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8100000028

第28章 散文(27)

洋西湾到石塘有三十里。在中间15里处设有一个检查站。为了躲开检查站的查堵,我们总是凌晨三四点动身,挑了早已捆好的两捆竹梢,像一支在夜色中行进的游击队,摸黑挑往石塘街。起初我只能挑六根毛竹梢,每根能卖八分钱,除去吃早餐的钱(一角五分钱一碗的清汤),每次能赚回三毛三。后来就慢慢增加到八根十根了。虽然起早摸黑地赶路,我们有时还是会被检查站发现—多半是恰好撞上了某个检查站的人出来解手。于是一行人的竹梢全部被没收归公。此时大家也不怎么沮丧,自认运气不佳,放了担子打道回府,甚至有一种提前卸了担子的轻松。

不过,要是谁有门把手艺,那便不用这般辛苦,且赚的钱还不会少。金坤伯除了撑渡,就还有一门好手艺—煎糯米糖。每到腊月,他便带了家什,挨家挨户地去煎。此时挨家挨户去忙的还有剃头的牙仔师傅和杀猪的堂青伯伯。而各家此时也都在忙着准备年货,打大米果,炒番薯片、果片,做冻米糕。

大年三十这天的上午,村里全部男劳力都会自觉放下手头的活,集中去清洗位于村中央的三口井,谓之给井过年。那三口井分上中下排列,总有几百年历史了。井水清冽甘甜,富含矿物质,具清火功效。我外出期间牙龈上长了肉芽肿,回到老家喝了那水便好。最上一口井的水是吃的,中间一口井洗菜洗衣物,最下一口则是洗刷尿桶马桶的。大人们在井里把淤泥挖上来,孩子们便聚在旁边手舞足蹈地看,和自己的姐姐、妈妈在淤泥里扒来扒去地找鱼鳅。把井清洗完,把淤泥挑走了,再拿石灰撒在井底消过毒,将水重新蓄上,村民们这才各回各家忙去。在香户前、祠堂里请祖宗,到社公庙请土地山神。过了十二点,便有爆竹声噼里啪啦在这家那家门前此起彼伏。那是村民们过年的信号。还没有过年或者早早过了年的孩子们这个时候就像蚂蟥蜞听到水响,哪里有爆竹声就往哪里钻,把那些没有炸响的爆竹,抢到手放在袋子里,之后一个一个点了引硝打着玩。夜了,各家不光要在大厅里以干竹、松干生旺火,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旺火旁,边烤火边喝茶聊天,吃着糯米糖、果片、番薯片、冻米糕、花生等自做的点心守岁,还要在猪栏牛栏与鸡囚前点起烛光,不忘了阴阳同喜普天同庆,与所有英灵生灵一起过年。

我一直在寻找着什么。从我开始懂事时起,我就觉得,自己似乎是为着寻找什么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虽然我并不清楚,自己要找的具体是什么。

那是个多梦的季节。1978年的空气中,有一股方兴未艾的味道。

这年初中毕业的一整个夏天,我都在稻田和山林里忙碌。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双抢”这样强负荷的农事。我所收割的这块田里还积着水。不一会儿,那些形态像褐色蜒蚰一样的蚂蟥蜞,就静悄悄地叮上了我的腿肚子。这些吸血鬼先用一种麻醉剂麻痹了你的痛觉神经,待你感觉到痒兮兮的时候,它们的肚子已经吃得滚圆滚圆的,用力一条条拽下来,心里直发怵。它们扭曲着油亮的身体,似乎还不甘心,贪婪地往你的手背手指上叮过来。我把它们摔在土里,用镰刀恨恨地切断,但这些血肉模糊的残体仍会不住地扭动。真是些有九条命的家伙!

我喜欢割“秀江早”。它们一株株亭亭玉立的,稻穗很长,稻粒饱满,看起来金灿灿,提在手上沉甸甸。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杂乱的禾衣缠上镰刀,偏割到手指上去。这是多次割破手指后得出的经验。我身体瘦弱,比同龄孩子要矮小得多。但我不甘落后的心性让我挑起谷来,总是尽可能地多装些。十五岁的我,此时已经能挑谷箩装的浅浅一担稻谷了。我赤着的脚板把松软的田埂不时踩塌下一块儿。挑到大路上时,那些被日积月累踩得平滑的鹅卵石村道上会留下我带着泥浆的湿脚印。身上套的那件被染成灰黑色的衬衫此时和其他人一样,结起了白白的一层盐霜。

