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6500000019

第19章 漂泊西南时期(760—770)(2)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此句紧接上句,正是“贾客船”扰乱了他的平静,使他想起北上长安,东下洛阳,重返故里的“长路”,那里有他日夜思念的弟妹,然而剑门失守,归路断绝。剑阁,指四川北部剑门关一带。“悲剑阁”正是为剑阁难行而悲。诗人在怅惘痛苦中仰头看见白云,不禁发出一声痴问:“片云何意傍琴台?”片云:作者自喻。琴台:在浣花溪北,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之处,此代指成都。意为自己如浮云般漂泊、滞留蜀中又是何意?这一句借云傍琴台来设问,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无须回答,便见出诗人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东郡:指京东诸郡,公元759年3月,邺城失利,9月,叛军复陷东都洛阳。城阙:指成都。当时成都称南京。画角:饰有彩绘的号角,声音高亢悲凉,为军中所用。尾联二句,传达出诗人的哀愁伤感。去岁洛阳再度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着战乱的危机,听萧瑟秋风中城头传来的画角声,多么凄切悲凉!全诗以哀音作结,余味无穷。

【经典品评】

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如在目前”是实象,“见于言外”是虚象。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引发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

诗的前四句写景,笔触疏淡,意象纷纭:篱边、柴门、澄潭、返照、野老、渔人、贾客等,画出了一幅有着鲜明质感的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诗人似陶醉其中,物我两忘。如王国维所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后四句转入抒情,进入了“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意象有长路、剑阁、片云、琴台、东郡、城阙、画角等,我们可从这变幻的意象中,感受到诗人的哀伤,想像出一位颠沛流离、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长路”和“片云”,含有暗示和象征意味,寄寓着诗人浮云般漂泊和在人生之路上下求索的内涵。

读完全诗,我们才真正理解了诗人在前半首诗中表现出来的闲适和超脱只是表面现象,诗人的内心深处潜藏着的是忧国忧民的痛苦潜流。两种境界互相对比映衬,使人感受到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导读】

杜甫定居成都期间,结识了四川著名山水画家王宰,应约于上元元年(760)作了这首题画诗。王的原作并未传世,但由于杜甫的神来之笔,使后人仿佛亲见了这幅气势恢弘的山水图。诗中所表达的创作观点也给人以启迪。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

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详解详析】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能事:所擅长之事,这里指绘画。这几句是说画家王宰认真的创作态度,十天画一条水,五天画一块石,正因为不受催逼,从容作画,才能留下真正的艺术品。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昆仑,传说中西方的神山。方壶,神话中的三座东海仙山之一。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极西的昆仑和极东的方壶,都在画中巍峨高耸,连绵错综,可见画面之辽远开阔,气韵生动。这是诗人观看画家挂在白墙上的画时产生的审美感受。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巴陵:旧县名。传说后羿斩巴蛇于洞庭,尸骨积如丘陵,故名。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东。赤岸:地名,一说在今江苏六合县东。汉枚乘《七发》:“凌赤岸,答扶桑。”这里是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这句是说图中的江水从洞庭湖一直流向日本东部海面,赤岸的水与银河相通,水天一色,这是形容其一泻千里,波澜壮阔之美。句中的三个地名是泛指,是艺术上的夸张。“中有云气随飞龙”句,语意出自《庄子·逍遥游》:“姑射山有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里指画面上云气迷漫,飘忽飞动之态。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这二句是形容风大,波涛汹涌,山中林木被吹得俯伏,船工和渔夫到水边来躲避风浪。浦溆:水边。亚:俯、伏。一个“亚”字,将大风的威力表现得活灵活现,使整个画面神韵飞动。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赞画家尤其擅长展现高远气势,古人无与伦比,咫尺的画面上便可展现万里之外的景物。远势,指绘画中的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背景。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并州:地名。唐开元中为太原府,州治在今太原市,以产优质剪刀著称,故有“并州剪”之说。吴淞:水名,又称苏州河,黄浦江的支流。这句是赞叹:画家从哪里弄来并州的快剪刀?剪来了吴淞的半江水放到了画面上!

