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0900000015

第15章 勤俭为国(3)

王良的侍从急上前说:

“不得无礼!这是当朝的丞相。”

下人一听,急忙回报财主。财主先一听,吓了一跳,可他又仔细看看,对方既无车,又无马,只这主仆二人,破衣旧衫,怎么会是当今丞相?便带了下人气势汹汹地来到王良主仆二人面前:

“你二人好大胆,竟敢冒充当今丞相,四处招摇撞骗。”

“我家老爷确实是当今丞相王良。”

“你们一无车马,二无侍从陪伴,孤身二人来到野村僻寨,这像是丞相吗?左右,给我将他二人拿下,送到府中关押,让我禀报朝廷,交予大理寺治罪。”

一群家丁便不容分说,把王良抓到家中关押。待禀报到朝廷,朝廷来人一看,确实是王良主仆。财主吓得魂飞魄散。王良的仆人要王良好好惩治财主,竟敢如此对待丞相,王良劝阻说:“他也出于好意,要维护朝廷命官的尊严,怕人假冒虚混,败坏朝廷声威,不必治罪。但他奢华靡贵、称霸乡里,现没收其一半家产,作为乡里办学的费用。”

这事传开后,老百姓把这事叫做“土财主关押王丞相”。

王良可贵的不仅是自己清廉节俭,而且身为丞相,妻子儿女不进京住官舍,仍在东海家中种田。这在当时的社会中,简直成了天下第一奇闻。当有人传说这事时,不少人都难以置信。猜想王良妻女不入京城官舍享福,一定是家乡比京城还要富豪华丽,享受一定比京都要好,所以才不到京城官舍来。恰好王良的部下司徒掾史鲍恢要到王良的故乡——东海办理公事,鲍恢便趁机到王良家看看虚实。

当鲍恢左弯右拐,问了好多人,才在一个偏僻村庄找到王良的家。他一到门口,就大吃一惊:既无高屋华宅,更无园亭修竹,是十分一般的竹篱茅舍。当他进入屋院之后,对面一个妇人刚刚从山上背柴回家,布衣粗裙,身体壮实,还有两个小孩帮她搬柴。鲍恢想,这大概是王良家的佣人,便上前说道:

“我是从京城来的王丞相的部员鲍恢,今日因公来到东海,现在,我来看望丞相夫人,请你为我通报一声。”

妇人一面请鲍恢屋里坐,一面急忙去准备茶炊。鲍恢环顾屋内,虽很俭朴,但是洁净幽雅。等了一会,妇人献上茶来,并端来了两盘乡间果品,要鲍恢品尝。鲍恢品了茶,觉得虽是乡间粗茶,但还有一种特别的新鲜味道。他吃了两个果子,觉得十分新鲜可口,便随口问道:

“你们这乡间卖的茶叶、果品味道还不错,价钱贵不贵呢?”“这不是市上买的,都是自己家中种的。”“那你们雇着多少奴仆?种着多少田地?”“没雇什么仆役,全是我们母女耕种。”“那你就是丞相夫人?”“是啊,我就是王良的妻子。”鲍恢吓了一跳,赶忙赔罪道:“夫人恕罪,下官有眼不识泰山。”“鲍卿请起,不知者不为罪。”

“下官今日荣登府上,一是拜望王夫人,二是看夫人是不是有书信带给王丞相。”

“劳鲍卿的大驾,不辞辛苦来到寒舍。给丞相的书信,前月才寄出,现在没有什么书信可带了。”

当鲍恢离开王良家时,走出了一段路,又不禁回头来看看这普通茅舍,并自言自语地说道:

“真想不到,王丞相身为高官,还让妻子儿女在家种田。”

