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3500000005

第5章 忍辱为上,慈悲为怀

佛语有云:“低头看世界,反观看自己。”如今世人多急功近利,对于很多人来说往往进有余而退不足,不撞南山不回头,一旦碰到巨石便会头破血流;也有的人只退不进,万事不出头,他们也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所以,会审时度势,懂得进退之道的人,才更容易获取成功。

1.有钱人的逻辑

释圆大师在云游途中来到一个地方。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感到又饥饿又口渴。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两座房子。其中一座非常华丽,另一座却非常破旧。

释圆大师心想:我若是借宿于那华丽的房子,相信不至于给房主带来负担。于是,大师敲了敲华丽房子的门。一会儿,一个穿着很得体的男人开了门,问道:“你有什么事?”

大师回答说:“我出远门,途中至此,不知是否方便借宿一宿?”

那男人用非常不屑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大师一番之后,他心里有了主意:这人衣着朴素,行囊简单,可见不是有钱人。于是房主说:“不行,我的房子怎么能让你住呢?我的房间里有那么多的药材、种子,没有空地了。假如每一个来敲门的人都要求借宿,那怎么能住得下呢?再说了,我哪有那么多食物给你们吃啊!”说完,房主就关上了门。

大师无奈,又去敲那家穷人的门,不料穷人却毕恭毕敬地请他进门,用并不丰盛但很可口的饭菜好好招待了大师,并盛情挽留大师留宿。大师心中感慨,便将随身携带的金钵赠予了这所破房的主人。

佛心妙语

释圆大师的菩萨心肠原本是想减轻贫寒人家的负担,但这户富人家却有自己的打算,势利眼看来自古就有啊!现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充斥着金钱至上的气息,如果觉得人家有钱,整个态度、言行就都变了,变得俗不可耐,如果觉得人家没钱,在言行、态度上往往会出现嫌弃、不以为然的情形。想想,你生活中是否出现过这样的人?莫让自己成为势利眼之人,也避免让自己只知道向“钱”看。

2.龙与虎的特性

有一位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他已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这时,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鉴一下。

无德禅师看后说:“龙和虎的外形画得很好,但龙与虎的特性你又知道多少?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它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非常欢喜地说道:“师父真是一语道破,我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呢。”

无德禅师借机说教道:“为人处世,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退一步来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地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明白,又问:“师父,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随即做了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学僧至此方才醒悟。

佛心妙语

我们都看过运动会上跳远运动员的预备动作,为了跳得远,他们都会站在离沙坑一段距离的地方助跑。“退步是为了能往前走一大步。”这正说明了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

3.法明煮汤

法明是个年轻的比丘,在寺庙里负责砍柴烧饭。由于性格刚愎急躁,师兄弟们都喜欢捉弄他。

有一日,天气炎热异常,法明煮了一锅清汤,叫师兄弟们来喝。其中一碗汤里有一只死蚂蚁,师兄弟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好的一碗汤却被一颗鼠粪所玷污了。”

法明听了怒气冲冲地把汤全倒掉了,接下来的数日都闷闷不乐。禅师知道后把他叫到禅房说道:“我们岂能因他人片刻的话便认为自己是鼠粪?”

法明听了惭愧万分。

佛心妙语

人气我,我不气,生你的气,我上当。“生气不如争气。”是金子总会发光,何必在意他人暂时的诋毁,要想让他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就要做到值得让人尊重。

4.禅师和熊

禅师和朋友两人相约一同旅行,在半路上遇到了一头熊,朋友撇下禅师,自己飞快地爬上树,躲在树的后面。

禅师躲避不及,急中生智,急忙躺在路上屏住呼吸装死。熊过来在他身上来回闻了一遍,因为熊不吃“死尸”,所以就离开了。

等熊走远,朋友从树上溜下来,对禅师说风凉话:“刚才熊在你耳边说了什么悄悄话?”

“熊说:‘不能和临难背弃的人交朋友。’”禅师说。

佛心妙语

在生死攸关、利益冲突之时,方能见证友情、亲情的忠诚。患难才会见真情,这话的确有道理。所以当你身处顺境,春风得意之时,很多人都会向你微笑。这时,你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们中有不少人在逢场作戏,只有那些在你身处低谷时不离不弃之人,才是你值得信赖的。

5.立地成佛

从前有一个尼姑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尼姑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

为了不耽误早上的工作,于是他们约定互相叫对方起床。

多年以后,尼姑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上了西天乐土,而尼姑却下了地狱。

许多人都不理解,尼姑在人世间做尽善事,为什么死后却下了地狱?而屠夫在人世间整日拿着一把屠刀,荼毒生灵,死后为什么却上了西天?

