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700000048

第48章 文学意蕴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3)

但我们有理性的认识,可以知道更多的东西。我们马上就知道这胡桃不过是世界上千千万万胡桃中之一个,它们中间有同类的关系,“胡桃”是它们共同的名字,是一个概念。我们还可根据过去的常识,想象到这胡桃里面一定有可以吃用的胡桃肉。这是想象中的知识,不是我们直接能够看得见的。我们虽然想象这胡桃心里一定有肉,但是真有没有呢,是不是枯了,或是已被虫吃空了,或者腐坏而不能吃了?这一切,我们却不能直接知道。

“胡桃一定有肉”,这种推测,就普通的情形来说,并不算错。但这只是普通一般的道理,要用这种空洞的道理来断定现在的胡桃有肉,那是不一定靠得住的。因为这种推测还只是我们心里的推测,只是主观的推测。这种主观的推测是不是和现在的胡桃本身(也就是客观的东西)一致呢?这就没有把握了。

因此,理性的认识虽然比感性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可以推测事物的内部的情形。但可惜它同时也滞后了。感性还能直接触到外物的表面的形状,虽然只是表面的感觉,总还亲切得多。而理性的认识却缩回到主观的圈子里,没有办法确实抓着外物真相。它只晓得用普通的道理去推测,用一般的公式去推测。但目前的东西是否只能适合你这公式呢?这一点它就没有能力负责了。有许多人就是太看重了一般的公式,太看重空洞的理论,结果对于世界上活生生的事实没有能力观察,俄国普列哈诺夫派的形式主义,就是犯了这种错误。

还是回到胡桃来说罢,因为一定有人早就要想这样说了:“你为什么这样痴!一个胡桃内部有没有肉都没有办法知道吗?把它的壳打坏,剥开,不是就可以看见了么?不错,这是谁都懂得的很简单的方法。天下间万没有这样的蠢人,只顾痴想胡桃里有没有肉的问题,而不打开来看。但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的事情复杂得很,不一定都和破胡桃这样简单明了,对于某些事物,人们常常不知道动手将内容剥出来可以做证明,只管老是在公式和理论上呆想,结果没有把握,只好说事物的内部无法知道。以前我们常常说到的“不可知论”就是一个例子。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物自体不可知”,以为物质的本身是没有人可以知道的,这也就因为他不知道物质的本身可以有方法剥出来的缘故。一切物质的本身可以像剥胡桃一样地随便剥出来么?当然不是这样简单容易。但根本的情形倒没有什么不同,无论什么事物,我们要使它潜伏的内容显露出来,使我们可以看见它的真相,就只有设法打破它的现状,努力去改变它。这就是以前我们常常说的“实践就是去改变事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常常把实践称做“变革的实践”或“批判的实践”,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在实践中可以得到最高的真理。为什么呢?上面胡桃的例子就可以做一个说明。当我们未剥胡桃以前,我们所推想的胡桃内部有肉的事,仅只是主观上的理性的识,

不一定能与客观的事实一致。但是,剥胡桃的实践一开始以后,它内部的肉就给我们直接看见了,理性的认识又回复感性的认识了。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中的事实了。物自体就暴露出来了。于是我们主观中的想象与客观的东西统一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物质本身真正的性质,看见了现实的真理。实践是最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认识现实的真理。所以我们应该把它看得最重要。但这自然并不是说可以不要理论。理论虽然有主观的色彩,但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知道怎样去实践。如果我们看见胡桃而不会想象到它里面有肉,那我们也就不会想去打破它来看。这一种指导的能动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这种阐述,在那些“理论专家”看来,恐怕有点不规范,不“逻辑”,或者说理论性差,甚至有点啰嗦。但是,可以说这正是老百姓“原生态”的思维语境。顺便说一下,“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糊涂概念,是不成立的。因为只要是“马克思主义”,那就绝不是原生态的;或者说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不成熟的思想,并不能包含在“马克思主义”里面。因为这个理论是一个整体,整体的思想在我们学习研究它的时候,就像我们研究任何已经成形的东西一样,必然是“从后思索”。但是在群众的思维运动中,必须允许有原生态。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时候,那是他的思维运动的原生态,但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生态。

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艾思奇的影响,“战败的蒋介石曾经大骂他的属下:为什么共产党就能写出《大众哲学》,你们写不出来,全是吃白饭的!胜利的毛泽东则称赞艾思奇不是天下第一个好人,也是第二个好人,原因是他的书能顶十万兵”。