辛毗拉衣劝俭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辛毗是三国时候曹操的丞相长史,字佐治,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他为人正直清廉,敢言敢谏,很得曹操的重用。他曾对曹操说,当今由于战乱,生灵涂炭,苦不堪言,公要治理天下,首要之急是戒奢励俭,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曹操认为他的进谏很好,完全采纳,在自己的施政过程中十分注意节俭。对自己的家人,规定不准穿豪华衣服,很得人民的称赞。曹操死后,长子曹丕即位,称为魏文帝。辛毗被升为侍中。这是在皇帝周围,参与议决国家大事的官,和现在的顾问性质的亲近官员差不多。辛毗还是和过去一样直言敢谏,去奢尚俭,刚正廉洁。有一件事,使辛毗在历史上留下了千载美名。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结束了汉朝的统治。他建都洛阳,在洛阳营建宫室。宫室建好了,他又觉得洛阳人口稀少,不豪华热闹,就想把冀州的10万士兵家属迁来洛阳。当时天旱,中原大地又闹蝗虫灾害,庄稼歉收。若把10万士兵家属迁来,那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这10万家属来洛阳之后,便没有粮食吃。当魏文帝下达这道旨令之后,百姓、官兵震动很大,闹得天下哗然。朝廷各部门都认为这事办不得,可是曹丕执意要迁。侍中辛毗也心急如焚。他想,本来营造宫室就是很大的浪费,如今又要10万人背井离乡迁来洛阳,不仅人力、物力浪费很大,而且这10万人来洛阳之后又无法为生。国家用什么来养活他们呢?再加上干旱、蝗灾、歉收,人民怎么能生活下去呢?汉朝就是这样不体谅百姓,肆意奢华,才落得丧失国家社稷的下场,难道如今还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吗?辛毗想到这里,下定决心谏劝皇帝取消迁徙的决定。

魏文帝自作出迁徙的决定后,百官老臣进谏劝阻的很多,但他为使自己的都城繁华热闹,也顾不了这许多,执意要办。听说辛毗等百官一齐请求召见。曹丕也打定主意,召见就召见,我板着脸对待你们,什么进谏我也不听,看你们能奈我何?于是,他传旨召见,当辛毗一批朝廷大臣进来时,曹丕满脸不高兴,板着面孔等待他们。朝廷百官看到皇帝这副样子,一个个都傻了眼,谁也不敢说话。正在这十分紧张的时刻,辛毗上前谏道:

“圣上下令迁10万士兵家属来洛阳,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安排吗?这么多人迁徙这么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曹丕一听,辛毗是要绕着弯子来劝阻了,便单刀直入地说:

“你以为我迁徙他们是不对的吗?”他想,这样一问,辛毗便不好再说下去了,哪知,辛毗却大胆地回答说:

“以愚臣之见,这是极端错误的做法。”

“你认为错,我认为对,这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我的旨令已下,再不变更了。”

辛毗看到皇帝决心不听谏议,但他决定坚持己见,便温和平静地说:“陛下不认为我们是无才干、无计谋的人,才把我们放在您的左右,安排我们在谋议国家大事的官员当中,怎能不跟我们商议呢?怎能没有话可说呢?我们大家一齐来要求陛下召见,不是为我们自己,是完全为了社稷的巩固、百姓的安危啊,也是为陛下守好先王大业啊!”魏文帝要想反驳辛毗,又觉自己理亏,他说道;“自古都城,人烟稠密,井市繁华,才能显示出一国的兴旺、富强。而都城洛阳虽有宫室,而无井市;虽为王居,而百姓稀少;虽名曰京都,而实为空城。聚民以示国家兴旺,建都以显社稷之永固,你等怎么总要阻拦呢?”

魏文帝说完便生气地不理众臣,扭头歪坐龙庭之上。辛毗紧逼不放,接着说:

“圣上说的诚然有理,自古国之都城乃是一国之心脏,八方汇集,四处来朝,未有国强而都不繁华者,民富而都城寥落者。但是,京都的富庶、风物的华盛,不是一朝一夕之所至,而是世代帝业累积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今圣上要徙千万人民来洛阳,以显示国之强大、社稷之兴旺,这实在是拔苗助长,想使苗长得快,反而使它置于死地。徙民,是弱国之举;迁户,是削国之路,圣上万不可以这样做!”群臣也齐跪奏道:

“圣上万万不可这样做!”

魏文帝大怒,吼道:

“寡人不与众卿争辩曲直!”

拂袖而起,转身想进内殿,辛毗疾步追上,紧紧拉住魏文帝:

“陛下要三思而行!”