原来是因为屠夫天天做善事,叫尼姑起来念经;相反地,尼姑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佛心妙语

看似合理的事情却是大不合理。就像我们现在手握实权、公章的官员,不合理的事情被他们加盖上合理的理由,就合法化了。当然,终有一天,他们会受到看似不合理却实则合理合法的严罚。

6.学会放手

有个孩子把手伸进瓶子里掏糖果。他想多拿一些,于是抓了一大把,结果手被瓶口卡住,怎么也拿不出来。他急得直哭。

佛陀对他说:“看,你既不愿放下糖果,又不能把手拿出来,还是知足一点吧!少拿一点,这样拳头就小了,手就可以轻易地拿出来了。”

佛心妙语

这个故事与非洲土著人抓狒狒有异曲同工之妙。庆幸的是,人是有思维的,而不像狒狒一样宁要糖果不要命。虽然有句话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鸟为食亡符合大自然的食物链,而要你为了面前的一堆财宝而选择死亡,恐怕你就要掂量一下了。有时,知足者常乐,还是见好就收吧!

7.师父的教诲

曾经有一个青年,在未出家前,常常遭到别人的辱骂,反骂回去时,换来的却是更大的羞辱,最后因为耐不住自尊连番受挫,一时心灰意冷,才忿而出家。

教他佛学的师父洞悉了他心中的障碍,忽然一改和善的态度,动辄吼骂,视之为无物。

“怎么?骂你,你不高兴是吧!不服气,你也可以反骂回来呀!为什么不敢?因为我是你师父?因为怕骂了我,我会赶你出去,天下之大就没有你可以容身之所?还是你怕会骂输我,担心自尊受到更大的侮辱,唯恐又刺伤了从前的痛处?”

青年气得额头青筋浮凸,简直就像是密封在罐子里的炸药。

“像你现在的心境,如何习法学道?我这里有两条路给你选,一条是去后山禁闭室修行两年,一条是立刻滚出山门。”师父不留情面地说。

青年气虽气,但一想到这已是人生最后的退路,离开这儿,岂不又要回到原来的世界?一个人寂寞独处,总好过骂不赢人,一再地被羞辱好。于是,他决定修行两年。

两年期间,师父不定时地会来到后山,在禁闭室外,故意骂他不长进,是庸夫一个。而他总是紧闭门窗,独自在里头气得跺脚,以忍功回应。无奈,越忍耐就越气,修行还怎么修得下去?一天,师父又来到禁闭室外,大骂他不是个东西,没想到他却出声回应了:“谢谢师父的赞美,弟子还真不是个东西呢!”

师父察知他有所转变,但不晓得到达何种程度,继续骂:“哎呀!你这个烂东西,竟然敢顶撞师父!”

青年再回应:“啊!师父,您说对了!弟子全身上下就没一处是好东西,若非这个虚假不实的烂身体,弟子早云游四海去了!”

“哼!你这废物,将来出山门可别说是我的徒弟!”

青年在屋里大声笑答:“不敢,不敢!我会说自己是师父的一堆屎,将来有机会埋在土里,滋养大地,使万物受育。幸哉!幸哉!”

师父终于再也骂不下去,高兴地说:“你现在的心胸,想必是万里无云的晴空了。既然阴霾已去,还赖在笼子里干什么?出来吧!”

佛心妙语

以暴制暴只能是暂时的压制而不是让其消亡。以骂止骂,无疑拿矛刺盾,只会招来更多的攻击。以忍制辱,恐怕火候不够,到头来,又被自己多伤害了一次。不如随它去吧,当你都不在乎的时候,别人就更没法在乎了。

8.一捆与一根

慧能大师即将圆寂时,他对自己的弟子们说道:“你们来看一看,是否能把这些捆在一起的箭折断?你们试过之后我将会给你们解释一下与它们连在一起的秘密。”

大弟子把这捆箭拿了过去,用尽全力也没折断。二弟子接过来试了试,但也是白费力气。三弟子试了试,也没有成功。这捆箭没有一个人能折断,连一根箭也没有折断。

这时大师说道:“你们真是些没有力气的人。现在让我来演示给你们看看,遇到这类情况,我能用我的力气来做些什么吧。”

然后,大师把箭捆拆开,接着毫不费力地将它们一一折断。大师又说道:“你们看到了吧,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徒儿们,愿同门之情让你们联合起来。请你们答应我,你们之间将亲密无间。但愿我在临去之时,能听到你们的这一承诺。”

佛心妙语

有一个成语名叫“祸起萧墙”,还有一个词语名叫“内讧”。如果一个团队里有了这两种情况的存在,那么不消他人动手,他们自己就会消亡。“团结就是力量”是一句老话,同时也是永不褪色的真理。可见,“团结”二字,对于团队或一个企业,是何等重要!

