100克脂肪氧化产生110克水,100克糖类氧化产生55克水),也是重要的获水途径,这对生活在荒漠中和缺水环境中的动物来说是重要的水源。荒漠中生活的大动物如骆驼,与荒漠中生长的树形仙人掌在水收支平衡中有相似之处。当能得到水时,它们都取得大量水,储存并保持着。骆驼一次可饮水和储存水达体重的1/3,在酷热的荒漠中不饮水可存活很长时间,此时依赖于组织中储存的水,能忍受占体重20%的失水率,而自己不受到伤害(人失水10%~12%就接近死亡限)。但也有学者认为,骆驼并不储水,每次饮水只是补充了体内丢失的水。

骆驼动物减少失水的适应形式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减少蒸发失水。随着动物呼吸,大量的水分在呼吸系统潮湿的交换表面上丢失。大多数陆生动物呼吸水分的回收包含了逆流交换的机制,即当吸气时,空气沿着呼吸道到达肺泡的巨大表面积上,使空气变成饱和水蒸气;而呼出气在通过气管与鼻腔时,随着外周体温的逐渐降低,呼出气的水汽沿着呼吸道表面凝结成水,使水分有效地返回组织,从而减少呼吸失水。因此,呼出气温度越低,机体失水越少。这对生活在荒漠中的鸟兽是一种重要的节水适应机制。如荒漠中啮齿类动物形成狭窄的鼻腔,使鼻腔表面积增大,降温增多,失水减少;在干燥荒漠气候中的骆驼,通过逆流交换回收了呼出气全部水分的95%。而昆虫通过气孔的开放与关闭,可使失水量相差数倍。除此以外,栖息在干燥环境中的节肢动物体表厚厚的角质层及其上面的蜡膜,以及爬行动物体表的鳞片都能阻碍体表水的蒸发。

陆生动物在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上也表现出陆地适应性。如鱼类主要以氨形式排出,氨是蛋白质最终产物,排氨节省能量,但排氨消耗水量大,排1克氨需水300~500毫升。陆生动物中两栖类、兽类排泄尿素,爬行类、鸟类及昆虫排尿酸。排泄1克尿素与尿酸,需水量分别为50毫升及10毫升,显示出排泄尿素与尿酸是对陆地环境减少失水的一种成功的适应性。

陆生动物还通过行为变化适应干旱炎热的环境,如荒漠地带的鼠类、蝉与昆虫,白天温度高而干燥时,它们待在潮湿的地洞中,夜间气温较为凉爽,它们才到地面上活动觅食。在有季节性降雨的干热地区,动物会出现夏眠,如黄鼠、肺鱼,在夏眠时体温大约平均下降5℃,代谢率也大幅度下降,从而度过干热少雨时期。昆虫的滞育也是对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

生物与大气的关系

大气是指从地球表面到高空1100千米范围内的空气层。在大气层中,空气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因而大气压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平均海拔每升高300米,大气压降低3.33千帕,海平面为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32千帕),在海拔约5400米高度,气压大约降到0.5标准大气压。

大气由氮、氧、二氧化碳、氩、氦、氖、氢、氪、氙、氨、甲烷、臭氧、氧化氮及不同含量的水蒸气组成。在干燥空气中,O2占大气总量的20.95%,N2占78.9%,CO2占0.032%。这个比例在任何海拔高度的大气中基本相似。但在地下洞穴或通气不良的环境中,大气构成示意图空气中的O2和CO2含量与大气不相同。由于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氧分压也随海拔增高而降低,如海平面氧分压[p(O2)]为101.32×20.95%=21.23千帕,在海拔5400米时氧分压为9.73千帕,这给哺乳动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O2与CO2。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又是生物氧化代谢的最终产物;O2几乎是所有生物生存所依赖的媒质(除极少数厌氧生物外),没有氧,动物就不能生存。

氧与生物

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由光能分解水释放出氧。少部分氧来源于大气层的光解作用,即紫外线分解大气外层的水汽放出氧。在25~40千米的大气高空层,紫外线促使氧分子与具有高浓度活性的氧原子结合生成臭氧(O3),臭氧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保护了地面生物免遭短光波的伤害。

