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9100000007

第7章 蓝调小镇(7)

生活会对远去的尚没消失的符号,进行篡改,让人觉得平静的生活隐藏着无形的暴力,它面目慈善,内心却充满憎恨。一座村庄,是浮出来的岛屿,也是生活的躯体。可以这样说,我在枫林看见的咆哮的油菜花,渐渐暗下去的天色,倒塌的房舍,断流的饶北河,都成了表象。或者说,那是时间的斑纹,是死去的某种呈现,也是让我们甘于陷入的泥淖。

一座村庄是大地的坐标,是天空的钟摆。它有着静止的优美的弧线,纷乱的掩埋的回音。它以沉默代表诉说,以从容完成坚贞。它包裹着旷古的过去,也预示着茫然的未知。让我确信,这一切都是亘古不变的往复。

在一个面目全非的村庄面前,我们成了一群不知所终的人。来去皆茫茫。

棉花,棉花

饼肥3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15公斤、碳铵10公斤、硼砂0.25公斤。父亲用木炭把每亩用肥的参考数,写在厕所土墙上,供母亲拌肥用。母亲记性不怎么好,她一边拌肥一边看墙上的数字。父亲说,这些混合肥在6月底以前要埋完,不然棉树坐不了桃。在盛蕾(第四层果枝开始现蕾)前后,棉树要肥催—从盛蕾到初花期,时间很短了。每天傍晚,父亲端一把锄头,到棉田上走走。棉田有两亩多,父亲一垄一垄地看,翻翻棉叶,摸摸杆杈,还不时地蹲下身子,扒开泥土,捏捏泥团,辨识泥的成色、湿度、酸碱度。他的脸上降临着黄昏时分的从容、慈祥、安谧。大朵的棉花仿佛在他眼前映照了出来。

映照出来的,还有祖母,不知道父亲看到了没有。祖母的面容已经熔化在时间的火炉里,与一粒糖溶化在水里没有区别。“脚踏一州两县,身坐金龙宝殿。手拿苏州干鱼,口抽夏县白面。”祖母坐在后院的偏房里,一边织布,一边教我唱民谣。织布机是木质的,由一个梭架、挂布架和踏脚组成。木最好是古旧樟木,拙朴、芳香、牢固。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民谣是织布的谜语。祖母坐在梭架上,踩着踏脚,手中的两只梭在纱帘上穿来穿去,像两条不知疲倦的鱼。梭是毛竹片制的,外面包着铁皮,铁皮已被祖母的手摸得深黑发亮。祖母的腰上绑着牛皮做的皮幅,用两个硬木的瓜扣把皮幅扣紧。祖母脚一用力,身子会前倾,皮幅被绷得饱满。祖母织布,我站在边上,为祖母打扇子,把棕榈扇打得呼呼响,打不了几下,手就酸了。我不喜欢看祖母织布,虽然织布机“咿呀咿呀”,唱歌一样好听,但还是归于单调。祖母的夏天都是在后院度过的。祖母是祖父的续弦,他们一生恩爱。前几天我回老家,翻祖母在十年前留下的遗物。遗物在木楼里。我打开柜子,看到了一面铜镜和四脚支架。铜镜蒙着灰,我一抹,看见一个中年人。我们从出生到老,不知道要用掉多少布,得到多少温暖,而纺纱的人去哪儿了我们都不知道。

棉花,皮肤上的故乡,在饶北河边漫溢。那是一个乡间少女的成长—萌芽出苗、抽苗、绽蕾、花铃摇曳、吐絮。从春分到立冬,十六个节气是她一路走来的十六个驿站。我们在这条路上繁衍,奔波,相互热爱。而这条路是那样壁立,孤绝。

几次回家,我都觉得屋宇空荡,走到祖母房间,只看见一张床,永远空着,被子还是折成长条,悬着蚊帐。仿佛温度还在。仿佛走出去的人还会回来。我坐在床沿上发呆。以前我回家,祖母一听到开门的声音就唤我的小名。祖母见了我,就把火钵给我,说:“你读书,还没钱。外面冷,暖暖身。”祖母几乎没什么记忆,一年到头抱着火钵,怕冷。那时,我已经工作几年了,她却还以为我在外求学。有时候,祖母会摸索着到后院,坐在织布机上,一边抚摸木架一边对我说:“你小时候,都是我抱着去奶妈家吃奶的,一出家门口,就两眼望着奶妈的房子。”祖母喜欢和我说她年轻时的事。每次闲聊,祖母总是这样结束梦游似的回忆:“现在人老了,我要去了,免得大家嫌。”她说“去”的意思是死亡。

