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3600000007

第7章 神奇的动物(6)

1985年8月16日上午9时许,有一位为游客摄影的个体照相业户,在天文峰上给他人照相时,发现水平如镜的天池水面上,突然出现一层层的波纹。山上没有一丝风,水面怎会漾起波纹呢?一时间,在距天池水面约500米高处的几位游客,几乎同时见到了一个小黑点在水中游动。

1986年8月5日,从早晨6时35分始,至7时25分止,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最先由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冯某,在天文峰峰顶发现:有一个棕黄色的物体,长约2米,宽约0.5米,如同一块大浮石漂浮于水面,头、颈部位抬起,头离水面约1米,呈黑褐色,后潜入深处。6时45分时,此物再次露出水面,从天池东南方向西北方游去,如快艇一般,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人字形水波纹,划水线约20米,至7时25分,才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中。此次的目击者达64人之多。

1996年8月16日《参考消息》:摄影师王英声称,他拍到了四张较为清晰的水怪照片。

2002年7月6日,在长白山北坡,个体摄影师薛俊林也在天池中看到了怪兽,目击时间长达一个小时,最近时,距离只有10米远。薛俊林介绍说:“6号晚上,我邀请朋友刘波陪我到天池边去拍照片,估计是7点半左右,怪兽出现了。它出现在紧靠天池的中朝边境线,就是朝鲜将军峰那侧的水面,差不多在天池中间,就是模模糊糊的一个小黑点。当时风大,感觉就是朝鲜那边刮过来的什么东西,没想到是动物。我们没在意,就继续拍照。因为我们下山的时候没吃饭,所以就寻思到水边喝点水。到水边先发现那是怪兽的是眼睛好使的刘波,然后他又指给我看。我知道天池里有活物,但始终不相信有大的怪物。当时我看到那东西时没想到它那么大,露出水面的身体像个乌龟盖,有汽车轮胎那么大,直径差不多。”

他说:“怪兽到天池边时已经是晚上8点半了,月亮光都有了,水边有点儿发白,怪兽已经快到跟前了。我寻思到岸边去藏着,我想它要是到岸边,我就拿两块石头扔它试试。它要是活物,一惊动一定能看出来。等它离我约10米远了,我看见它有汽车轮胎那么大,活的,还游呢,但听不到划水的动静刘波突然拿手电一照,它的眼睛反光,挺吓人的。刘波转身就跑了,我也撒腿跑了。我估计它是奔人来的。因为当时我们人在这边,它奔着人游来了,然后我们顺天池岸边走,它又转向朝我们游过来了。风向是可以肯定的,刚开始,风是往瀑布那个方向刮,我们以为是朝鲜那边刮过来的东西呢,后来怪兽又顶风过来了,那肯定是个活东西了。”

2002年7月25日下午2点左右,在长白山西坡山顶有一二百名游客目睹了“天池怪兽”。山顶一位经营望远镜出租业务的姓董的当地人反映,当时怪兽出现在朝鲜一侧的水面,离岸边大约100米远。只见它一蹿一蹿地运动,蹿上来又下去,就像海豹戏水那样,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鱼在飞跃。从望远镜里看,它的样子黑糊糊的,不是很大,虽然不清楚是什么东西,但绝对不是鱼。它在水中游了10多分钟后就消失了。当时在山上的一二百名游客也都看到了那只怪兽。

2005年7月9日晚,吉林省抚松县电视台播出了一段1分多钟长的录像:长白山天池出现了不明动物。这段录像是抚松县北江电站的郑某于7日上午用家用摄像机拍下的。和其他的目击者一样,郑某看到的也是水面上的一个黑黑的圆点。

9.8平方公里的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也是世界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天池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达373米。近百年来,“怪兽”一直是这个壮美瑰丽的高山湖泊的一个未解之谜。虽然一些科学家以天池是三百年前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以及这里缺少食物链等为理由,否定天池存在怪兽即大型不明生物,但从上世纪初的地方文献的详细记载到近几十年来数以千计的人的几十次的目击,证明了天池存在怪兽是难以否认的事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的民间组织“长白山天池怪兽研究会”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天池怪兽”和世界各地的“水怪”资料,力图早日揭开与野人、飞碟、百慕大魔鬼三角齐名的“水怪”这个未解之谜。

美人鱼的秘密

美丽动人的童话《美人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那为爱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美人鱼是如此地让人怜爱,然而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着美人鱼吗?关于人鱼的秘密,我们的科学家已经探寻了许多年,下面我们来看看人鱼的故事。

老普利尼是一位记述过“人鱼”生物的自然科学家,他在他不朽的著作《自然史》中写道:“至于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她们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甚至像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鳞片。”