同类推荐
  • 水族箱:知道这些就够了

    水族箱:知道这些就够了

    流光溢彩、水流潺潺,没有可以闲庭信步的园林,也可以拥有悦心娱目的水族箱。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异度:异度世界的曝光

    异度:异度世界的曝光

    英国诞生了大量魔幻艺术作品,如《指环王》、《哈里?波特》。英国不光在作家笔下散发着神秘气息,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也是一个不断有灵异事件发生的地方。在英国伦敦这座交织着古老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大都市里,为什么会频频报道有人目击灵异事件呢?这些被目击的灵异事件是真实的见证,还是人为的骗局呢?伦敦塔内最有名的鬼魂,也是塔内第一个显赫的受难者王后安妮。她由于被控犯有叛国罪和通奸的罪名,于1536年5月19日,在塔内绿地上被斩首。
  •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但它并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尤其是生态伦理关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一样的生态伦理观念,就会对应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究竟应该持有怎样的生态伦理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生态伦理本身了解多少。
  • 自然万物奇观百科

    自然万物奇观百科

    宇宙是个大迷宫,地球是个万花筒,真是奥妙无穷,神秘莫测,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奥秘现象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捉摸不透。
  • 交通运输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交通运输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热门推荐
  • 九九归羡

    九九归羡

    第一次见面,九麓就被他的妖孽容颜深深吸引。自那以后,更是不顾神界众人的反对而对他死缠烂打。终于,她得偿所愿,凭着自己那小伎俩成为他七万六千多年以来的唯一弟子。此举更是轰动六界……一向高高在上的魔尊居然收了神界的神女殿下做徒弟!!天帝勃然大怒,还险些将她逐出仙籍。不过,后来……九麓在六界肆无忌惮地到处惹是生非,无一不是她师父出面给她收拾烂摊子。只因他……
  • 历历君心

    历历君心

    一个被五讲四美三热爱熏陶长大的女律师会做妾?不存在的!今天还是三阿哥胤祉的最爱,明天就成了康熙的外宅?怎么回事?在她心中向来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该怎么样,自己争去吧!
  • 我有一个女神

    我有一个女神

    除了战士和法师之外,这个世界存在着一种名叫神祝师的幸运儿,神祝师天生就会觉醒一种神术,那是被神所祝福的能力。女神跟周羽说:做我的信徒吧。于是,周羽成为了最能打的神祝师!
  • 太空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太空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 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那年垂杨柳下,郎君长身玉立,衣袂飘飘,李千金情根从此深种。那年月下花间,你侬我侬情意绵绵,怪只怪父母棒打鸳鸯。那年城外花园,恩爱夫妻盼白头,无奈秘密泄露,爱情几经考验。如今你虽功名在身,我亦不愿跟随,若是没有爱情,宁可孤独终老,绝不将就。
  • 罗生门在斗罗

    罗生门在斗罗

    当带着罗生门来到了斗罗大陆,又会有什么样的事发生呢?本书原名《斗罗的野犬》。作者尽力向大家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斗罗。群号:943966291欢迎大家加群。
  • 眷属

    眷属

    木槿本以为一巴掌拍到的是个流氓,谁知道这个流氓居然准确的叫出了她的名字……诶,导演,这个剧情好像不太对!只听说小人与女子难养,没想到薄清寒这个大男人也须眉不让巾帼。看着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的男人,木槿觉得自己如果不扑一扑的话,真是暴!殄!天!物!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来瓶番茄酱吗

    来瓶番茄酱吗

    古堡废墟里住着只吸血鬼?!吸血鬼啥样?高大威猛邪魅多金?哦,不巧,我们的吸血鬼大人完美的避开了这些形容词。当智商欠费的吸血鬼大人遇上中二女主?“嘿,来瓶番茄酱吗?”
  • 斩仙诀

    斩仙诀

    道义,一个至地狱归来的青年,携逆天功诀与血海深仇,踏上了一条血浴之路,展开了一段霸道人生,誓完成一段逆天之旅。一人一枪,独挑九界,斩仙魔,屠神圣,只为成为那万古流传的亘古一帝——混元无极太上圣帝!【热血仙侠风,暧昧请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