祖母年过八十,开始怀疑自己为这个家吃了那么多苦是否值得,怀疑身边每个人都嫌她。姑姑说,祖母临终的那几天,一直在喊我的名字,可我不在。我赶到家里,见祖母躺在床上,脸色蜡黄、眼圈乌黑,身子没有反应,像干涸的河床。我喊祖母,祖母空洞地睁着眼,眼角是两道深深的泪痕。祖母颤动着,想坐起来,但已经不可能。一条白布盖在了祖母身上。

秋天,阳光一层一层地脱落,灰烬和焦土的气息悬浮在空气中。一个弹花匠背一张弓,一手拿棒槌一手拿碾盘,沿饶北河的水路,到村里来。他的肩膀上坐着一个拖鼻涕的儿子。他走到哪家,我们就跟到哪家,帮他捡地上的棉花,帮他拉经纬线。他是临近镇里的人,他要做到过年才回家,假如谁愿意留他过年的话,他也会留下来—他的老婆生小孩时,难产而死,他的鼻涕儿子靠米糊养大。他的弹弓和棒槌,是我们欢乐的秘密所在。他歪着头,下颚抵住弓把,左手把弓拉得饱满,右手用棒槌,梆,梆,梆,用力敲打弓弦,嗡—嗡—嗡,棉花被抽得蓬松,成丝絮,在厅堂里飞来飞去。我们被“嗡嗡嗡”的响声所迷惑。我们一直以为那是歌谣,以为秋天是歌谣的秋天。弹花匠说话有浓重的鼻音,像涵洞里的水声。他的脸窄而长,手圆腰粗,他穿一件蓝色的对襟短褂。

弹花匠会唱许许多多的民谣。我记得有一首《光棍儿歌》是这样的:

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讨老婆好清闲。

日上省得半升米,夜间省得半张床。

省起谷米吊烧酒,省得铜钱买竹山。

上半年头有笋挖,下半年头有纸担。

弹花匠一边唱,一边摇头晃脑。他的鼻尖上有一滴浑浊的鼻水,长长的,悬着,不落。他还会吹口哨,口哨是鸟叫声,有旋律:

各公,各婆,家家栽禾。(布谷鸟催种)

清明—打醮,

坟头—挂纸。(黄梅鸟唱的清明歌)

爬起了,爬起了,

耕田了,耕田了……哥哥,哥哥(鹁鸪鸟催耕)

水哗哗,水哗哗……(水涧鸟在溪边叫,要下雨了)

酒—嚼嚼,

酒—嚼嚼,

嚼嚼嚼嚼,嚼嚼嚼嚼。(河边翠鸟叫,欢迎有客来)

个大,个大,个大,

个个大,个个大,个个大……(野鸡下蛋)

他唱完了,会低下身子,对我们说:“我唱了歌,你们可不能打我的屁屁啊。”屁屁是他儿子。我们都讨厌这个鼻涕孩。屁屁身上有泥斑,光着上身,肚子滚圆,像个青蛙,但人很瘦。弹花匠说,屁屁的肚子有青虫。我们冷不丁地用石头打他,还用竹梢抽。抽了,我们就躲到后院去。屁屁挨了抽,眉头往中间挤,嘴巴收拢,声音憋在喉咙里。屁屁什么东西都吃,红薯,地瓜,黄瓜,他的嘴巴像个搅拌机,“哗哗哗”,一下子搅得粉碎。

我家差不多每年都要弹棉絮。我家人多。母亲把旧棉絮抱出来,晒两个日头,给弹花匠,说,加点棉花,加工一床新的吧。弹花匠姓周,四十来岁,爱喝点小酒,喝一盅酒满脸通红,眼角有豆腐花一样的眼屎。喝了酒,话特别多的老周反而话少了。他说话,两道眉毛往上一拉一拉。他的屁屁早在饭桌上睡熟了。他一说话就是诉苦。老周说,你看看,这么多年也没添过一寸纱,还是一身破片背在身上。他说话的时候,还不断用手扯自己的衣服。我母亲讨厌老周,私下对父亲说,老周的棉絮弹得不结实,小孩子蹭一个冬,就破出洞了。

不知道是哪一年,弹花匠成了村里花菇的上门女婿。花菇是个寡妇,比弹花匠大好几岁,南瓜脸,屁股大得像磨盘,特别能生育,有四个孩子。弹花匠上门,好心人劝他,花菇小孩多,屁屁会受苦。弹花匠说,一个男人没有棉花被盖盖,真是难熬。没过两年,弹花匠死于胃癌。屁屁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他在村里要饭,在别人家的柴垛里过夜。到了冬天,他裹着弹花匠的长棉袄,腰上绑一根草绳,穿一条单裤晃来晃去。后来,一个来村里卖唱的老头见屁屁可怜,把他领走了,说卖唱也是一门手艺,比弹棉花好,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做事。