实际上,艾思奇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说,远不止《大众哲学》这本书。在解放后的“1951年,艾思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讲《社会发展史》,当时全国各地有组织地收听和学习这个讲座的有50多万人,一时成为全国最大的课堂。丁玲曾对王丹一(艾思奇的爱人——本书作者注)说:‘我母亲每次必听艾思奇的《社会发展史》。’后来,讲稿被编印成书《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出版发行达100多万册,影响不亚于《大众哲学》。上世纪60年代,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新中国第一本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哲学教科书。这本书在全国高校中使用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同样影响了几代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说起《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那正是我们上大学时用的课本,好多同学当时就说:“读这本书有时都忘了时间,简直有些激动了。”艾思奇在1966年住院时,病情刚刚好转便做出要写一部文学笔调的通俗读物。但让人遗憾的是,他因为终年积劳,同年三月就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和祖国,时年56岁。我想,他未竟的事业,特别是他最后那个“文学——哲学”一体化的愿望,只能交由后来人完成了。

现在我们来说文学批评(或文艺批评)的第二个功能,那就是促进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展。毛泽东告诉我们,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第一个标准说的是文艺为工农兵的问题,第二个标准说的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先说第一个标准,这是个价值判断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文艺批评家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为人民大众说话。“任何对价值判断的回避、含混、缺位,都不值得提倡。”“没有价值判断的文学批评是没有灵魂的、琐碎的和苍白的言说,因此也有理由被认定为没有生命力的言说。”“文学批评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在于人们指望它能对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生产有一些实际的影响。”“我们要反对批评的游戏化倾向。”“当前批评的另一弊端是日渐商业化和庸俗化,为现实利益、朋友义气和物质实惠的评论太多,……如果到处都是言不由衷的溢美之词,意气用事的草率结论,文学批评的实效自然无从谈起。”要想让自我生长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健康地发展下去,文学批评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先行一步,树立一个“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的统一认识,坚决从书斋走向旷野,力推那些带着群众生活趣味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提高,给他们开辟道路,通过他们的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交融,共同拓展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吸收。

文学批评的第三个功能就是提升文学的价值。文学作品的对象,直接的是广大读者受众,当然根据文学修养的层次和反映的生活内容不同,读者群也会有不同,但是这个群体无论如何也是很庞大的。再一种接受对象就是间接的群体,那就是文学评论员(我们先不要冠以评论家的头衔)。可以说,没有文学的评论,也就没有文学的成长。很多读者都是跟着评论阅读的。因此我认为,最好是作家本人多写点评论性的文章,这就好比导演直接走到前台来,与观众交流一样,他比演员出来说话更有深度。曾经看过这样的提法,就是让作家多写散文,说一个作家写不出有质量的散文,他的作品就不会有立意上的深度和美学上的高度。我非常赞同。比如钱钟书和杨绛夫妻,钱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其中有《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说笑》等等。最近杨绛先生又写了《坐在人生的边上》,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出许多人生哲理,思考终极精神。

为什么存在主义哲学就成功地栽种在了文学的土壤里,我们就不能么?

三、真善美的辨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四个方面: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我们在讨论文学意蕴的时候,主要落点是在审美关系上,但是与前面的三种关系也是不能分开的。这些关系从正面论述不是本书的任务,我们主要是从对这些关系的矛盾认识和对立态度当中找出“应然”的东西。

黄楠森教授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认为真是低级的,美是高级的,这是不正确的。”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真是低级的呢?有两种可能,一是审美意识低俗浅薄,不懂得真的确切含义。二是“新贵族”式的偏见——认为休闲美会脱离“真”与“善”。

