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6300000012

第12章 牵手月球的探测器(5)

2003年2月,国防科工委召开了月球探测工程筹备动员会,确定了3人筹备领导小组,正式全面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前期工作。

2004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是一个值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重大印记的日子,探月的轮廓在一次次缜密的描绘中一节节浮出水面,就像十月怀胎终于分娩。这一天,新一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嫦娥”绕月工程立项,而且对后续工程,总理也作了批示:“建议纳入国家科技长远规划编制工作中充分论证。”

有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工程的组织工作就顺畅多了。国防科工委请出德高望重的“两弹一星”功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孙家栋院士负责协调构建工程框架。这是一位曾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技术总管、敢于讲实话的航天专家。在“文革”的“红色”年代,他向总理告状的传奇故事流传甚广:1969年,在研制“东方红1”号卫星时,他向周总理反映,“卫星的许多仪器被嵌上了毛主席像章,大家热爱毛主席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这不仅增加了卫星的重量,影响卫星散热,而且对卫星的姿态会带来影响。”周总理说:“你看我们人民大会堂,哪儿也没有毛主席的头像,政治挂帅是要把工作做好,而不能庸俗化。你们回去把道理给大家讲清楚,搞卫星一定要讲科学性。”听完周恩来的这番话,孙家栋果断地指挥大家按科学规律办事,成功地实现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的顺利升空。

此时,孙院士召集了全国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和月球科学家之精华,对探月一期工程——绕月探测进行了为期2年多的综合论证。这项论证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实现月球探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有限的费用条件下,实施这一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只有完成科学的综合论证,才能使探月的科学目标通过可以实施的工程变成现实。这不仅包括工程的总体方案和5大系统的确定,还包括各部分系统之间的协调与组织;在综合论证中,不但要选择使用哪种运载火箭、卫星平台,还要解决怎样实现38万千米距离的精确的测控,选取怎样的奔月轨道等各种工程技术和理论问题。在1年多的综合论证中,孙家栋院士结合中国航天技术的实力,集思广益,把众多的复杂问题像剥笋一样层层剥开,然后去掉细枝末节,详细分析,直到抓住真正的技术核心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技术思路。在探月一期工程的综合论证中,最令人担心的是我国的深空测控能力不足。以前,我国航天器飞行的最远距离是距地球7万千米,我国的航天测控这只“手”最远也只能抓到这么远,那么利用现有的设施能否追踪上38万千米外的月球探测器,便成为了最大的难题。经过2年多的努力,孙院士带领一批专家足迹踏遍千山万水,数据分析千遍万遍,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落实了技术方案:用现有的载人航天测控网,再加上中国科学院北京、上海、昆明天文台组成的天文观测网——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可以完成绕月探测器的测控任务。

深入的综合论证还表明,发射绕月探测器完全可以采用我国现有的火箭和卫星平台,从而用最成熟的技术、最可靠的性能和最低的成本来发射中国的首枚月球探测器。运载火箭将利用“长征3”号甲火箭现有成熟的技术加以适应性修改,以满足绕月飞行条件。绕月探测器将使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并安装探月专用仪器;发射场选择中国的3大发射场之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控任务则由航天测控网和天文观测网联合承担。

有了明确的大政方针,中国的探月工程开始驶入快车道。国防科工委迅速组织各有关研究院所开展相关技术的预先研究,各单位热情高涨,中国航天人和空间科学家早就抑制不住奔月的热切心情,在国家尚未完成工程立项时,大家毫不犹豫地自筹资金“干!”有的单位想尽办法筹措费用,甚至想到用拍摄月球大战的电影大片来筹集资金;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许多单位都自筹资金开展了攻关研究,提前投入到预先研究中,为立项后顺利开展研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后,国防科工委组建了探月工程中心,探月论证的领衔人物,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月球探测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迅速建立了整个指挥线和总师线,各下属研究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研究部门,在统一协调下,大家“拉开架势”迅速到位展开了工作。

2007年10月,“嫦娥1”号开始了她激动人心的奔月之旅。

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

“嫦娥1”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该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

资料表明,“嫦娥1”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预计需要8~9天。“嫦娥1”号发射成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地区。

“嫦娥1”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嫦娥1”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2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数据资料显示,“嫦娥1”号星体为一个2×172×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专家指出,“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嫦娥1”号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以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