我忍不住渴,扑进路边的溪水里咕噜咕噜喝个痛快。我把谷担到生产队的仓库就闹起肚子来了。腹中似有一条巨蟒在里面翻江倒海,又痛又恶心。我哇哇地吐出一大滩又酸又腐的食物残渣,又急急地捂着肚子上茅厕。裤带哆嗦着还没有完全打开,便感觉有一股热热的东西喷到了屁股周围的皮肤上,真是又羞又难受。

我换下弄脏的裤子,被叔叔带到大队卫生所打了一个下午的点滴,才慢慢恢复了一点力气。

这次看病花了好几块钱。我暑假在生产队出工,每个工的工分是6分(青壮劳力是10分),年终分红凭工分计算,我们家一年可分到30元左右,在村里算是中等水平。而像吃饭人多的母亲家,年年分红则都是负数。这个暑假我算是“白劳”了。

对于接下去的日子,我不敢多想。中考自己发挥并不理想,感觉被录取小中专的希望不大。如果录取高中,我根本不指望能继续读下去。家里实在太困难了。婶婶跟叔叔本来就常为抚养我的事吵嘴。我也不想继续成为家里的累赘,希望早点回家挣工分,早早过上自食其力的日子。但这次的病让我感到沮丧。我多么希望自己有像哥哥龙胜那样一个健壮有力的体魄啊!

七月中旬的时候,我的中考分数出来了,竟然考了全校第一。超过中专录取线有51分之多。不少人都在传着我已被当时全上饶地区的重点高中—上饶一中录取了的消息。

这一年的中考录取规则是这样的:按分数从高到低,第一方阵录取读重点高中,接下去的一段录取读小中专,再后面录取读普通高中。把小中专的录取线放在中间段,好像是头一回也是唯一一回有这种情况,但恰巧被我碰上了。

我心里暗暗叫苦。为什么我就不能少考这五十多分呢?否则我就可以直接读中专去了,就可以吃上商品粮,毕业由国家安排工作,端上铁饭碗。按照乡里乡亲的说法,也就告别了两斤半的锄头脑,光耀门楣,脱胎换骨了。而读高中,又得熬上两年。两年啊!钱从哪里来,我还能读得起么?我还有脸再读下去么?

八月底的一天,邮差给我送来了一封牛皮纸包的信,拆开一看,是武夷山中学高中部的录取通知书。这让我感到意外,不是说被上饶一中录取的么?怎么是武中了呢?放下那张黑字粉底的通知书,一个个疑问像一道道解不开的方程。

原来,县里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虑,近水楼台,把我给截留下来了。那时的武夷山中学,也算是上饶地区的重点中学之一,师资力量是强的。这些都是我到武中后才从老师那里知道的。

接到通知书后的几天时间,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想见,饭也不想吃,躺在床上哭得厉害—那个用稻草做的枕头被泪水浸湿了一遍又一遍。我这才明白心底的真实愿望:自己原来是那么想继续读书的一个人。

同学的样子,放电影似的在眼前一幕幕映现,哪怕是那些曾伤害过我的场景都让我感觉如此珍贵起来。我想我是再难以见到他们了。尤其是细仙同学,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样坏。那还是刚从村小转到下渠中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一根很粗的辫子在她身后一摇一摆,大红格子的崭新外套是那样惹眼,叫人忌妒。“也太出风头了吧!”我想。其时,她正在校门里边一丈远的操场上踢毽子,胖嘟嘟的脸红得像一只大苹果,一双丹凤眼有一股野蛮劲儿。“妖屄精!”我莫名其妙地骂了一声。她侧过脸来,拿那双乌溜溜的眼珠子瞪了我一下。到初二毕业的时候,细仙同学已经是被一件白底细花的衬衣修饰得性别分明的大女孩子。我对她的忌妒早已变成了羡慕。

细仙的父母是下放到这里来的,回城是迟早的事。若不能一起去读高中,以后就很难再见到她了。

一想起这些,我心里就充满了悲伤,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我预想的那样糟糕。叔叔不顾婶婶的一再反对,坚持让我上武中,四处去筹报名的钱。姑姑听说了我的事,也挺着个大肚子,从五里外的岑源赶了来。把多年积赚下的四十块私房钱全部拿给我。