1990年4月,《文汇报》有这样一则报道:

一些科学家正在竭力设法找到这一当今考古学界最惊人的发现——一具3000年前的美人鱼的木乃伊遗体的由来。一队建筑工人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边附近的一个放置宝物的坟墓里,发现了这一另人难以相信的生物。这一消息是由前苏联考古学家耶里米亚博士透露给西方媒体的。她看起来像一个美丽的黑皮肤的公主,只是下面有一条鱼尾巴。这一生物从头顶到尾巴,有173厘米。科学家确信她死时有100多岁的年龄。

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联合日报》报道:

科学家们最近发掘到世界上首具完整的美人鱼化石,证实了这种以往只在童话中出现的动物,的确在现实世界里存在过。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发现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够清楚地见到这种生物拥有的锋利的牙齿、强壮的双颚,足以撕肉碎骨,将猎物杀死。“这只生物是雌性的,大概于一万二千年前在附近海岸出没。”柏列·奥干尼博士说。奥干尼博士是一名来自美国加州的考古学家,在美人鱼化石出现的海域工作了4年。奥干尼博士说:“它是在一次海底山泥倾泻时被活埋,然后被周围的石灰石所保护,慢慢变为化石。化石显示,美人鱼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类,头部发达,脑体积相当大,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鱼类一样,没有眼帘。

关于人鱼,至今共发现三种形态:

1.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的。

1991年8月,美国两位渔民发现人鱼的事件,报道如下:

最近美国两位捕鲨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11条鲨鱼,其中一条虎鲨长18.3米。当渔民解剖这条虎鲨时,在它的胃里发现了一副异常奇怪的骨架,上身三分之一像成年人的骨骼,但从骨盆向下却是鱼的骨骼。当时渔民将其转交给警方,警方立即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证实,这是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的骨架。对于这副奇特的骨架,警方又请专家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将资料输入电脑,根据骨架形状绘制出了美人鱼的图形。参加了这项工作的美国的埃毁斯度博士说,从他们所掌握的证据来看,美人鱼并不是传说或虚构出来的生物,而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的一种生物。

2.上半身是鱼,下半身是人的。

科威特的《火炬报》在1980年8月24日报道:最近,在红海海岸发现了生物公园的一个奇迹——美人鱼。美人鱼上半身如鱼,下半身像女人,即跟人一样长着两条腿和十个脚趾。可惜的是,它被发现时已经死亡。

3.来自海底的活人鱼。

对活人鱼的发现也是有的。1962年曾经发生过一起科学家活捉小人鱼的事件。英国的《太阳报》、中国哈尔滨的《新晚报》及其他许多家报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前苏联列宁科学院的维诺葛雷德博士讲述了这个经过:1962年,一艘载有科学家和军事专家的探测船,在古巴外海捕获了一个能讲人语的小孩。其皮肤呈鳞状,有鳃,头似人,尾似鱼。小人鱼称自己来自亚特兰蒂斯市,还告诉研究人员在几百万年前,亚特兰蒂斯大陆横跨非洲和南美洲,后来沉入海底……现在存活下来的人居于海底,寿命达300岁。后来小人鱼被送往黑海的一处秘密研究机构,供科学家们深入研究。

1968年,美国摄影师穆尼在海边附近发现怪物,其脸像猴子,脖子比人的长四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腿部有快速“推进器”。1938年,人们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发现“蛤蟆人”。它鸡胸,扁嘴,圆脑袋,遇到人后立即跳进波罗的海里。

1492年,哥伦布航海归来,也提到美人鱼。他描述了他的一个海员的故事:他看到3只美人鱼高高地立在海面上,不过,她们不像画中那么漂亮,她们的脸有某些同人类相似的地方。

诸如“人鱼”这类海底奇异生物的存在由于有了实物为证,它也就由人们所谓的“荒诞”、“迷信”、“神话”转变为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课题了。

黄莺的本领

黄莺又叫黄鹂,是一种名气很大的可供观赏的鸟,它的鸣声婉转,素有“歌唱家”之誉。它在夏季栖息于北半球的法国、中国和日本等地,冬季则迁往靠近赤道的埃及、苏丹、马来西亚、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那么,黄莺除了歌儿唱得好,还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呢?

