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1600000029

第29章 暴脾气的“湖南骡子”(1)

左宗棠被世人称为“湖南骡子”,即是说他性子直,脾气暴。事实也确实如此,他无论对谁,总是公私分明,处事有分寸,看事有见地……

中国西部禁毒、扫毒第一人

提起中国禁毒的先行者,人们自然会想到林则徐,他在广东主持领导震惊世界的禁烟运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还有一位封疆大吏严禁鸦片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他就是左宗棠。这位以无畏的气魄和胆识收复新疆的民族骄子,是中国西部禁毒、扫毒的第一人。

1866年(同治五年)初冬,左宗棠奉命卸去闽浙总督之职,离开风景秀丽的江南,取道赣湘西行,出任陕甘总督。一入潼关,触目所及,西北的情形比他原来想象的还要坏。这里没有安静的家园,热闹的集镇,城乡各地满目悲凉,民生凋敝。特别是农村土地大片荒芜,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在沃壤良田上怒放着妖艳的罂粟花。这些白色、红色或间以紫绿的罂粟花果,致使烟民们黑白颠倒,无衣无食,甚至刚刚拿到官府发放的赈济款,转身即去买了烟膏,吞云吐雾,只图一时痛快。此情此景,令左宗棠痛心疾首,他愤然将罂粟花斥为“恶卉”,下定了禁烟的决心。

经过调查,他发现陕甘地区烟毒泛滥,烟民众多,仅以陕西的三原县为例,在吸烟者中,城里人约占70%,乡下人也有30%之多。烟毒肆虐造成耕地浪费,因唯有肥田沃土方适宜罂粟生长。此外,民弱气衰,人口锐减,社会动乱等,都极大地影响了军粮供应,威胁到民生大计。

1869年夏天,陕甘所有地方官都被叫到了总督府。一进院,就看到每个人的椅子上都放了一支鲜艳的罂粟花。众人不知左宗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看着椅子上的罂粟花,谁也不敢坐。

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左宗棠从屋里走了出来,和大家见过礼后,左宗棠示意大家坐下说话。众官员低头看看罂粟花,不知该怎么办,都一起看着左宗棠,因为他的椅子上也放着一支罂粟花。左宗棠顺手把花拿起来,丢到地上,边坐边用脚把花碾碎。众人也把花拿下来,但没有扔掉,都拿在手里,左看右看不忍扔掉。

左宗棠说:“你们手里拿的什么?”大家虽然知道,但谁也不敢说。

“难道你们不知道这是毒花吗?”左宗棠提高了声音。

左宗棠这句话才让众人清醒了,大家赶紧把花丢到地上,每人踏上一只脚。

左宗棠忧心忡忡地说:“长此以往,中国人势将沦为异类,为全世界所轻蔑。到了那时,我们这些朝廷命官也罪责难逃。为今之计,我们要消灭它。”

1869年夏,左宗棠发动了大规模的西部禁烟运动。首先,他正式通令陕甘两省全面禁止种植罂粟,违者惩处,地亩充公,这是严禁鸦片、根除烟毒的重要决策。

左宗棠禁烟为什么要先从禁种罂粟下手?因为罂粟种在田里,从出苗、拔茎、开花、结果到收浆有一个较长的生长成熟过程,大片的罂粟地,不易遮掩,一目了然。此外,内地人吸烟多以土烟为主,农村尤为突出。毋庸置疑,断绝烟源,从禁种罂粟开始,无异于釜底抽薪。

左宗棠一向深谋远虑。早在湖南巡抚衙门做幕僚的时候,他就以文韬武略超群博得了骆秉章的赏识和倚重,称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智囊。在西北这个大舞台,左宗棠的禁毒、扫毒之举更加显示出他的雄才大略。

为了保证禁烟战略的实施,左宗棠进而制定了四个措施,即“先之以文告,继之以履验,责之以乡约,督之以防营”20个字。

在“四字谕令”中,他深刻地剖析了英国侵略者的狡诈阴谋,痛快淋漓地历数种植罂粟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祸害:“穿衣无棉,吃饭无肉,囤中无粮,仓内无豆”,农民废耕、“士子辍读、工商游嬉、家败人亡,目不忍睹”;谆谆劝喻城乡百姓“勿种罂粟”,戒除鸦片,各安本业”。最后,他告诫那些胆敢藐视总督禁烟告示的顽固分子,如果肆意与政府对抗,必将严惩不贷,自食恶果。