众臣看到这里,一个个目瞪口呆,吓出一身冷汗,却只听皇帝大声说道:

“你们逼得我太急了!”说完便使劲甩掉辛毗,进入后宫。

大家为辛毗暗暗捏着一把冷汗。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激怒了皇帝,一声令下,便是脑袋落地。而辛毗想,今日我辛毗舍命一死,即使阻不住圣上的奢费决策,也使他不能不有所顾忌。而我呢,只不过削职为民,问罪下狱,大不了舍出全家老小的性命,也要挽国家于倾倒。想到这里,他反而心中泰然,长跪于阶下,等待最后的结果。

整个朝廷没有一个人说话,群臣静跪阶下,连呼吸的声音都听得到。是喜,是忧,是福,是祸,谁也无法意料。时间过得很慢,只见几个太监穿梭于后殿,人人脸上充满了紧张的神色。不久,魏文帝慢慢地从后殿出来,神态十分颓丧,坐定后低声地说:

“10万居民暂不迁徙,前旨撤回。”

群臣高呼万岁,叩头谢恩。辛毗引襟直谏.终于免除了10万人的苦难。这就是历史上《辛毗引裾》的故事。

裴侠清慎奉公

子路曰:“不能干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

——刘向《说苑·立节》

裴侠生活在北魏孝文帝到西魏、北周时期,他原名裴协,因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名声大震,为了嘉奖他,周文帝替他改名为“侠”。

裴侠所处的时代,战事连绵,政治腐败。做官的人,追求功名利禄,吃喝玩乐,而裴侠,仕途生涯几十年,却一贯勤俭朴素,从不为财物所诱。他憎恶贪官,清苦自守,住的是破屋漏房,吃的是粗茶淡饭。他晚年重病时,人们去探望他,见他仍住在不能防御风霜雨露的破房里,无不深深感动。北周文帝时期,他任河北郡守,人们称他“躬履素俭,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当地群众是很怀念他的。当时郡内有个规定,在郡内抽取渔猎夫30人,只供郡守役使,历任郡守都因此而大发其财。可裴侠上任郡守后,立即废除这个规定,并把他们日积月累的劳动所得,购买了成群的马匹,供郡内公事使用。他还采取措施,建立法规,整治贪官污吏。对利用职权隐藏、贪污钱财的官吏,严格清查,从重处理。对自首认罪的,给予宽大处理。以后,人人畏法,贪污之风大大收敛。

侠有两个堂弟,一个叫裴伯凤,一个叫裴世秀,都在朝廷做官。他们见裴侠为官多年,家无余财,很不理解,曾劝他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功名利禄该享受的都要享受,像你这样清贫,不是自讨苦吃吗?”裴侠听了严肃地说:“清廉是做官的本分,节俭是立身的基础。我之所以清廉自守,并不是为了猎取美名,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同时也害怕有损前辈廉洁的清名啊!”一席话,说得两个堂弟非常惭愧,哑口无言。

裴侠节俭立身,两袖清风,他的事迹留下了美名,人们怀念他的恩惠,作词歌颂,广为传唱。周文帝对他也十分钦佩,称赞他“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裴侠获得了天下“独立君”的美称。

清廉俭约的苏绰

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如火酒,能燃烧起智慧的火焰。

——土耳其谚语

大统元年(535),有位叫苏绰的读书人被荐入朝,做了西魏的行台郎中,由于他博学善思,才识超群,且尽其智能、勤恳尽职,得到宇文泰的赏识和重用,官位连连高升,直至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等职。大统十二年(546年),因多年“积思劳倦”,苏绰壮年辞世,年仅49岁。

为官期间,苏绰极力倡导清廉奉公,大胆建议劝谏宇文泰、上奏“六条诏书”,他针对北魏后期官场腐败、官员奢侈的问题,在“诏书”中提出君主和各级官吏德行明敏,做到“心清如水,形如白玉”,要体恤民心,变奢从俭,当官的应对百姓“扇之以淳风,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朴素”,这样才能“重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

宇文泰对“六条诏书”很重视,命人抄录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按“六条”采取了具体措施,使腐化之风大有收敛。

