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2100000014

第14章 营长

郭祥和杨雪,第二天中午赶到了西北闻名的古城咸阳。自从解放大西北以后,他们的军部就一直驻扎在这里。杨雪所在的军卫生部也驻在城里,郭祥的团队驻在城北,离城还有三四十里的路程。

他们下了车,在车站附近卖饸铬的小摊上胡乱吃了点东西,看见阅报栏下摩肩接踵挤了很多人。两个人挤进去一看,大吃一惊,报纸上的大标题是:“美国侵略军已越过三八线,正向北疯狂推进。”看报的人们在窃窃私议,脸上都带着一种忧虑的表情。

两个人无心细看,从人丛里挤了出来。郭祥扛扛杨雪的肩膀,低声地说:

“你瞅瞅,这回咱们俩赶回来,算闹对了!”

“可不,”杨雪也庆幸地说,“要呆在家,部队开走了都不知道。”

杨雪原定同郭祥一起到营里去看看老陆,然后再回卫生部去,这时她又改变了主意,不去了。郭祥劝她还是走一趟,杨雪摇摇头说:

“你快走吧,别给我出馊主意了!”

郭祥没有走出几步,她又喊住他:

“你等一等!给我捎个小条儿。”

说着,她掏出一个小本本儿,蹲下身子在膝头上写起来。写了不到几行,就哧楞撕下来,折叠好,交给郭祥,然后说:

“你可不许偷看,看了烂你的眼边儿!”

“那怕什么!”郭祥笑着说,“赶过年时候我再演傻小子,就省得化装了。”

郭祥装好信,就大步出了北关,沿着正北的大道走去。

咸阳城外,有不少秦汉时代的古冢,每一座都有一两丈高,一个一个像小圆山包似的坐落在原野上,上面长满了青草,给这座往昔繁华的旧都添了不少古意。这里比河北平原庄稼成熟得晚些,人们正在忙着秋收,田野里不时传来一两声秦腔的高亢的曲调。

郭祥走得很快,大约下午两点钟左右,已经赶到他们营连的所在地杨柳镇了。这是一座五六百户的乡村小镇,郭祥所在的三连就驻在村西头几十户低矮的农舍里。

郭祥一气赶了几十里路,并不觉累,还觉得能放开腿走走,比坐火车马车还要舒畅。他进得村来,远远就看见了自己连里的哨兵,心里说不出多么高兴,好像离开了多少日子似的。

他在门口,同哨兵热乎了好大一阵,才进了连部的院子。房东和部队都忙着秋收去了,院子里静悄悄的。郭祥往北房里一看,只有通讯员花正芳一个人迎着门静静地坐着,穿着白衬衣,在那里低着头做针线活呢。他的神态是那样专心,缝几针就停下来,察看一下针脚是否均匀,然后又接着缝下去。连长的到来,他仿佛一点都没有发觉。

这个花正芳,是全连中郭祥最喜爱的战士之一。他在战斗中极为勇猛、沉着,而平时却又腼腆得像个大姑娘似的,同人说话的时候,常常无缘无故地脸红。他又做得一手好针线活,人又长得十分漂亮,所以就得了一个“大闺女”的绰号。

郭祥见花正芳没有发现他,就故意放轻脚步,走到门边说:

“嗬,这是给谁纳袜底哪?”

“连长,你回来啦!”花正芳连忙站起身来,来不及敬礼,红着脸笑了一笑。“你瞧小牛那双袜子,简直没法补了,我想干脆给他换双底子!”

说着,他把针插起,连忙接过连长的东西,掂了掂,笑着说:

“这么沉!连长你给带来什么好吃的啦?”

“你瞅瞅!”郭祥笑着说。

花正芳一探手,抓出一大把红枣,放到嘴里吃了一个,说:“好甜哪!好几年没吃上咱们冀中的红枣了!”

“你给大伙分分!别叫小牛一个人抢了。”郭祥说。

花正芳跑出去拎了一大桶水来,郭祥在院子里拍打着身上的尘土,痛痛快快洗了一阵,一面说:

“最近有什么情况?”

“咱们种的棒子,可长得不错。这两天正突击秋收哩,连操课都停了。”

“我问的不是这个,”郭祥说,“形势方面有什么?”

“没有传达。光听说周总理有一个声明,说我们不能置之不理。”

“着哇!”郭祥笑着说,“这里面就有文章嘛!”接着他又叹口气说,“你也是个老兵了,什么事还要光听传达!你看后勤部门有什么动作?”