在禁毒过程中,一个叫田神智的地方官提出来:“虽然总督大人的禁烟令是很严格的,但窃以为想一下子就禁住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左宗棠早就想到了。所以,他要走的第二步就是派遣官员检查督促。由于种植罂粟的恶习相沿已久,禁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地方官的检查监督至关重要。左宗棠在晓谕民众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各道、府、厅、州、县官吏,必须走出官署,亲历田间,不惮烦劳,常检查、勤督促,按月汇报。发现罂粟,立即予以全部拔除,无论绅耆平民,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同等对待。左宗棠百务缠身,不能经常下乡监督检查,遂责成管理民政、财政的布政使崇保、主持司法事务的按察使史念祖,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进行密察,给予他们举报及查处的权力,决不允许查验不力乃至借机索贿的官员蒙混过去。这样上上下下,层层把关,将禁烟措施一一落到实处。

接下来,还有第三步,以乡总、乡保与绅耆或“花户”联手承包地段,共守禁种之约,违约必罚。至于具体办法,可以因地制宜,有所不同。如秦州直隶州知州谭继洵,要求州县官员先在每年春季带领乡总巡查一遍,禁令种植。到夏令时节,再次派人查验,如发现罂粟立即斥革乡总、乡保,惩处州县官员,使每乡每村互相牵制,减少偷漏。这些做法得到了左宗棠的赞许。

第四步,先礼后兵。对重点地区则出动军队执行查禁任务。左宗棠命府县官员亲带军兵挨界巡视,查出成片的罂粟地,强行翻犁灌水,杜绝复种的现象发生。

上述禁烟措施切实有力,得到了认真贯彻实施。

在禁烟过程中,左宗棠宽严相济,奖惩分明,讲求实效。对于大多数烟农,实行说服教育为主,喻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要愿意改种农作物,就把没收的土地还给农户。违犯禁令者,不过杖责枷号而已,不予重刑。有一些县乡受罂粟之利驱使,对偷种罂粟者视而不见;有的在罂粟地间杂种菽麦,力图鱼目混珠,也不予追究,对于这样顶风而上或玩忽职守的官吏,左宗棠坚决给予严肃查处。1878年8月,仅甘肃省宁夏一府,他就革职或撤任了知府、代理知县及灵州知州等6名官僚,不分亲疏,概不手软。而对于脚踏实地认真禁烟的清正官员,他欣然报请吏部破格给予奖励。例如宁灵厅同知喻光容赏加知府衔;代理宁夏知府张家槐等5人一并晋升了官职;宁夏镇(镇相当于师)总兵冯南斌以一等军功受赏;宁朔知县贺升运查禁不力被撤任后,改过立功,全县罂粟拔除净尽,左宗棠撤销其处分,恢复了他的官职。赏罚得当,激励更多的人坚定不移地禁烟查毒,巩固扩大了战果。

左宗棠的禁烟行动让众人交口称赞。

左宗棠在禁烟过程中,还鼓励大家献计献策,不断吸纳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

在禁烟运动中,田神智提出的建议让左宗棠颇为满意,他说:“虽然表面上看禁烟成果巨大,但很多瘾君子却生不如死。依下官看,只有戒除他们的烟瘾,才能从根本上禁毒。”左宗棠听后很高兴,说:“你看这是什么?”众人一看,左宗棠拿出的全是他平时搜罗的戒烟方子。

“其实,我早就在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戒烟良方,但到目前为止,都不甚理想。”左宗棠说完叹了口气。

田神智笑了笑说:“我这里倒有几个方子,不知大人认为如何?”说着,递上了自己的方子。左宗棠接过一看,高兴地说:“妙啊!这些方子对症下药,药理可信,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方子。好,立即印刷成册,下发到烟民手里。”

“好是好,可配药要用大量银子啊!”有人提出疑虑。

为此,左宗棠苦心孤诣地制订了一部捐赈章程,鼓励官绅士子踊跃捐资配药。对于救治大量烟民者,经地方官核实后照章请奖。至于官员吸烟,左宗棠决不宽恕。只要发现有人吸烟,必定在地方官政绩考评之中,加上“嗜好甚深”、“颇有嗜好”等评语,对其参劾革职,这起到了禁烟和强化吏治的双重作用。

左宗棠的精明干练、崇实黜华、义无反顾的作风,也打动了外国人。他们评论说,诚得各省大吏都像左宗棠这样尽心尽力,雷厉风行,中国人革除吸食鸦片的颓俗还有何难!此话不错。山西省也曾发布过禁种罂粟令,但地方官们将此视为官样文章,并不真正执行。当巡抚鲍源深下去视察时,各县只是在他经过的道路两旁一二亩地范围内拔去罂粟,种上禾麦,敷衍塞责了事,烟苗有增无减,与左宗棠的西部禁毒不可相提并论。