9.舌头和牙齿

法师将要圆寂了,他的弟子们都去探望。弟子们来到法师床前,求教道:

“师父的病不轻啊,还有什么要传授给弟子们的吗?”

法师点头,随后张开口,让弟子们看,并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

弟子们回答:“还在,好着呢!”

法师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

因为年迈,法师的牙齿已经掉光了,只露着光秃秃的牙床。

“牙齿不在了。”弟子们老老实实地回答。

法师又问:“你们领悟到这个道理了吗?”

弟子们略有所悟地回答:“因为柔软,所以舌头存在;因为刚强,所以牙齿掉光。是这个道理吗?”

法师说:“对啊,天下的道理都在这里。我已经没什么话要说了。”

佛心妙语

水滴石穿是真理,以柔克刚才能行。很多人认为,要想在人性丛林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强者,说话要犀利,办事要强硬,只有在势头上压人一头,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其实,这样往往会事与愿违,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好人缘和权威感的却是如水一般的柔韧和无孔不入。

10.知人不易

有一次佛祖云游四方时,困于大山上七天七夜没饭吃,他的弟子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米,便赶紧埋锅煮饭,米饭将熟之际,佛祖闻香抬头,恰好看到弟子用手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等到弟子请他吃饭时,佛祖假装说:“我刚刚梦到我父亲,想用这干净的白饭来祭拜他。”

弟子赶快接着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刚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入锅中,弃之可惜,我便抓出来吃掉了。”

佛祖这才知道弟子并非偷饭吃,心中相当感慨,便对弟子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佛心妙语

耳闻目睹的东西有时也未必是真的。只有当你彻头彻尾懂了这个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下结论。所以佛祖说:“知人不易。”信别人就是信自己,这是推己及人的道理。信任不值得信任的人,会改变这个人,使他值得信任;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会使这个人更加值得信任。

11.大圆圈与小圆圈

一个弟子问他的师父:“师父,你掌握的知识比我多许多倍,可是为什么你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点怀疑呢?”

禅师用锡杖在沙土上面画了个大圆圈,又画了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代表我掌握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代表你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因而接触的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佛心妙语

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懂得“已知面大,占无知的面也大”的道理,因而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最终成为真正博学的人。这便是“学无止境”的道理。

12.抽烟与休息

两个烟瘾很大的人,恰巧一起向素以严苛出名的师父学习打坐。上课时因为专心,瘾头暂被抑制,可是坐完一炷香,他们就想利用休息时间抽烟。两人商量不如请示师父,看看可不可以抽。

师兄首先进见,不久,微笑着走出教室,对师弟说:“轮到你了。”

师弟进去后,传出怒斥与责打的声音。接着师弟鼻青脸肿狼狈而出,却见师兄悠闲地抽着烟,就无比惊讶地说:“哎呀,你还敢抽,我刚才请示师父,几乎被打个半死!”

“你是怎么请示师父的?”

“我问师父,休息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唉!没想到师父反应激烈,就是不许!你呢?”

师兄得意地说:“我是问师父,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休息?师父说当然可以。”

佛心妙语

这就是聪明人与榆木疙瘩的差别:一句话使人哭,一句话使人笑。说话是人际互动的桥梁,我们何妨在生活上检讨得失,我们何不从经验中学习要领,让自己能说会道,成为深受欢迎的人。

13.不开花的种子

有一位方丈昭告天下,他要招收一个衣钵传人。世人听说后,纷纷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寺院,要求方丈收其为徒。一看来的人太多,方丈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发给每人一粒种子,宣布谁能在一年后种出美丽的花朵,就收谁为徒。

孩子们拿到种子后,开始精心地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幸运者。

有个叫健雄的孩子,他整日精心培育花种。但是,一年后花盆里的种子连芽都没发出来,更别提开花了。

看花的日子到了,孩子们各自捧着盛开鲜花的花盆,用企盼的眼光看着方丈,而方丈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兴。

突然,方丈看见了端着空花盆的健雄。他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眼角还有泪花。方丈把他叫到面前,问:“孩子,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健雄哽咽着,他把自己如何精心培育,但花种怎么也不发芽的经过说了一遍。没想到,方丈的脸上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把健雄抱了起来,高声说:“孩子,我要的就是你。”

大家不解地问方丈:“为什么?”

