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300000007

第7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3)

(四)反光部分

反光属于暗面部分,较暗面稍亮,它的色彩倾向更多地反映环境色。在同样的环境中,物体本身越亮,环境色的影响越强,物体本身越暗,环境色的影响越弱。

(五)明暗交界线

阴暗交界线既受不到光源色的照射,也接受不到环境色的反光,因此明度、纯度最低,是非常低明度和低纯度的固有色。

(六)高光面

高光面,或叫高光点,是质地光滑物体受光部分中最亮的部分。其色彩基本上是明度较高的光源色,几乎完全丧失了固有色。如果物体的质地不很光滑,则高光面的色彩呈现为明度略低的光源色与微量固有色的混合。

(七)投影

投影是物体的影子,它的色彩,是投影面的固有色与投影面所受反光的环境色的混合,明度与纯度都很低。

归纳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物象受光面的颜色,是光源色与固有色的混合;明暗交界线的颜色基本是降低了明度与纯度的固有色;高光面基本上是明度较高的光源色;背光部分的颜色则是环境色与固有色的混合。

但是这种颜色之间的混合又十分复杂,它不是环境色与固有色的直接混合,而是一种明度与纯度不断变化着的混合,而且环境色与固有色混合的比例也十分复杂,其中哪一种为主,取决于光源色的明度和纯度、环境色的明度与纯度、光源和反光光线的直射与测射的程度、物象固有色的明度与纯度以及物象质地的反光性能等等。

二、色彩的纯度变化

色彩的纯度能够引起视觉上的扩张性或收缩,前者指纯度高的色彩,以其明亮、醒目的张力显示出扩张的意味;后者指纯度低的色彩,由于波长短,脉冲弱,刺激性小,因此产生收缩之感。色彩纯度的这些基本属性已在生理和心理学者那里得到实证性结论,而重要的是在绘画过程中如何按照这个原理找到有效的运作方法,掌握色彩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一般我们将红、黄、蓝界定为三原色,其纯度相对较高,色彩性能也较为稳定,在色彩调配过程中被认定为是其他颜色的母色;而橙、绿、紫为间色,是通过三原色两两混合调成的色,因其纯度的降低,其夺目程度自然要略弱于原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原色色彩感强,间色色彩感弱,以此类推,色彩的纯度变化序列是原色与其他色按不同比例混合产生的结果。然而,这仅仅是从色彩混合的角度对纯度概念的一种界定,在写生绘画中遇到的情况远比这一界定的情况复杂得多。例如,我们常常根据描画的需要对颜色进行提纯或减纯,提高或降低对象固有色的色相属性与彩度值,进而增加环境、光源等外部色相的权重。

这说明在观察客观物象的过程中,对色彩纯度的视觉感知,并非取决于它是原色还是间色等概念赋予的绝对标准。由于物象表面所呈现的色彩,受光源、环境以及观测距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即使物象本身的色彩是纯正的,也往往与实际看到的色彩纯度并不一定一致,甚至连色彩倾向也会发生变化。正如一块红色在阳光、天光或灯光下会出现不同偏色的道理一样,它的纯度肯定也会发生变化。绘画过程不同于摄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范围内的视觉体验,视觉对象存在于不断流变的外部环境中的,这就使得色彩的属性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色彩的明度和色相上说,色彩在强光或弱光照射下,它的明度会提高或者降低,色相会在同类色的范围中游离,但是它的纯度决不会提高而只会降低。当光线变成极强或者极弱时,明度会大幅度提高或者降低,色相则有可能改变倾向,此时它的纯度几乎接近或等于零。另外,我们知道物体暗部色彩的纯度比亮部要低,但不能以这个概念去概念化地处理物体所有情况下的暗部色彩。因为暗部往往受到环境反光的影响,反光的强弱不仅影响到暗部的色相,同样也影响到暗部的纯度。特别是那些表面质感光滑、通透的物体,暗部色彩比概念中的纯度要高。

色彩的纯度除本身根据含灰量的多少产生变化外,还极易影响周边颜色或受其他颜色的影响。换言之,既要掌握好纯色量的控制,又要考虑它与周边乃至整个画面的对比关系。富有经验的画家对于色彩的纯度的把握往往在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例如,可能仅仅局限于小的面积上,起到画龙点睛和提领全局的作用;还可能是大面积运用,与色相和明度共同协调地组成较高纯度的画面;再可能是根据周边以及整体画面的其他颜色来确定纯度的高低,就是说不仅仅依赖颜色本身的纯度,而是通过对比来把握。