欧洲的动物学家为了弄清黄莺究竟是在何处越冬这个问题时,通过使用环标放飞的方法,发现了它们是在苏丹尼罗河的发源地一带栖息越冬的。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黄莺又向北返回了。它们的飞行路线是:先顺着尼罗河,在亚历山大港向左转弯,沿非洲海岸线向西飞行,在临近突尼斯时改变航向往西北飞行,最后沿意大利的海岸线飞回法国。

对于黄莺的这条飞行路线,科学家有些迷惑不解。因为,大多数去苏丹越冬的鸟类都是走的另一条飞行路线:沿小亚细亚海岸线飞行,飞越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横穿巴尔干半岛返回法国。不过,既然黄莺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想必它们自有其道理。也许,它们在那条路线上发现了更多的食物,或是由于它们的祖先世代沿着那条路线迁徙,已经形成了习惯而沿袭至今。

科学家还发现,黄莺在迁徙的路上,总是白天停落枝头,喈喈鸣啭,而到了夜晚就找不到它们了。因而科学家又得出这样的结论:黄莺迁徙时是白天歇息,夜晚飞行赶路。那么,在夜晚,它们是如何去识别路途的呢?

现在人们早已知道,那些在白天飞行迁徙的鸟类一般都是根据太阳的方位确定其飞行方向的。黄莺到底是如何确定方向的呢?迄今为止,这仍然是个谜。人类需要测定其所在地的经纬度时,即便是那些经常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至少也需要20分钟。然而,候鸟却可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结束这项工作。那么黄莺呢?既然它们是在夜间飞行,天空中自然没有用来确定方位的太阳。那么它们是如何确定方位的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德国有一位动物学家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模拟黄莺迁徙时周围的环境,以观察它们的反应。他分析说:黄莺在夜晚看见了什么?显而易见,是星空。他凭借收集起来的环标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当天空阴云密布、不见星月时,黄莺便中止飞行,落地歇息。这位动物学家据此推断说,黄莺是靠夜空中的星辰的方位来导航定向的。

这位动物学家的推论出人意料,但又不乏合理之处。不过,假如黄莺总是靠那几颗星星为自己的旅行导航定向的话,那么同一天在尼罗河发源地和在突尼斯所看到的星星决不会在天上的同一个位置上。这又怎么解释呢?再说,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晚上10时和凌晨3时所看到的星星也不会在同一个位置上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黄莺就不可以像3000年前的牧人那样,成为杰出的天象观察员呢?

这位德国的动物学家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后来,他决定用实验来解决问题。

他花费巨资请人为他制作了一个和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天象仪相仿的大型天象仪。它漆黑的穹顶上装有小电灯泡等物,象征北极星、半人马星座的织女星以及横贯广袤夜空的银河等,和真实的星空毫无二致。缓缓地转动的天象仪,恰如繁星点缀的夜空,人们只需操纵曲柄,便可以得到4月15日凌晨3时的亚历山大港上空的夜景和5月17日晚11时突尼斯的夜空。

天象仪造好后,动物学家的实验开始了。他在里面放置了一个特大的鸟笼,笼内放了几十只黄莺。现在,天象仪里的灯熄灭了,几十只黄莺在鸟笼里自由地飞翔。笼里栽了假树,它们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总之,让它们置身于同平时一样的环境里。然后动物学家开动天象仪内的机械装置,使穹顶的“日月星辰”的方位正好和黄莺每年从苏丹返回时天上的星辰方位一致。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它们将顺着尼罗河一直向北飞行。这时,他打开了灯,原来一直到处闲逛的所有黄莺突然停下来不动了。片刻之后,它们都开始采取头朝北、尾向南的同样姿势。而这种姿势,与它们从尼罗河发源地出发,飞向亚历山大港时的姿势完全一样。动物学家关上了灯,他把天象仪上的“日月星辰”方位调整到和黄莺飞临亚历山大港,左转弯向西北方向飞行时天上的星斗位置一样后,又打开了灯。黄莺立刻又开始重新定向,只见它们头朝西,尾向东,这正好是它们飞临亚历山大港,准备沿非洲海岸线向突尼斯飞行时采取的姿势。

同类推荐
  • 你一定想知道:动物植物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动物植物知识

    阐释了动植物王国成员们的精彩生活景象和发展变化过程,科学而系统地讲述了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存奥秘。
  • 军事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 中国地理博览1

    中国地理博览1

    《中国地理博览(图文版)(套装全4卷)》全面展示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生动再现华夏大地的迷人风姿。浓缩中国地理之精华,行走中国,步入充满魔力的、震撼人心的地理秘境。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感受中国自然无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
  • 太空:太空试验的步伐

    太空:太空试验的步伐

    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它本身有着数不清的谜,日珥之谜就是其中的一个。发生日全食时,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色球层中不时有巨大的气柱腾空而起,像一个个鲜红的火舌,这就是日珥。1239年,天文学家在观测日全食时就观测到了日珥,并称其为“燃烧洞”;1733年观测日珥时,将其称作“红火焰”;1824年观测日珥时,日珥又被想象成太阳上的山脉。
  • 缓解女性脱发:知道这些就够了