“我发给你们的种子全部是煮过的,根本就不可能发芽开花。”

佛心妙语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丢弃做人的原则:诚实是根本,不诚实的人不能信任,更不值得被委以重任。

14.不翼而飞的肉

一天,佛印一早就派人买了几斤上等好肉,烧得红酥酥的,还打了几瓶琼花露名酒,专等苏东坡前来,好痛痛快快地美美吃一顿。

谁知等苏东坡应邀来到时,烧好的猪肉竟不翼而飞。有人说,小和尚见猪肉烧得那么好,实在馋得很,便偷偷地吃掉了。也有人说,某施主见了,说和尚吃肉有污佛门圣洁,叫人拿走了……

佛印有点过意不去,抱歉地说:“烧肉真的吃不成了。但这回我可没把肉藏在磬里啊。”

苏东坡二话没说,乐呵呵地吟一首小诗,赠给佛印。诗云: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忙。

佛心妙语

酒也好,肉也罢,那只是载体,它们可以承托起朋友的友谊,但不能代表朋友的真心。如果真把酒肉看重了,那就成酒肉朋友了。

15.前七步,后七步

从前有个又穷又愚的人,在一夕之间突然富了起来。但是有了钱,他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这些钱。

他向一位和尚诉苦,这位和尚便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虽有了钱,可是依然没有智慧。你进城里去,那里有不少大智慧的人,你出百把两银子,别人就会教你智慧之法。”

那人真的去了城里,逢人就问哪里有智慧可买。

有位住持告诉他:“你倘若遇到疑难的事,且不要急着处理,可先朝前走七步,然后再后退七步,这样进退三次,智慧便来了。”

“‘智慧’就这么简单吗?”那人听了将信将疑。

当天夜里回家,他推门进屋,昏暗中发现妻子居然与人同眠,顿时怒起,拔出刀来便要砍下。这时,他忽然想起白天买来的智慧,心想:何不试试?

于是,他前进七步,后退七步,又前进七步,然后,点亮了灯再看时,竟然发现与妻子同眠者原来是自己的母亲。

佛心妙语

我们很多时候后悔都是因为自己冲动之下做的“错事”引起的。任由头脑发热,怒火中烧,便会失去理智,意气用事,以致害人害己,将人生置于不可追悔的地步。如果我们学会冷静处事,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

16.一切都会过去

有一次,释迦带着阿难等弟子们来到某国,有一个对释迦怀有恨意的人竟收买了该国许多人,到处去说释迦的坏话。

阿难见情况越来越糟,就问释迦:“此国之人对我们没有好感,我们不如到其他国去吧?”

释迦问:“阿难,下一个国家如果也这样,该怎么办?”

阿难答:“果真如此,再到其他国家。”

释迦说:“照你这么说的话,事情便没完没了。我受人诽谤时,必坚持忍耐,终有真相大白的时候,届时自然止谤。悟者是不会为了毁誉褒贬而动摇心志的,因为这一切终将会成为过去。”

佛心妙语

“谣言止于智者。”释迦失去的不过是一时的、可以修复的声誉,而如果他避开对他有误解的国家而绕道,那他就失去了有可能成为他的爱戴者的一国国民。如何去面对不符合事实,乱嚼舌根的无知谣传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不变应万变”。万不可为之勃然大怒或痛心疾首——这是下下之策。

17.老和尚收徒

从前,在一座山上,有一座香火很盛的庙宇,庙里有一位和尚。这位和尚已年近花甲,加上有些积蓄,便思量着物色一个老老实实、品德端正的小和尚为徒。

一天,一个小青年来到庙里,求见老和尚,表示愿意出家。老和尚没有表态,先叫他在太阳底下站两个时辰再说。这时正值盛夏,赤日炎炎似火烧。一会儿,小青年热汗直流。他终于熬不住了,趁老和尚不在,偷偷溜下山去了。

过了几天,又有一个后生来到庙里,诚恳地要求出家,并请老和尚收他为徒。老和尚也没有马上答应,先叫他到小溪里洗两个时辰木炭再说。后生觉得洗木炭是捉弄人,当场丢下木炭扬长而去。老和尚见了,不由得连连摇头。

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个年轻人。他一踏进庙门,就一头拜倒在老和尚面前,发誓出家终生,不再纠缠尘世,恳求老和尚开恩收下他。老和尚见他出家之心如此坚决,而且又这般有礼,心里已有五分欢喜。于是,便吩咐他先在太阳底下站两个时辰,之后再进庙里面谈。年轻人二话不说,真的在烈日下站了两个时辰,身上晒脱一层皮。老和尚见了,心里又增加了三分欢喜。接着老和尚又叫他去洗木炭,年轻人毫无怨言地足足洗了两个时辰。老和尚见这位年轻人如此循规蹈矩,彬彬有礼,诚实听话,庆幸遇到了一个好徒弟,当下便收进门来。

却说小和尚进庙后确实十分出众,一月有余,所做的事件件都令老和尚称心如意,老和尚人前人后好几次都说:“收了这么个贤明老实的徒弟,老衲我真是前世修得的缘啊!”

