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700000010

第10章 从西方哲学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5)

(三)实效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立场选择,在逻辑表达上它是一个中性词。为什么冠以“实效”二字?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邓小平思想理论的精神实质进行了研究和概括,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上的实效性。这种实效性,笔者曾撰文总结为四点:理论的简洁性,实践的探索性,策略的灵活性,原则的唯实性。近几年来,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对这种实效价值观更有了新的认识。

仅就实践的探索性而论,人们都非常熟悉“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比喻,看似直观和简单,实际上包含了很深刻的哲学道理。首先是“过河”代表了生存和更好地生存。如果把它理解为对某种观点的检验,那就把丰富的实践活动变成了一种社会实验场,这在科学发展本身也是不允许的。再说“摸着石头”,有人曾说首先也得有石头,而且不是那种一踩就被水冲走的石头。实际上任何比喻都不能一对一地按字面去理解。所谓摸石头,就是代表了探索性。当然,探索也不是没有任何可遵循的,只是要突破一切预成的观念,大胆去设想、去试验,这就是变革与创新,是发展的杠杆。

我们党为什么提出生产力标准?这并不是说它高于价值标准,而是就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有了良好开端,在进一步深入的前夕不断发生困惑的具体情况下提出来的。按照邓小平理论,只要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际上只要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不能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改革的航船既然已经起锚前行,而且人民生存状态的改观证明了我们的方向和原则没有变,在这个前提下,就只有未打开的门,没有不该打开的门。所以说生产力标准不是一个抽象标准,而是一个具体标准。在这一特定环境下,只要有利于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就应该大胆前行,根本用不着再次回头去对照社会主义标准,因为这样的思维已经脱离了整体,由此而变得空洞、多余。

三、小结:生活之树常青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第一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然后才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并不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说法。可以说实际就是作为生存运动的实践,它和检验真理的实践相比,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和动态性质。列宁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生活之树便是生存运动,它是一切的目的而并非原因。高尚的人会说,活着就是为了给别人带来幸福。但是我们这里说的生存运动是以大写的人为主体的,因此,目的性得到了升华。

丰富多彩又变化多端的生存运动,需要它的每一位创造主体不断适应与追求,定格的东西总是一种片断。对于一个出色的作家,我们无不确认他一定要有生活。但是作家的生活有两种类型,一是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或叫作“遭遇”,二是他为创作某一人物形象特意去体验的生活。就创作的典型性和影响力来讲,当然是第一种生活类型更具美学穿透力,因为它是作家本人的生命写照。至于第二种生活类型,就必须借助更多的艺术元素来形成感染力,内行的读者或观众总是能辨别这两种创作历程。

哲学以它的抽象性与文学相比,似乎离生活更远,但从本质上讲它是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除非它是过时的哲学。黑格尔说:“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一个人不能超出时代,就象不能超出自己的皮肤一样”。历数我们时代的每一个艺术形象,都在向人们言说着时代精神,最终它还是以文学命名、以哲学冠姓。

现在我们可以说,为了生存运动我们才去追求真理,而不是反过来!

这篇文章是2008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纪念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三十年之际,收入到论文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一书中的。

我想,这样的观念已经明确了:感性活动是人类普遍的生存运动,其中够得上实践的,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一部分活动。有一位干部培训班上的学员就问过我:“小偷偷东西算不算实践?”这就很“八卦”。离开了社会性中的普遍意义这个元素,我们就没有资格称实践,它只能是感性活动,只能作为安全工作中的一个要素来理解。一位工人星期天从事家务劳动,我们每个人的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体育锻炼,如果不从属于一个确定的目标,它只能是感性活动或生存运动。这个问题就像我们讲辩证法,从普遍联系到对立统一,这是思维的深入。在对立统一的高度,我们统摄着普遍联系;但普遍联系未见得达到对立统一。

这样就可以说,实践本体论统摄着物质本体论;但物质本体论未经提升,不能自发地成为实践本体论。正因为马克思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论,所以它站在了思维的制高点上,而且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一个突出的制高点。正像萨特所评论:马克思所创立的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方法(历史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至今还没人能超过这一思想的地平线。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给了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具和起点