“你自己马上要生孩子,需要营养,我不能用你的钱。”我说。面对姑姑塞过来的那几张折叠在一起的旧钞票,鼻子里涌起一阵酸。

“拿去,达嘞。这钱原本就是特意为你读书准备的。”姑姑说,笑着硬是把钱塞进我的裤兜里。

同是长房的贞姩奶奶这时也咬着一杆黄烟筒,沿着后门外的鹅卵石村道迈着急促细碎的步子赶了来。叔叔赶紧从灶户前拿来一条蛤蟆凳⑨,请贞姩奶奶坐。

“贞姩奶奶,请喝茶。”我说,把一大洋瓷碗茶水,递到贞姩奶奶手里。

“这书到底不会白读,龙达这孩子就是懂礼道。”贞姩奶奶说,接过茶,呷了一口,上唇时常遮不住的一颗金牙,显得特别亮眼。她掏出星火牌的火柴,点着一筒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撮着口,很享受地缓缓吐出一个烟圈,转向坐在长板凳上的我叔叔,说:“叫叫,我这里有十块钱,不要嫌少,你拿去给龙达读书。龙达这个崽哩,争气,会读书,不能给耽误了。咱们衷家读书的风荫⑩,就靠他延续下去了。”

“啊呀,贞姩太太,怎么能用您老人家的钱啊。”叔叔说,脸上的表情又惊讶又感激,推谢着贞姩奶奶递过来的十元钞票。

“叫叫,你听我说。我晓得你们家的困难,要培养这个崽哩读书你不容易。这样,这钱先拿去应应急,就算我做奶奶的借给这个崽哩的。将来他读出头了,再还给我。读不出头,也算我这个做奶奶的尽了份心,没有的悔。行不?”贞姩奶奶到底是做过妇女主任的人,三言两语就把一向十分拘礼的叔叔给说服了。

这天晚上,叔叔来到洋西湾外生产队开会,一路上仍惦记着我还差十元钱读书的事,迎面碰上了仲香姑奶奶。仲香姑奶奶也是房上的亲戚,是个热心肠的人。一阵寒暄过后,她便问起了我读书的事。散会时,仲香姑奶奶追上我叔叔,说也让她这个当奶奶的尽点心意,把十块钱塞给了叔叔。

在武夷山中学读完两年的高中,为了提高考上的几率(因为我没有条件复读),我选择了报考中专(这也是唯一一次高考实行大学、中专分卷考试制度,并且恰好也被我撞上了),结果,我高分考取了上饶卫校。

在上饶读书期间,每次放假回家,我总是提前在紫溪下车,从要经过牛角坞的那条山道,走回到山那边的洋西湾去。要不这样的话心里便感觉缺了一个角,不像是真正回过了一趟家。虽然我知道,牛角坞在我们离开后的几年里,剩下的人家也已陆续离开,那个大山深处的村庄和我的童年一样,早已消逝于历史的尘烟深处,但每每置身于那条童年往返的山路,那些蓊蓊郁郁的森林、哗哗流淌的山溪、成群出没的竹鸡和路旁倾圮的水碓,总令我恍然若梦,百感交集。

2005年清明节,已经在外面工作多年的我,在给爷爷扫完墓后,和我的兄弟及孩子们一道冒雨再度造访了牛角坞。周围的林木葱茏依旧,那四栋泥墙黑瓦竹瓦的屋子却不见了踪影。芳草萋萋,荒凉的当年的路;藤蔓攀爬,迷失了瓦砾残垣。这时有一只小鸟,啁啾着飞过眼前的竹梢,像我童年的影子,消失于更远的森林。

同类推荐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朱湘文选

    朱湘文选

    本书未收他的诗歌和译文,专收散文、评论和信札。以诗人和译家闻名的现代才子,其散文随笔也丰饶可人,别有韵致。其孤傲倔强、挑战不公平和权威的“怒目金刚”,更是令人心动。显示更多
  •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是一位海岛养兰人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数十篇散文,内容多是对于身边人、情、事、物富有哲理的思考记录,耐人寻味。无论是花鸟虫鱼、海边风物、自己的童年,抑或是身边亲人,在作者笔下无一不透露出淡定、智慧和心安,这是一种与现实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安宁与快乐。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 亚历山大与女理发师

    亚历山大与女理发师

    本书共精选作者近20年来创作的149首诗歌。内容涉及故乡、亲情、友情、爱情、职场生活、时代变迁、城市化与工业化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状态等。作品或明白如话,或幽默诙谐,或短小精悍,或汪洋恣肆,语言精炼优美,情感真挚自然,洋溢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是了解当代中国人生活与情感的一面镜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老公是妻控