在第一种情况下,首先是不懂得素材的真与艺术真实性的关系。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生活事实也就是真人真事是创作的基础,没有这第一步,也就是作家没有生活,肯定不会出精品。但是我们别忘了,“高于生活”这个重要原则。真人真事只能是素材,作家第一步要从中选择出题材,然后才会有真正的创作。著名作家孙犁说:“你记录了一件事,不能表现一件事”,正是这个道理。文学当中讲的真是双重的,它是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统一。什么是艺术的真实?就是符合生活的逻辑,在人性的某个侧面具有代表性。记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部经常播放的广播剧《法尼娜·法尼尼》,说的是意大利烧炭党人米斯瑞利在被追捕时受伤,有一位贵族小姐法尼尼救了他,一直藏在她家养伤,两个人相爱。后来,男主角一直从事革命活动,不能老陪着女主角。她就想了一个绝招,在她的操作下,当男主角不在场时,他的组织被一网打尽。她以为这样他就会死心,就会完全归她所占有。但是她想错了,男主角去自首以证明自己没有出卖同志。在狱中,小姐又通过各种关系买通了看守,把一些越狱的工具送进去。但是后来终于没有被接受,小姐只好把实话告诉了他,当时就把这位男主角气疯了,他大声向苍天喊道:可诅咒的法尼娜·法尼尼!这部广播剧在那个“革命”的年代是很有特色的。一方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一方是推翻这个阶级的骨干分子之一,这怎么可能相爱?但是,只要摘掉“左”的眼镜,这也是合乎逻辑的。既然救了他的命,很有可能选择与他同道。但是后来的一切又说明,这位小姐十分自私,宁肯破坏革命,也要实行畸型占有,这也合乎大的生活逻辑,只是她太有能量,太超群了,因此使剧情更带离奇性。如果讲真,那么全记录式的真人真事不会存在,但是它符合生活的逻辑,有可推导性和可预料性,这就是艺术的真实。当时,正处在“文革”后期,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着,这一作品的反复播放,与“八个样板戏”形成了鲜明对照。更有电影《创业》中情节处理上产生的磨擦,也属于觉醒的开始。

可见,生活的真是创作的基础,它在逻辑上决定了作品的产生。这种第一性的地位,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表现。我们不能用作品的形式美与生活源泉去比较,它们不具有可比性。如果说艺术的真低于艺术的美,那就正好说反了。同样的素材,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提升。如果对生活理解不深,没有独特的视角和哲学上的穿透力,就不能捕捉到这种艺术的真。如果这一步也那么容易做,不知道作家的数量要翻几番。当我们说作家要体验生活的时候有两种生活,一是作家观察到的生活,二是作家的生活遭遇。海岩如果没有在公安战线上工作过,毕淑敏如果没在西藏亲自给牺牲的战士换过衣服……就不会有他们今天的成就。

现在来谈“新贵族”式的偏见——认为休闲美会脱离“真”与“善”。由于富人阶层的富裕程度越来越高,文学生活就有两种力量生长起来,一是浪漫休闲形式越来越多,以满足这些新贵的需要;二是为了迎合这个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制作出这类与人民大众生活相悖的文化产品。网页上或其他公共生活空间,到处都是所谓高级装饰的人物画像或动画形象。广告中出现的人物就更不用说了。本来美是劳动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力量和智慧的外化,曾几何时,在应用最广泛的流通媒介——人民币的画面上,出现的是工农兵形象,如今已经不时兴了。当然,休闲美、浪漫情调、理想化形式也是需要的,但是现在已经完全庸俗化了。

同类推荐
  •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本书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 快乐的科学

    快乐的科学

    如果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哲学长诗的话,那么,《快乐的科学》则像一本哲学短诗集成。西方古典哲学素以理性为尊,而尼采大胆挑战理性,在其著作中大量注入了诗性的成分,从而开辟了西方诗性哲学的新天地。本书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大病初愈之后,是他心灵狂欢的产物。本书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行文多为警句或短诗,思想碎片交相辉映,绚烂者如吉光片羽,深邃者则惊世骇俗。生命、本能、个体、群体、宗教、爱、道德、哲学、文学、法律、科学等众多话题,在书中得到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本书浓缩了尼采的精华,是尼采哲学的入门书。
  •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塔木德》(Talmud)一书是犹太人继《圣经》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或犹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库,是揭开犹太人超凡智慧之谜的一把金钥匙。与《圣经》、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本书是从国内最权威的羊皮卷《塔木德》和最新编译的《塔木德启蒙书》一书中精选出来的智慧格言,帮助青年读者树立真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随身携带本书,就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也没有任何事可以困扰你。真正的智慧是如此简单强大。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本书是作者继对中西文化问题深入反省之后,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心性理论研究的成果。此书被看作中国哲学人性理论的发展史。其与徐复观的《中国人性论史》堪称当代学术之双璧。全书以纵贯的方式,由性之原义和性论之起源一直叙述到清代儒学的心性论。在本书中唐先生以“性”之从心、从生,引出人性的自然生命以及虚明能动二重性。再引出中国人性的消长与互动,显现其非常机智与深刻的哲学眼光。
热门推荐
  • 纪总裁婚谋已久