讲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我们先要明确,它首先是一个流派概念,而不能先看作意识形态概念。如果这样,我们在这里将无话可说。虽然它的产生是在十月革命胜利而西方革命相继失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展望。但它在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问题上,并不同于列宁的见解,而且在一个世纪的漫长时期里,没有做效果上的反思。我们要是按《共产党宣言》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去与它进行对比,它肯定达不到这个高度。不能说它是同盟军,也不能说是机会主义。如果是前者,我们宁可叫它“后马克思主义”;如果是后者,我们会以政治姿态来说话。而现在我们所看重的,则是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深入探索。

学术界多以卢卡奇所提出的“整体性”这个范畴来研究他所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派别,我们也从这里开始。

整体性,其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把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看作一个内在有机体,是辩证法的入门立足点——普遍联系的另一种说法。但仔细分析却没有这么简单。实际上,最早的总体思想来源于古代希腊,他们把客观世界看作一个无所不相关的整体图景。后来,自然科学进入了所谓“整理材料”的阶段,分门别类的研究工作占据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这是人类文明不可跨越的路径。机械孤立的思维模式在所难免。但人类的反思能力必然会“突出重围”,再现暑光。恩格斯总结道:“虽然18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它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这是恩格斯在1873年前后准备撰写《自然辩证法》这部宏大巨著时在导言部分做出的论断。到了1886年,恩格斯在他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则进行了新的总结:“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已经如此深入一般人的意识,以致它在这种一般形式中未必会遭到反对了。”这就是人类思维的成长。照过去说,我们把它理解为辩证法的成长也就是了,但和今天世界上更大范围内思想界的代表人物联系起来考虑问题,事情远不这么简单。

学术界对卢卡奇“整体性”这个范畴的理解有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性、整体性。“把所有局部现象都看作整体……的因素”,“客体的可知性随着我们对客体在其所属总体中的作用的掌握而逐渐增加”。他特别强调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应当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指出:“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很明显,在他那里,事实并不等于现实。我们由此想到了列宁的论断:“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亚里士多德)。”列宁还有一段著名的话,就是事实必须是在联系中把握的,如果是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不但不胜于雄辩,那就是儿戏,甚至连儿戏都不如。等等。在我看来,对眼前的事实,如果不经过反思,那就不是科学事实。他就像黑格尔哲学中的“杂多”,包含着任何可能性,但唯一没有确定性。

第二,现实性、具体性。卢卡奇指出:“对辩证法说来,中心问题乃是改变现实。”他还指出:“具体的总体是真正的现实范畴。”就像马克思所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是资本了。”我们也知道,真理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真理。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条件,就连下雨好不好也无从回答。由于卢卡奇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而不是纯学术理论家,因此,在他所表达的观点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生活潮流的实际感悟。

第三,历史性。卢卡奇认为,总体是一个在历史中生成变化的过程。马克思早就指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而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为总体性的活动,活动总是具体历史环境中的活动。辩证方法不管讨论什么问题,始终是围绕着同一个问题转,即认识历史过程的总体。这种历史总体是无法固定在某一社会整体的形式上的,它既不是已经实现的总体,也不是某个日益趋近的目标,而是不断生成着的。

1919年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新生政权维持了不到半年就告失败,在这种背景,我们不难看出卢卡奇那种痛定思痛的沉重感。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考茨基之流,在指导革命的实践过程中,他坚持革命的自发演变观念,认为革命政党进行的革命活动对社会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革命的时机只有等待其自然的发生。提出所谓“消耗战略”,即通过工人运动包围资产阶级的堡垒,对它釜底抽薪,使敌人经常付出沉重代价,直到攻破堡垒。他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是一个有意识的阶级主体,没有看到无产阶级作为主体应该根据革命的形势随时调整战略,而不是消极地坐以待毙。考茨基用脱离现实历史条件的机械认识方法指导了1918~1923年间的德国、匈牙利、芬兰等国的工人运动,尽管各国的工人运动声势浩大,但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此情此景不能不使我们想到另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那就是苏联的解体。本来,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的第一任总统,可以利用国家的力量对社会主义体制进行改革,但是他却推出了所谓“新思维”,推崇全民国家全民党,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空洞口号。致使叶利钦有机会和他平起平坐,在俄罗斯当上了总统。从此,在克里姆林宫这个70年一直是苏联共产党心脏的宏伟殿堂里,共存着两位总统。这时,叶利钦向外宣布:“共产主义已经死亡,在我看来,共产党人和诚实的共产党员开始明白这一制度开始崩溃,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拯救它。”戈尔巴乔夫在叶利钦发表就职演说后再次向他表示祝贺。他说:“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将在历史的复杂阶段开始工作。叶利钦当选是改革带来的民主变革的结果。”他还呼吁加强中央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和相互理解,强调在困难之际同舟共济。如果把戈尔巴乔夫看作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蜕化分子,那就没有别的好说了。可是,对于接下来的以亚那耶夫为首的八人委员会,就不能不分析两句了。