【经典品评】

诗的前四句赞扬画家王宰创作态度的一丝不苟。说明真正的艺术创造不能受时间的催迫,仓促草率,难出佳作。只有从容不迫,意兴所到,才能留下真实的笔迹于人间。杜甫的这种创作观点在今天看来也仍是真知灼见。中间五句,杜甫从仄声韵转押平声东、钟韵,笔墨酣畅淋漓。诗人高度评价了王宰山水图在构图布局、视觉效果等方面的高超技法,在尺幅之间表现了万里景象。“咫尺应须论万里”,是诗人对山水画特点的高度精炼的概括,富有美学意义。结尾两句用典。相传晋人索靖观赏顾恺之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淞江半幅练纹归去。”(见明王嗣爽《杜臆》注引邵宝之说)杜甫在这里以索靖自此,将王宰画和顾恺之画相提并论,赞扬昆仑方壶图的巨大艺术魅力,写得含蓄简练。

这首诗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令人分不清是诗为画添彩还是画使诗增色,可谓天衣无缝。杜甫的题画诗历来为人所称道,读此诗更觉名不虚传。

南邻

【导读】

此诗当作于上元元年(760),杜甫寓居成都草堂。诗中所写南邻是一位隐士,家贫而好客。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详解详析】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锦里:成都的别名。乌角巾:古代隐士所戴的一种黑色头巾。这里是说南邻的锦里先生戴着黑头巾,他家的园子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熟了。“未全贫”,是指家境不富裕。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食:饲养。有客人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可见其好客;阶前啄食的鸟雀,见人来也不惊飞,说明平时常有人来,无人去惊扰它们。这气氛是多么和谐、宁静!上半首如同一幅形神兼备的写意画,将主人的安贫乐道、热情好客的性格都描绘出来了。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下半首转写野外。野航:农家小船。秋水初涨,小船刚好可放下两三个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白沙、翠竹、夕阳,点染出江村清幽的意境。主人送客到柴门时,新月初上,说明主人殷勤接待,客人竟日淹留,令人体会到分手时的恋恋不舍。

【经典品评】

从轻松愉快的描述中,可看出诗人对南邻这种安贫若素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和对其恬淡高洁的人格的尊重。杜甫用两幅画面组成了一首诗,上半部画得是山庄访隐,下半部画得是江村送别,两幅画都意境清幽,使人如同亲临其境。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

【导读】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深秋,时杜甫在成都。韩十四:名不详,十四可能是他的排行。从诗中看,似是杜甫的同乡。此诗为诗人在蜀州白马江畔送别他赴江东探亲时所写。省觐:看望父母,探亲。诗歌在离情别意中流露出忧心国难的浩茫心事。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详解详析】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老莱衣:传说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诗发端便以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的美谈,感叹在干戈遍地的今天,这样的事已经很难找到。从侧面点出了诗题“省觐”的背景:安史之乱未平,开元盛世一去不返,“万事非”三字,概括了多少人世沧桑的辛酸叹息。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送友人探亲,勾起诗人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在动乱中,诗人与弟妹长期离散,生死未卜,有家等于“无家”!韩十四与父母分手也很久了,也不知家中情况,所以诗人用了一个探问句,表示真挚的关切。庭闱:父母所居之处。这里代指父母。此联为前后相生的流水对,从自己的“无家寻弟妹”,引出对方的“何处访庭闱”,宾主分明,寄慨遥深,有一气流贯之妙。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峡下有黄牛滩。是韩十四此行要经过的地方。白马江:在蜀州(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即杜甫送韩十四乘船的送别之地。这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伫立在白马江头,目送友人登船解缆远去,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不禁凝想入神,耳际似闻黄牛滩的流水声。一个“静”字,越发衬出了汩汩滩声。而当幻觉消失,诗人才发现自己依然站在二人分手的白马江边,树影稀疏,江水寒冷,一种孤独感蓦然袭来。两句一纵一收,更觉别绪绵绵。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分手不必过于伤感,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话虽如此,只怕难以实现同返故乡之愿啊。从这里可看出,韩十四与杜甫可能是同乡,诗人盼望他日和友人能在故乡重逢,但世事茫茫,谁能说得清呢?“犹恐”二字,露出诗人内心的隐忧,诗就在这欲尽不尽的情意中结束,余音袅袅,耐人咀嚼。

【经典品评】

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诗,但没有一般送别诗的凄戚气氛,而是不落窠臼。用苍劲的笔力来表现心中的郁结,将个人遭际、离情别绪包容在国难民忧的时代大背景中,意境深沉,语词委婉,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恨别

【导读】

此诗为上元元年(760)在成都所作。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之情。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详解详析】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首联从离家之远、战乱之长写别恨之深。“四千里”,是恨离家之远;“五六年”,是伤战乱日久。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离别了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经过了五六个年头。数量词的运用,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困苦经历,紧扣诗题“恨别”,点明了思家、忧国的题旨。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颔联写诗人流落蜀中、老而不得归之痛。“草木变衰”,语出自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同时也指诗人当年来到成都时正是草木变衰的冬季。剑外:剑门以南,指蜀地。由于“兵戈阻绝”,诗人无法重返故土,眼看要老死于锦江边了。一个“老”字,蕴含了不尽的悲凉。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颈联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个弟弟,三个散落异地。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愁思难寐,踟蹰于清宵;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坐卧不宁,正形象地说明了怀念亲人的焦虑,突出了题意“恨别”。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司徒:指检校司徒李光弼。据《资治通鉴》载:上元元年三月,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斩首千五百余级。尾联是诗人听到唐军连传捷报,喜不自胜,急盼官兵破幽燕、平叛乱。全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境界开阔。