为什么一些画面使用鲜艳、热烈的色彩有的显得舒服,而有的显得火气?另一些灰调子画面有的看上去显得优雅、沉着而不失响亮的色感,而有的看上去显得粉、脏、单调、沉闷?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在他的《色彩入门》一书中写道:”经验使我们知道,不同色彩的某些结合使人愉快,另一些则使人不愉快或使人全然无感觉。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什么东西决定效果?回答是:在使人愉快的色彩中间自有某种有规律的、有秩序的相互关系可寻。缺少了这个,其效果就会使人不愉快或使人全然无感觉。效果使人愉快的色彩组合,我们就称之为和谐。因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假定:和谐=秩序。”由此可见,同样使用较高纯度的色彩显示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原因在于色彩搭配是否合理,就像威廉·奥斯特瓦尔德说的那样是否使色彩的纯度处理符合画面和谐的秩序。如果提高画面整体上的纯度,色彩之间不可缺少过渡和呼应,反之层次单调就会造成火气、生涩的感觉。所谓灰调子的画面不失响亮的色感,恰恰是注意了色彩层次的变化,注重表现色彩间微妙的差别,准确地运用各种灰色调纯度的对比,所以使得灰调不灰否则就会出现粉、脏、单调、沉闷的效果。

在绘画过程中,我们注意色彩纯度的变化,应主动地调动视觉因素,重视直觉对客观现象反映的作用,由此积累视觉经验,增强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同时把握色彩纯度变化的规律,要与色彩的其他两个要素结合起来一并认识,因为客观的色彩描绘更重要的是依据现实中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

三、色彩的冷暖变化

自然界的色彩尽管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它不是不可捉摸,而是按一定的规律存在和变化着的。所以研究色彩的冷暖变化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前面讲述”色彩的性能”时我们已做过解释,孤立地谈论色彩的冷暖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一块颜色可能是冷色,也可能是暖色,这取决于它们是同更暖还是同更冷的颜色相对比。就是说色彩的冷与暖都是相对的,只有在相互间的对比中才能发现它们自身的特征。同一种颜色,由于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所呈现的冷暖变化就不同。例如,一块灰色分别置入红、蓝两块背景中,它们给人们的冷暖感受就大不相同,在红背景中显暖,在蓝背景中则显冷。当然,识别与把握色彩的冷暖关系并不都像这样的例子如此简单,在变幻无穷的色彩系统中,一切冷暖的变化都非常的微妙,只能通过对比才能认清这些细微的变化。在实践中你会发现,多数情况下色彩的冷暖关系往往是相互依附、相互补充的。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冷中见暖、暖中带冷的画面,这里既包含明暗关系相互穿插的因素,又包含物象色相丰富以及固有色变化等因素。如何理解这种色彩冷暖关系错综复杂的画面,当你面对这种色彩关系进行写生时如何进行组织和把握,做到画面色彩冷暖关系丰富、有序而合理、纷呈而不乱,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学会造型艺术特有的观察方式,不断积累视觉经验,在绘画实践中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力。

就色彩冷暖变化的一般规律而言,光源色的冷暖对自然界色彩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色光线照射下的一般规律为:

一、在冷光源下亮部色彩偏冷,暗部色彩就偏暖,反之亦然;二、阳光下的物象,受光部偏暖,背光部偏冷。有天光色影响的部位有蓝灰或蓝紫的色味;三、如果色光的冷暖不明显,可以根据冷暖色光的强弱进行区分。一般情况下,早晨和傍晚的日光、灯光、火光等为暖色,中午的阳光、天光、白炽灯光等为冷光;四、光源色引起环境色的变化,呈现的色彩冷暖变化是多样的。例如一个室内虽不受阳光直射,但窗外有一面受光的红墙,它的反射光超过天光强度的话,就使光源色变成了带红味的暖光;又如有的室内有阳光照射,但写生物则放在不受光处,其光源色可能受墙壁反光的影响,此时环境色就变成了光源色;再如暖光源下暗部色一般偏冷,若旁边有较强的暖色反光的话,其暗部也会偏暖。总之,受光与背光部之间确实有冷暖色对比现象存在,了解这条变化规律能有助于整体色彩的判断和掌握,而具体上色还须从客观的立场出发,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如果把规律作为一种死板的公式则会造成偏差。

色彩的冷暖变化不仅与光源色有关,而且还与色彩与视点的距离相关。其基本规律包括:

(一)同一种色在不同的距离内色彩感觉有强弱的差别。不同的色在等距离的情况下也有强弱差别。如各种色块离视点越近色感越强,越远则越弱,最远处呈蓝、紫灰色。

(二)色块的面积明度相同、距离相等,暖的颜色比冷的原色强,纯度高的比低的强。

(三)近景相对地偏暖,远景倾向于冷。

(四)近景的色彩饱和鲜明,距离越远纯度越低而趋冷灰色。

(五)近景明度对比大,层次丰富,体积感强,远景则变弱。远处的亮色明度变弱,而深色反而相对地变浅。

上述规律涉及色彩的空间透视问题,反映出色彩的透视变化规律。尤其是画风景写生,因为空间距离深远开阔,这种色彩透视变化的规律就格外突出,形成的色彩冷暖变化也显而易见。造成色彩空间透视的原因,首先是大气层本身并非绝对透明,而是由水气、尘埃及其他微物的混合体。这些物质对阳光能起折射作用而使波长短的蓝、绿、紫色光漫射于空中,就使大气层带有冷色倾向。所以使远景物像的色彩带蓝灰味。