    缓解女性脱发:知道这些就够了

    女性脱发原因大起底,了解它,解决它。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热门推荐
  • Barnaby Rudge(II)巴纳比·拉奇(英文版)

    Barnaby Rudge(II)巴纳比·拉奇(英文版)

    Barnaby Rudge was the fifth of Dickens' novels to be published. It had originally been planned to appear as his first, but changes of publisher led to many delays, and it first appeared in serial form in the Clock from February to November 1841.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Gordon Riots of 1780, Barnaby Rudge is a story of mystery and suspense which begins with an unsolved double murder and goes on to involve conspiracy, blackmail, abduction and retribution. Through the course of the novel fathers and sons become opposed, apprentices plot against their masters and Protestants clash with Catholics on the streets. And, as London erupts into riot, Barnaby Rudge himself struggles to escape the curse of his own past. With its dramatic descriptions of public violence and private horror, its strange secrets and ghostly doublings, Barnaby Rudge is a powerful, disturbing blend of historical realism and Gothic melodrama.
  • Two Poets

    Two Po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怎样吃不得病,得了病怎样吃大全集(超值金版)

    怎样吃不得病,得了病怎样吃大全集(超值金版)

    追求健康将会是未来社会的一大趋势,就像美国的趋势观察家所发现的,从前的美国梦是追求享乐富足,最新的美国梦则是一种追求健康的狂热。中医养生学告诉我们,自然界许多食物可作药用,许多药物可作食用,欲健康、长寿,除注意生活规律、锻炼身体外,注意合理营养,适当服用药食补益之品,乃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 倾世九少:灵尊太矜持

    倾世九少:灵尊太矜持

    堂堂灵尊为救挚友舍弃灵力转世轮回,本想重新开始,却因躲避“追杀”,而惹上了魂归的君九公子。从此,灵尊殿下是断袖的传言不胫而走。先是为了她不惜与璟华仙君大打出手,后又亲自背她走上雪域山。好不容易接受了事实。结果君九公子不仅是个女孩子,还和别人跑了。想他性格淡漠,头一次为人做到如此地步,竟是……如此失败。那夜,血染帝玄,她轻声问他:“醉莫离,如果我回不来了,你就栽下一棵梧桐,可好?”漫天飞雪中,他抿唇一笑,答:“我栽不了,我得陪你。”
  • 梦生命

    梦生命

    人的一生,那么长,或许,又那么短暂,我想,也许可以用文字来记录我这一生,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存在过的痕迹,至少,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是吗?很多人可能也经历过同样的事,你可能比我幸运,又或我比你幸运,但是这是我的青春,我们可以一起寻找共鸣ps:我是四川人,我在书中用的是我们这面的方言写得,谢谢
  • 彼黍离离

    彼黍离离

    船解开缆绳发动时,远天突然透出了一丝曙光。映珍抬头望着右边山腰上的马石村。隔着山隔着水,它愈发显得卑微,几座稀稀拉拉的房屋如白色的珠粒撒落,竹林里升起细弱袅娜的白烟,不是何老六的婆娘起来煮早饭了,就是刘三娃的妈煮猪潲,因为村子里就这几户屋里还住着人。船开得很快,劈浪斩波,马达突突突吼得山响,震得人耳膜发颤。马达的声音也遮盖了映珍巨大的心跳声。村庄渐渐看不清时,映珍扭过头看着儿子,儿子游江正双目炯炯地跟旁人说话,说他们一家要去东市了。你没去过东市?那你该去那儿看看,是个好地方,跟这儿大不一样。
  • 穿越者自救指南

    穿越者自救指南

    本应死去的姜岚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成为了一名普通高中生。这是一个非常规穿越者自我放逐与救赎的故事。
  • 符天世界

    符天世界

    外挂要么?美女如云要么?神器要么?神宠要么?称霸世界要么?要啊。那就来符天世界吧!
  • 灵修魏平

    灵修魏平

    做到极致,平凡也会强大。灵修魏平,一个因自己而强大的男人。
  • 蓝色城堡

    蓝色城堡

    每个人心中都铲座蓝色城堡,其中装载的期盼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华兰茜·斯特灵是个长相不佳,不受欢迎、一无是处并患有心脏病的未出嫁姑娘,她一直委曲求全,忍受亲友的种种责难、看不到未来。唯一支撑她生活下去的“蓝色城堡”的梦想,在29岁生日这天也暗淡消失。但一封信的到来改变了她,也让她的“蓝色城堡”渐行渐近……