【经典品评】

这首七律语言简朴优美,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特别是颈联,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不直接写忧伤,却比抽象的词语更胜一筹,诗味隽永含蓄,富有情致,艺术上别具特色。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集》)全诗情真语挚,沉郁顿挫,值得反复吟味。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导读】

裴迪,关中(今陕西)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此诗当作于上元元年(760)冬。杜甫于这年秋曾与裴迪同游新津寺并有诗作。岁暮,裴迪写了一首《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寄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写此诗作答。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详解详析】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盛开而诗兴大发,写出了动人的诗篇,如当年何逊在扬州的咏梅诗那样好。何逊:南朝梁代的诗人。杜甫在这里将其与何逊相比,是表示赞美裴迪咏早梅的诗写得好。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此时只要看到飞雪就会引起对故人的思念,何况你适逢春天送客,又哪能不想起我思念我?这是想像故人对自己的思忆,表达朋友之间的心心相印之情。当时正值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流落蜀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惜之情,弥足珍贵。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古人常折梅相赠表达友情。这里是说:幸亏你没有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看见折梅会感叹岁月无情、老之将至,更会乡愁缭乱、感慨万千的。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大概裴诗中有叹惜不能赠梅之意吧,诗人在这里恳切地告诉友人,不必以此而不安和抱歉,在我家草堂门前的浣花溪边,也有一株梅树,那一树开放的梅花啊,好像朝朝暮暮在催人老去,将我的头发都催白了。其实诗人想说的是: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愁,是老去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更是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啊。

【经典品评】

本诗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写“忆”,答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写“愁”,抒发自己的感时伤怀。此诗重在抒情,并不在咏物,但却因其构思独特、韵味悠长而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九引)。诗歌以写情为第一要义,咏物诗也须物中见情。这首诗以谈话的口吻,语言浅白但感情深挚,如与友人在推心置腹地交谈,“直而实曲,朴而实秀”。“篇中无一字不言梅,无一字是言梅,曲折如意,往复尽情,笔力横绝千古”(清人黄生语)。读之令人荡气回肠,难怪受到后人的推崇。

后游

【导读】

同类推荐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 灵海潮汐

    灵海潮汐

    本书为庐隐小说集,收录的作品主要有:父亲、幽弦、胜利以后、秦教授的失败、寄天涯一孤鸿、灵海潮汐致梅姊、寂寞、蓝田的忏悔录、何处是归程、雨夜、云萝姑娘。
  • 美人的底气

    美人的底气

    《美人的底气》记录了一些女子的人生故事。她们平凡如你我,也都曾在生活和自以为的幸福里耽搁。她们也有迷茫、痛苦和绝望,只是生活和情爱的纠葛,将她们淬炼得更加美丽、有底气。当撞见老公出轨,婉没有大吵大闹,也没选择离婚,而是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重新发现内心所向……蓉,在经历了爱情、婚姻之后,终于不再为了让别人满意而将自己塞入既定的模式,勇敢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一个女人最大的安全感,就是源于内心的底气,这股气势能给你太多笃定,远比财富或男人更让你安心。
  •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想好好与这个世界相处,却总感孤独。想找个人好好的爱,却又怕被辜负。如果你遇到我,请一定不要走开,因为我怕来生,再无缘与你相见……此书所写,皆是关于深爱。一个人孤独的单恋,或者,两个人疼痛的相守。或许世间,永远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生,可让我们安放爱情。但历经伤痛,却还是可以微笑面对,那曾经被人辜负的一程时光,和深藏在心、不再回来的爱人。
  •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近四十年从事专业文学编辑、阅读、评论生涯以来,关于世界文学的心血结晶。汪兆骞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评论与创作的角度,以人性、历史及美学的眼光,为我们精心解读从1901年以来的一百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经典代表作,全面呈现百年来世界文学金字塔顶部的辉煌与璀璨。他们为什么会获奖?他们的作品何以成为经典?他们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是如何生活和创作的?一本书读懂一百多年来一百多部世界文学经典,了解一百多位文学大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他们是——泰戈尔、罗曼·罗兰、叶芝、萧伯纳、托马斯·曼、尤金·奥尼尔、赛珍珠、赫尔曼·黑塞、纪德、艾略特、福克纳、海明威、加缪、帕斯捷尔纳克、萨特、肖洛霍夫、川端康成、贝克特、索尔仁尼琴、聂鲁达、马尔克斯、威廉·戈尔丁、大江健三郎、辛波丝卡、若泽·萨拉马戈、君特·格拉斯、奈保尔、库切、奥罕·帕慕克、赫塔·米勒、略萨、莫言、阿列克谢耶维奇、鲍勃·迪伦、石黑一雄……
热门推荐
  • 穿越妖女遇帝王