根据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4项科学任务的需要,科学家们在“嫦娥1”号上搭载了8种24台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对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3”号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嫦娥1”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领域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从政治领域来看,“嫦娥1”号发射成功体现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相关的尖端科技,是中国发展软实力的又一象征,表明了中国在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太空巨大资源、实现科研创新、凝聚民心、增强国家竞争力等一系列远大目标的决心与行动。“嫦娥1”号在十七大胜利闭幕之际成功发射升空,无疑是对中共十七大献礼的最好礼物。这将极大地振奋全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提高中共的执政威信。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在事关全民族利益、指向国家改革开放深化的重大时代事件面前,民众与中央上下同欲,其产生的集中效应不但能确保“嫦娥奔月”成功,也能在以后的日常建设中起到领航灯作用,保证社会又快又好地和谐发展。“嫦娥”奔月的成功,还将意味着在国际空间开发和探测上,中国必将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具有发言权。这也是中国在发射“嫦娥1”号探月卫星后,要求成为国际空间站第17个成员国的原因所在。

而从经济领域来看,“嫦娥1”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成功将带动信息、材料、能源、微机电、遥科学等其他新技术的提高,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月球上特有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是对地球上矿产资源的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月球表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太阳能,月壤中蕴藏的丰富的氦-3也能提供新型核聚变的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从军事领域来看,“嫦娥1”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导弹打卫星和激光摧毁卫星的技术已经日臻成熟。虽然这次“嫦娥1”号卫星没有携带任何与军事有关的设备,但是中国的运载火箭可以在发射出现故障时实施紧急关机,飞船和卫星可以在外太空实施数次变轨,当卫星发生故障,可以用弹道导弹或者激光予以摧毁,显示我国如果要在外太空实现军事用途也并非难事。

从科技领域来看,它将促进中国航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中国基础科学的全面发展。月球探测将推进宇宙学、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地球行星科学、空间物理学、材料科学、环境学等学科的发展,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将带动更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目前中国科学家对月球的了解和认识往往依赖于他国提供的材料,这样就丧失了许多研究月球的机会。

从文化领域来看,“嫦娥1”号的发射成功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探月给人类本身带来了社会发展理念的“颠覆性改变”,人类第一次将思维与身躯同时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进入到地球以外的无限宇宙空间中,实地接触了月球表面,人类之前所摸索出的各种科学理论得到部分验证或反证。人类文明编年史从国家疆域、地球视野进入到“光速世界”,堪称又一大跨越。

“嫦娥”奔月的成功带给中国人的是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就如当年中国爆炸原子弹之后全世界华人的欣喜。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大国,可是中国却在很久以前丢掉了自己的强国地位。每一次成功带来的国家强大的希望对于中国人都是激励,这种激励又进一步刺激了新的成功,获得巨大的民族动力。“嫦娥”奔月所带来的攻坚精神、创新意识都成为了全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嫦娥”奔月是举国关注的公共事件,通过媒体以各种形式传播“嫦娥”奔月的科普知识、时代意义,公众接受了氛围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启蒙。

月球三维图像

月球三维图像是中国第一个探月卫星“嫦娥1”号所描绘的月球表面照片,是由CCD立体相机获取的影像数据,经三线阵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制作而成。2009年9月28日,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三维数字地形图通过专家评审。这是目前(截至2009年9月28日)国际上精度最高的全月球三维数字地形图。

这幅全月球三维数字地形图是目前(指2009年9月)国际上覆盖全月球、平面与高程的分辨率最高、数据精度最高的月球三维地形数据,将极大地促进对月表形貌的特征、规律与成因的研究,推动月球构造与区划的科学厘定,深化对月球地质及其演化历史的认识,并为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设计、有效载荷配置、关键技术要求和工程保障条件等奠定重要基础。

同类推荐
  • 现代生活百科

    现代生活百科

    本书分门别类介绍生活中的百科知识。在阅读的同时你不仅可以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信息,还可以掌握到什么是个人素质修养,甚至可以通过本书丰富完善人生。
  • 昆虫记

    昆虫记

    本书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和热爱,本书融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于一体,叙述生动。
  • 太阳能:知道这些就够了

    太阳能:知道这些就够了

    全球气候变暖、热浪袭人、PM 2.5高企都警告我们,传统能源的时代必将终结,太阳能等新能源将逐步成为未来能源的主体。如果你正希望大致了解一下太阳能的知识,那这本书正适合你。关于太阳能,书里也会谈得比较深入,假如你已经对太阳能了如指掌了,你也同样能从这本书里得到收获。如果你正想找一本简明扼要地介绍太阳能的书,找到这本书你就找对了,现在就下载这本书吧!如果你读到最后,还会得到意外奖品。
  • 地球海洋奇观百科