又是一月过去了。这天老和尚要下山化缘,简单地交代了小和尚几句,就放心地走了。可是待老和尚三天后归来,庙里却被洗劫一空,小和尚也已不知去向。

佛心妙语

“人心隔肚皮。”有些人是善于伪装的,即使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也难以看清楚他的心。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可轻易相信别人,否则便会上当受骗。

18.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很久以前,有一座深山。山上古木参天,奇花遍地,人迹罕至。只有潺潺的溪水和偶尔的鸟鸣,才会打破这份宁静。

在这座深山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老和尚是位得道者,面容清瘦,精神矍铄,雪白的须眉,双目炯炯有神。小和尚虽然也希望能修得正果,却不愿像老和尚那样整天修炼,因此,没有多大的本事。

老和尚经过多年的苦心修炼,有了五种神奇的神通力。老和尚到处寻访仙人,虚心求教,而其他仙人也常常赠给他各种仙果佳酿。老和尚从阎浮罗提来一大篮山上从没见过的瓜果,从北方的邯郸国带回了又香又软的大米。老和尚每次带回美味佳肴时,总要唤来小和尚:“年轻人,若是心术不正,总有一日你会丧失神通力的。”

可是小和尚对老和尚的苦口良言充耳不闻,反而以为老和尚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便到处诽谤老和尚,说是老和尚嫉妒他的本事,见不得年轻人比自己强。

流言传到老和尚那里,他只是淡淡一笑,也不做任何辩解,因为他知道他的预言终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果然,没过多久,小和尚在一次表演中,竟然失足跌下来,众人哄堂大笑。他试图再次拔地而起,却怎么也升不上天空了。小和尚不甘心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他一遍遍地施展各种神通,结果都失败了,他所得到的却是众人嘲讽的笑声,原来他的神通力已全部失去了。

一传十,十传百,小和尚失去神通力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这时,全城百姓都赞扬老和尚品德高尚,本领非凡。同时,纷纷谴责小和尚心胸狭隘,品行低下,最后一致决定把小和尚驱逐出城。

沮丧的小和尚这才懊悔自己不该把老和尚的忠告当成耳旁风,可是一切都已晚了,他只能在众人的斥责声中灰溜溜地离去。

佛心妙语

也许很多人对长辈的话嗤之以鼻,因为在这个唯我独尊、崇尚个性的年代里,规矩和道理是被抛弃、排斥的。但还是那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经验是不可复制的,老人的话即使不能全听,也不能全然不听。

19.名利之船

有一次,唐徽宗行至长江畔的金山寺,登高楼,远眺江中的船只。因看得有趣,就问该寺的主持黄伯禅师说:“江上这许多船,可知船数有多少?”

禅师答:“有两艘。”

徽宗觉得他答得很奇怪,就问:“这是什么意思?”

禅师答:“其一为‘名闻之船’‘’”,其二为利养之船。意思是说:来来往往的船只虽多不可胜数,归根究底不过为名誉、为利益而工作罢了。今天,我们站在任何一座大城市的繁华街道上看,那熙来攘往的人潮,那汩汩流动的车河,岂不就像长江上的无尽船帆一样吗?

佛心妙语

欲望是无尽的,人追求钱财、色欲,执著迷妄,难分难解,就像无知孩童贪图沾在刀锋上的丁点蜜糖,不惜用舌头去舔刀锋,以至于让力锋割伤了舌头。如果我们不知分寸地过分奢求,终必使我们自身毁灭。

20.流言与鹅毛

在遥远国度的一个喧闹的城市里,住着一位具有非凡智慧的禅师。人们喜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城市,群集在禅师的禅堂外,仔细聆听禅师的教诲。住在禅师同一条街上的不远处有一位学者。他空有满腹的经纶,却苦于一直怀才不遇。

看着禅师门前车水马龙的盛况,学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最终学者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修养及风度,开始利用许多恶毒的批评,来攻击这位深受众人景仰的禅师。