“你平常不是叫我们不要乱打听嘛!”花正芳望郭祥微微一笑。

郭祥也笑了。

“最近形势很紧张,”郭祥说,“你感觉到了没有?”

“怎么没有?”花正芳说,“房东老大伯前些时见了我就悄悄地问:老解放区都分地了,咱们这里啥时候分呀?现在也不问了,一天蔫不拉唧地没有精神……自从美国军队过了三八线,街上的东西价钱眼瞅着涨了很多。你瞅瞅,我买的这条毛巾,前些时才五毛,这几天就要一块,真把人气得……”花正芳这时脸又涨红了。“我看,他要真攻过来,我们就要顶住,再不然,我们就打台湾!”

郭祥很满意他的回答。接着又问了些别的情况,喝了两碗水,就站起身说:“我到营部见营长去。”

“你到营部怕找不见他。”花正芳一笑。

“他在哪里?”

“就在镇东头那座红大门里。人说是西安一个大皮毛商人的家。”

郭祥一惊,又问:

“他在那儿干什么?”

“大概快结婚了,”花正芳一笑,“正忙着布置新房哩!”

郭祥唔了一声,没有言语,接着整整军服,来到镇子东头。这里隔着一条河,对岸有好几十株大柳树。那座朱红大门就掩映在浓密的树阴里。

郭祥过了小桥,见大门虚掩着。推门进去,里面又是一重青瓦门楼,迎着门楼,是一座橘红色的油漆屏风。屏风上画着一棵古松、一个老寿星和两个献桃的童子。

郭祥刚要转过屏风,只听营长在里面说:

“潘先生,真是太麻烦您了!”

另外一个声音接道:

“哪里,哪里,营长你太见外了!”

郭祥转过屏风,看见一个肥墩墩的中年商人,正同一个通讯员把一架紫檀木镶嵌的大穿衣镜,从北房里搬出来,向西厢房走去。营长在西厢房的门口打着竹帘。郭祥见人们没有发现他,就乘机打量了一下这座院落。正面是一溜五间带走廊的高大北房,镶着大玻璃窗,垂着竹帘。两株很大的海棠树分列左右,结着红澄澄的果子。东西两厢房的门前,也各摆着两盆大夹竹桃。总之,在这个院子里,每一种大小摆设,都是二二编制,尽量让它成双成对,也许这里藏着主人的什么吉祥的意念。

穿衣镜抬到西厢房里去了。只听营长又说:

“潘先生,您真太热心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样地谢您!”

又听那位商人说:“陆营长,您说哪里话,咱们现在都是一家人嘛!您住到敝舍,就够我三生有幸了。再说,成亲这是终身大事,我就算帮你的忙,一辈子能有几回?”说过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又说:“你看这穿衣镜,摆在哪里好些?”

他们似乎正在那里考虑着。这时候,郭祥按照军人礼节,喊了一声报告,揭开帘子走了进去。这是个两明一暗的房间,有着雕花隔扇。那架穿衣镜还摆在当屋,看来正在等待着最适当的位置。

郭祥向营长行了一个军礼。

“哦,哦……”他点点头,神情有些漠然,仿佛他的思想还没有从什么地方收回来似的。但是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不够热情,连忙走上前来握住郭祥的手说:“你回来啦!”

那位潘先生随便看了郭祥一眼,并没有给予过多的注意。他还接续着刚才的话题说:

“这架穿衣镜太陈旧了,放到新房里实在不成体统。不过这镜子是法国玻璃,货色不错,新娘用用也还方便……营长,您住到咱家里,真是请都请不到,需用什么东西,您尽管说。看还需要些什么?”

“不用了,不用了。”营长不胜感谢地说。

那位潘先生似乎沉思了一阵,说:“你看那边床头上是不是还要摆一张茶几儿?”

“实在不用了!”营长又说。

“我看还是有个茶几好。”潘先生神情认真,说着,连忙挑起帘子,对着北房喊道:“老三!老三!你把那个黑漆茶几赶快腾出来给营长用!”