“心清如水,形如白玉”,正是苏绰自己处世立身的准则。

当官十余年,苏绰一直保持俭朴的习风,不为自己谋置田产宅第,更不仗势搜刮钱财。除了依靠所得的俸禄维持生计外,家里别无余财。不仅严于律己,苏绰还十分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形成了清廉的家风,他的儿子苏威,后来做了隋朝大臣,与其父一样,“行己清俭,以廉慎见称。”受到世人的称赞。

正因为苏绰位高不谋私,权大不谋利,所以深得宇文泰的信任。宇文泰不在朝中时,把一些署过自己姓名印章的空白公文纸留给苏绰,让他以自己的名义处理临时事件。

苏绰俭朴正派,文武群臣都很钦佩,他去世的时候,大家无不凄然泪下。苏绰的遗体将要入殓时,宇文泰十分悲痛,他对公卿们说:“苏尚书平生谦诏,敦尚俭约。我想成全他平素的志向,又恐怕那些见识短的人,不明白我的心意,如果厚葬盛殓,又有悖于昔日与苏尚书相知之道。实在左右为难啊!”这时,有个叫麻瑶的尚书令史上前对宇文泰说:“古时候的晏子,是齐国的贤大夫。他一袭狐裘用了三十年,死时只有一辆车,齐侯不夺其志。苏绰既然操履清白,谦挹自居,我认为应该从俭薄葬,以彰其美。”宇文泰同意了他的意见。

出灵那天,苏绰的遗体只用一辆布车载着,宇文泰率领公卿大臣,徒步紧跟车后,送至郊外。他亲自于车后手执酒杯,洒酒于地,表示祭奠,大声痛哭,哀痛之极,连手中酒杯也失落在地。当苏绰的灵柩下葬之日,宇文泰又专门派人以祭祀的最高规格——“太牢”祭奠苏绰,并亲自撰写了祭文,让一个清廉俭约的忠臣享受了难得的荣誉。刘出污泥而不染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

    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

    50载人生沉浮,20年创业精髓,马云首度直面过往,直抒心路。《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结合马云的传奇经历,首次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人生的各个环节,讲述成就事业之道、为人处世之道。全书文笔诚恳真挚,朴实无华,往往寥寥数语就让你豁然开朗,直达成功的本质。书中涵盖马云的经营哲学、领导哲学、管理哲学、战略哲学、生活哲学等12个方面,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不经意间,恍如与马云倾心面谈。翻开《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这本书,体悟马云的成功之道;反复阅读,吸收马云的人生智慧。
  • 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尧之“宫殿”, 君子以俭德辟难。 学会勤俭节约,从历史学起。勤俭节约是青少年应该学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 阳光的心态

    阳光的心态

    本书教导学生要以阳光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 做人·做事·说话恰到好处(全集)

    做人·做事·说话恰到好处(全集)

    做人、做事、说话,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亦不可回辟的生活本身。自古以来,人们把处世当作重要的一门学问,热衷于寻找善于做人、做事及说话的方法,其中不乏精妙之说与有用的实践引证。可是,曾几何时,部分人陷入了一些“坏书”营造的“语境”中,似乎社会人际的空气正在做着某种成功的媚俗,而使人更加慌恐、困惑与迷茫,之后,才深感现实原来是由非理性的文化教坏的孩子,他长大后又反而向你伸出了拳头,因为他要身并没有违背你塞给他的做人做事与说话的道理。
  • 给人生加点淡定

    给人生加点淡定

    文成蹊编著的《给人生加点淡定》讲述了淡定不是平庸,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争,是宠辱不惊,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就能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给人生加点淡定》在告诉人们淡定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拥有淡定的人生,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平和的心情和积极的状态,进而收获幸福而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崩坏世界的新生律者