从我家门口往东边望过去,是高高低低的菜地,再远些是连片的棉花地。黑色的屋顶在棉叶间若隐若现。在我十五岁那年初秋,我穿过十里棉花地离开了枫林。前晚我躺在厢房,一夜没睡,看着窗外的星光。母亲也一夜没睡,她在拣拾我上学用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拣完了,一个人坐在灶房的木凳上。她一直在咳嗽,咳,咳,咳。哎,哎,哎,她不断地叹气。长年的肺热病消耗着母亲的肌体。她的身子像晒干的刀豆荚。母亲把我叫起来,说,煮了两个蛋和一碗面条,你去吃吧,吃了去镇里坐车。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更没有过与母亲的分别。我“唏唏唆唆”,三下两下就把一碗面吃完了,把蛋留在碗底,用水勺盖住。我吃面的时候,喉结在蠕动,脸颊上有湿湿的东西在爬。我背对着母亲。煤油灯在灶台上,扩散淡淡的光晕。我第一次不敢看母亲。我感觉到母亲的双手,捂住她自己瘦削的脸,咳嗽声在她胸腔里变得沉闷,结实,像没有炸开的雷。母亲帮我打开厚实的木质大门,月光拥了进来。我挑着木箱和棉絮,沿着土公路,往小镇走。

棉树还没有吐絮,红艳艳的花缀在树丫上。月光一片银白。空气湿润,棉叶的青涩气息淹没了整个大地。我走到小镇车站,天还没有发亮。我坐在木箱上抱着棉絮,眼泪一下子奔突出来。我想起和我同龄的邻居也是这样,背着棉絮,从镇车站坐车到浙江去打工。棉絮是唯一的行囊。假如把一个人的生活删减到最低程度,只会剩下棉絮和碗。世上也没有比棉絮和碗更重要的东西。

事实上,我对棉花的理解是极其浅显的,甚至有些怨恨。到了秋天,我们全家人都去棉田里,捡拾棉花。我们挑着箩筐,腰上扎一条布裙,太阳晃晃,大地烤炉一般。走进田垄,我们把絮一朵一朵地摘下来,塞进布裙。棉壳和棉枝会把脸和手的皮肤划出一条条血痕,汗水流过血痕,如盐撒伤口一样生痛。晚上我睡在床上,烧灼感在皮肤蔓延,火烧山一样迅速吞没整个身躯。这是可怕的记忆,而那样的日子仿佛永无尽头。母亲的肺热病会在这个时候发作。我听见棉田里有剧烈的干咳,针一样刺人。母亲坐在田头,手按住胸口,弓着腰。我会跑到一里路外的山塘,舀一勺山泉水,给母亲喝—母亲的身子像旺烧的炭火。我听得见母亲喝水时,炭火“哧哧哧”熄灭的声音。母亲不是一个善言的人,也很少会打骂我们,她见我不愿读书,就说:“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你不愿读书,就回家种棉花。”棉花在我心里引起的恐惧使我觉得,棉花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边的黑。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到了晚上,就躲进棉花垛里,偷情、做爱,乐此不疲,棉花给他们生活的激情和生理的乐趣。这是莫言在《白棉花》所描写的。赤裸裸的不是人,而是棉花,这样有些让人难堪。虽然我们的大部分做爱是在棉花上进行的—床垫和棉被只是我们的道具。

碗是父性的,意味着耕种和口粮;棉花是母性的,是抚摸和慰藉。尤其是我当了父亲之后,我这样去理解生活,它们是生活的本源。我们所寻求的,也不需要更多。2001年,我和蔡虹结婚,母亲说,父母年老了,帮不了忙,也没钱,送你们两床棉被吧,棉花是自己种的上好棉,很结实。

同类推荐
  • 漫天飞雪的日子

    漫天飞雪的日子

    本书共包括现代诗、陈昂谈诗和经典诗句撷录三部分,格调清新自然、唯美迷人,每首小诗都给人“诗中有梦梦中有诗”的感觉。该书主要面向高校大学生,属于青春文学读物,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诗歌唯美动人,让人读来久久不能忘怀。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花开一树为侬香