“哎,哎!”只听上房屋里娇滴滴的声音应了一声。

潘先生显然为这娇嫩轻妙的应和感到满意,接着又笑嘻嘻地说:

“营长,失陪!等茶几腾好,你就让他搬过来吧!”他指了一下那个通讯员,就走出去了,并没有看郭祥一眼。走到帘子外,又回过头说:“营长,什么时候,喜日子定了,早点告我,您这喜酒我是吃定了!哈哈哈……”说着,一摇一摆地踱回上房去了。

“不知是个什么混蛋玩艺儿!”郭祥望着他的背影暗暗地想。

只听营长感慨地说:

“你瞧,这新解放区的老乡,对待咱们多热情啊!”

说过,他沉吟了一会子,决定让通讯员把那架穿衣镜放到里间屋去。刚搬到里间屋,他左看右看,感到光线太暗,又改变了主意,让通讯员又搬出来,把它摆到外间屋的一个屋角里去了。这才满意地躺到一个帆布躺椅上,对通讯员嘱咐道:

“小张,我告诉你:我们住到这儿可要注意一些。这可不同一般老百姓家!对待房东必要的礼貌是不可少的!衣服鞋袜都要穿得像个样子。不要让人家笑话我们太土气了。去!你先把院子打扫一下!”

营长躺在躺椅上,正面对着穿衣镜,他不断打量着自己潇洒自若的仪容,露出悠然自得的微笑。

“郭祥,你瞅我这新房布置得怎么样?”

郭祥再次打量了一眼那紫檀木的八仙桌、太师椅、自鸣钟和墙上挂的一幅九美图,勉强笑了一笑,没有言语。

“你再到里面看看嘛!”营长又说。

郭祥掀起雪白的门帘,只见里面墙壁上糊着淡蓝色的花纸,一张有棚的雕花木床上,支着粉红色的绸帐。帐子里面摆着一对绣着喜鹊登枝的红缎子枕头。就是那一床绿不绿、黄不黄的粗布军被显得很不调和。

营长兴奋地走过来,扶着郭祥的肩头,再一次欣赏着未来的洞房的陈设。他还特意把那对大红缎子枕头,拿到郭祥面前说:

“这喜鹊登枝,绣得不坏吧!你估计得多少钱?”他没等郭祥回答,就兴奋地说,“其实并不贵!这是我到西安,从旧货摊上买的。可是你瞅瞅,谁也看不出来这是旧的!”

“就是这条花被单稍贵一些。”他放下枕头,把它摆正,又指着被单说,“其实,贵又能贵到哪里去?刚才潘先生的话说得不错,终身大事嘛,一辈子能有几回!”

他的眼睛望着那床黄不黄、绿不绿的旧军被,叹了口气:“就是这床被子太土气了。我已经对管理员说了,再到西安,买不起缎子的,就是麻葛的也换上一床!”

说过,又躺到躺椅上去了。

郭祥自进了这个院子,不知怎的,就有一种不舒服不自在的感觉,就像他小时候到谢家所产生的那种感觉似的。加上营长一个劲地说被子、枕头,心里就有些厌烦。但他一进门就暗暗警惕自己:绝不要嫉妒自己的战友,绝不要流露出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不满。因此,他在极力地压制着。

“营长,”他转换话题说,“最近,有什么情况吗?”

“什么情况?”营长反问。

“我说的是,部队有没有行动的消息?”

“你听到什么了?”营长望着他。

“我完全是瞎估计。”郭祥笑了一笑,接着说,“你看,美国人有没有可能打过来?另外,我们有没有可能去打台湾?”

“嗐!”营长笑了一笑,叹了口气,“你这个同志呀,我早说过,是个好同志,可就是太不老练,听见风就是雨!你就不想想,我们打了多少年了?我们哪个人身上不是钻了好几个眼眼?我们老解放区,就说咱们冀中吧,已经快成了女儿国了。我们的经济方面也非常困难。要不然的话,上级为什么叫咱们在这里搞生产呢?现在战争刚刚停下来,我看一时半时决不会再打。再说,再说……”

“现在的形势,确实很紧张。”郭祥打断营长的话。“这次我家去,谣言很多,乌龟王八都猖狂起来了。我们村的一个老地主,竟然敢跑到贫农家里把过去分了的东西抢回去……所以,所以……”

“所以你就沉不住气了。”营长笑了一笑,“这是很自然的。你分了他的东西,他心里怎么能够满意?当然,一有机会,他就想捣乱。你找几个民兵,把他捆住送县就是了。”

他凝视着郭祥,拍拍郭祥的膝盖,诚恳地说:

“郭祥呀,我劝过你多少次了,你一定要好好提高自己的文化!现在形势不同了。部队进了城,要搞正规化了。战争年代那一套,光凭冲一下子,已经吃不开了。每一个干部在训练部队上,都要真正有一套才行。不然的话,”他瞅瞅郭祥,“那胜任工作就是有困难的。有人埋怨说:‘现在不打仗了,咱们老粗吃不开了。’埋怨什么?你积极提高嘛!当然,也难免会有少数人被淘汰!……”

“淘汰了,我就回家种地去。”郭祥说。

“瞧,打中你的要害,你就不高兴了!”营长哈哈笑了一阵。

郭祥忽然想起,口袋里还装着杨雪一封信,就一边掏信,一边说:

“小杨随我一道回来了。”

“她在哪儿?”营长兴冲冲地问,“她怎么没来?”说着把信接过去,笑吟吟地端详了好一会子,才慢慢把信打开:

希荣同志:

你的身体好吧?工作顺利吧?我已经提前回来啦!因为这些日子形势很紧张,我怕部队有行动,把我丢了。

我走以前,你提出的那个问题,我没有意见。就按照你的意见办吧。但是假若部队有新的行动,我的意思是把那个日子推迟。我已经在火车上再三考虑过了。请不要生我的气。

小杨于咸阳车站

营长看着看着,眉头皱起来,刚才嘴边的笑意消失了。

“多幼稚!”他把信往桌上一掷,叹了口气。“整个形势不了解,又不多用脑筋分析,这怎么行!……我要亲自去给她打个电话。”说到这里,他隔着竹帘喊道:“通讯员!”

那个正在院子里扫地的通讯员应了一声。

“等会儿把那个茶几搬过来!然后把门锁上。我先回营部去了!”

郭祥随着营长走出门来,刚刚走到屏风跟前,只听后面一声又尖又怪的声音:

“送客!送客!”

郭祥回头一看,并没有人,原来是上房廊檐下两个绿毛鹦鹉的叫声。郭祥来的时候,竟然没有发现。他带着一身鸡皮疙瘩走出那个朱红大门。

穿过小桥,营长连招呼也没打,就急火火地往营部去了。郭祥不知怎的,心里怪不舒服,慢慢地向连部走着。走不多远,听见有人喊他。一看,原来是本连的司务长老模范。不管离多远,郭祥只要看见他那身破旧的军衣,略略驼背的身影,就知道是他。郭祥兴冲冲地赶上去,几乎要搂住他说:

“老模范!你在这儿干什么?”

“我在这儿等你哩!”

郭祥看见他破旧的军衣上满是尘土,膝头上补着两个大补钉,那双踢死牛的山鞋也张开了口儿,有些怜惜地说:

“你是才从地里回来吧?老模范!岁数不饶人呀,我看你也得注点意了!”

“不说这个!”老模范把头一摆,“我要找你谈谈。”

“咱们回去谈吧!”

“不,”他又把头一摆,“我马上还要到后勤开会。”

说过,他朝着村北的几棵大树走去。郭祥恭敬地跟在后面。

这老模范,名叫康保,原来是梅花渡一户大地主家的长工。前文已经交代,十三年前,当小嘎子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逃到梅花渡的时候,他就是小嘎子在井台上遇见的那个救命恩人。从那时起,郭祥就喊他“大叔”,实际上早已是父子般的感情。以后,康保参军去了,本来想把他带走,因为他年纪太小,部队没有收留。两年以后,郭祥参军当司号员,老康已经是机枪班长了。两个人在一个连里,老康还是像父亲一般地关心着他。那个时候,郭祥还叫他大叔呢。老康觉得既是参加了革命,在连队里叫“大叔”总是不够顺耳,就叫郭祥改了。郭祥就叫他“班长”,但有时仍不免冒出一两句“大叔”来。郭祥当班长的时候,老康因为负伤体弱,就调到伙房当了炊事班长。等到郭祥当了排长,还是照旧喊他“班长”;老康则一直喊他“嘎子”。可是后来郭祥当连长了,在全连面前“嘎子”这两个字就喊不出口了,又怕影响他的威信,也就叫起“连长”来。这时候,郭祥对老康的称呼却比较容易解决,因为老康无论战斗、工作,样样为人表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老模范”的名字就叫起来了,起初是全连、全营,后来是全团、全师,就是军首长也这样叫他。郭祥也就跟大伙一起喊他“老模范”。但是两个人不管彼此如何称呼,都可以使人体察到那种极其深厚的、无比关切的阶级感情。

老模范在前面走,回过头说:

“这次回去,家里怎么样?”