    纪总裁婚谋已久

    她是沐家卑微又不受重视的大小姐。他是权倾邺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纪大少爷。两个毫无交际的人,因为她的那次走错了房而结缘,从此被他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圈在身边怕跑了。他让她尝尽天底下所有女人向往的被疼、被爱、被宠、被惯,亦让她尝尽天底下所有女人无法承受的被弃、被骗。同一个房间里,他怀里搂着另外的女人,冷冷的跟她说:“我们结束吧,从此,你是你,我是我。”她盯着他寒冰闪烁的眸:“好。”转身后,她泪流满面,韶华已过,时光弄人,她终久还是一个人。沐思思,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负你,从来没有······。
  • 恰似星辰,恰似你

    恰似星辰,恰似你

    一觉醒来,宋念念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不见了。而脸也毁了,脚也瘸了,嗓子也废了。历经千帆,她终于找到她的丈夫柏岩。只是,他身边那个和她一模一样的人是谁?她有什么目的?
  • 修罗道君转生记

    修罗道君转生记

    几万年前万界之主修罗道君在成圣后却被黑魔十四圣偷袭,用寂灭大阵杀死后,没想到却转生到一个废柴小子身上........
  • 小花仙之圣灵奇迹再现

    小花仙之圣灵奇迹再现

    《小花仙之光和影的第二部》传说中的奇迹女神,光明女神,黑暗女神,圣灵女神重现世间,花神之灵随着宇宙的危机而现身,奇迹女神安琪儿又与青丘,涂山,傲来国有些怎么的关系……日月之子和安琪儿又是什么关系?安琪儿竟然是……
  • 指引人生的不变法则(指引人生丛书)

    指引人生的不变法则(指引人生丛书)

    当物质的匮乏已不再困扰我们的今天,心灵的成长便攀升为我们生命的第一要旨。看惯了功名利禄的喧嚣,摆脱了人际的矫饰与煽情,我们迫不及待地为自己的心灵找一处清凉的宿地,让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欲望、我们的灵魂……得到休憩。从此,让自己获得一种提升,以至在更紧张、更严酷的生存较量中,展现更完美、更优秀的自我,实践我们生命的最大价值。
  • 知仁 懂礼 守规: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知仁 懂礼 守规: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本书分为传统道德、礼仪文化和行为规范三个部分,通过有关的事例讲解,结合小至个人的言行举止,大到社会的文化习俗,告诉读者什么是仁义、礼仪、规矩。不仅有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建立知礼、仁义、守规的和谐社会。
  • 我有座仙墓

    我有座仙墓

    本为神子,天生神体,却遭同族背叛,神脉被夺,流落边荒,仇敌却融合神脉,名震诸天,被誉天选之子。但祸福相依,他得无上仙墓入体,仙墓中,埋葬着一尊尊无上存在,有太古大凶,有不朽祖神,更有不灭古仙……“本源神尊苏醒,传承万法本源,肉身可达不朽不灭之境!”“得到无上神剑,伏天剑仙觉醒,传承伏天剑道,一剑斩灭九天!”“融合太古凶兽饕餮,传承吞噬大道,诸天万界,无物不吞!”无数岁月后,秦牧天身负亿万传承,掌控无尽神通,以盖世无敌神威,君临诸天,万古不朽!
  • 当我们身处在真实的游戏世界时

    当我们身处在真实的游戏世界时

    身为学生,却对网游痴迷,然后突然被带进了游戏的世界,算是报应???
  • 愫如华

    愫如华

    宫阙春深???卫妆就死的那么敷衍,她回了仙界,在她的记忆里,她是个仙人,掌了千年司运,她有一个弟弟,她暗恋仙住,后来,她偶然发现她暗恋的仙住囚了不知道谁的三魂,再后来,她越来越心神不稳,梦里的人都唤她是妖,她偷偷的去看那被仙住暮弦枝囚住的三魂,那三魂彻底颠覆了她的记忆。堂堂仙住设的局,骗了世人和她千百年。这场局才揭开帷幕。“妖。”
  • 锦衣香阁

    锦衣香阁

    林蒹葭死后,魂无所依,只能在彼岸花丛中飘荡百年,看尽人世间悲欢离合,未曾想,她竟还有重生的一天。这一年,她重生到16岁。救下了本该死于庶母之手的弟弟。帮母亲清理后院之后,未曾想,竟是到了选秀时候。原以为只是走个过场,却是被人早已预定。至此成为大乾皇室的九福晋,以一已之力力挽狂澜支援边关,出入宫廷,出入战场,就此掀开她竭尽全力活得平凡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