苍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左宗棠的禁烟成绩斐然。到左宗棠离开西部时,甘肃烟苗拔净,土地复耕。陕西境内,只是深山僻壤之地没有根绝,而在新疆地区,大致南路又比北路干净些。可以说,西北三省区烟源大大减少,烟价于禁烟开始时已经涨了上去,烟民因买不起烟膏在逐渐减少。其后烟价虽然一度降了下来,但不过是烟商们为了防止亏本,急于脱手而已。左宗棠在西部的禁烟运动,连外国人都竖大拇指,赞誉他“尽心尽力,雷厉风行”。1881年初,一个德国人和一个奥地利人从上海出发去新疆哈密会见左宗棠,行程八个月,途经陕甘时,他们亲眼目睹了左宗棠的禁烟成果。

事实的确如此,几年来,这里粮食储备增加,颓风恶俗渐被遏制,社会风气开始由污浊向洁净转变,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天空似乎也变得更蓝了。

“举人强于进士”

按照清代相沿的惯例,汉员须具备进士出身,才能入阁为相,左宗棠只是一个举人,却被擢为军机大臣,可谓奇数和异数,因此李鸿章称他为“破天荒相公”。

没有那金刚钻,也不敢揽那瓷器活儿,这“破天荒相公”可不是随便就说说的。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从广西入湘,长沙危急,左宗棠应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力邀,来到巡抚衙门参赞军事。因他守城有方,太平军围攻长沙三月不下,只好撤围下岳州而去。张亮基因此升任湖广总督,左宗棠一直相随。不久,张亮基又调至山东,遭满人胜保所妒被罢官,左宗棠返回湘阴继续过着他半耕半读的悠闲日子。

遭遇了这次挫折后,左宗棠深感宦路艰难,良木难择,一头埋进了书籍与田园之中,决意不再贸然出山了。继任的湖南巡抚骆秉章早闻左宗棠大名,多次派人送信请出入幕府,他执意不从。

前文中提到左宗棠出山,是因为太平军逼迫。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骆秉章于心不甘,便想出一条锦囊妙计。一天,陶桄的公馆里来了个官差打扮的人,手持一张大红请柬,陶桄接过请柬一看,原来是骆中丞请他去做客,陶桄不知是计,即同来人前往。一进巡抚衙门,骆秉章命人好茶好饭细心伺候,每日里陪他到后花园看看景,聊聊天,就是不放他回家,暗地里故意派人在外面散布消息,长沙城里一时沸沸扬扬,都说骆巡抚将左宗棠的姑爷扣为人质,逼他赞助巨额军饷,如果不如数交出银子,还要皮肉受苦,左宗棠闻讯大怒,岂有此理,堂堂的陶家公子、左家姑爷居然成为勒索的对象!

左宗棠气冲冲地闯到巡抚衙门,骆秉章一见左宗棠果然前来,哈哈大笑,急忙“倒屣(xǐ)相迎”。左宗棠知道原委后,哭笑不得,感于骆秉章的诚意,遂答应全力辅佐,从此在骆的幕府里一待就是六年。六年里,骆秉章待左宗棠如心腹,倚左宗棠如股肱,话无所不允,计无所不纳。对于这个职位,左宗棠是当仁不让,既然你骆巡抚敢放权,我就敢放开手干,各色人事,该撤的撤,该裁的裁,该清盘的清盘,该登账的登账,无不敢作敢为。他代巡抚大人草拟奏章,写好了,也不管夜深四更,风冷霜重,硬是去把骆巡抚从暖暖和和的床上“揪”起来,让他奇文共欣赏。妙就妙在后者不但不生气,还拍案叫绝,跟着起哄,又搬出半坛美酒,与左宗棠一醉方休。骆秉章乐得当个甩手掌柜,事无巨细,均委托给这位铁笔师爷,任由他全权定夺。左、骆这对绝妙组合真是法力无边,不久湖南就内清四境,将石达开逼出湖南;外援五省,为在鄂、赣、皖等省前线作战的军队调拨粮饷、军械、船只,仅在咸丰六年至八年的时间里,就替当时正在江西作战的湘军解送饷银达290多万两。

左宗棠经常以诸葛亮自居,与人写信,不署自家姓名,只署“老亮”,有着很严重的“老亮”情节。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克复岳阳,因左宗棠参赞军事有功,打算为他请赏弄个知府当当。左宗棠听到后,立马谢绝。他后来给朋友写信,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唯督抚握一省之权,殊可展布,此又非一蹴而能得者。以蓝顶尊武侯而夺其纶巾,以花翎尊武侯而褫其羽扇,既不当武侯之意,而令此武侯为世讪笑,进退均无所可。……若真以蓝顶加于纶巾之上者,吾当披发入山,誓不复出矣!”意思就是说怕当这个知府辱没了武侯的名声,开始公然以武侯自居了。有一回,他与人聊天,说起料敌如神,便自吹自擂说自己能够“决胜千里之外”,又开始自比“老亮”了。与他聊天的那个人非常聪明,连忙说:“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这一下可挠到了痒处,左宗棠顿时眉飞色舞,开心异常。谁知左宗棠不知见好就收,又谈及近代自比为孔明的人很多,意思就是说别人都是冒牌的,就数他最名副其实了。与他聊天的人看不下去了,又当即给了他一个苦头:“此‘葛亮’之所以为‘诸’也。”左宗棠听着话中有刺,顿时气得涨红了脸,却也无可奈何。