    地球海洋奇观百科

    宇宙是个大迷宫,地球是个万花筒,真是奥妙无穷,神秘莫测,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奥秘现象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捉摸不透。
  • 飞碟现象未解之谜

    飞碟现象未解之谜

    有一种圆碟状的发光体,它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星空中,忽明忽暗在空中飞旋,不停变换着方位和角度。它能在空中旋转,长时间停留,还能发出各种绚丽的光芒——这个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现的神秘的物体,引起人们太多的讨论和猜想,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大谜题之一。很多人都认为它是外星人到达地球的飞行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气象或者天文现象,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它的外形通常是圆盘,而且闪着光飞翔在宇宙中,人们因而称之为“飞碟”;同时因为它来历不明,又被称为“不明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英文简称“UFO”。
热门推荐
  • 我家娘子太娇柔

    我家娘子太娇柔

    一句话简介:1v1轻松小甜饼,可沙雕。片段:“朕觉得她有句话没说错。”“什么?”“你是个狐狸精。”曲流晚:“!!!”你知道了!“会勾人的那种。”萧亦乔凑近曲流晚的耳朵,压低了的嗓音该死的……勾人!PS:曲流晚穿越后成了一只狐狸,还是一只成了精的!被便宜老爹扔出去报恩,并在无意间绑定了一个坑货系统。曲流晚表示既然是只狐狸精就要发挥专长,于是她就勾引啊勾引,抛媚眼啊抛媚眼,只是……为毛总会被同一个人捡回家去啊!美男你套路很深你造吗?划重点!!!【这是一个作死小能手奋起与反抗却回回被啃得渣都不剩的故事】1v1,高甜高宠x男主超苏超撩x无小三小四x轮回,跳坑跳坑跳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闪婚豪门:诱拐小娇妻

    闪婚豪门:诱拐小娇妻

    一场事故,失怙失忆,她成了没落千金。被迫相亲,遭遇亲人背叛,高不可攀的相亲对象却提出闪婚。原本以为是各取所需的合作联姻,没有想到是他为了捉她精心布局设下的陷阱。“想跑吗?忘了告诉你,我手上没有走脱的猎物。”男人眉眼深浓勾魂摄魄。她被困在那双长臂间,从此再逃不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菊与刀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女性学者。她受恩师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提出了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每种文化都如人类个体一样,有其个性与特征。她的代表作品有《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 the mum and the Sword),其中后者因成功运用“文化模型”理论来诠释日本文化而影响深远。
  • 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的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逆世小妖妃

    逆世小妖妃

    一场爆炸,让她一不小心穿成了古代小酒楼的烧火丫头,被毒打还被赶出门?她从人人欺辱的下人成长为人人敬畏的一代灵神,神兽,神器,神丹,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最终落入某人的怀抱,“累了吧,来,夫君抱抱。”他是俊美无比的妖君,拥有强大无比的妖力以及高高在上的权力,却为她甘愿背叛使命,“我说过,要么你是我的人,要么是我的鬼!就算是我死,你也逃不开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域天帝

    圣域天帝

    【无敌爽文,热血精品】三年前,家族被灭,林峰被打断四肢丢进万丈悬崖,意外坠落冥界。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地上一日,冥界一年。三年后,王者归来!武道至尊,身怀圣灵不灭体。漠视诸雄,强敌弹指飞灰灭!修炼等级:一到九品、武圣、武尊、武皇、武帝、武仙。又分初、中、后、大圆满四小境。(懒的介绍,就写这里了。)
  •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有事必有缘,福缘、人缘、喜缘、机缘、财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活得自在所需要的一种心态。凡事既不妄求于前,也不追念于后,平淡从容,豁达乐观,随心,随性,随情,随理,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所谓“随缘自适,烦恼即去”,何为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抱怨、不急躁、不强求;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消极、不偏执、不忘形。随是一种豁达,一份洒脱和一份人情的练达。
  • 重生之染尽九

    重生之染尽九

    她助他登上皇位才发现一切都是骗局,一切都是精心为她准备的,原来她也不过如此!含恨而死。重生归来,且看她如何翻云覆雨手摧小白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网游之绝世洪荒

    网游之绝世洪荒

    逸尘原本是地球上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人,直到意外降临,车祸带走了他的生命,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逸尘的一缕魂魄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即将推出的虚拟网游“洪荒”的一个石头当中,直到逸尘被一个自称道祖的老者点化成形之后,故事就从这里开始……ps:作者是新人,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