就在1991年“8·19”事件的前夕,叶利钦就颁布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国家机关“非党化”的命令。这是非常明显的向苏共的进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瓦连京·瓦连尼科夫等12人发表呼吁书,要求成立爱国阵线拯救国家。呼吁书说:“一场巨大而前所未有的灾难已经出现”,“共产党人正在被匆忙加入敌人阵营的他们自己的领导人消灭”。呼吁书问道:“我们……拥戴那些不热爱这个国家、甘愿受制于外国恩主和跨海越洋去寻求指点和祝福的人上台,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在这种局势下,亚那耶夫作为苏联副总统,组织成立了“紧急状态委员会”,本应该是全苏联的希望。可惜,像列宁这样的民族精英终于没有出现。亚那耶夫们看不到真正的对手是叶利钦,而是到戈尔巴乔夫那里去“逼宫”,耗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而当叶利钦得到消息的时候,所有的电话线都畅通无阻。电台上播放着音乐,在宣布“紧急状态”后3个小时,坦克才开上莫斯科街头。这让远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政治家们一下子就看出了破绽。

叶利钦利用这种空隙组织行动,占领俄罗斯首府白宫,并同美国布什通了多次电话,策划煤矿工人罢工,在突出的位置发表演说。这样,被称为“开端就是结尾”的政治闹剧灰溜溜地收场了。

同类推荐
  • 庄子现代版

    庄子现代版

    一本人人看得懂、读得痛快的《庄子》。当代文化奇人流沙河,把两千年多前的大文豪庄子“拉到现代来讲话”。奇书不再艰涩难啃,尽览庄子玄妙智慧。大家手笔,传统文化普及佳本,诙谐幽默,让青少年、大学生、传统文化爱好者轻松读懂影响深远的《庄子》。
  •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本书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及个人的感悟等,详细剖析了为人处世、为学识人、为官为政等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的危机、人生的苦恼以及中国的前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于天下大同、在于人类可持续、在于超越阶级、民族、国家。因此孔子之学是天下学,论语不仅是中国人的圣经,更是人类的圣经。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Ⅲ(第13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Ⅲ(第13卷)

    本卷是经典著作研究第III卷,收录关于经典作家巴黎公社时期以及其后的相关研究文章,展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之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关于这一时期著作的相关卷次前言,第二部分是一般性的研究文章。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笔记以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文章单独成为本从书的第14卷,因而本卷不包含那些方面的研究文章。
  • 创新得当论

    创新得当论

    作为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创新具有两重性:既可造福人类,亦可能对人类造成某些危害。准确预见创新的负面影响是困难的,但又是必须的。由此,从伦理学的角度探索创新之“得当”的应然尺度,研究有利于“创新得当”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安排,寻求培育创新主体之品格的有效途径,以抑制或减少“不当创新”,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且又无法回避的课题。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热门推荐
  • 捶爆诸天

    捶爆诸天

    这是一个秩序崩塌的时代,位面碰撞,元兽入侵;也是宗派林立的时代,百宗争鸣,天才辈出;更是苏泽崛起的时代,手持系统,锤爆诸天!手持双珠,胸怀伟大,让我们一起起舞!
  • 凰歌