“我娘还好。我爹已经死了。”

“怎么死的?”

“谢家小子搞倒算死的,膛都开了。”

老模范站住脚步,半晌没有言语,又往前走。

两个人来到那几棵白杨树跟前坐下来。

“他们杀死我们多少人哪,”老模范把头一摆,“这仇没有个完!”他把他的一柞长的小烟管摸出来,拧了一锅烟。“可是有些人老是喊:革命成功了!成功了!该回家抱娃子去了!”

郭祥接过他的黑粗布烟荷包,倒了一些烟在自己的掌心里,一面问:

“出了什么事啦?”

“叫我看,有的人思想不稳定。”老模范说,“还有个老资格公开讲: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你说的是‘调皮骡子’吧?”

“还有谁?”老模范说,“自从开到这儿生产,他没干几天活。一下地,他就装病,还哼哼,一吃饭就是好几大碗。你给他谈话,他就说,生产?我还回家生产去哩!指导员批评了他一次,他干脆不起炕了。”

郭祥越听越沉不住气了,把腿一拍:

“哈哈,这样人连革命都不想干啦,你瞧,我得好好整整他!”

“你又来了!”老模范瞪了他一眼。“你可是在这方面犯过错误!”老模范这口气可不大像对待上级。

郭祥偏过头笑了一笑。

老模范掖上烟锅,在苍茫的暮色里站起身来。

“咱们的战士是好的;我看就是思想工作跟不上去。有人一天价盘算着结婚,什么工作也不往心里搁,就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形势!”说到这儿,他有些气忿,停了停,又说,“你要多经经心!不论什么问题,当干部的,总要在心里多走几个过儿。我怕你不了解情况,一回来又是和通讯员滚蛋子,打扑克,将来一打仗,这个连带不上去可就糟啦!”说着,他站起身来,踏着他那踢死牛的山鞋,走到坡岸下面去了。

天上已经升起一眉新月,郭祥向连队走去。他好几次回过头来,望了望那个略带驼背的身影……

同类推荐
  • 湖底女人

    湖底女人

    香水商金斯利一向招蜂引蝶的漂亮太太走了,她捎来一封要求离婚的电报,马洛受命追查。在香水商位于小鹿湖边的渡假小屋,马罗却意外发现:小屋跛脚管理员的金发老婆,竟然深埋在湖中……
  • 去冉庄看地道

    去冉庄看地道

    苏建设没时间琢磨老朱怪异的行为,他现在只是在想薛大夫,他清楚,他和薛大夫今后肯定不是朋友了,二十多年的友谊因为一个女人肯定要结束了。而这个女人余琼,还有他身后的那个男人周证券,却是这样不可思议,无论是与他们的接触还是来自老朱的介绍,都不可捉摸,搞不清楚他们说的话和做的事,是真还是假,他们的行为实在令人怀疑!苏建设在屋里像一头驴一样转着圈,想起这次去冉庄的纷乱之行,他在心里说,搞不准在余琼和他丈夫的背后还真有一条隐蔽的地道,而这条地道,说不定就是他们夫妇俩共同开挖呢……苏建设感到浑身发冷。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竟是薛大夫。苏建设拿手机的手都在颤抖,他搞不清楚薛大夫找他会说什么事,他也想不好是接还是不接。
  • 海洋大道谜事

    海洋大道谜事

    17岁的少年詹森·亨特差点被一辆奔驰卷入车轮下。车中跌出一位美貌女孩,询问他是否受伤。可还没等詹森作答,她又被拽进车里疾驰而去。詹森的直觉告诉他,女孩遇到麻烦了。第二天,詹森无意中在海洋大道69号的某扇窗后又见到了那名女孩,但当他想上门拜访时,却被告知并无此人。詹森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他叫上小伙伴马克和大卫,决心追查此事,却不想由此踏入了险境……该作品荣获南非2010年度Citizen/Pan麦克米伦青少年小说奖。
  • 出门在外