学者那恶意攻击的举动不久就传到了禅师的耳中。但禅师却一笑置之,并不在意。

许多天以后,学者突然大彻大悟,深深觉得自己的行为卑劣,于是,他来到禅师的面前负荆请罪。学者向禅师表示,他愿意尽所有的力量,将曾经说过、做过的有关污辱禅师名誉的一切行径,用最快的速度加以澄清。

禅师听了学者的话,伸手取过身旁的一个鹅毛靠枕,正色说道:“别的事你也不用做,我只要求你把这个鹅毛枕头拿到大街上,将它外面的封套撕开,让里面的鹅毛随风四处飞。然后,我要你把所有的鹅毛,一片都不能遗漏地全都给我捡回来。”

学者想了想,讪讪地笑道:“这个……这个……我怎么可能办得到?鹅毛那么轻,一阵风吹来,就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禅师微笑着说:“对啊,谣言一旦传出去,岂不就像这鹅毛四处飞散一般,又怎能将那些谣言收得回来呢?所以,我们不如就让这些事情随风飘散吧。”

学者聆听了禅师轻松的话语后,方才明了禅师的智慧深不可测,从此心悦诚服地跟随禅师学习禅道。

佛心妙语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事情已经发生,就不要再为不可挽回的损失耿耿于怀。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向前看。

21.释迦的劝诫

释迦在世时,一人因嫉妒释迦受世人景仰,心怀不平而当面对释迦破口大骂。但是,不管他的态度如何恶劣,言语如何不可理喻,释迦却始终保持沉默,冷静以对。

在他骂够骂累之后,释迦才开口说:“朋友,如果有人送礼给他人,对方并不接受的话,请问该礼物属谁?”

那人没想到有此一问,不假思索就答道:“当然属送礼的人了。”

释迦见他这样答,继续问道:“好,现在你对我破口大骂,如果我不接受这些詈言,请问它们将属谁?”

此人一时语塞,默然不语,继之醒悟自己的过错,并为自己的无礼向释迦道歉,发誓绝不再诽谤他人。

佛心妙语

有时候,无言便是最大的蔑视。集大成修行者,位置越高,越对来自下面诽谤的声音不在乎,因为他们知道,谣言终会不攻自破,不劳自己动口舌。当然,我们也要明白这个道理: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凌辱我们,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回应。

22.苏东坡的对联

佛印虽然做了和尚,但是仍然非常洒脱,常与苏东坡一块饮酒吃肉,不受佛门清规戒律的束缚。

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到寺里来,便叫人烧了一盘苏东坡爱吃的红烧酥骨鱼。鱼刚端来,苏东坡恰好走到门外。

佛印听到苏东坡的脚步声,想跟他开个玩笑。正好旁边有一只铜磬,他顺手就把鱼藏进磬中。

苏东坡早就闻到鱼的香味了,满以为又有鱼肉吃了。一看饭桌上没有鱼,而香案上的铜磬却倒扣着,心里自然明白,却佯作不知,坐下来就唉声叹气,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佛印感到奇怪。他素知苏东坡是个乐天派,笑口常开,可今天怎么啦?不由得关切起来:“大诗人,你为何愁眉不展呀?”

“唉!你有所不知,早上有人出了一个上联,要我对下联。我整整想了一早上,才对出四个字,所以心烦。”

佛印半信半疑地问:“不知上联怎么写?”

“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听了心中好笑,这副对联早已老掉了牙,谁人不晓,难道存心耍我?且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也若无其事地往下问:“那么,你对出哪四个字呀?”“积——善——人——家……”

苏东坡故意一字一顿地念出来。

佛印不假思索地大声接着说:“庆——有——余!”

苏东坡忍不住哈哈大笑说:“既然磬(庆)里有鱼(余),为什么不早拿出来让我尝尝呢?”

此时佛印才知中计。接着两人抚掌大笑,开怀畅饮。

佛心妙语

苏东坡不容易,终于赢了佛印禅师一次。然而,他们两个并不是赌气冤家。他们的友谊在相互赞赏、批评中不断升华并最终流芳千古!

23.鱼在上头

一次,苏东坡吩咐侍妾朝云,用姜葱等配料,做了一盘清蒸鲈鱼。苏东坡刚要举筷,忽见窗外人影一闪,是佛印来了。苏东坡心想,这和尚倒有口福,待我耍他一耍,于是赶紧将鱼放到碗橱上面。

佛印眼尖,早已看在眼里,只当不知道。苏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上坐,问道:“大师不在禅堂念经,却来这里为何?”

佛印一本正经地答道:“贫僧有一个字不会写,今天特来请教。”

苏东坡不知有诈,忙问:“不知是哪个字呢?”