对于学习绘画的人来说,从理论上来了解色彩的偶然性是有必要的,但在实际绘画创作过程中,我们感到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对于色彩冷暖性质的认识,只靠字面上的理解显然还不够,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观察、比较以及实践中不断地验证色彩冷暖概念的理论,这样才能使认识逐渐地深化与完善。伊顿在研究色彩的冷暖关系时,曾将冷暖的特性与若干相对应的术语联系起来进行表述,如:

冷暖/阴影阳光/透明不透明/镇静刺激/稀薄浓厚/流动固定/远近/轻重/湿干。他的这种研究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说明对于色彩关系的研究应以理论联系的原则为基础,不能只拘泥于书本教条,要学会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善于根据基本原理举一反三地认识现象总结规律。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和运用规律,提高色彩对比的表现力,提高对画面的色彩调度能力,使画面的整体达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效果。

思考与练习:

一、对色彩如何进行分类?并按类别的范畴准确表述相关概念。

二、色彩明度变化的自律特征是什么?明度在色彩表现中有哪些作用?

三、色彩纯度变化对色彩的明度、色相、冷暖会产生哪些影响?

四、如何理解色彩冷暖关系的相对性?

同类推荐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环境艺术纵横谈

    环境艺术纵横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经营,环境艺术是什么?本书将为你揭示环境艺术。
  • 恋上一座城

    恋上一座城

    本书是林徽因的建筑学论著,着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本书内容包括:《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故宫三大殿》《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清式营造则例〉绪论》《平郊建筑杂录》《平郊建筑杂录(续》《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等数十篇作品。
  • 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是部对华语电影明星进行个案研究的明显分析著作。书中梳理精选了当代两岸三地华语电影明星,并对其电影、表演方式、人物性格,尤其是在艺术或学术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影片,进行了全面、深入、专业的评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共包含关于当代著名华语电影人物的专论21篇,它们先后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和书籍之中,时间2001至2009年。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热门推荐
  • 馨云传

    馨云传

    错过了前世今生,只为超脱为仙。可是,当我真的达成夙愿,你却已经不在我身边。我成了仙,你化为无。如此,这仙不做也罢!沈梦馨穿越了,本以为可以安安静静的做一个万人敬仰的公主殿下,没想到突然家国破碎,从此踏上了一条坎坷奇异的道路......
  • 心灵痛苦

    心灵痛苦

    自杀的灵魂没有资格被轮回接纳,因为他们破坏了世间的运行规律。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坠入无边的地狱。而我,就是将它们带入地狱的人。可是,相信一切都已经注定的我,却卷入了一场意外。一旦不好的事情轮到自己头上,我们就很难再去相信什么命中注定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抗。可是我成功了吗?
  • 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套装28种)

    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套装28种)

    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你值得拥有!本作品集实质上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的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内容依次为:戴望舒作品 、洪灵菲作品 、胡也频作品 、蒋光慈作品 、梁遇春作品1 、梁遇春作品2 、刘呐鸥作品 、刘呐鸥小说经典 、章衣萍小说经典 、刘云若作品 、卢彦作品 、卢隐作品 、鲁迅:呐喊 、穆时英作品 、彭家煌小说经典 、钱玄同散文经典 、钱玄同作品 、丘东平小说经典 、柔石作品 、滕固作品 、闻一多作品 、萧红作品1 、萧红作品2 、徐志摩作品 、许地山作品 、叶紫作品 、郁达夫作品 、章衣萍作品 、朱自清作品 、邹韬奋作品。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寻芳渡

    寻芳渡

    她,儿时死了娘,长大死了爹,就连刚嫁了不久的夫君也死了,连重生也改变不了她的命运。只想做一个平凡的女子,却被逼着登上了皇位。究竟命运是待她凉薄,还是对她寄予厚望?如果可以重来一次,皇位与心爱之人你将如何选择呢?
  •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去一趟荷兰,争相吐艳的郁金香会让你迷醉一个春天,去一次夏威夷,阳光海岸的异国风情能让你清爽一个夏天,去一次埃及,金字塔的古老神秘能让你赞叹一个秋天,去一次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皑皑白雪能让你回味一个冬天,现在,翻开此书,走入灵性觉醒的旅程,能让你受益一生。
  •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对女人来说,有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是,假装你不需要爱,但是其实你需要得很。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表现得很不需要婚姻,她们甚至炫耀自己选择单身的生活,但是,我很想问一句——“她们快乐吗?”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歌、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波心——散文、伤口那把盐在心里蔓延——小说、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情书《再别康桥》精心选择收录了徐志摩诗歌、散文、小说、情书名篇佳文。包括诗歌《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月夜听琴》,散文《我的彼得》《巴黎的鳞爪》《曼殊斐儿》,小说《春痕》《轮盘》等,完整再现作者创作天赋。他的文字语言飘逸、潇洒,美得醉人,是中国诗文的典范之作,句句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文字,真实再现他所有的想往、思慕、坚持和热忱,是了解徐志摩生平的重要资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