    凰歌

    五年相伴,她随他南征北战,跟他辗转朝堂,为他背上骂名,终等到他黄袍加身,一朝登临;三载夫妻,她与他联袂携手,和他并肩而立,同他恩爱不疑,却换来了一杯毒酒,赔上性命。她本是名门之后,受尽荣宠,岂料痴心错付,无辜枉死;带着不甘离去,带着恨意重生,只剩下一腔执念,一缕冷然。上天既叫她重活一世,那么欠她的,负她的,对不起她的,她必尽数讨回!美人千秋,风华无数,却是阴谋诡计,步步杀机。她以身入局,反手乾坤——上一世,她浅笑盈盈:俯视山河,睥睨众生,不离不弃!这一世,她冷目幽转:江山予夺,杀伐天下,不死不休!
  • 复仇千金

    复仇千金

    命运让她成为了市长的私生女。父亲的冷漠,母亲的疯狂,以及妹妹的冷眼相对。逼着她一步步走向复仇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自控力

    自控力

    《自控力》是融智编著的人生励志读物。自控力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自控力强的人,能够理智地对待周围发生的事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驾驭现实的主人。本书深入分析了自控力的内涵,阐明了如何提高自控力,探讨如何运用、发挥自控力,控制情绪和欲望、改变就习惯等。全书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新颖、深刻,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读者深切地感悟自控力的独特魅力和强大作用,在自己今后的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培养、训练、提高和调动自控力,引爆蕴藏在体内的潜能,开创崭新的成功人生!
  • 跑什么啊冒险者

    跑什么啊冒险者

    2219年,全息网游《幻想世界》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更新,玩家可以扮演游戏中所有角色,从藏匿在地穴里的地精到在天边翱翔的巨龙,从衣不蔽体的乞丐到锦衣华服的国王。你可以成为威名远扬的屠龙英雄,也可以成为能止小儿夜啼的亡灵君主。然而,由于在更新时受到病毒攻击,玩家档案遭到破坏,令所有玩家只能从头来过。这是一个小怪慢慢成长的故事。
  • 倾世狂妃有点甜

    倾世狂妃有点甜

    “白煜承,你可冷?”“嗯?”“我的意思是说,你冷吗?需要把被子捂暖和吗?”“不需要”“怎么能不需要呢?你看外面月黑风高,那风一吹过来,冷得就像刀刮一样”“入夏了,不冷”“那我冷,我很冷”“那便加被子”“被子哪有你抱着缓和啊!”“嗯?”“白煜承,我陪你睡怎么样?这样我就不冷了”“不可”“有何不可?”“你我既不是夫妻,便没有男女同寝的道理”“什么道理,亲都亲过了还在乎不是夫妻吗?”……对于这一点,堂堂九幽王也很是无奈,没办法,只能放任。意外带回来的小丫头每天的事情除了抱他便是缠着他,还是一样的,他只能惯着。
  • 战族传说(1)

    战族传说(1)

    洪荒岁月,涿鹿一战,战神蚩尤虽亡,却留下不灭魔志,战族子民重承魔志,隐匿于武林之外,成为超越武林的隐世武门,只待五星逆行之时乘时而作,东山再起。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之日终至,千古战意随着时光的轮回而再现武林,一位神的传人,一位魔的后人,在经过无数次武林纷争后慢慢崛起江湖,而世间的种种魔缘机遇终究将两人铸成了左右武林的盖世高手。
  •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讲述了,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
  • 倾城志:亡国公主之帝临天下

    倾城志:亡国公主之帝临天下

    那一年,她七岁,从万人之上沦为乞丐。那一刻,她发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那一瞥,她遇见,从此两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这不是甜蜜文,这是一代女皇的成长史。
  • 晚深轻语

    晚深轻语

    沈晚轻的曾经,总有一个元煜深……伴随着她的少年时。初时相遇至末了情深~恍惚间竟已是半生,原来啊,不了的是你对我的深刻给予,亦是你原始至终不变的爱意。元煜深的曾经,亦有一个沈晚轻……伴随着他的少年时。对她来由不明的情愫,却是支持他余生的不可或缺~或许沈晚轻的来临,是他情劫的初始,更是末了。原来已爱她至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