“就是你姓苏的苏字呀!”

苏东坡眉头一皱,深知佛印学问渊博,绝对不致连“苏”字都不会写,里面定有玄妙,但依旧装作很认真地回答:“啊,这苏(蘇)字嘛,是上面一个草头,下面左边一角鱼,右边一束禾。”

佛印也装糊涂地问:“啊,是这,要是把那条鱼放在上头呢?”

苏东坡忙说:“那可不行!”

佛印哈哈大笑,指指碗橱说:“既然不能放在上头,那还不赶快拿下来呀?”

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佛心妙语

既然你苏东坡已经吃了我佛印的鱼,那也让我佛印吃一回你苏东坡的鱼吧。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尚往来才是正道啊!

24.水的形状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魄,不得志,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位得道大师。

他找到大师。大师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

大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然:“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渗入沙土,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

大师低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这个人对大师的话沉思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

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大师的眼睛,他现在急于得到大师的肯定。

“是这样。”大师拈须,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

说毕,大师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大师伏下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大师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迷惑,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大师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你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于是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着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大师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佛心妙语

大师的这番话特别适合对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讲:为人处世要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我们应该多一点人情世故,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唯有那些不只是坚硬,而更多有一些柔韧的弹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25.守端怕人笑

守端禅师的师父是茶陵郁山主持,有一天骑驴过桥,驴子的脚陷入桥的裂缝,主持被摔下驴背,忽然感悟,吟了一首诗:

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羁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星朵。

守端很喜欢这首诗,一字一句地背下来。有一天,他去拜访杨歧方会禅师。

方会问他:“你的师父过桥时跌下驴背突然开悟,我听说他做了一首诗很奇妙,你还记得吗?”

守端就不假思索,开心地背诵起来。等他背完了,方会大笑一阵,然后,一言不发,起身就走了。守端非常奇怪,想不出这是为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去见方会,问他为什么大笑。

方会问:“你见到昨天那个为了驱邪演出的小丑了吗?”

“我见到了。”

方会说:“你连他们的一点点都不如。”

守端听了吓了一跳说:“师父您是什么意思?”

方会说:“他们喜欢人家笑,你却怕人家笑。”

守端听了,豁然醒悟。

佛心妙语

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别人笑,你可能哭,别人乐,你可能怒。何必要在意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即使这些挑剔是针对你的。如果此般肚量都没有,那无论如何也开悟不了了。

26.大胆超越

有一个诗人跪在一尊高大的雕像前,虔诚地拜着。他面露忧郁,显得无精打采。这时,一位云游四方的和尚来到他身旁。诗人来不及站起身,激动地问:“今有一事求教,请指点迷津。伟人何以成为伟人?比如说,像这尊雕像。”

和尚从容地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

“什么?因为我们跪着?”

“是,站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为伟人。”和尚打了一个站立的手势。

“真的?”

“真的。与其执著拜倒,不如大胆超越。”

佛心妙语

牛顿说过:“我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我们试想,如果牛顿一直跪在前辈的脚下,他是否还能取得那样辉煌的成绩。权威是用来被超越的,而不是位坐高堂享人崇拜的。

27.最好的与最坏的

皇上因为要招待一位贵宾,就命令大臣找来禅师商量。禅师对皇上说:“万岁,您不必着急,我自会给您招待好的。”说完禅师就到市场上去了。

食物买回来了,皇上一看,原来是猪舌头,十分奇怪,就问原因。禅师说:“万岁,因为舌头能讲出最美的语言,说出最华丽的词语,所以它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

接着皇上让禅师去买世界上最坏的食物,结果禅师买来的仍是猪舌头。他向皇上解释:“万岁,舌头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它挑拨是非,颠倒黑白,能把死人说成活的,能把活人说成死的,所以最坏不过。”

佛心妙语

不同的话语在不同人的口中就会有不同的味道。有人用它表达思想,有人用它来唱歌,总之是一种很重要的工具。诚实的人说话最值得接受,尽管有时忠言逆耳,但它绝对有益处。奸诈的人常常说谎,尽管很动听,却是很危险的。禅师以食物来劝谏皇上,可谓用心良苦。

同类推荐
  •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
  • 立足商界

    立足商界

    对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人来说,什么事都容易;然而对雄心壮志、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什么事都不易。本书正是为这些奋斗在各个行业、时刻怀揣梦想、准备奋勇向前的年轻人准备的最佳创业宝典。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青年时代的手边励志书,成功之后力荐美国青年的必读经典之一,印度出身寒微的80后赤手空拳,25岁赚了3亿的古尔巴克斯?查哈尔的创业精神指引,影响欧美两代年轻人的唯一创业忠告书。
  • 成长大于成功 选择重于努力大全集(超值金版)