    我老公是妻控

    【完本】他权势滔天,心狠手辣,敌人闻风丧的,听说他高冷矜贵,不喜欢女人。假的,他分明宠她宠得全世界的女人都想杀她!她好苦:“咱们能不能回到从前,你不爱我的那个时候。”他笑得意味深长:“回不去了。”因为他一直都爱着她啊。
  • 重生之一切再重来

    重生之一切再重来

    简介:明明在卧室中加班赶图,疲劳过度睡着了,再醒来竞重回12岁,刚刚在考完升初考试的暑假里!!这一次我不会再让妈妈为我付出那么多那么累了,我只希望可以和她幸福圆满地生活下去!!可是那个前一世高冷学霸的某男为什么变得那么闷骚,是发什么神经??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长短经

    长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指尖花凉忆成殇

    指尖花凉忆成殇

    学霸少女VS纯真少年;青涩初恋VS曲折命运!性格内向坚忍的少女苏瑾生活在偏僻闭塞的槐树街,一家小小的米粉店,维持着全家的生计。书店老板的儿子顾铮的出现,让苏瑾静默、坚硬的外壳出现裂缝。这个少年明媚、单纯,带着孩子气的天真,苏瑾一边冷冷地拒绝他,一边为他的付出悸动不已。当苏瑾在苦难的年少时光里拼命挣扎时,顾铮在一旁用还未成熟的臂膀为她撑开梦想的天空。然而现实与命运的无常,让心心相印的两人一次次地错过。多年后,苏瑾终于鼓起所有勇气,朝着顾铮所在的方向迈进,而梦中的少年是否仍守在原地?
  • 晨执晚星

    晨执晚星

    谁都知道一高池峥说一没人敢说二大家还知道江绾瑶说一池峥不敢说二“我们和好吧”“那你不哄我吗?”
  • 点口点心

    点口点心

    “点心,点心,什么时候才能点到你的心……诶。”“小姐,男人心……不说也罢,还是先抓住他的胃再说。”“姐姐,还是进了嘴再说,我帮未来的姐夫先尝一个吧。”“打你哦,再敢偷嘴,送你出去学艺。”“咦,是送到姐夫家学艺么,他做的点心比姐姐做的好吃呢。”“少爷你住嘴,瞎说什么大实话。”“你们,你们气死我啦……哼~”古言吐槽风,轻松不失深刻~幽默不失文艺~欢迎来撩ヽ(* ̄▽ ̄*)ノ
  • 野人走出神农架(下篇)

    野人走出神农架(下篇)

    就在英子离开二道河沟村不久,桂枝也跟随村里一帮小姐妹去到省城打工。原来她在村里早就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就因为脖子和胸脯上有疤痕,一直迟迟嫁不出去。她不愿再看爹娘整天愁眉苦脸的表情,便横下一条心到山外去谋生。在省城大南门外那高高的箭楼底下,沿着护城河两边,坐着黑压压一片来城里找活儿做的庄稼人。大家眼巴巴地等候着,希望有雇主来将自己带走。桂枝来到陌生而喧嚣的省城,才发觉那个自幼生长的小山村让她充满了眷恋之情,尤其是小竹和笨猪让她牵肠挂肚。
  • 归鸿祭

    归鸿祭

    “哥哥,咱们会一起创建一个伟大的王朝的。”弟弟坐在屋脊上看着远方的旷野道。“你怎么知道?”哥哥揉了揉弟弟的脑袋,温柔地笑道:“就因为你是从未来来的?”“哎呀,哥哥你相信我啦。”弟弟吐了吐舌头“联突厥,破长安,平李密,灭窦建德,我的历史可是得过满分呢。”“那你是怎么过来的?”哥哥看着弟弟认真的面孔,深色依旧温柔。“我也不知道。”弟弟神色黯然道:“我记得我是和我的亲哥哥一起的,但是...我现在找不到他了。”“那你就把我当你的亲哥哥吧。反正咱们本来就是亲兄弟。”哥哥笑道:“按你说的,咱们一边创立一个伟大的朝代,一边找你的亲哥哥。”“好。”弟弟点头。“世民,快下来吧,赶紧睡觉。明天爹爹要去长安献马,别给他添乱。”母亲在院子里喊道。“来啦来啦。”弟弟慌忙答应,却扭头吐了吐舌头,轻声道:“我要告诉妈妈你也在上面。”“臭小子。”哥哥轻轻敲了下弟弟的脑门笑道:“赶紧去睡吧。”弟弟下了屋脊,年轻的哥哥看着满天星月,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声道:“你最终还是没和我说玄武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