    花开一树为侬香

    本书收录的都是林徽因作品中的经典,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这些作品或是抒写生命体悟,或是写照真实灵魂,或是从细处阐发幽思,语言温婉含蓄、典雅清丽,处处充满了知性与灵性的妙语绝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徽因的创作气质、品性本源。然而细细读来,你很难想象有些文字会是她在经受病痛折磨或是情感煎熬下创作出来的,其才其情,其坚忍与真诚,无法不令人仰视和佩服。也许金岳霖的一句“极赞欲何词!”正是对林徽因最忠实的评价!
  • 宠爱

    宠爱

    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她的文字,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大国仪兵

    大国仪兵

    辉煌时代传奇人生——他先后参加过迎接美国总统福特、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朝鲜主席金日成等一百多次迎接外宾的大型仪仗任务;他担负过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法警任务;他亲历了1981年“802”演习阅兵、成都阅兵、新疆演习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等大型阅兵活动,每次都担任空降兵方队的总教练工作;他组织了空军驻港部队的先期训练工作。他用传奇式的人生谱写出一个个大国仪兵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我的心在你世界搁了浅

    我的心在你世界搁了浅

    每一个孤单的孩子,都是散落在天涯最美的花。新晋青春作者素之烟,特别书写失孤少女的边缘爱情她是一艘被遗忘的小船,漂泊在艰难的尘世里失孤是一生无法抚平的残酷,被爱是世界上最无望的奢侈,颠沛流离的青春,寻找一个柔软的心尖搁浅,等日出日暮,潮涨潮升……
  • 花开款款宁为晚

    花开款款宁为晚

    前一世,她是百依百顺的乖乖女,背负家族众望,奉父母之命嫁给所谓如意郎君,却在婚后被皇帝一杯毒酒赐死。这一生,她舍弃家族身份,隐姓埋名,惟愿山高水阔,福寿安康。然而命运依旧给她安排新的波折。“如果背负这一切,就意味不能再正大光明爱你,如果舍弃这一切,却会让你从此寝食难安。谢珺,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彼时乱世之中,心若古井之水,视过往如云烟。乱我心者,只一个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诸天夺舍指南

    诸天夺舍指南

    我变成了一只蚂蚁,以废材之身斩杀敌人。我变成了一只雄狮,以附形之身修炼武道。我变成了仇人他爹,以夺舍之身复仇强者。我变成了仙皇帝尊,以寄神之身邀斗神魔。每一根有用没用的金手指,其实都是饿瘦了的金大腿。视万界强者如宿舍,看诸天神魔为衣裳。即使开始只能附身虫豸,我也终将成为无限宇宙之王。
  • 母亲的幸福树

    母亲的幸福树

    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朋友、波奇的愿望、伙伴、宾尼的铃铛、报复、神像、唐小虎的理想、季哥的椅子、同学介一、最高学位、祖父的酒壶、唱歌的冰棒、电梯工小散、童年的歪房子、母亲的幸福树等文章。
  • 许你准时又迟到

    许你准时又迟到

    ......或许再来一次,就不会错过了(小声bb:不虐哦,作者大大是亲妈,微笑)
  • 活在地底的导师

    活在地底的导师

    不对吧,我张梓潼居然将某点的穿越重生玩了个遍?身为半妖,实力受限制,还要做导师。战斗是不可能战斗的了,只靠靠战法维持生活了。好在本导师有一个囊括动漫,游戏,武侠模板的系统,动不动就给我那一群听话的学生创造个战法。宁诀痕:“吃我一记顶上化佛!”崔桐山:“张氏六式·最大轮·六王枪!”李臣舟:“张氏奥义八极崩,恐怖如斯!”
  • 重生小甜妻:薄少,请低调!

    重生小甜妻:薄少,请低调!

    (超甜宠文,放心入坑)重生一世,顾熹微只想安静地做一朵白莲花。将伤害她的人亲手送下地狱,守护她爱的人。一纸婚约,传闻神秘多金的薄少成为了她的丈夫。婚后,本以为是取各自所需,她却渐渐沦陷。“这个花是送给夫人的。”“夫人要的东西,自然是全部都买了。”顾熹微惊恐状:“你,我们不是说了不能那啥吗!”薄少冷着脸甩出结婚证,欺身而上:“婚姻合法要求。”.......总感觉自己跳进了一个坑。
  • 幼年(将将少年文库)

    幼年(将将少年文库)

    以1918年至1921年间的东北社会生活为背景,写地主商人家庭中的少年姜步畏的生活,展现了北国边界城市富有特色的自然风物、社会习俗和人情世态。小说观察细微,文笔传神,儿童的心思跃然纸上,具有相当的文学艺术价值。小说是作者的自传。作者的另外两部自传分别遗失及没有完成,分别写自己的少年生活和青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