    成长大于成功 选择重于努力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帮你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你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更完美的规划。你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在为自己的成功积蓄力量;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描绘希望。阅读《成长大于成功选择重于努力大全集(超值金版)》不仅可以帮你成就事业的辉煌,还将带你去追寻人生的幸福和完美!
  • 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

    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人生智慧的书,从做人、做事、性格、交往和处世等方面遴选了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阅读这些经典的人生故事,可以从中感触到哈佛精神的精髓所在,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在与哈佛大师进行深层的沟通。不可否认,这些人生故事就像哈佛给予的人生忠告,品味它们,就好像浸润在智者的思想里……
  • 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

    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

    美国总统克林顿说:“只要敢想你就行。”这就是创造的精神来源。本书从奇迹就是你自己、把昨天的自己淘汰、铸造生命的强度、颠覆惯性思维等九个方面来论证如何利用自己目前已经具备的优势,开发你巨大的潜能,创造属于你的人生奇迹。
热门推荐
  • 超级上帝系统无限变强

    超级上帝系统无限变强

    叮!恭喜宿主获得极品异能吞噬,开启无限变强之路。高中生楚为无意间获得了一个名叫上帝的系统宝贝,从此之后他的人生走向了巅峰最强者。叮!宿主异能进化,吞噬变为黑洞,黑洞降临,万物毁灭。叮!宿主异能觉醒,开启第三模式。叮!宿主获得血脉变异战龙血,化身为龙。叮!宿主获得力量属性,力量加100。叮!叮!叮!系统准备升级,升级后将开启新的变强功能!从此楚为几乎每天都在变强。从此不管你什么天才恶少,什么社会大佬,什么背景人物,楚为都是一脚踩下……
  • 绝命大作战

    绝命大作战

    主人公基因二次觉醒,意外获得无限复活的能力,并且每次复活之后实力都会突飞猛进。从此他走向了一条花式作死的不归路……
  • 快穿之丫头哪里跑

    快穿之丫头哪里跑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一觉醒来,就换了个地方。还有,这个自称是系统的东西,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系统:主人,请不要吐槽系统,本系统是来救你的,你现在已经身处任务世界了,只有完成了任务,才能回到你原来的时空,请主人认真对待。某人表示完全听不懂。你这个破系统,做任务就做任务吧,我也就忍了;为什么本小姐要去攻略一个男人?攻略就攻略吧,我也忍了;还要对他撒娇卖萌?为什么我能拒绝吗?呜呜呜,宝宝表示委屈。某男人:乖,丫头,不委屈,我疼你。本文宠文,1v1,各位亲放心阅读。
  • Enchantment

    Enchantment

    When Miles tells his fiancée, Monique, that they must keep their engagement a secret if she comes with him to live on Grand Cayman Island, she has misgivings. Once they reach the island, she realizes all her fears were right--and Miles breaks her heart.But then she meets Dirk Anderson, Miles' new employer. Handsome and domineering, Dirk couldn't be more different from Miles, and Monique finds herself strangely drawn to him. But he may be involved with another woman--the same one who came between her and Miles. Can she trust his love--or will her heart be broken once more?
  • 九重春色醉青渺

    九重春色醉青渺

    这巍峨宫墙的女人们,从未见过一名哑女,还能独占一份君恩
  • 全汉文

    全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皇盛宠:一品毒妃

    邪皇盛宠:一品毒妃

    尚书庶女,煎熬三年,终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让她心甘情愿送命的骗局。冷宫中,她尊严尽毁,竟遭一个阉人的侮辱。沈心兰对天发誓,若有来生,必千百万倍奉还。一场大火,三天三夜,庶女心兰,涅槃重生。白莲花伪善做作?撕开你的美人皮!’好‘姐们多嘴多舌?送你多几条舌头!渣男背叛?剁碎了喂野狗!若天下负我!那屠尽天下又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权倾朝歌之娘子千千岁

    权倾朝歌之娘子千千岁

    牟国万人之上的太后年纪轻轻手握重权,皇帝孙儿对她百依百顺,丞相哥哥把她放在心坎上宠着,妖孽侯爷花式撩她,征战沙场的不败将军将打下的河山拱手送给她,偏偏,她都没有动心,悠哉悠哉的醉卧天下。直到遇到他……一双桃花眼,雾蒙蒙的隔了万水千山,她还是爱上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