    穿越妖女遇帝王

    三国乱世谁与争锋,传说娶‘月’姓妖女者得天下。艺术学院,音乐系,刚毕业的高材生岳欣,在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天,为了救同学,被突然逆向行驶来的车辆碾压而亡。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的岳欣,却发现自己狗血的穿越了,成为高门富户中的千金小姐——周惜惜。正奇怪于为什么,这家小姐好好的千金小姐不当,非要寻死觅活的玩上吊。逃,逃不掉,求救,没有认识人。虽然亲娘再三担保说有人会保其周全,可是花轿都迎门了,那个人在哪里?这不是坑人么!还好在最后时刻,那个人终于出现了,不但救了命还说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你不叫周惜惜,你姓月,叫月惜,是月家这一代唯一的一个女儿。”我的天!这天下有几个姓月的女子?难道我就是那个传说中得天下必娶的‘月’姓妖女?本文一对一,皇后@女强@腹黑@恶搞@宠文,由此嗜好的妹妹必备首选!
  • 直到寂寞碎落成海

    直到寂寞碎落成海

    爱情这种东西带着艳丽的毒,林蔻生中了毒,邵城昔染了剧毒,楚南远时常毒瘾发作。有生之年,无人幸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月琬归乔

    明月琬归乔

    红尘事,几时休,念念不相忘,欲语泪先流。多别离,长相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素菜菜谱(美食与保健)

    素菜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九夜杀

    九夜杀

    辉煌的地下神殿的中心,悬浮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冰棺,九条冰晶锁链汇聚无尽神力死死钉在棺材上。一个看来二十来岁的黑发青年静静地躺在棺材之中,一身胜雪的白衣,却有一柄光辉内蕴的墨色神剑携无尽封印之力贯穿了他的心脏,只是没有一丝鲜血流出。英雄悲歌,红颜柔情,对那命运的不屈,对那天地的抗争,是顺应天道而永生,还是违逆天命而沉沦……也许,天道虚幻,唯我心永恒。
  • 随行星辰

    随行星辰

    “你不属于这片星空。”神明站在至高处俯视他,他却看不到他们具体所在的位置。“为什么?”与众神猜测的一样,他只是冷冷地站在下位,毫无一丝波动,这般冷静,就像现在他们判处的不是他。可是任他的声音在星空里徘徊不去,依旧没有上位神明回答他。
  • 暗黑者四部曲(全4册)

    暗黑者四部曲(全4册)

    郭京飞主演系列网剧《暗黑者》原著小说,中国高智商犯罪小说扛鼎之作。企鹅兰登天价购买英文版权,继《三体》之后再掀海外阅读热潮。要战胜毫无破绽的高智商杀手,你只有比他更疯狂!凡收到“死亡通知单”的人,都将按预告日期,被神秘杀手残忍杀害。即使受害人报警,警方严密布下天罗地网,并对受害人进行贴身保护,神秘杀手照样能在重重埋伏之下,不费吹灰之力将对方手刃。所有的杀戮都在警方的眼皮底下发生,警方的每一次抓捕行动都以失败告终。而神秘杀手的真实身份却无人知晓,警方的每一次布局都在他的算计之内,这是一场智商的较量。看似完美无缺的作案手法,是否存在破解的蛛丝马迹?所有逃脱法律制裁的罪人,都将接受神秘杀手Eumenides的惩罚。而这个背弃了法律的男人,他绝不会让自己再接受法律的审判……
  • 鸳鸯玉佩之前世今生

    鸳鸯玉佩之前世今生

    这不是一部重生剧,只是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还原一段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民国初期,富家少爷李文天与贴身丫头陈小寒相恋受阻,为追求婚姻自由,这对恋人开始了艰难的爱情保卫战,为此文天不惜与父亲断绝父子亲情,远走高飞。然而,这仅是开始,一路却充满了太多变数……历经坎坷,演绎着一幕幕荡气回肠的挚爱深情,可谁也没想到,这最后的结局竟是……
  • 赠山中老人

    赠山中老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