同类推荐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失去他,俄罗斯成了孤儿:“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吴佩孚(北洋风云人物)

    吴佩孚(北洋风云人物)

    吴佩孚,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1898年投淮军,后颇得曹锟器重。曾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讨伐张勋复辟。不纳妾、不留洋、不租借,绝不与日本人同流合污。
  • 王阳明

    王阳明

    在整个明朝中后期,王阳明的“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流传于大江南北。阳明心学,一直影响到近代,并且远播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既有“立德”“立功”又有“立言”之“三不朽”之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世人的敬仰。王阳明的一生,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本书以长篇历史小说的形式,呈现王阳明的一生。只有还原历史场景,才能真正读懂王阳明!
热门推荐
  • 做人细节全书

    做人细节全书

    本书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揭开做人的种种奥秘,诸如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取信于人,如何塑造个性,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打造形象,如何智慧说话,如何表现自我,如何老练处世,如何掌控情绪,如何平衡生活等,教给你做人的哲理,帮你掌握做人的最高学问。打开本书,掌握做人的哲学,拨开心灵的迷雾;把握做人的准则,走出人性的误区;拿捏处世的分寸,规避人生的暗礁,开启人生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我,万界主宰者

    我,万界主宰者

    主角说:“嫁给我,可好?”冰山女神回答:“不可能的,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于是,第二天,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这是一部主角开局就无敌,并且无所不能的小说!
  • 权门盛宠:国民女神带回家

    权门盛宠:国民女神带回家

    梁音音在酒吧坑了个男人,从此后再无宁日。“我想要的,钱或是人,绝不会给它机会溜走。尤其是你——梁音音!”溜不掉,迂回还不会么。梁音音星星眼:“给你当保姆好伐,一个月后两清!”慕安南最宠谁,莫过于在那个晚上自作聪明跌进他怀里的小狐狸。抓住了,一辈子都不会放手。
  • 风雪乱当年

    风雪乱当年

    何谓之仙,何谓之魔,众说纷纭…世人多妄语,理他做甚!
  • 重耳传奇

    重耳传奇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自幼饱读诗书,谦虚而好学,爱护身边的人,很多有才华的人士都愿意跟随着他。晋文公重耳一心爱国,才华横溢,治理国家有很多的办法,但却被朝中奸党们排斥陷害。骊姬预谋要立奚齐为太子,便陷害现太子申生,太子申生上吊自尽后,骊姬又诬陷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不得已逃跑。晋献公因两位公子不辞而别,认为他们有阴谋,就派公使勃鞮讨伐。重耳被迫流亡,长达十余载。流亡期间,重耳曾多次被追杀,迫使他不断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这期间他饱尝人间冷暖,但同时也深刻体察民情,以至于重耳掌权后注重民生,坚持秉持仁政,对其他诸侯国以诚相待,恩威并施。最终重耳得以返国,重耳当政后励志强国,精心图治,福祉于民;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安定太平;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最终称霸了中原。
  • 别亏欠两不厌

    别亏欠两不厌

    人总会因年少不可得之物而困惑终身,我们不断努力奋斗,是想填满心中的缺憾……
  • 帝宠凤妻:爱妃,你别跑

    帝宠凤妻:爱妃,你别跑

    【新书:我的师父来了。请签收】凤后天降,命定人来临。前世为九重天神女,却以身赴轮回。三世的追溯,两世的不得善终,那么最后一世,结局又是如何?步步惊心为营,忆前尘往事。他前世为魔,甘愿为她颠覆乾坤,以伴她为己任。今世为帝,愿为她覆这天下,独许美人心。
  • 牧师救我

    牧师救我

    牧师这个职业,代表词总是与拯救和救赎有关。李洛就是一名牧师,在地球的时候是,在这个世界也是。不同的是。在地球上,他只需要拯救来忏悔的人们。但在这里,他需要拯救的是整个世界。跨越了无数纪元的希望之力所汇聚成的存在。现在,便要开始他的拯救世界之旅了。新书《秩序之城的黑猫校长》已发布。求支持!这本不会太监,大纲在这了,一定会写完。新书求支持啊啊啊!拜托了各位!这对我真的很重要!
  • 耍的就是剑

    耍的就是剑

    蛮荒圣教新教主上任,牵起了新一场风波;一直操纵全局的神秘势力蠢蠢欲动,叶岚,沈龙,尘悔三名当代高手齐聚蛮荒,大战蛮荒圣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五杂俎

    五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