    崩坏世界的新生律者

    PS:【综漫】,即便不懂崩坏也可以看的懂【大概吧】崩坏世界?不,这里是律者的世界。重生为虚数空间的新生律者,成为幻想世界的一个新的成员。空间?我这是变成了律化娜吗。妹妹?我居然变成了女孩子,姐姐居然是终焉律者?家门前突然出现了一声爆炸,这个十香是个什么鬼?我去这一众幻想乡大佬是哪里来的。终焉:“妹妹你的话为什么这么多,要不要把你送到幻想乡去一段时间呢,我记得那里似乎有一个什么暴君来着”.....总之,宅男变成就是威严满满的御姐律化娜,逐渐在穿越世界的路上开始履化的故事。 PS:欢迎各位喜欢本书的读者来成为驻站律者,群聊号码:659955895问题:主角的名字
  • 龙纹天帝

    龙纹天帝

    【玄幻爽文】本为天帝强者的楚狂人与祖魔大战,因二人自爆武魂,而双双重生。千年之后,楚天帝醒来,却发现世界大变!大陆还是那片大陆。但,武道规则变了,天地法则变了,武魂成了修炼的障碍!于是,楚元被迫开始了他的逆天崛起之路。
  • 御制孝慈录序

    御制孝慈录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影之大筒木一族的阴谋

    火影之大筒木一族的阴谋

    曾经的朋友,仅此而已。人长大之后都会变的,如果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路,必定要放弃一些无足轻重的友情。因为,你不是我,永远,无法理解我,我也不是你,永远,无法理解你,我们都无法抛弃自己最重要的路,站在彼此自己的路隔海相望,连影子都没有,对立的局面,那就必须背道而驰……也许我们从来都不会后悔,这就是我们永远无法更改的剧情。四小只的影子倒影在温暖的大地上,那是木叶最美的风景。
  • 我可爱的鬼

    我可爱的鬼

    “哐——”破碎的水晶灯不偏不倚地砸在我的脸上,疼痛之下,鲜血四迸。 我知道我快要与世界道别。下一刻,全身虚幻了起来。“嘿嘿嘿嘿......”后面的女孩天真地笑了起来。看不清她的脸。我绝望起来:“你是......”“我是一只鬼。” “鬼?” “是啊!”她认真地回答“欢迎来到天堂,请多指教。” 她是...鬼?! ......我永远也没有想到,我和鬼的故事就此开始! “欢迎来到我的幻想世界!” ...我仿佛听见了如造物主一般的声音在无尽的云海中回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逆天神医妃:鬼王,缠上瘾!

    逆天神医妃:鬼王,缠上瘾!

    “王爷,不好了,王妃把整个皇宫的宝贝都给偷了。”“哦!肯定不够,再塞一些放皇宫宝库让九儿偷!”“王爷,第一药门的灵药全部都被王妃拔光了。”“王妃缺灵药,那还不赶紧医圣宗的灵药也送过去!”“王爷,那个,王妃偷了一副美男图!”墨一只感觉一阵风吹过,他们家王爷已经消失了,容渊狠狠地把人给抱住:“要看美男直接告诉本王就是,来,本王让九儿看个够。”“唔……容妖孽……你放开我……”
  • 天上有间客栈

    天上有间客栈

    见过煮熟的鸭子会飞吗?见过馅饼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见过吃了喜菜,买彩票就会中大奖吗?见过吃了怒菜,还真会冒出三丈火吗?见过吃了武菜,就会隔山打牛、掌断山岳吗?见过吃了仙菜,就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吗?那,还见没见过,吃了财神菜真会成为财神?吃了雷电菜真会成为雷公?马总,你是全球首富啊,大家心目中的财神,这个神位也非你莫属,干嘛非要成为武神不可呢?你这小身板,不太适合这么凶残的武神…………
  • 感恩父母 无私奉献(唯美阅读)

    感恩父母 无私奉献(唯美阅读)

    亲情深似海,父母的爱重如山,因此,感恩是我们不能落下的一课。我们要怀着感激的心,接受父母的教诲,感悟他们的恩情,体会他们的艰辛。学会感恩。我们的心智也会更成熟,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上帝,也会因为我们的感恩更加慷慨地赐予人间真爱。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快穿之炮灰生存指南

    快穿之炮灰生存指南

    身为一个刑警,居然被狙击了?韶鱼意外身死,却绑定了一个系统,#神明大人会实现你的愿望呐##我有一家花店#多个世界等你解锁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