    出门在外

    上班时,郑平接到一个电话,是老家父亲打来的。父亲说,你结婚时借的一笔钱,人家来要了。家里一时没有,只能打电话给你,想想办法,能否立即汇过来?郑平拿着话筒愣了许久,才含糊其词地答应了父亲。郑平高中毕业,做了两年代课教师,后一直在乡广播站工作。其间,又自考了文科十几门专业,成绩门门优异。去年下半年,乡政府机构改革,人员精简,一时弄得风吹草动,人心惶惶。你找关系,他跑门路,都恋着窝不放手。郑平没什么靠山,两眼一抹黑;再之,他又是聘用人员,没有正式编制,自然就被刷下来了。正当他为今后的出路愁虑不堪时,年初,市广播电台招聘采编人员。
  • 旧爱与回忆

    旧爱与回忆

    小说以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的深圳为故事发生地,主人公田欢欢是一个喜欢幻想,对生活和爱情充满渴望的女孩,为了追寻生活和情感南下深圳。小说以南方女孩田欢欢的情感和生活经历为主线,描叙了田欢欢自中学、大学以至步入社会后,因为家庭、城市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情感、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小说反映都市青春男女对生活,对爱与性的体验与认识。
热门推荐
  • 雪中悍刀行7:白发舞太安

    雪中悍刀行7:白发舞太安

    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北凉草包世子横空逆袭,一刀将这世俗捅了个透!奇异人物,奇幻场景,颠覆传统,荡气回肠,组成不一样的鲜活历史,不一样的瑰丽江湖!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The Georgics

    The Georg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sd之阿拉德冒险回忆录

    Gsd之阿拉德冒险回忆录

    “你想要听我的过去?我的过去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你还要听吗?”鬼剑士看着坐在街角的老人,看着他失明的双眼以及满身的伤疤,充满向往的点了点头。老人仿佛注意到鬼剑士的目光,摸了摸被皮带覆盖的双眼,仰望着蔚蓝的天空自言自语道:“那得从那只哥布林说起……”
  • 快穿攻略之执子之手呵

    快穿攻略之执子之手呵

    我的心,在很久很久以前便丢了,因为你把它扔了。“你问我什么时候不爱你”我想大概是你杀了我的时候吧!毕竟你那么恨我。魂飞魄散时,终于我第一个想的人不是你,今后便两不相欠了吧当你涅灭自己的魂魄,撕破时空来寻我的魂魄,我一点都不感动,心里连一丝波澜都没有,
  •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好素质:好父母 教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能力比分数重要;智慧做事的能力;高效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等。
  • 1931·寻牛记

    1931·寻牛记

    其实,我二十一岁那年,是个不明事理的混蛋。不客气地讲,这样说也说轻了,不妨直接些——就是个流氓。比如那一年正月,我敲开了一家的大门,把一筐粪便扔了进去。原因很简单,那家的男主人不许他的女儿和我谈恋爱。这种行为和1931年的山本一郎颇有些相似,略有不同的是,我是中国人,扔的只是一筐粪便,脏了人家的宅院而已。而他则是日本人,扔的是一支火把,要了人家老少的性命。1931年的山本一郎也是二十一岁,和我同在一个城市,这座城市叫辽阳,位于辽宁东部的一个小城。城虽小,历史却长,史学家考证它已经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
  • 不畏列强勇捍主权的外交家曾纪泽

    不畏列强勇捍主权的外交家曾纪泽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突破平凡:改变命运的9项砺炼

    突破平凡:改变命运的9项砺炼

    成为命运的主人,最佳的激励方式,掌握选择的权利,勇于尝试失败,决不接受“不”,坦然面对嘲笑,敢于争取,拥有百折不挠的心,重新塑造自我。做自我竞争的赢家,从内心改变自我,关心自我成长不断修正自我,挖掘自己的金矿,重新改造你的个性,给自己的人生找准定位,以低姿态获大成就,从小处改变自我。
  • 不明所以来到异世界

    不明所以来到异世界

    女孩是全种族的公敌,少年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意外的相遇,命运的重叠,一个接一个真相的揭露,少年如何选择。“向这所有种族,成为正义的伙伴;还是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女孩,背弃全世界。”“如果这个正义要用女孩的生命来换取,我选择背弃全世界。”
  • 我的闹心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闹心老妈(老妈真烦)

    最近,老妈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林呱呱,你真不叫人省心啊!”我特想知道自己怎么不让她省心了。经过悄悄观察和琢磨,我发现老妈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不是担心我被人骗走了,就是担心我变成了坏孩子;不是担心我不会过马路,就是担心我的成绩不拔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